一种小麦种子包衣剂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80252发布日期:2019-05-03 20:53阅读:13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麦种子包衣剂,具体是一种防虫防病促生长的小麦种子包衣剂。
背景技术
:随着小麦秸秆还田的普及,生长前期的病虫害发生越来越普遍,特别是土传、种传病害(纹枯病、根腐病、全蚀病)频发,对小麦的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制约作用。种衣剂是将种子外面包一层含有药剂等物质的“外衣”,这层外衣成为种衣剂。种衣剂能有效的防治作物苗期病虫害,明显促进幼苗生长,能够有效减少药剂的使用量,降低农药环境污染程度。种衣剂在农业生产中已经应用很多年,其应用范围广,性价比高。具有防虫抗病、增产增收的作用,尤其对苗期病虫害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而且能够促进根系发达,使幼苗茁壮成长,从而有效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与一般的拌种、浸种、闷种方法和其他农药相比,种衣剂的主要优点有:1、具有较高的效益:种衣剂在种子外层形成一种保护膜,使药力集中,使用效率高,省工、省时、省料。用种衣剂包衣后,能有效提高种子质量,使出苗齐、全、壮得到保障,同时节省种子,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2、安全性高:隐蔽使用,不伤天敌,有利于综合防治;由于只是种子包衣,植株上的农药残留量大大减少,不会发生药害,提高了农药施用的安全性;种子包衣一般带有警戒色,杜绝了粮、种不分,一般不会对人畜造成伤害。3、药效期长:种衣剂一般都具有缓慢释放的作用,农药缓慢释放,不受日晒雨淋和高温影响,因此药效期长。种衣剂紧贴种子,药力集中,利用率高,因而比喷雾、土壤处理、毒土等施药方法省药、省工、省种。4、功效较多:种衣剂内含有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肥料、稀土等多种成分,可以一剂多用。种衣剂隐蔽使用,对大气、土壤无污染,不伤天敌,使用安全。现有作物种衣剂国外产品多为单剂,防治对象单一,国内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同时防虫防病的产品不多,药剂成分老化现象存在,急需新的种衣剂组分。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麦种子包衣剂,该种子包衣剂能够很好的防治作物前期病虫害,提高种子出苗率,增加幼苗株高、根长、鲜重及干重,达到预防前期病虫害、提高种子活力、增产增收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小麦种子包衣剂,其特征在于:由吡唑嘧菌酯、胺鲜酯及辅料组成,其中吡唑醚菌酯和胺鲜酯的质量比为20:1~1:80。一种小麦种子包衣剂,其特征在于:由吡唑嘧菌酯、胺鲜酯及辅料组成,其中吡唑醚菌酯和胺鲜酯的质量比为10:1~1:5。所述小麦种子包衣剂的剂型为水悬浮种衣剂、油悬浮种衣剂或微囊悬浮种衣剂。所述的小麦种子包衣剂,其使用方法为:将小麦种子和种子包衣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充分晾干后储存备用。本发明的显著效果和优点是:本发明对小麦种子有很好的包衣效果,组分之间存在明显相互促进作用,可很好的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增加幼苗株高、根长、鲜重及干重,同时,所加入的杀菌剂能够很好的预防小麦等作物前期的病害,达到壮苗、促生长、防病、增产的目的。首先测定吡唑醚菌酯与胺鲜酯对小麦纹枯的增效比例。根据两种药剂的ec50按孙云沛法设定两药剂的组合比例,并根据共毒系数ctc值,确定合适的组合物比例。试验目标物为小麦纹枯病,但不限于此。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按不同处理制作含药培养基,各处理4个重复,调查各处理对纹枯病菌的生长抑制效果。通过防效的机率值和系列药剂浓度的对数值之间的线性回归分析,求出各药剂的ec50,根据孙芸沛法计算共毒系数(ctc),并据此作出综合评价。ctc≤80表示具有拮抗作用,80<ctc<120表示具有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ctc值计算方法如下:ctc=a的ec50*b的ec50*100/(m的ec50*(pa*b的ec50+pb*a的ec50)),其中m表示混剂,pa、pb分别表示药剂a、药剂b的质量分数。表1吡唑醚菌酯和胺鲜酯及其复配对小麦纹枯病的室内生测结果配比(a:b)相关系数ec50(mg/l)ctc吡唑醚菌酯0.9860.121-胺鲜酯大于2000-20:10.9890.101125.7910:10.9860.109122.115:10.9850.115126.261:10.9920.169143.191:50.9840.521139.311:100.9871.094121.591:200.9892.101120.801:800.9918.114120.21备注:ctc计算时胺鲜酯以2000mg/l为准。通过表1可以看出,吡唑醚菌酯和胺鲜酯混配在20:1~1:80范围内显示了很好的增效作用。ctc值在120~144之间。测定单剂及混剂对小麦种子发芽率、株高、鲜重、干重的影响。实验在实验室温室内进行,将吡唑醚菌酯、胺鲜酯及吡唑醚菌酯:胺鲜酯(1:1)分别配制成10%种衣剂备用,每处理包衣100粒小麦种子,晾干后播种于3cm厚沙土中,每处理重复3次,出苗后14天检查实验结果。列表如下:表2不同种衣剂对小麦种子活力的影响药剂包衣比例发芽率(%)株高cm根长cm吡唑醚菌酯1:5081.07.129.141:20083.07.8511.231:40084.07.3010.21胺鲜酯1:5086.07.6211.201:20088.08.3110.101:40081.07.959.36吡唑:胺(1:1)1:5095.08.7411.211:20097.08.7711.261:40097.08.6311.30ck~78.07.109.19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吡唑醚菌酯和胺鲜酯配制的种子包衣剂对小麦种子的根长、茎长有显著的促生长作用效果,在发芽率、植株株高、根长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及药剂对照,显示了很好的促生长作用。包衣比例为1:200时,效果最佳。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药剂间比例、助剂间比例不限于此。实施例110%吡唑醚菌酯·胺鲜酯水悬浮种衣剂原料配方:按质量百分比活性组分胺鲜酯5%活性组分吡唑醚菌酯5%亚甲基双萘磺酸钠1.5%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苄基二甲基酚聚氧乙烯醚2%黄原胶0.15%丙二醇1%永固红3%羧甲基纤维素钠1.4%聚丙烯酸酯1.6%水余量制备方法如下:根据配方,将组分按比例称量,加入球磨机球磨30分钟,过滤,抽入分散罐高速剪切3分钟后经砂磨机充分研磨,控制固体组分粒子直径在2微米以内,研磨结束后搅拌均匀,加入永固红、羧甲基纤维素钠和聚丙烯酸酯,即得悬浮种衣剂剂产品。实施例224%吡唑醚菌酯·胺鲜酯水悬浮种衣剂原料配方:按质量百分比活性组分胺鲜酯4%活性组分吡唑醚菌酯20%木质素磺酸钠2.6%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7%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2.2%黄原胶0.15%丙二醇1%永固红3%羧甲基纤维素钠3%聚乙烯醇2.7%聚丙烯酸酯1.6%水余量制备方法如下:根据配方,将组分按比例称量,加入球磨机球磨30分钟,过滤,抽入分散罐高速剪切3分钟后经砂磨机充分研磨,控制固体组分粒子直径在2微米以内,研磨结束后搅拌均匀,加入永固红、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酯,即得悬浮种衣剂剂产品。实施例38.5%吡唑醚菌酯·胺鲜酯油悬浮种衣剂原料配方:按质量百分比活性组分吡唑醚菌酯4.5%活性组分胺鲜酯4%木质素磺酸钙2.1%脂肪醇与环氧乙烷缩合物2.3%羧甲基纤维素钠1.5%聚乙烯醇1.2%丙二醇1.1%聚丙烯酸酯2.1%永固红3%环氧大豆油余量。制备方法如下:根据配方,将组分按比例称量,加入球磨机球磨30分钟,过滤,抽入分散罐高速剪切3分钟后经砂磨机充分研磨,控制固体组分粒子直径在2微米以内,研磨结束后搅拌均匀,加入永固红、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酯,即得油悬浮种衣剂剂产品。实施例424%吡唑醚菌酯·胺鲜酯油悬浮种衣剂原料配方:按质量百分比活性组分吡唑醚菌酯16%活性组分胺鲜酯8%木质素磺酸钙2.7%脂肪醇与环氧乙烷缩合物0.7%羧甲基纤维素钠1.6%聚乙烯醇1.2%丙二醇1.5%聚丙烯酸酯3.7%永固红3.2%环氧大豆油余量。制备方法如下:根据配方,将组分按比例称量,加入球磨机球磨30分钟,过滤,抽入分散罐高速剪切3分钟后经砂磨机充分研磨,控制固体组分粒子直径在2微米以内,研磨结束后搅拌均匀,加入永固红、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酯,即得油悬浮种衣剂剂产品。实施例58%吡唑醚菌酯·胺鲜酯微囊悬浮种衣剂活性组分吡唑醚菌酯4%活性组分胺鲜酯4%二甲基甲酰胺2%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3%脂肪酰胺n-甲基牛磺酸钠盐2%乙二胺0.5%1,3-丙二醇1.2%亚甲基双萘磺酸钠2.0%硅酸镁铝3.2%阿拉伯树胶2%聚乙烯醇2%聚丙烯酸酯2.5%永固红4%水补齐至100%(1)将药剂溶解于溶剂中,加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搅拌均匀得到油相;(2)在水中加入乳化剂、辅助剂搅拌均匀得到水相;(3)水相加入到油相中,高速均化形成水包油乳液;(4)在450转/分转速条件下,加入乙二胺参加界面聚合反应,反应温度升至55℃,保持3小时固化成囊;(5)加入亚甲基双萘磺酸钠、硅酸镁铝、永固红、聚乙烯醇及聚丙烯酸酯,搅拌均匀即制成微囊悬浮剂。实施例614%吡唑醚菌酯·胺鲜酯微囊悬浮种衣剂活性组分吡唑醚菌酯9%活性组分胺鲜酯5%二甲基甲酰胺2%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5%脂肪酰胺n-甲基牛磺酸钠盐2%乙二胺0.3%1,3-丙二醇1.0%亚甲基双萘磺酸钠2.0%硅酸镁铝3.0%阿拉伯树胶2%聚乙烯醇2%聚丙烯酸酯1.1%永固红3.2%水补齐至100%(1)将药剂溶解于溶剂中,加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搅拌均匀得到油相;(2)在水中加入乳化剂、辅助剂搅拌均匀得到水相;(3)水相加入到油相中,高速均化形成水包油乳液;(4)在450转/分转速条件下,加入乙二胺参加界面聚合反应,反应温度升至55℃,保持3小时固化成囊;(5)加入亚甲基双萘磺酸钠、硅酸镁铝、永固红、聚乙烯醇及聚丙烯酰胺,搅拌均匀即制成微囊悬浮剂。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发明的若干个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的实施例,还可以有很多变形,本发明所述种衣剂对玉米、水稻、大豆、马铃薯等作物包衣均有很好的防病促生长作用。本发明中所涉及的药剂组合物还可以加工成乳油、可湿性粉剂、油悬浮剂、悬浮剂、微囊悬浮剂、颗粒剂等剂型,对水适量用热雾机、无人机等施药器械作超低量喷雾使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认为是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