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68896发布日期:2019-03-08 23:08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在禾本科作物如小麦和水稻的栽培过程中,早期生出的能抽穗结实的分蘖称为有效分蘖,晚期生出的不能抽穗或抽穗而不结实的称为无效分蘖。

化学控制手段是通过改变植物体内的激素平衡、从而改变植物的生长发育进程而起作用的,与传统农艺措施相比,它直接作用于作物本身,对环境条件的依赖性较小。采用化学控制手段控制无效分蘖,是较理想的方法。已有研究表明,赤霉素、α-萘乙酸、2,4-d、2,4-d丙酸、2甲4氯等对水稻分蘖有抑制作用,但是这些物质或因效果不佳,或因副作用大,未能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其中,目前仅赤霉素在生产上有少量应用,而赤霉素,由于其会带来叶片和叶鞘伸长等副作用,影响株型,特别是在高肥和稀植的情况下,喷施赤霉素反而减产,与高产稻作的要求背道而驰,因而应用面积十分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所述组合物或含有该组合物的制剂可调节禾本科作物生长,减少禾本科植物无效分蘖,矮化禾本科植物植株、抗倒伏,增加禾本科植物功能叶的叶面积、增加禾本科植物功能叶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增加禾本科植物产量效果明显。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所述活性成分a为独脚金内酯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所述活性成分b为调环酸钙;所述活性成分a和所述活性成分b重量比为1:1-1000。

优选的,所述活性成分a和所述活性成分b重量比为1:1-100。

优选的,所述活性成分a和所述活性成分b重量比为1:10-100。

优选的,所述活性成分a为独脚金内酯人工合成类似物gr24。

优选的,所述组合物由所述活性成分a和所述活性成分b组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制剂,由上述的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组成。

优选的,所述制剂采用现在技术已经的方式制备。

优选的,所述制剂的制备包括:将所述组合物与所述辅料混合,粉碎和/或搅拌溶解和/或研磨。

优选的,所述制剂剂型为乳油、喷剂、可稀释溶液、可稀释乳液、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粉剂、悬浮剂、颗粒剂或微胶囊剂。

优选的,所述辅料选自无机填料、溶剂、有机助溶剂、消泡剂、防腐剂、增稠剂和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制剂中所述组合物含量为0.001%~99%。

优选的,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制剂中所述组合物含量为0.001%~50%。

优选的,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制剂中所述组合物含量为1%~50%。

优选的,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制剂中所述组合物含量为10%~5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在调节禾本科作物生长上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组合物在减少禾本科植物无效分蘖,矮化禾本科植物植株、抗倒伏,增加禾本科植物功能叶的叶面积、增加禾本科植物功能叶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增加禾本科植物产量上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禾本科作物为小麦、水稻。

优选的,所述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的施用方法包括:所述组合物施用量为

0.01g/ha~60g/ha。

优选的,所述组合物施用量为0.1g/ha~30g/ha。

优选的,所述组合物施用量为15g/ha~30g/ha。

术语“分蘗”,是指禾本科等植物在地面以下或近地面处所发生的分枝。直接从主茎基部分蘖节上发出的称一级分蘖,在一级分蘖基部又可产生新的分蘖芽和不定根,形成次一级分蘖。在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可以形成第三级、第四级分蘖。早期生出的能抽穗结实的分蘖称为有效分蘖,晚期生出的不能抽穗或抽穗而不结实的称为无效分蘖。分蘖过多容易造成群体通风透光不良,分蘖过少则群体数量不够。有效分蘖决定最终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是构成产量的主要因素,生产上并非有效分蘖或分蘖成穗率越多越好,过多的有效分蘖导致不孕小穗数增加,穗粒数、单穗重降低。而无效分蘖消耗光合同化物,不利于提高产量。

所述活性成分a独脚金内酯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素,可调控侧芽伸长、株高、叶片形状、衰老、种子萌发、侧根生长等发育过程,在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中施用独脚金内酯可以降低生长素的运输作用从而减少分枝的发生。进一步的,独脚金内酯人工合成类似物gr24作为环境刺激型号,可以诱发杂草种子萌发。作为化感物质,可以促进菌根生长,与植物更好的协调物质运输与分配。在植物上施用适宜浓度的独脚金内酯人工合成类似物gr24可以降低相应部位的生长素类、细胞分裂素类激素的水平。

所述活性成分b调环酸钙是一种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通过植物种子、根系和叶面吸收抑制赤霉酸的生物合成。调环酸钙通过浸种,浇灌,喷洒叶面处理而起作用,能缩短许多植物的茎杆伸长、控制作物节端生长,使茎杆粗壮,植株矮化,减轻和防止倒伏;调环酸钙能显著缩短所有水稻大麦、小麦、日本地毯草、黑麦草等禾谷类栽培品种的茎杆高度;调环酸钙具有促进穗粒发育,提高作物籽粒产量的效果;同时,调环酸钙还能可促进侧芽生长和发根。此外,调环酸钙施用于禾本科植物,禾本科植物的无效分蘖增加,对丰产产生负面作用。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其详细说明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通过组分筛选和配比,采用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复配,该组合物或含有该组合物的制剂作于禾本科作物,采用活性成分a可以克服单用活性成分b促进无效分蘖的副作用,减少禾本科植物无效分蘖。组合物中的活性成分b,可以矮化禾本科植物植株、抗倒伏,增加禾本科植物功能叶的叶面积、增加禾本科植物功能叶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两个活性组分一起可以增加禾本科植物产量效果明显,且为协同增效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可湿性粉剂粉剂

该独脚金内酯人工合成类似物gr24·调环酸钙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为:将独脚金内酯人工合成类似物gr24相同重量的丙酮溶解后用白炭黑吸附后,在40℃温度条件下脱去丙酮后,与调环酸钙、聚羧酸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硅藻土混合均匀气流粉碎即可制得。

实施例2

水分散粒剂

该独脚金内酯人工合成类似物gr24·调环酸钙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为:将独脚金内酯人工合成类似物gr24相同重量的丙酮溶解后用白炭黑吸附后,在40℃温度条件下脱去丙酮后,与调环酸钙、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钠、玉米淀粉、硅藻土混合均匀气流粉碎,将粉碎的物料加入2-5%的雾化水润湿后捏合造粒烘干即可制得。

实施例3

可分散油悬浮剂

该独脚金内酯人工合成类似物gr24·调环酸钙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制备方法为:将独脚金内酯人工合成类似物gr24、调环酸钙、break-thruda646、break-thrusd260、气相白炭黑a-974、油酸甲酯砂磨至d98小于3um出料去包装。

实施例4

1、试验对象:小麦。

2、实验方法: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ny/t2061.2-2011》植物生长调节剂第2部分:促进、抑制植株生长试验茎叶喷雾,盆栽法;利用组分混用后的组合物和单剂分别处理小麦,施用方法为:喷施,施药后待表面药液自然风干,移至室内生长,观察生长情况;施用时间为:抽穗初期。

3、数据统计分析:采用dps7.05(duncan)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得平均亩产量c1(kg),相对空白对照平均亩产量提高率增长率d1(%)。

4、评价方法:

实际测定的组分混用后的评定指标d1与gowing公式得出的理论指标e1相比较;

实际值与理论值的差值大于10%的为协同增效的作用,实际值与理论值的差值介于±10%之间的为相加的作用,实际值与理论值的差值小于-10%的为拮抗作用。

计算公式如下:

增长率=(试验数据-空白对照)/空白对照*100%;

gowing公式:e=x+y-xy/100;x、y为分别单用各组分所得的实际增加率或实际减少率。

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从上表可以看出,所述活性成分a和所述活性成分b重量比为1:1-1000时,本发明提供的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提高禾本科作物产量效果明显,且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实施例5

1、试验对象:小麦。

2、实验方法:参照《gb-t17980.139-2004_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利用组分混用后的组合物和单剂分别处理小麦,施用方法为喷施,施药后待表面药液自然风干,移至室内生长,观察生长情况;施用时间为:抽穗初期。

3、数据统计分析:采用dps7.05(duncan)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每个处理选择20个点,每个点测量20株小麦的无效分蘖数,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得出每20株小麦的平均无效分蘖数c2(个),计算得出相对空白对照平均无效分蘖数减少率d2(%)

4、评价方法:

实际测定的组分混用后的评定指标d2与gowing公式得出的理论指标e2相比较;

实际值与理论值的差值大于10%的为协同增效的作用,实际值与理论值的差值介于±10%之间的为相加的作用,实际值与理论值的差值小于-10%的为拮抗作用。

计算公式如下:

增长率=(试验数据-空白对照)/空白对照*100%;

gowing公式:e=x+y-xy/100;x、y为分别单用各组分所得的实际增加率或实际减少率。

试验结果见表2。

表2

从上表可以看出,活性成分b调环酸钙单剂施用时,具有促进无效分蘖的效果,而本发明组合物将所述活性成分a和所述活性成分b复配施用,所述活性成分a和所述活性成分b重量比为1:1-1000时,减少禾本科作物无效分蘖效果明显,且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实施例5

1、试验对象:水稻。

2、实验方法: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ny/t2061.2-2011》植物生长调节剂第2部分:促进、抑制植株生长试验茎叶喷雾,盆栽法;利用组分混用后的组合物和单剂分别处理水稻,施用方法为喷施,施药后待表面药液自然风干,移至室内生长,观察生长情况;施用时间为:抽穗初期。

3、数据统计分析:采用dps7.05(duncan)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得平均亩产量c3(kg),相对空白对照平均亩产量提高率增长率d3(%)。

4、评价方法:

实际测定的组分混用后的评定指标d3与gowing公式得出的理论指标e3相比较;

实际值与理论值的差值大于10%的为协同增效的作用,实际值与理论值的差值介于±10%之间的为相加的作用,实际值与理论值的差值小于-10%的为拮抗作用。

计算公式如下:

gowing公式:e=x+y-xy/100;x、y为分别单用各组分所得的实际增加率或实际减少率。

试验结果见表3。

表3

从上表可以看出,所述活性成分a和所述活性成分b重量比为1:1-1000时,本发明提供的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提高禾本科作物产量效果明显,且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实施例6

1、试验对象:水稻。

2、实验方法:参照《gb-t17980.139-2004_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利用组分混用后的组合物和单剂分别处理水稻,施用方法为根部浇灌;施用时间为:抽穗初期。

3、数据统计分析:采用dps7.05(duncan)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每个处理选择20个点,每个点测量20株,抽穗当天对每个单穗进行挂牌标记,抽穗后25d测定10个单穗的剑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剑叶叶长,计算水稻平均叶绿素含量c4

用spad值表示,计算平均剑叶叶长c5(cm),计算得出相对空白对照平均叶绿素含量增加率d4(%)、平均剑叶叶长增加率d5(%)。

4、评价方法:

实际测定的组分混用后的评定指标d4与gowing公式得出的理论指标e4相比较;实际测定的组分混用后的评定指标d5与gowing公式得出的理论指标e5相比较;

实际值与理论值的差值大于10%的为协同增效的作用,实际值与理论值的差值介于±10%之间的为相加的作用,实际值与理论值的差值小于-10%的为拮抗作用。

计算公式如下:

增长率=(试验数据-空白对照)/空白对照*100%;

gowing公式:e=x+y-xy/100;x、y为分别单用各组分所得的实际增加率或实际减少率。

试验结果见表4、5。

表4

表5

从上表可以看出,所述活性成分a和所述活性成分b重量比为1:1-1000时,本发明提供的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提高禾本科作物功能叶的叶绿素含量,增加功能叶叶长,从而增加功能叶片叶面积效果明显,且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实施例7

1、试验对象:水稻。

2、实验方法:参照《gb-t17980.139-2004_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利用组分混用后的组合物和单剂分别处理水稻,施用方法为根部浇灌;施用时间为:抽穗初期。

3、数据统计分析:采用dps7.05(duncan)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每个处理选择20个点,每个点测量100株,测定倒伏率和株高,计算水稻平均倒伏率c6(%),计算平均株高c7(cm),计算得出相对空白对照平均倒伏率降低率d6(%)、平均株高降低率d7(%)。

4、评价方法:

实际测定的组分混用后的评定指标d6与gowing公式得出的理论指标e6相比较;实际测定的组分混用后的评定指标d7与gowing公式得出的理论指标e7相比较;

实际值与理论值的差值大于10%的为协同增效的作用,实际值与理论值的差值介于±10%之间的为相加的作用,实际值与理论值的差值小于-10%的为拮抗作用。

计算公式如下:

增长率=(试验数据-空白对照)/空白对照*100%;

gowing公式:e=x+y-xy/100;x、y为分别单用各组分所得的实际增加率或实际减少率。

试验结果见表6、7。

表6

表7

从上表可以看出,所述活性成分a和所述活性成分b重量比为1:1-1000时,本发明提供的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提高禾本科作物抗倒伏、矮化植株效果明显,且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