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日本食蚧蚜小蜂雄蜂的扩繁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242266发布日期:2019-03-30 08:38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林害虫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日本食蚧蚜小蜂雄蜂的扩繁方法。



背景技术:

橡副珠蜡蚧(parasaissetianigranitner)是一种多寄主害虫,据记载有36个科160多种寄主植物,自2004年以来该虫在云南橡胶树上大面积爆发已成为云南、海南橡胶树上的一种重要害虫。为了防治橡副珠蜡蚧扩散危害,目前主要的防治方法还是利用乐果、毒死蜱、爱本等有机磷化学药剂进行喷雾或烟雾防治。目前由于所用的上述药剂属于中低毒药剂,对介壳虫类害虫的效果偏差,加之因橡胶树的树木高大,喷雾法难以将药剂送到胶树的受害部位,烟雾法则受施药条件苛刻、有效药剂种类缺乏,导致防治总体不理想。

利用天敌昆虫防治橡副珠蜡蚧是该虫持续防治的一种理想选择。因此,橡副珠蜡蚧在橡胶上暴发成灾后,云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及本团队对其开展了天敌资源的调查、利用基础研究,筛选出了日本食蚧蚜小蜂(cocophagusjaponicuscompere)、斑翅食蚧蚜小蜂(aneristusceroplastae)、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metaphycusparasaissetiaezhangandhuang)、优雅岐脉跳小蜂(diversinervuseleganssilvestri)等田间优势寄生蜂。

日本食蚧蚜小蜂作为一种橡副珠蜡蚧的优势寄生性天敌,可寄生橡副珠蜡蚧2龄若虫、3龄若虫、初期成虫、褐色期成虫,在该虫的防治可起到作用。由于日本食蚧蚜小蜂是一种两性生殖型寄生蜂,具有重寄生在同种或异种寄生蜂雌性幼虫体内产雄的特性。在室内规模化人工饲养时发现接蜂2天所扩繁出的寄生蜂存在极端偏雌蜂现象,雌雄比例失调。研究发现日本食蚧蚜小蜂的雄蜂具有多次与不同雌蜂交配的习性,在室内规模扩繁时,雄蜂多次交配习性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雄蜂不足,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在野外放蜂时,空间较大,雄蜂扩散较远,导致雄蜂数量少,雄蜂数量较少时严重影响了交配率,从而影响了该蜂的田间放蜂效果。为了提高该蜂田间对害虫的防治效果,需要提供一种日本食蚧蚜小蜂雄蜂的扩繁方法,增加一定数量的雄蜂比例,达到有效防治害虫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日本食蚧蚜小蜂雄蜂的扩繁方法,解决了雄蜂比例低、成本高和寄生效率低的问题,是一种寄生蜂的重寄生特性扩繁日本食蚧蚜小蜂雄蜂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日本食蚧蚜小蜂雄蜂的扩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寄主植物的处理

挑选南瓜作为寄主植物,对南瓜表面进行消毒杀菌处理并晾干;

(2)初级寄主的培育

收集橡副珠蜡蚧初孵若虫,并将其接种至南瓜表面进行培育,直至发育至3日龄若虫;

(3)次级寄主的培育

选用已交配的日本食蚧蚜小蜂雌蜂作为母蜂,将步骤(2)具有3日龄的橡副珠蜡蚧若虫的南瓜放入接蜂笼内,进行第一次接种寄生蜂,接种的寄生蜂与橡副珠蜡蚧若虫的数量比例为1:30~35,将已接蜂的南瓜继续培育,培育出2日龄~3日龄的雌蜂寄生蜂幼虫时备用;

(4)日本食蚧蚜小蜂雄蜂的繁育

选用已交配的日本食蚧蚜小蜂作为母蜂,将载有次级寄主的南瓜放入雄蜂接蜂笼内,进行第二次接种寄生蜂,第一次接种寄生蜂后间隔6~10d进行第二次接种寄生蜂,接种的寄生蜂与次级寄主的数量比例为1:20~25,将已接蜂的南瓜放入雄蜂扩繁室内进行雄蜂培育,当化蛹率为90%~100%时,将寄生蜂蛹从南瓜表面剥离,包装贮藏或与雌蜂用于田间释放。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接蜂笼内第一次接种寄生蜂的温度为25~27℃,光周期为l:d=12h:12h,湿度为70%~80%。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接蜂笼和扩繁室内第二次接种寄生蜂的温度为26~28℃,光周期l:d=12h:12h,湿度70%~80%,且加入质量分数为18~22%的蔗糖水溶液。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次接种寄生蜂接种1.5~2.5d后去除多余寄生蜂,然后进行培育。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次接种寄生蜂接种1.0~2.5d后去除多余寄生蜂。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每隔2个月向雄蜂接蜂笼内加入25%~35%数量的野外寄生蜂蜂种进行复壮。

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日本食蚧蚜小蜂雄蜂的扩繁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成本低,不需要增加额外试验条件即可完成。

2、本发明在对日本食蚧蚜小蜂的寄生方式发生改变时不需要浪费任何资源。

3、本发明提出了提升日本食蚧蚜小蜂比例的最适的二接蜂间隔时间、初级寄主龄期、接蜂时间等条件,提高了日本食蚧蚜小蜂雄蜂的扩繁效率,解决了该蜂在常规扩繁时极端偏雌的问题。

4、本发明直接用橡副珠蜡蚧作为初级寄主,日本食蚧蚜小蜂雌蜂幼虫为次级寄主,有利于提升日本食蚧蚜小蜂的重寄生率,提高该蜂的雄性比例及田间防治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日本食蚧蚜小蜂雄蜂的扩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寄主植物的处理

挑选南瓜作为寄主植物,将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用清水配成药液,喷洒至南瓜表面进行消毒杀菌处理并晾干。

(2)初级寄主的培育

收集橡副珠蜡蚧初孵若虫,并将其接种至南瓜表面进行培育,培育温度为24℃,形成以南瓜为寄主的试验种群,一个星期内每天翻动一次南瓜,使得南瓜各表面的橡副珠蜡蚧初孵若虫分布均匀,培育过程中定时清洗分泌物蜜露,直至发育至3日龄的橡副珠蜡蚧若虫,备用。一部分用于接种寄生蜂,一部分任其继续发育,留作橡副珠蜡蚧繁殖种源。

(3)次级寄主的培育

选用已交配的日本食蚧蚜小蜂雌蜂作为母蜂,将步骤(2)具有3日龄的橡副珠蜡蚧若虫的南瓜放入接蜂笼内,进行第一次接种寄生蜂,接蜂笼的温度为25℃,光周期为l:d=12h:12h,湿度为70%,接种的寄生蜂与橡副珠蜡蚧若虫的数量比例为1:30,接蜂1.5d后去除多余的雌寄生蜂,将已接蜂的南瓜继续培育,培育出2日龄~3日龄的雌蜂寄生蜂幼虫时备用。

(4)日本食蚧蚜小蜂雄蜂的繁育

选用已交配的日本食蚧蚜小蜂作为母蜂,将载有次级寄主的南瓜放入雄蜂接蜂笼内,进行第二次接种寄生蜂,接蜂笼的温度为26℃,光周期l:d=12h:12h,湿度70%,且加入质量分数为18%的蔗糖水溶液补充营养,第一次接种寄生蜂后间隔6d进行第二次接种寄生蜂,接种的寄生蜂与次级寄主的数量比例为1:20,接蜂1.0d后去除多余的雌成寄生蜂,将已接蜂的南瓜放入雄蜂扩繁室内进行雄蜂培育,镜检发育进度当化蛹率为90%时,用刀片将寄生蜂蛹从南瓜表面剥离,包装贮藏或直接与雌蜂用于田间释放,每隔2个月向雄蜂接蜂笼内加入25%数量的野外寄生蜂蜂种进行复壮。

实施例2

一种日本食蚧蚜小蜂雄蜂的扩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寄主植物的处理

挑选南瓜作为寄主植物,将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用清水配成药液,喷洒至南瓜表面进行消毒杀菌处理并晾干。

(2)初级寄主的培育

收集橡副珠蜡蚧初孵若虫,并将其接种至南瓜表面进行培育,培育温度为26℃,形成以南瓜为寄主的试验种群,一个星期内每天翻动一次南瓜,使得南瓜各表面的橡副珠蜡蚧初孵若虫分布均匀,培育过程中定时清洗分泌物蜜露,直至发育至3日龄的橡副珠蜡蚧若虫,备用。一部分用于接种寄生蜂,一部分任其继续发育,留作橡副珠蜡蚧繁殖种源。

(3)次级寄主的培育

选用已交配的日本食蚧蚜小蜂雌蜂作为母蜂,将步骤(2)具有3日龄的橡副珠蜡蚧若虫的南瓜放入接蜂笼内,进行第一次接种寄生蜂,接蜂笼的温度为27℃,光周期为l:d=12h:12h,湿度为80%,接种的寄生蜂与橡副珠蜡蚧若虫的数量比例为1:35,接蜂2.5d后去除多余的雌寄生蜂,将已接蜂的南瓜继续培育,培育温度为26℃,培育出2日龄~3日龄的雌蜂寄生蜂幼虫时备用。

(4)日本食蚧蚜小蜂雄蜂的繁育

选用已交配的日本食蚧蚜小蜂作为母蜂,将载有次级寄主的南瓜放入雄蜂接蜂笼内,进行第二次接种寄生蜂,接蜂笼的温度为28℃,光周期l:d=12h:12h,湿度80%,且加入质量分数为22%的蔗糖水溶液补充营养,第一次接种寄生蜂后间隔10d进行第二次接种寄生蜂,接种的寄生蜂与次级寄主的数量比例为1:25,接蜂2.5d后去除多余的雌成寄生蜂,将已接蜂的南瓜放入雄蜂扩繁室内进行雄蜂培育,培育的温度为28℃,镜检发育进度当化蛹率为98%时,用刀片将寄生蜂蛹从南瓜表面剥离,包装贮藏或直接与雌蜂用于田间释放,每隔2个月向雄蜂接蜂笼内加入35%数量的野外寄生蜂蜂种进行复壮。

实施例3

一种日本食蚧蚜小蜂雄蜂的扩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寄主植物的处理

挑选南瓜作为寄主植物,将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用清水配成药液,喷洒至南瓜表面进行消毒杀菌处理并晾干。

(2)初级寄主的培育

收集橡副珠蜡蚧初孵若虫,并将其接种至南瓜表面进行培育,培育温度为25℃,形成以南瓜为寄主的试验种群,一个星期内每天翻动一次南瓜,使得南瓜各表面的橡副珠蜡蚧初孵若虫分布均匀,培育过程中定时清洗分泌物蜜露,直至发育至3日龄的橡副珠蜡蚧若虫,备用。一部分用于接种寄生蜂,一部分任其继续发育,留作橡副珠蜡蚧繁殖种源。

(3)次级寄主的培育

选用已交配的日本食蚧蚜小蜂雌蜂作为母蜂,将步骤(2)具有3日龄的橡副珠蜡蚧若虫的南瓜放入接蜂笼内,进行第一次接种寄生蜂,接蜂笼的温度为26℃,光周期为l:d=12h:12h,湿度为75%,接种的寄生蜂与橡副珠蜡蚧若虫的数量比例为1:32,接蜂2d后去除多余的雌寄生蜂,将已接蜂的南瓜继续培育,培育温度为25℃,培育出2日龄~3日龄的雌蜂寄生蜂幼虫时备用。

(4)日本食蚧蚜小蜂雄蜂的繁育

选用已交配的日本食蚧蚜小蜂作为母蜂,将载有次级寄主(步骤(2)3日龄的雌蜂寄生蜂幼虫)的南瓜放入雄蜂接蜂笼内,进行第二次接种寄生蜂,接蜂笼的温度为27℃,光周期l:d=12h:12h,湿度75%,且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蔗糖水溶液补充营养,第一次接种寄生蜂后间隔8d进行第二次接种寄生蜂,接种的寄生蜂与次级寄主的数量比例为1:22,接蜂2d(48h)后去除多余的雌成寄生蜂,将已接蜂的南瓜放入雄蜂扩繁室内进行雄蜂培育,培育的温度为27℃,镜检发育进度当化蛹率为95%时,用刀片将寄生蜂蛹从南瓜表面剥离,包装贮藏或直接与雌蜂用于田间释放,每隔2个月向雄蜂接蜂笼内加入30%数量的野外寄生蜂蜂种进行复壮。

为了进一步验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做了以下对比性验证试验:

1、初级寄主龄期对日本食蚧蚜小蜂重寄生产卵的影响

试验设置:为了明确初级寄主龄期对重寄生产卵的影响,选取橡副珠蜡蚧2龄若虫(10天左右)、3龄若虫(15天左右)、初期成虫(25天左右)、褐色成虫四个龄期的蚧虫作为初级寄主,按雌蜂:蚧虫=1:30的比例在自制的局部接蜂器内接蜂48h,然后将带蚧虫的南瓜置于光周期l:d(h)=12:12、相对湿度(75±5%)、温度为27℃的人工气候箱内培育成蜂,首次接蜂后间隔8d按照寄生蜂与次级寄主的数量比例为1:22进行二次接蜂48h,然后解剖蚧虫及寄生蜂幼虫体内的产卵数量。

表1初级寄主龄期对日本食蚧蚜小蜂重寄生产卵的影响

由表1可知,初级寄主龄期对日本食蚧蚜小蜂重寄生的影响明显,初寄生率以初期的橡副珠蜡蚧最高,为79.79%;次寄生率与重寄生率均以3日龄期的橡副珠蜡蚧最高,分别为32.21%、33.50%。

2、初级寄主龄期对日本食蚧蚜小蜂重寄生后发育及雄性比的影响

为进一步证实重寄生行为可提高雄性比例,选取橡副珠蜡蚧2龄若虫(10天左右)、3龄若虫(15天左右)、初期成虫(25天左右)、褐色成虫四个龄期的蚧虫作为初级寄主,按雌蜂:蚧虫=1:30的比例在自制的局部接蜂器内接蜂48h,然后将带蚧虫的南瓜置于光周期l:d(h)=12:12、相对湿度(75±5)%、温度为27℃的人工气候箱内培育成蜂,首次接蜂后间隔8d按照寄生蜂与次级寄主的数量比例为1:22进行二次接蜂48h,得出的发育历期及雄性比例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初级寄主龄期对日本食蚧蚜小蜂重寄生后发育及性比的影响

由表2可知,日本食蚧蚜小蜂对橡副珠蜡蚧2龄若虫和3龄若虫的重寄生率较好,且2龄若虫和3龄若虫作为初级寄主时雄性比高,其中3龄的雄性比最高。

3、第二次接蜂间隔时间对日本食蚧蚜小蜂重寄生产卵的影响

试验方法:选用3龄期的橡副珠蜡蚧作为初级寄主(挑选大小一致,分布均匀的虫块),按雌蜂:蚧虫=1:30的比例在自制的局部接蜂器内接蜂48h,然后将带蚧虫的南瓜置于光周期l:d(h)=12:12、相对湿度(75±5)%、温度为27℃的人工气候箱内培育。首次接蜂后间隔时间为2d、4d、6d、8d、10d、12d按照寄生蜂与次级寄主的数量比例为1:22进行二次接蜂48h,然后解剖蚧虫及寄生蜂幼虫体内的产卵数量。得出结果如表3所示。

表3:第二次接蜂间隔时间对日本食蚧蚜小蜂重寄生产卵的影响

由表3可知,间隔时间6d~10d内,日本食蚧蚜小蜂的次寄生率随间隔时间的延长而下降,重寄率则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间隔8d时重寄生率最高,为32.28%。

4、不同接蜂间隔时间对日本食蚧蚜小蜂发育的影响

为进一步证实重寄生行为可提高雄性比例,选用3龄期的橡副珠蜡蚧作为初级寄主(挑选大小一致,分布均匀的虫块),按雌蜂:蚧虫=1:30的比例在自制的局部接蜂器内接蜂48h,然后将带蚧虫的南瓜置于光周期l:d(h)=12:12、相对湿度(75±5)%、温度为27℃的人工气候箱内培育出蜂,首次接蜂后间隔时间为2d、4d、6d、8d、10d、12d按照寄生蜂与次级寄主的数量比例为1:22进行二次接蜂48h,得出的寄生蜂的发育历期及雄性比例结果如表4所示。

表4不同接蜂间隔时间对日本食蚧蚜小蜂发育的影响

由表4可知,当间隔6~10天时雄性比先上升后下降,8天时雄性比例最高,至10天后雄性比降低,间隔8天时对小蜂雄蜂的扩繁有益,雄性比达到20.1%。

5、温度对日本食蚧蚜小蜂重寄生产卵的影响

为了明确温度对重寄生产卵的影响,将温度梯度设置为18℃、21℃、24℃、27℃、30℃,第二次接蜂间隔时间设置为8d,第一次接蜂、第二次接蜂及第一次接蜂初级寄主的培育均在上述人工气候箱中进行,第一次接蜂比例为1:30,第二次接蜂比例为1:22。

表5温度对日本食蚧蚜小蜂重寄生产卵的影响

表5可知,随着温度的增加,初次寄生率也随之增加,21℃条件下次寄生率最高为52.54%,而在18℃时,没有重寄生现象产生,在30℃时,重寄生率最高,为30.80%,但是在30℃时,雄性率较低,不采用30℃作为第二次接蜂最适温度,采用27℃为最适温度。

6、温度对日本食蚧蚜小蜂重寄生后发育及性比的影响

为明确温度对重寄生发育的影响,将按验证试验5(不同温度对日本食蚧蚜小蜂重寄生产卵的影响)方法接蜂,然后将其置于光周期l:d(h)=12:12、相对湿度(75±5)%、温度分别为18℃、21℃、24℃、27℃、30℃的气候箱内发育出蜂,得出的发育历期及雄性比例结果如表6所示。

表6温度对日本食蚧蚜小蜂重寄生后发育及性比的影响

由表6可知,在27℃时雄性比例最高。

7、不同接蜂时长对日本食蚧蚜小蜂重寄生产卵的影响

实验方法:为了明确接蜂时间对重寄生产卵的影响,将第二次接蜂间隔时间设置为8d后,第二次接蜂的时间分别为12h、24h、36h、48h、52h、60h。按照寄生蜂与次级寄主的数量比例为1:22接种。

表7不同接蜂时长对日本食蚧蚜小蜂重寄生产卵的影响

表7可知,随着二次接蜂时间的增加,日本食蚧蚜小蜂的重寄生率在12h~60h内逐渐提高后降低,重寄生率在48h时最优。

8、第一次接种数量比例对日本食蚧蚜小蜂重寄生产卵的影响

实验方法:为了明确次级寄主接种数量对重寄生产卵的影响,将具有3日龄的橡副珠蜡蚧若虫作为次级寄主,按雌蜂:蚧虫=1:28、1:30、1:32、1:35、1:38的比例在自制的局部接蜂器内接蜂48h,然后将带蚧虫的南瓜置于光周期l:d(h)=12:12、相对湿度(75±5)%、温度为27℃的人工气候箱内培育,首次接蜂后间隔8d进行二次接蜂48h,然后解剖蚧虫及寄生蜂幼虫体内的产卵数量。

表8第一次接种数量比例对日本食蚧蚜小蜂重寄生产卵的影响

表8可知,第一次接种比例在1:30~1:35的寄生率较高,在该接种比例数量上小蜂重寄生产卵较高。

9、第二次接种数量比例对日本食蚧蚜小蜂重寄生产卵的影响

实验方法:为了明确日本食蚧蚜小蜂雌蜂和次级寄主接种数量对重寄生产卵的影响,将步骤(3)得到的次级寄主进行接种,按雌蜂:次级寄主=1:18、1:20、1:22、1:25、1:28的比例在自制的局部接蜂器内接蜂48h,然后将带蚧虫的南瓜置于光周期l:d(h)=12:12、相对湿度(75±5)%、温度为27℃的人工气候箱内培育,首次接蜂后间隔8d进行二次接蜂24h,然后解剖蚧虫及寄生蜂幼虫体内的产卵数量。

表9第二次接种数量比例对日本食蚧蚜小蜂重寄生产卵的影响

由表9可知,第二次接种比例在1:20~1:25时寄生率较高,接种比例在1:22的重寄生率最高。

综上所述,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日本食蚧蚜小蜂雄蜂的扩繁方法,本发明采用改变寄生方式的方法提高雄蜂的比例,利用橡副珠蜡蚧作为初级寄主有利于保持日本食蚧蚜小蜂对橡副珠蜡蚧的寄生力,保持田间防治效果,提出了日本食蚧蚜小蜂两次寄生之间的最适间隔时间,最适寄主龄期和接蜂比例等条件,提高了日本食蚧蚜小蜂雄蜂的扩繁效率,可实现批量生产和繁殖优质日本食蚧蚜小蜂,并能有效解决繁殖效率低的问题,实现了对害虫种群数量的控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