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东北水稻育秧土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47424发布日期:2019-03-19 23:05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领域中生态水稻育秧的相关技术,具体是一种东北水稻育秧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东北地区水稻种植普遍采用的是大棚育秧模式,这主要是因为东北水稻的生长期长,以及水稻品种生长的特性等条件的限制,经逐步摸索并发展出一套利用大棚作为春季水稻育秧的一种模式,并普遍为为种植水稻的农民所应用。

在采用大棚育秧时,育秧土对育秧过程十分重要,由于草炭土资源在东北地区十分丰富,而草炭土的性状条件在保水效果上以及土壤的松软结构上,都会使其育秧管理上较为容易,由此,农民也就慢慢形成了使用上的依赖;然而,不同草炭土的品质差异很大,其中夹杂的草种子则令农民十分烦恼,更麻烦的是一般的草炭营养成分很高,有些草炭的氮磷钾总养份在25%才上,达到国家标准的有机肥总养份5%的一半,养份过高的育秧土会对秧苗的根部造成各种病害,为此,农民不得不长期依赖含有化学成份的生根激素,即生根剂,来保持秧苗的生长,长此下去,对土壤又造成伤害。因此有必要研究一套能取代传统的育秧土,以及依赖草炭和生根激素剂育秧的新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东北水稻育秧土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东北水稻育秧土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育秧土的制备条件和制备方法。

1.所述育秧土的制备条件是:

在秋季前预备好北方冬季蔬菜种植温室暖棚,所述的温室暖棚为北向土墙,土墙的墙基厚在2米以上,南面的坡面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棚顶覆盖可开合的大棚专用保温被;每亩大棚面积(约667平方米),可供6亩春季育苗棚育秧土之用。

2.所述育秧土的制备方法是:

(a)在夏末(8月份),采用农用酵素(顺天农用酵素)按1∶1000倍水稀释进行,稀释后对棚内土壤进行灌溉,泡透至25厘米深,十天后翻一次土,隔十多天再翻一次;

为大棚扣好塑料薄膜;

(b)在水稻田间取200立方米表土,并将土壤中的砾石、残根和腐叶清除干净,然后运进棚内作为培苗土;

(c)在棚内将培苗土摊平,并在此过程中混入农用酵素固体肥料(田香香农用酵素)120公斤,其土层厚度约30厘米左右;

(d)采用农用酵素(顺天农用酵素)按1∶500倍水进行稀释,淋透其培苗土,大棚内尽量保持温度;

(e)白天大棚温度不低于15℃,看到培苗土内杂草种子开始萌芽时,用微耕机或人工彻底翻土,将刚萌芽的杂草幼苗消灭(干死或闷死);

(f)将培苗土在大棚内放置3周,如果天气许可,即日间棚内温度在25℃以上时,要对大棚进行放风排湿;

(g)培苗土在大棚内放置3周后,再加入农用酵素固体肥料(田香香农用酵素),并使其混合,混合后,再对培苗土进行一次翻耕,随后再用农用酵素(顺天农用酵素)按1∶1000倍水进行稀释,淋透其培苗土;

(h)白天大棚温度不低于15℃,看到培苗土内杂草种子开始萌芽时,用微耕机或人工彻底翻土,将刚萌芽的杂草幼苗消灭(干死或闷死);

(i)在完成上述各项后,将培苗土堆起条状共2行,每行高1.2米,长70米,同时,在堆起过程中,再混入农用酵素固体肥料(田香香农用酵素)40公斤;

(j)堆好后,在大棚中过冬,在此期间,要注意晚上为大棚覆盖保温被,白天收卷起保温被,让阳光为大棚加温;到次年春,培苗土即可作为育秧土运到育秧大棚,进行水稻育秧。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塑料薄膜采用塑料农用温室薄膜,薄膜厚度≥1.2毫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使用农用酵素对育秧土进行改良和整治,可为水稻种子提供更好的生长条件,从而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秧苗的成活率。

2.本发明用于东北地区稻秧苗培育上,可以使秧苗生长健康,增强免疫力,能有效预防和抵抗病害。

3.通过整治的育秧土不仅可替代传统的使用草炭和生根激素育秧方式,而且对改良土壤也具有十分良好的效果,为插秧打好提供健康秧苗的基础;并具有循环利用,高效环保的优点,同时,也有利于推广生态种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一种东北水稻育秧土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育秧土的制备条件和制备方法。

1.所述育秧土的制备条件是:

(a)在秋季前预备好北方冬季蔬菜种植温室暖棚

所述温室暖棚为北向土墙,土墙的墙基厚在2米以上,南面的坡面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棚顶覆盖可开合的大棚专用保温被。

(b)大棚面积

每亩大棚面积(约667平方米),可供6亩春季育苗棚育秧土之用。

2.所述育秧土的制备方法是:

(a)在夏末(8月份),将在棚清理干净,采用农用酵素(顺天农用酵素)按1∶1000倍水进行稀释,稀释后对棚内土壤进行灌溉,泡透至25厘米深,十天后翻一次土,隔十多天再翻一次;

(b)为大棚扣好塑料薄膜,所述塑料薄膜采用塑料农用温室薄膜,薄膜厚度≥1.2毫米;

(c)在水稻田间取200立方米表土,并将土壤中的砾石、残根和腐叶清除干净,然后运进棚内作为培苗土;

(d)在棚内将培苗土摊平,并在此过程中混入农用酵素固体肥料(田香香农用酵素)120公斤;

(e)棚内摊开培苗土的土层厚度约30厘米左右;

(f)采用农用酵素(顺天农用酵素)按1∶500倍水进行稀释,淋透其培苗土,大棚内尽量保持温度,目的是令土壤内的微生物活化,将农用酵素转化成更佳状态,并与土壤结合(融合);

(g)白天大棚温度不低于15℃,看到培苗土内杂草种子开始萌芽时,用微耕机或人工彻底翻土,将刚萌芽的杂草幼苗消灭(干死或闷死);

(h)将培苗土在大棚内放置3周,如果天气许可,即日间棚内温度在25℃以上时,要对大棚进行放风排湿;

(i)培苗土在大棚内放置3周后,再加入农用酵素固体肥料(田香香农用酵素),并使其混合,混合后,再对培苗土进行一次翻耕,随后再用农用酵素(顺天农用酵素)按1∶1000倍水进行稀释,淋透其培苗土;

(j)白天大棚温度不低于15℃,看到培苗土内杂草种子开始萌芽时,用微耕机或人工彻底翻土,将刚萌芽的杂草幼苗消灭(干死或闷死);

(k)在完成上述各项后,将培苗土堆起条状共2行,每行高1.2米,长70米,同时,在堆起过程中,再混入农用酵素固体肥料(田香香农用酵素)40公斤;

(1)培苗土堆好后,在大棚中放置一个冬季,在此期间,要注意晚上为大棚覆盖保温被,白天收卷起保温被,让阳光为大棚加温;

(m)到次年春,培苗土即可作为育秧土运到育秧大棚,进行水稻育秧。

上面对本发明优先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