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泡沫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78305发布日期:2019-03-22 20:41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化学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杀虫微泡沫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农业的生产结构主要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等。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的影响,数千年来中国的农业一直以种植业为主。当前由于人口众多,而耕地面积相对较少,所以粮食生产尤占主要地位。一直以来,农作物病虫害都是农业生产上的重要生物灾害。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世界粮食产量常年因虫害损失10%,因病害损失14%。我国每年因病虫害造成的损失与粮农组织统计的数据也不相上下。在我国,农作物病虫害具有种类多、影响大、并时常暴发成灾的特点,其发生范围和严重程度对我国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常造成重大损失。我国农作物常见的有以下种类的病虫害:稻飞虱、白粉病、玉米螟、棉铃虫、小麦锈病、棉蚜、稻纹枯病、稻瘟病、麦蚜、麦红蜘蛛、蝗虫、麦类赤霉病等,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重大病虫害。如何提升农业害虫的应对能力,是我国乃至世界农业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农作物丰收丰产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害虫的防治措施,我国多采用农药杀虫方式,使得农药使用量居世界前列。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5年我国化学农药总产量为358315吨,将所生产的农药分摊到13亿人身上,人均使用化学农药量为2.59公斤。显然,我国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已超标,据统计部分地区超标比例为80%以上。大量使用农药,使残余农药进入我们的生态环境,危害人类健康。随着农业部《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的颁布,降低农业农药使用量刻不容缓。近年来,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突出强调,降低农药使用量成为迫切要求。但在这种形势下,许多农民开始叫苦,觉得进退两难。作为在一线耕种的人们,他们自己也知道大量使用农药危害极大,但是目前的现状是农药使用量只要一减少,害虫就无法防治。归根结底主要是因为农药的定向选择,使得一些具有抗药性的害虫保存了下来,而随着害虫抗药性的增强,农药用量又不断加大,如此循环往复,就进入了一个没有结局的恶性循环,矛与盾的对决愈演愈烈。为了响应国家“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同时又能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开发一种使用剂量少,杀虫效率高的杀虫剂势在必行。传统农药的使用方法是将购买的药粉或药水加水,按一定比例进行稀释后,用喷雾器进行喷洒。由于喷洒到植物叶片上的药液聚集成滴,从叶面上很快滑落流失,使真正用于杀虫的农药利用率大大降低。从而为了有效杀虫,农民只有多次打药,造成农药的超标使用。为了改善现状,人们试着改变农药的剂型,制备出一种泡沫农药,利用泡沫的挂壁特性,延长农药在植物叶片上的停留时间,达到有效杀虫的目的。专利文献cn101999353a公开了一种杀虫剂,是由重量比为6∶10∶1-3的软水、表面活性剂、泡沫剂组成。所述杀虫剂喷在植物叶面上可形成泡沫,将害虫阻隔在泡沫中,阻断害虫的呼吸通道,使害虫窒息而死。其不足之处在于,叶片表面形成泡沫能阻断害虫呼吸,同时也能阻断植物呼吸,阻碍植物的光合作用。另外,泡沫在自然界受大气压影响均有一定的存在期限,尤其是泡沫的体积越大,存在的寿命越短,所述的泡沫杀虫剂能否将害虫完全窒息致死并没有得到验证。专利文献cn106305713a公开了一种杀白蚁泡沫剂,其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杀虫剂、乳化剂、表面活性剂、稀释剂、起泡剂、香料、防腐剂和推进剂。所述泡沫杀虫剂利用推进剂气体将泡沫推送到很难达到的空间,利用泡沫良好的附着性,使得杀虫剂能更长时间地接触所需处理的表面,无需使用大剂量的杀虫剂,也能全面复覆盖充实木材、木质构件间的孔隙空间、建筑或空洞所需处理的表面,大大减少了杀虫剂的使用量,并达到从源头控制的目的。所述泡沫剂主要利用的是泡沫挂壁性和附着性,但泡沫的大小及存在时间决定其挂壁和附着性能强弱,而在此发明中均没有进行说明。专利文献cn105211060a公开了一种杀灭污水管、污水处理池中蛾蠓的泡沫剂以及杀灭方法,所述泡沫剂,包括如下体积分数的组分:杀虫剂10份,稀释剂900--1100份,起泡剂40-70份。杀灭蛾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起泡剂、稀释剂和杀虫剂混合,然后将空气通入混合物,使起泡剂、稀释剂和杀虫剂的混合物起泡;然后将步骤产物注射到所需处理的位置即可。所述灭除蛾蠓的泡沫剂作用机理与前述的杀白蚁泡沫剂作用机理相同,在实施例中仅对泡沫剂的配制进行说明,而对作用效果没有进行进一步描述。由于多种因素,现有技术中将泡沫杀虫剂用于农作物杀虫的依然比较少见。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泡沫杀虫剂,所述微泡沫杀虫剂喷于农作物叶面上,形成微小泡沫,与普通泡沫剂相比,其挂壁性和附着性更强,进而使得药物在植物叶面上停留时间延长,在发挥相同药效的前提下,本发明所制备的微泡沫杀虫剂的药物用量更小。另外,本发明将微泡沫剂制备成水包油型微泡沫,进一步增强药物与植物叶片的结合力。最后,本发明添加特定的稳泡剂、增稠剂等添加剂,不仅能延长微泡沫的存在时长,被植物吸收后能促进植物生长,减少农药对于植物产生的毒性作用。在相同杀虫效果的情况下,药物的施用量更小,成本降低,毒副作用小,也避免了耐药性的情况。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泡沫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将脂溶性的杀虫药物进行改良,制成水包油型微小泡沫,增加杀虫药物在植物叶面的挂壁性和附着性,延长药物停留时间,减少药物使用量。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泡沫杀虫剂,其制备原料包括增稠剂和具有网状结构的稳泡剂,杀虫活性成分均匀分布在微泡沫中。一种微泡沫杀虫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制备原料:杀虫活性成分、油相添加剂、乳化剂、水相、起泡剂、增稠剂和抛射剂,以及具有网状结构的稳泡剂;所述稳泡剂选自具有网状结构的壳聚糖或肽聚糖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所述增稠剂选自部分可溶于水或至少可分散于水并形成具有粘性的水性凝胶体系的聚合物。优选地,所述杀虫剂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制备原料:杀虫活性成分0.02-0.05份、油相添加剂0.5-3份、水相150-300份、乳化剂3-6份、起泡剂5-15份、稳泡剂1-5份、增稠剂0.3-4份和抛射剂,所述抛射剂为气体,抛射剂与前述制备原料混合物的体积质量比(ml/g)为2-5:1。优选地,在所述杀虫剂中,杀虫活性成分的质量分数为0.006%-0.03%;更优选的,所述杀虫活性成分的质量分数为0.01%-0.02%。优选地,所述杀虫剂的制备原料中,由于多数杀虫活性成分是脂溶性的,油相添加剂能与杀虫活性成分混溶,增加杀虫活性成分的分散性,杀虫活性成分与油相添加剂共同作为油相,于水相和乳化剂一起形成水包油型乳液,加入起泡剂、稳泡剂、增稠剂和抛射剂可形成泡沫。控制稳泡剂和增稠剂的添加量能调节泡沫的体积和存在时间,制备形成微泡沫。优选地,稳泡剂与增稠剂的质量比为4-10:1;更优选地,所述稳泡剂与增稠剂的质量比为5-6:1。本发明所述的杀虫活性成分为任意杀虫药物。优选地,所述杀虫药物包括:氨基甲酸酯类杀虫药、有机磷酸酯类杀虫药、新烟碱类杀虫药、苯基吡唑类杀虫药、吡啶酰胺类杀虫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药、苯甲酰基脲类杀虫药。具体的,所述氨基甲酸酯类杀虫药选自:涕灭威、棉铃威、丙硫克百威、甲萘威、克百威、丁硫克百威、甲硫威、灭多威、杀线威、抗蚜威、残杀威或硫双威。所述有机磷酸酯类杀虫药选自:乙酰甲胺磷、益棉磷、保棉磷、毒虫畏、毒死蜱、毒死蜱-甲基、甲基内吸磷、二嗪农、敌敌畏/ddvp、百治磷、乐果、乙拌磷、乙硫磷、杀螟硫磷、倍硫磷、恶唑磷、马拉硫磷、甲胺磷、杀扑磷、速灭磷、久效磷、氧乐果(oxymethoate)、亚砜磷、对硫磷、对硫磷-甲基、稻丰散、甲拌磷、伏杀硫磷、亚胺硫磷、磷胺、嘧啶磷-甲基、喹硫磷、特丁硫磷、杀虫畏、三唑磷或敌百虫。所述新烟碱类杀虫药选自:啶虫脒、噻虫胺、呋虫胺、吡虫啉、烯啶虫胺、噻虫啉或噻虫嗪。所述苯基吡唑类杀虫药选自:氟虫腈、丁烯氟虫腈。所述吡啶酰胺类杀虫药选自:吡蚜酮。所述拟除虫菊酯类的钠通道调节剂选自:氟酯菊酯、丙烯菊酯、联苯菊酯、氟氯氰菊酯、λ-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α-氯氰菊酯、β-氯氰菊酯、溴氰菊酯、醚菊酯、甲氰菊酯、氰戊菊酯、氟氰戊菊酯、氟硅菊酯、四溴菊酯。所述苯甲酰基脲类杀虫药选自:氟铃脲、除虫脲、氟虫脲、氟啶脲。所述油相添加剂选自:卵磷脂、脂肪酸甘油三酯、二烷基醚、二烷基碳酸酯、环硅油、线性硅油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优选地,所述油相添加剂选自卵磷脂或脂肪酸甘油三酯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最优选地,所述油相添加剂为甘油三酯。所述水相为醇和水的混合物,所述水和醇的质量比为2-5:1。所述水为蒸馏水、纯水、去离子水或超纯水。优选地,所述醇包括低级醇、低级二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低级醇为乙醇或异丙醇;低级二醇为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或己二醇。优选地,所述水相选自:水与异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乳化剂选自:硫酸月硅酸钠、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椰油酰谷氨酸钠、椰油酰谷氨酸二钠、月桂酰谷氨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起泡剂选自:月桂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桉树油、月桂酰甘氨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稳泡剂为具有网状结构的化合物或组合,能稳定气泡,延长气泡存在时间。优选地,稳泡剂选自:壳聚糖或肽聚糖中的一种或其组合。壳聚糖是一种多聚糖,具体结构为聚葡萄糖胺(1-4)-2-氨基-b-d葡萄糖,分子间存在的氢键使壳聚糖形成网状结构。肽聚糖是由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糖链间由肽链交联,构成稳定的网状结构。当气泡形成,网状结构的壳聚糖和/或肽聚糖能增加气泡的韧性,达到稳定气泡,延长气泡存在时间的作用。所述增稠剂是部分可溶于水或至少可分散于水并形成水性凝胶体系或粘性溶液的聚合物。优选地,增稠剂选自:羟丙基纤维素醚、羟乙基纤维素醚、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明胶等。优选地,所述增稠剂选自:羟丙基纤维素醚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的组合。所述抛射剂为空气、n2o、丙烷、丁烷的混合物,其体积比例为3-5:0.5:1-2:1。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杀虫剂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制备原料:杀虫活性成分0.02-0.03份、油相添加剂0.5-2份、水相200-300份、乳化剂4-6份、起泡剂8-10份、稳泡剂3-5份、增稠剂0.5-1份和抛射剂,所述抛射剂与前述其他制备原料混合物的体积质量比(ml/g)为2-3:1。本发明所述的微泡沫杀虫剂,泡沫半径为160-230μm,泡沫存在时长为50-90min,优选的,泡沫半径为160-190μm,泡沫存在时长为70-90min。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微泡沫杀虫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杀虫活性成分与油相添加剂混合后充分研磨,作为油相;(2)将水相加热到60-70℃转移到搅拌器中,加入乳化剂和油相,在2500-3000r/min下搅拌5-6min;(3)按比例加入起泡剂、稳泡剂和增稠剂,在800-1000r/min下搅拌15-30min;(4)将上步制备的产物充装到耐压装置中,安装阀门,充入抛射剂制备得到微泡沫杀虫剂。上述制备方法中,杀虫活性成分、油相添加剂、水相、乳化剂、起泡剂、稳泡剂、增稠剂及抛射剂的限定如前所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乙酰甲胺磷微泡沫杀虫剂的制备s1:将杀虫活性成分乙酰甲胺磷0.02份与油相添加剂甘油三酯0.5份混合后研磨15min,作为油相;s2:取超纯水150份、乙二醇3份和丙二醇1份混合加热到70℃转移到搅拌器中,加入乳化剂硫酸月硅酸钠2份和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1份,再加入步骤s1研磨得到的油相,在3000r/min下搅拌5min;s3:加入起泡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份、稳泡剂壳聚糖1.5份和增稠剂羟丙基纤维素醚0.3份,在1000r/min下搅拌30min;s4:将步骤s3制备的产物充装到耐压装置中,安装阀门,充入2倍体积的抛射剂,空气、n2o、丙烷、丁烷其体积比例为3:0.5:1:1,制备得到微泡沫杀虫剂。实施例2啶虫脒微泡沫杀虫剂的制备s1:将杀虫活性成分啶虫脒0.05份与油相添加剂卵磷脂1份和甘油三酯2份混合后研磨15min,作为油相;s2:取超纯水300份、异丙醇5份、乙二醇3份和丙二醇5份混合加热到70℃转移到搅拌器中,加入乳化剂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3份、椰油酰谷氨酸钠3份,再加入步骤s1研磨的油相,在3000r/min下搅拌5min;s3:加入起泡剂月桂基硫酸钠5份、桉树油5份和月桂酰甘氨酸钾5份,稳泡剂壳聚糖3份和肽聚糖2份,增稠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2份,在1000r/min下搅拌30min;s4:将步骤s3制备的产物充装到耐压装置中,安装阀门,充入5倍体积的抛射剂,空气、n2o、丙烷、丁烷其体积比例为3:0.5:1:1,制备得到微泡沫杀虫剂。实施例3抗蚜威微泡沫杀虫剂的制备s1:将杀虫活性成分抗蚜威0.025份与油相添加剂甘油三酯2份混合后研磨15min,作为油相;s2:取超纯水200份、乙二醇10份混合加热到70℃转移到搅拌器中,加入乳化剂椰油酰谷氨酸二钠1份、月桂酰谷氨酸钠3份,再加入步骤s1研磨的油相,在3000r/min下搅拌5min;s3:加入起泡剂月桂酰甘氨酸钾5份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份,稳泡剂肽聚糖4份,增稠剂羟丙基纤维素醚0.4份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0.5份,在1000r/min下搅拌30min;s4:将步骤s3制备的产物充装到耐压装置中,安装阀门,充入3倍体积的抛射剂,空气、n2o、丙烷、丁烷其体积比例为3:0.5:1:1,制备得到微泡沫杀虫剂。实施例4抗蚜威微泡沫杀虫剂的制备制备方法及原料与实施例3相同,区别仅在于步骤s3中增稠剂羟丙基纤维素醚0.4份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0.5份替换成明胶0.9份,制备得到微泡沫杀虫剂。对比实施例1不含稳泡剂的抗蚜威微泡沫杀虫剂的制备制备方法及原料与实施例3相同,区别仅在于步骤s3中不加稳泡剂肽聚糖,制备得到微泡沫杀虫剂。对比实施例2不含增稠剂的抗蚜威微泡沫杀虫剂的制备制备方法及原料与实施例3相同,区别仅在于步骤s3中不加增稠剂羟丙基纤维素醚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制备得到微泡沫杀虫剂。对比实施例3不含稳泡剂和增稠剂的抗蚜威微泡沫杀虫剂的制备制备方法及原料与实施例3相同,区别仅在于步骤s3中不加稳泡剂肽聚糖和增稠剂羟丙基纤维素醚、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制备得到微泡沫杀虫剂。对比实施例4抗蚜威微泡沫杀虫剂的制备制备方法及原料与实施例3相同,区别仅在于步骤s3中增稠剂羟丙基纤维素醚0.4份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0.5份替换成β-环状糊精0.9份,制备得到微泡沫杀虫剂。效果实施例1稳泡剂和增稠剂对微泡沫杀虫剂的影响在常温常压下,实验室环境中,将实施例1-4和对比实施例1-4制备的泡沫制剂喷至载玻片上,立即在显微镜下观察泡沫的形成情况,记录泡沫半径和泡沫存在时长。测量结果如下表1所示。表1稳泡剂和增稠剂对微泡沫杀虫剂泡沫半径和存在时长的影响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微泡沫杀虫剂,泡沫半径为160-230μm,泡沫存在时长为50-90min,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泡沫半径为160-190μm,泡沫存在时长为70-90min。对比实施例1-3与实施例3的区别仅在于稳泡剂和增稠剂的差别,对比实施例3中不含稳泡剂,其泡沫半径增大,由160-190μm增加至230-380μm,而泡沫存在时长显著减小,约为原来的1/3左右,由此可见稳泡剂对于泡沫的存在时长影响较大。不含增稠剂的泡沫制剂泡沫半径增大,存在时间减小,说明泡沫制剂的粘稠度也是决定泡沫大小和存在时间的因素。最后当稳泡剂和增稠剂均不含的泡沫制剂与普通的泡沫制剂一样,不仅泡沫体积较大,且大小分布不均,泡沫存在时长极短。实施例4和对比实施例4分别是改变增稠剂之后微泡沫性质的变化,β-环状糊精作为增稠剂的效果亚于明胶,更亚于纤维素醚类增稠剂。由此可以看出,本发明所使用的网状结构的稳泡剂和聚合物增稠剂能调控泡沫的体积,稳定泡沫,延长泡沫的留存时间。稳泡剂和增稠剂添加比例优选方案在实施例3中,稳泡剂肽聚糖为4份,增稠剂羟丙基纤维素醚0.4份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0.5份,共0.9份,稳泡剂与增稠剂比例约为4:1。保持泡沫杀虫剂中其他组分不变,只设定稳泡剂和增稠剂的质量份数为变量,具体如下:肽聚糖为16份,羟丙基纤维素醚0.4份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0.5份,稳泡剂与增稠剂比例约为16:1。肽聚糖为9份,羟丙基纤维素醚0.4份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0.5份,稳泡剂与增稠剂比例约为10:1。肽聚糖为6份,羟丙基纤维素醚0.4份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0.5份,稳泡剂与增稠剂比例约为6:1。肽聚糖为4.5份,羟丙基纤维素醚0.4份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0.5份,稳泡剂与增稠剂比例约为5:1。在常温常压下,实验室环境中,将上述稳泡剂与增稠剂不同比例的泡沫杀虫剂喷至载玻片上,立即在显微镜下观察泡沫的形成情况,记录泡沫半径和泡沫存在时长。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表2微泡沫杀虫剂中稳泡剂与增稠剂比例优选稳泡剂:增稠剂泡沫半径(μm)泡沫存在时长(min)16:1200-23050-10010:1130-20065-906:1120-16075-1205:1100-15070-1004:1160-19050-90根据上述对比结果可以看出,稳泡剂的含量增加使得泡沫存在时长的延长,但并不是稳泡剂越多越好,当稳泡剂与增稠剂的质量比为5-6:1时效果较好,此时增稠剂在液体体系中的占比适中。随着稳泡剂与增稠剂的比例进一步增大,泡沫的体积增加,网状结构的稳泡剂无法保证泡沫的留存时间,而增稠剂能调控液体的黏稠度,只有喷射液体粘度适中的时候,加上网状的稳泡剂的稳定作用,才能即控制泡沫的大小又调控泡沫的存在时间。由此可以看出,虽然网状结构的稳泡剂具有稳定气泡的作用,但也要与增稠剂保持合适的比例,过犹不及。效果实施例2微泡沫杀虫剂的杀虫效果检测为了避免外界环境对本实验产生的不可控影响,所述实验在温室大棚中进行,实验区域在温室大棚的中间位置,环境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均匀一致。将实验区域分为6块实验田,标记为1-6,每个实验田面积10m2,实验对象为受蚜虫危害的油菜。处理1:将实施例3制备的微泡沫杀虫剂喷于实验田1中的油菜作物上;处理2:将对比实施例1制备的微泡沫杀虫剂喷于实验田2中的油菜作物上;处理3:将对比实施例2制备的微泡沫杀虫剂喷于实验田3中的油菜作物上;处理4:将对比实施例3制备的微泡沫杀虫剂喷于实验田4中的油菜作物上;处理5:将市售抗蚜威稀释至药物质量浓度约为0.01%,喷于实验田5中的油菜作物上;处理6:将等体积的水喷于实验田6中的油菜作物上,作为阴性对照。观察实验田1-6中蚜虫的死亡情况,由于蚜虫数量难以计算,本实验的杀虫效果仅提供定性结果。另外记录施药后植物的生长状况来间接验证农药对于植物的副作用。在本试验中实施例3和对比实施例1-3中抗蚜威的质量浓度约为0.01%,为了保持杀虫剂浓度,将市售抗蚜威的浓度也稀释至0.01%。在施药前,6块实验田中油菜遭受蚜虫危害的程度大约为50-45%之间,记录施药后3天,各实验田中油菜所受的蚜虫危害程度、农药的杀虫效果及施药后油菜的生长状况记录结果如下表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油菜受蚜虫危害的程度是指:受蚜虫吸食和附着的面积占油菜叶片、茎秆总面积的比例。表3杀虫效果及施药后油菜的生长状况记录表根据上表对比结果可以看出,将市售的抗蚜威稀释后进行喷洒,杀虫效果并不理想,这是因为喷洒在植物叶片上的农药很快形成水滴滴落,在叶片上的停留时间较短,所以杀虫作用不明显,为了彻底杀虫只能1-2天后再继续喷洒农药,而这样的操作无疑会使整个生态环境被迫接受大剂量农药,影响环境也影响人类健康。成本,耐药性,对比实施例3制备的农药泡沫体积较大,适用于油菜后绿叶出现发黄和萎蔫,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泡沫体积较大,药物与叶面的接触面积不大,而且大泡沫互相连接影响植物呼吸,所以出现叶片萎蔫。对比实施例1和2分别不含稳泡剂肽聚糖和增稠剂,结合实施例3的结果我们发现含有肽聚糖的农药没有引起叶片发黄的现象,可能是因为肽聚糖可减少农药给植物带来的毒性,对植物的生长提供帮助。就杀虫效果比较而言,实施例3的杀虫效果最佳,因为实施例3制备的微泡沫杀虫剂不仅泡沫体积小而且存在时间较长,药物在植物叶片上停留的时间较长。综上所述,本发明制备的微泡沫杀虫剂不仅杀虫效果较好,而且其中的肽聚糖还能对植物生长提供正向支持作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