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沙区榛树稳定生长的断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23813发布日期:2019-04-17 02:35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林业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促进沙区榛树稳定生长的断根方法。



背景技术:

榛子(corylus)为桦木科(betulaceae)榛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是世界四大坚果之一,并有“坚果之王”的美誉。榛子是木本粮食和木本油料树种,综合利用价值很高,用途较广。但榛子属于浅根性树种,其根系主要分布在5-40cm以内的表土层中,不耐干旱,影响根系向纵深发展,也有碍于松土和施肥。毛乌素沙区以沙土和沙壤土为主,表土层含水量差,而且5-6月份毛乌素沙区大气干旱现象严重,降水少,且蒸发量大,导致土壤水分变化大。浅根系植物因环境变化影响较大,直接影响其生长、开花、结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促进沙区榛树稳定生长的断根方法。本发明为了避免大气干旱导致土壤层含水量低的问题,为了给树体提供稳定适宜的生长环境,选择土壤层较深、环境稳定处培养根系。所以在毛乌素沙区栽植榛树时,要求根系达到土层40cm以下,应结合施基肥、松土,并采取断根促深技术方法,以引导根系向土壤纵深生长,吸收土壤深层的水分,以利于更新植株,使翌年叶茂花繁。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施肥:每年春季,土壤解冻后,在树体南北方向,开挖宽40厘米,深30厘米的条状沟进行施肥;秋季榛树落叶前,在树体东西方向,开挖30厘米深的条状沟进行施肥。然后填平施肥沟,以保证根系安全越冬;

(2)断根处理:榛树栽植后第三年开始,每年开展3次断根,以引导主根向土壤深处延伸。具体做法是:5月20号左右第一次断根处理,等到树体展叶,在距离主杆水平位置40—50厘米处,挖深度为40厘米的环状沟,阻止根系向水平方向生长,同时松土、施肥,诱导根系向土壤深处延伸;6月20号左右,以同样的方法进行第二次断根处理,深度为50厘米左右,同时松土、施肥;7月20号左右,以相同的方法进行第三次断根处理,深度为60厘米左右,同时松土、施肥;秋季榛树落叶前,待施肥后,填平环状施肥沟,以保证榛树根系安全越冬。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是一种促进沙区榛树稳定生长的断根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创新性的科学原理,其极大增强了榛树的抗旱、耐寒等抗逆性能力,扩大了榛树吸收土壤水分的空间范围,促进了榛树在沙区栽培的健康生长,缩短了挂果周期,提高了经济效益,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施肥:每年春季,土壤解冻后,在树体南北方向,开挖宽40厘米,深30厘米的条状沟,进行施肥;秋季榛树落叶前,在树体东西方向,开挖30厘米深的条状沟,进行施肥,然后填平施肥沟,以保证榛树根系安全越冬;

(2)断根处理:榛树栽植后第三年开始,每年开展3次断根,以引导主根向土壤深处延伸,具体做法是:5月20号左右第一次断根处理,等到树体展叶,在距离主杆水平位置40—50厘米处,挖深度为40厘米的环状沟,阻止根系向水平方向生长,同时松土、施肥,诱导根系向土壤深处延伸;6月20号左右,以同样的方法进行第二次断根处理,深度为50厘米左右,同时松土、施肥;7月20号左右,以相同的方法进行第三次断根处理,深度为60厘米左右,同时松土、施肥;秋季榛树落叶前,待施肥后,填平环状施肥沟,以保证榛树根系安全越冬。

经过连续三年采取断根技术措施,其榛树主根生长深度可达到80厘米,而未经处理的榛树主根仅达到50厘米处。采取断根技术处理后的榛树抗旱、耐寒性能更强,树体长势旺盛,挂果率更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沙区榛树稳定生长的断根方法,5月20号左右第一次断根处理,等到树体展叶,在距离主杆水平位置40—50厘米处,挖深度为40厘米的环状沟,阻止根系向水平方向生长,同时松土、施肥,诱导根系向土壤深处延伸;6月20号左右,以同样的方法进行第二次断根处理,深度为50厘米左右,同时松土、施肥;7月20号左右,以相同的方法进行第三次断根处理,深度为60厘米左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创新性的科学原理,其极大增强了榛树的抗旱、耐寒等抗逆性能力,扩大了榛树吸收土壤水分的空间范围,促进了榛树在沙区栽培的健康生长,缩短了挂果周期,提高了经济效益,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杨涛;张立强;史社强;付广军;刘喜东;贺英;宋江湖;张继娜;罗竹梅;刘雅娟;王海鹰;施智宝;石长春;李剑;刘东林;孙婧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省治沙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8.12.29
技术公布日:2019.04.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