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植物墙植物生长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3740发布日期:2018-09-14 20:28阅读:90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墙种植容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植物墙植物生长容器。



背景技术:

植物生长容器可以用于植物墙植物在苗圃的幼苗期的培养,也可以作为植物墙植物上墙栽培的生长容器使用,由数个植物生长容器连接后可以作为植物墙框架系统植物生长空间的重要部分,起到绿化美化景观的作用。

目前的植物墙植物生长容器有由数个单个悬挂组成的植物墙或由数个生长容器水平连接组成的植物墙或由若干个植物生长容器左右承插连接、上下两层两个生长容器使用连杆连接使其成为植物墙框架系统的网状结构,但在容器的水平连接中存在强度不足以及定位精准度不高问题,从而影响整体植物墙支撑骨架的安装质量和整体的强度及刚度,及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紧凑、安装、使用方便的新型植物墙植物生长容器,能够满足植物墙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良好的、安全的生长环境空间,成本较低,价格合理;更重要的是使用该生长容器形成的植物墙框架系统强度高、刚性强、载荷大、寿命长、抗风、抗震、抗雪载并符合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特点,对整个植物墙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容器体、连接边、燕尾槽、燕尾楔、U形弹簧卡槽、连杆承插孔、背部挂钩、透气排水孔柱、尼龙扎带固定孔;容器体的上边缘设有连接边,容器体的连接边的左右两侧设有连杆承插孔,连杆承插孔内承插有连杆,所述的连接边的右侧设有两个燕尾槽,其左侧设有两个与燕尾槽相承插配合的燕尾楔;所述的连接边的背部设有背部挂钩,背部挂钩的左右两侧均设有U形弹簧卡槽,且该U形弹簧卡槽设置在连接边上,该U形弹簧卡槽内嵌设弹簧卡;所述的容器本体的底部设有五个透气排水孔柱;所述的连接边上靠近背部两侧设有四个尼龙扎带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容器体的左右两侧壁位于连杆承插孔的下方均设有圆弧形曲面。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植物墙植物生长容器,能够满足植物墙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良好的、安全的生长环境空间,成本较低,价格合理;更重要的是使用该生长容器形成的植物墙框架系统强度高、刚性强、载荷大、寿命长、抗风、抗震、抗雪载并符合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特点,对整个植物墙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容器体的左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背部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内部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杆承插孔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容器体1、连接边2、燕尾槽3、燕尾楔4、U形弹簧卡槽5、连杆承插孔6、背部挂钩7、透气排水孔柱8、尼龙扎带固定孔9、圆弧形曲面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看如图1-图5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容器体1、连接边2、燕尾槽3、燕尾楔4、U形弹簧卡槽5、连杆承插孔6、背部挂钩7、透气排水孔柱8、尼龙扎带固定孔9;所述的容器体1为长方体结构,可种植2—3株或以上的植物,其材质为PE或者PP塑料;容器体1的上边缘设有连接边2,容器体1的连接边2的左右两侧设有连杆承插孔6,连杆承插孔6内穿设有连杆,用于连接上下容器本体1;所述的连接边2的右侧一体成型有两个燕尾槽3,其左侧一体成型有两个与燕尾槽3相配合承插的燕尾楔4,具有大大加强植物墙框架系统强度刚度的作用;且两个燕尾槽3和两个燕尾楔4分别位于连杆承插孔6的两侧;所述的连接边2的背部设有背部挂钩7,该背部挂钩7为长条形背部挂钩,具有悬挂固定并承受主要载荷作用,背部挂钩7的左右两侧均设有U形弹簧卡槽5,且该U形弹簧卡槽5设置在连接边2上,该U形弹簧卡槽5内嵌设弹簧卡,起到对容器的水平方向的定位作用;所述的容器本体1的底部一体成型有五个透气排水孔柱8,提供透气、排水以及蓄水保湿作用;所述的连接边2上靠近背部两侧设有四个尼龙扎带固定孔9,该尼龙扎带固定孔9为长方形尼龙扎带固定孔,其中两两分布与容器本体1的左右两侧,利用尼龙扎带起固定灌溉系统管道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的容器体1的左右两侧壁位于连杆承插孔6的下方均设有圆弧形曲面10,用于放置连杆。

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杆承插孔6的内部上下均设有连杆插孔6-1,用于承插上下两根连接杆。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将容器外壳1悬挂在已经安装好的植物墙框架系统的横梁上调平后,将弹簧卡安装在U形弹簧卡槽5内,再悬挂上一层生长容器,然后将上下两层的两个容器外壳1利用连杆与连杆承插孔6相配合承插连接,致使上下两生长容器连接成为一体并保持生长容器在同一垂直线上,其后依次将数个生长容器从下往上连接,形成一列容器结构;连接完成好的一列容器外壳1利用燕尾槽3、燕尾楔4相互承插连接实现与第二列容器从下往上的承插连接,同时利用连杆连接上下两层容器,形成第二列的容器结构;由线到面,循环往复,直到完成整个植物墙生长容器在植物墙支撑骨架系统的安装。其中,双燕尾槽3、双燕尾楔4的设置,能够保障并增强容器外壳在水平方向上连接的强度和刚度;双U形弹簧卡槽5内的弹簧卡能够增加容器外壳1与植物墙框架系统的悬挂梁在水平方向的定位作用,同时能够保障整体不翘曲和安装连接精准度、易操作性,不损坏容器外壳1;两连杆通过承插孔的上下连接,实现两生长容器在上下方向的两层连接,并起到辅助支撑作用;长条形背部挂钩可使生长容器承重均匀,保证生长容器本体的承重受力均匀等强度,延长容器使用寿命;透气排水孔柱8的设置,能够有效保证容器外壳1内部植物的通气量,且由于透气排水孔柱8为孔柱式结构,具有一定的高度,能够起到必要的蓄水保湿作用,同时能够起到及时排出灌溉产生的多余水分的作用。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有益效果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新型植物墙植物生长容器,能够满足植物墙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良好的、安全的生长环境空间,成本较低,价格合理;更重要的是使用该生长容器形成的植物墙框架系统强度高、刚性强、载荷大、寿命长、抗风、抗震、抗雪载并符合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特点,对整个植物墙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