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保水剂分配装置的钵苗移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4699发布日期:2018-09-07 21:41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钵苗的移植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增加保水剂分配装置的钵苗移植机,适用于在钵苗移植过程中,为钵苗增加水的供给。



背景技术:

农业生产的栽培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把种子埋入土壤,我国北方雨养农业区,也有一些南方缺水区,在调整季节、作物或者轮作时,普遍的做法是将种子通过播种机械直接播入土中。为了抵御经常发生的播种季节干旱,此前多在播种机械作业同时增加铺膜机,目的保住土壤既存水分,让播入土壤的种子充足利用这部分水发芽、幼苗出土。这种栽培方法曾经发挥了抵御阶段性干旱的积极作用,使干旱地区解决了难以保苗的重大难题。但是铺膜播种栽培带来了比保苗还难解决的难题,就是聚乙烯一类的高分子化合物—薄膜,在铺后一段时间就自己断裂破碎成大小不等的不规则碎片,其大部分残留于土壤。已铺过地膜的土地,若再有其他农机具进田作业,则会把残留物埋于土壤内不同深度,残膜在土壤上百年也分解不了,它虽然不伤人,但是对于作物播种来说危害极大,若种子正好落在残膜上方,若此时土壤继续干旱,则种子将吸不到土壤深处运送来的水,发不了芽或者发芽出不了土,即使发芽出土,根部也难以下扎,最后饥渴而死;或者种子正好被残膜覆盖,即使发芽,却也出不了土。

铺膜7年的土壤,残膜积累量高达18.6%(据宁夏彭阳县测定),而铺膜年份更长的地区,土壤残膜量的数目将会更大。残膜逐年积累,危害越来越大,若继续铺膜栽培,则土壤会被污染到再不能栽培,而且会使农业投入量加大,但产出量减少,这将给农业带来灾难性后果,也对生态文明建设产生相当的负面影响。针对铺膜种植会存在残膜的问题,之前已经申请过一个专利号为CN101305656B,名称为“钵苗移植机”的专利,在该专利中公开了钵苗移植机主要包括送钵机构、行走机构、落钵机构和植钵机构等内容,该专利设计中把加深苗沟开掘深度、增加镇压密实程度、增施保水剂等重点摆了进去,然而,圃内增施保水剂,免不了造成对保水剂的抛撒、流失、浪费(因不是在作业最终时段实施之地添加),因此对保水剂利用不充分、不彻底;而且该专利中:原设计有苗钵下落控制,靠单个钵在电磁场作用下分别落入输钵管道,其电能消耗量大,且准确度不好掌握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中对落钵机构作出了改进,解决了保水剂浪费和准确度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专利号为CN101305656B名为“钵苗移植机”这个专利中存在的保水剂浪费问题和落钵机构落钵的准确度不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增加保水剂分配装置的钵苗移植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增加保水剂分配装置的钵苗移植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送钵机构、行走机构、落钵机构和植钵机构,所述送钵机构一侧连接落钵机构,所述落钵机构包括落钵框体,所述落钵框体上设有暂存保水剂溶液的帘栅,所述落钵框体外围设有挡板,所述落钵框体上安装带有齿轮的转轴,所述帘栅位于转轴之上、并通过弹性体连接在前侧的挡板上,所述帘栅底面为齿条辊销、并与齿轮啮合,帘栅为转轴所驱动,所述帘栅的两侧位于落钵框体两侧的导槽内;所述挡板上设有保水剂溶液的进水孔,所述进水孔通过出水管与保水剂分配装置连接;所述转轴一端与直流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保水剂分配装置通过缸体支架固定于支撑底座上,所述保水剂分配装置通过进水软管与保水剂饱和水溶液储存罐连接;所述落钵框体底部设有若干过钵漏斗,过钵漏斗与落钵管连通。

在之前的发明专利中,已经公开了送钵机构、行走机构和植钵机构,本实用新型继续延用前述专利的上述机构,但是对落钵机构做出了改进,落钵机构的主要部件为落钵框体,为了使钵苗能够充分吸收保水剂,主要是增加了保水剂分配装置,因此落钵框体上设有一个暂存保水剂溶液的帘栅,钵苗从送钵机构移动到落钵机构,落在帘栅上吸收保水剂。在落钵框体外围设有挡板,落钵框体上安装带有齿轮的转轴,用来驱动帘栅转动,帘栅底面为齿条辊销、并与齿轮啮合,帘栅与齿轮和转轴形成的整体实现落钵和暂存、吸收保水剂的功能,由于帘栅本身为柔软部件,因此需要固定它的导槽,使其两侧可以插入导槽内,同时也需要在其前端连接一根弹性体,并通过弹性体连接在前侧挡板上,共同起到密封和导向的作用,防止帘栅上的保水剂漏出。在落钵框体外围的挡板上设置有保水剂溶液的进水孔,进水孔与保水剂分配装置的出水管连接,使保水剂可以流入帘栅,保水剂分配装置通过缸体支架固定在支撑底座上、并通过进水软管与保水剂饱和水溶液储存罐连接,而在落钵框体底部还设有若干过钵漏斗,钵苗从落钵框体内落下落入过钵漏斗,再从过钵漏斗中落入落钵管,从而落到前述专利的植钵机构开出的槽中,进行后续工作。具体操作为:保水剂分配装置内的保水剂溶液经由出水管流入帘栅,送钵机构将钵苗送入到落钵机构,即送入到帘栅,并在帘栅上充分吸收保水剂溶液,待吸收完全后,启动直流电机,转轴带动齿轮旋转,使帘栅沿着导槽向后卷起,帘栅类似“釜底抽薪”搬抽出,使帘栅与挡板之间留下空隙,钵苗落下,落入到过钵漏斗,进入落钵管;当钵苗落完后,帘栅受到弹性体的拉力,同时直流电机开始反转,使帘栅沿着导槽向前,移动到前侧的挡板处,帘栅封闭,可以继续进行下一次的钵苗吸水与落钵。

所述保水剂分配装置包括上缸体和下缸体,所述上缸体的进水口连接进水软管,所述下缸体连接出水管;上、下缸体的连接处设有漏斗,所述漏斗出口通过阀球封堵;所述阀球位于导向筒内,所述导向筒固定于下缸体底面上,所述阀球底部连接阀球拉杆,所述阀球拉杆穿出下缸体后通过拉杆压片与操作杠杆连接,所述阀球拉杆上位于阀球与下缸体底面之间套装有压缩弹簧;所述操作杠杆以位于缸体支架上的支点销为支点。

更加优选的,所述上缸体的进水口处还固定有挡片,所述操作杠杆一侧固定有控制进水量的顶挤片,所述顶挤片位于挡片的下方。顶挤片将进水软管抵靠于挡片上,封闭进水软管,使储存罐内的溶液不能流入分配装置。

优选的,操作杠杆的另一侧位于杠杆导套内,杠杆导套用于控制操作杠杆的运动方向,防止操作杠杆随意动作,保证其只在竖直方向上下运动。

优选的,为了保证保水剂溶液在帘栅上分布均匀,所述帘栅由三部分合成,最下面一层为直径8mm的管材层作为齿条辊销,中间层为纤维织物层,最上面一层为耐老化塑料层。进一步的,所述齿轮的齿尖间距为8mm,并与管材层的齿条辊销啮合。

优选的,上缸体顶部设有丝轴,所述丝轴上端连接有搅杠、下端连接有橡胶板,所述橡胶板上开有通气孔,通过旋拧丝轴与橡胶板,使橡胶板固定于缸体内某个位置处,用于控制保水剂分配装置里面的保水剂溶液的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不仅操作人员少,节省劳动力,而且适用于多种栽培对象的多种规格、多种地表状况、多种行株距范围,而且可施肥、增湿;最重要的是在钵苗下落之前,给钵苗吸足了保水剂溶液,对于钵苗在土壤中的保水和吸水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解决了以前专利里面的电磁控制下落,电能消耗大,准确度也较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落钵框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保水剂分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帘栅、齿轮和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帘栅的构造和齿轮形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保水剂分配装置底部的杠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落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移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储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旋转搅拌轴的剖面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系统图。

图13为顶挤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拉杆压片的结构示意图。

1-机架,2-地轮,3-输钵辊,4-过渡板,5-栅框,6-承钵舌,7-落钵框体,8-帘栅,9-漏斗,10-杠杆导套,11-落钵管,12-挡板,13-搅杠,14-直流电机,15-保水剂分配装置,16-切土齿,17-定位坨,18-开沟踵,19-开沟铧,20-联接板,21-抗挤压板,22-翻土翼,23-覆土板,24-立件,25-镇压盘,26-镇压主板,27-“┌┐”型铁件,28-“┬”型件,29-“┬”型销子,30-储料斗,31-给料孔,32-给料管,33-搅拌轴,34-聚料板,35-给料轮,36-给料齿,37-过钵漏斗,38-操作座位,39-抓地板,40-动力输出总成,41-传动大链轮,42-主动链轮,43-小链轮,44-支撑底座,45-丝轴,46-橡胶板,47-上缸体,48-下缸体,49-进水软管,50-阀球,51-阀球拉杆,52-出水管,53-操作杠杆,54-支点销,55-顶挤片,56-压缩弹簧,57-缸体支架,58-拉杆压片,59-保水剂饱和水溶液储存罐,60-齿轮,61-转轴,62-导向筒,63-进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增加保水剂分配装置的钵苗移植机,如图1、图2所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送钵机构、行走机构、落钵机构和植钵机构,所述送钵机构一侧连接落钵机构,所述落钵机构包括落钵框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落钵框体7上设有暂存保水剂溶液的帘栅8,所述落钵框体7外围设有挡板12,所述落钵框体7上安装带有齿轮60的转轴61,所述帘栅8位于转轴61之上、并通过弹性体连接在前侧的挡板12上,所述帘栅8底面为齿条辊销、并与齿轮60啮合,所述帘栅8的两侧位于落钵框体7两侧的导槽内;所述挡板12上设有保水剂溶液的进水孔,所述进水孔通过出水管52与保水剂分配装置15连接;所述转轴61一端与直流电机14输出轴连接;所述保水剂分配装置通过缸体支架57固定于支撑底座44上,所述保水剂分配装置15通过进水软管49与保水剂饱和水溶液储存罐59连接;所述落钵框体7底部设有若干过钵漏斗37,过钵漏斗37与落钵管11连通。

如图3所示,所述保水剂分配装置15包括上缸体47和下缸体48,所述上缸体47的进水口63连接进水软管49,所述下缸体48连接出水管52;上、下缸体47、48的连接处设有漏斗9,所述漏斗9出口通过阀球50封堵;所述阀球50位于导向筒62内,所述导向筒62固定于下缸体48底面上,所述阀球50底部连接阀球拉杆51,所述阀球拉杆51穿出下缸体48后通过拉杆压片58与操作杠杆53连接,所述阀球拉杆51上位于阀球50与下缸体48底面之间套装有压缩弹簧56;所述操作杠杆53以位于缸体支架57上的支点销54为支点。

如图8,落钵框体7下方设置与钵苗相匹配的若干植钵机构,每组植钵机构由一组切土齿16、一个深度可调的开沟器、两个对称的翻土翼22、两个对称的高度可调的覆土板23以及一组镇压机构构成,镇压机构包括两个镇压盘25,两个镇压盘25以开沟器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如图9所示;送钵机构下方设置储料斗30,储料斗30底部开有给料孔31,给料孔31连接给料管32,如图10所示。

本实施例选用了优选方案,所述上缸体47的进水口63处还固定有挡片,所述操作杠杆53一侧固定有控制进水量的顶挤片55,所述顶挤片55位于挡片的下方;操作杠杆53的另一侧位于杠杆导套10内。所述帘栅8由三部分合成,最下面一层为直径8mm的管材层作为齿条辊销,中间层为纤维织物层,最上面一层为耐老化塑料层;所述帘栅8的三层材料通过尼龙绳固定,也可以将三层材料通过尼龙绳固定于管材层最外侧的两根齿条辊销上。齿轮60的齿尖间距为8mm,并与管材层的齿条辊销啮合。所述上缸体47顶部设有丝轴45,所述丝轴45上端连接有搅杠13、下端连接有橡胶板46,所述橡胶板46上开有通气孔。

在之前的专利中公开了送钵机构前部安装承钵舌6,送钵机构外围安装栅框5,栅框5一端开口连通承钵舌6,另一端开口连通落钵框体7;输钵辊3之间为过渡板4,输钵辊3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1上,输钵辊3一端安装小链轮43,小链轮43通过链条与主动链轮42连接,主动链轮42与动力输入连接。开沟器由开沟踵18以及开沟踵18底部安装的开沟铧19构成,开沟踵18上端为等距离分布的齿条和齿槽,齿条和齿槽对应的机架上安装的定位坨17上安装有卡位板,开沟踵18下部为三角体,三角体前部安装间距相同的切土齿16。两对称的翻土翼22位于落钵管11底端两侧,相对移植方向正八字形设置,两个覆土板23相对移植方向倒八字设置。镇压机构包括两个镇压盘25,两个镇压盘25以开沟器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机架1后部固定“┬”型件28,“┬”型件28上穿设可转动的“┬”型销子29,“┬”型销子29两端安装镇压主板26,镇压主板26末端安装可转动的镇压盘25,镇压主板26中部通过“┌┐”型铁件27连接,“┌┐”型铁件27锁定两镇压主板26,形成空间,让落下钵苗的茎叶从中空处通过。覆土板23通过开有若干安装孔的立件24、垫板安装在镇压主板26上。由于送钵机构下方设置储料斗30,储料斗30底部开有与落钵管11数量和间距一致的给料孔31,给料孔31连接塑料波纹管制成的给料管32。储料斗30内设旋转搅拌轴33,储料斗30底部的给料孔31之间设置凸起的聚料板34,旋转搅拌轴33上安装给料轮35,给料轮35上均布若干给料齿36,给料轮35设置于给料孔31上方。储料斗30的作用是让加入其内的保水剂、杀菌驱虫剂定量、定期落入已开好的沟槽内,防旱和防病虫害。

落钵机构后设置操作座位38,供操作人员用。座位由延力板、承座双管、主座弯管、垫墩、座位板、护圈以及踏踩用的脚踏板等组成,位于机架后部正中。本实施例中的直流电机14由时间继电器控制正反转。

本实施例工作过程如下:置放在送钵机构上的若干钵苗个体,在有边框维系情况下呈直立状,但又缓慢地由输钵辊3驱动向操作员的手前运动着,其运动力量来自拖拉机动力输出的动力,经齿轮链条传递而达到。根据钵苗所需要的保水剂量,在保水剂分配装置15内通过旋拧搅杠13调整丝轴45和橡胶板46的位置,控制缸体内保水剂溶液的量,当钵苗从送钵机构前端的过渡板到达帘栅8后,压下操作杠杆53,阀球50下降,溶液从漏斗9中流下,流入下缸体48,顶挤片55上升,挤压进水软管49,使进水软管49关闭,保水剂分配装置15通过出水管52给帘栅8内输出保水剂溶液,并使溶液在帘栅8上散布状态,使钵苗进入到帘栅8时,在帘栅8上吸饱保水剂溶液,当钵苗吸足溶液以后,时间继电器启动,直流电机14通电正转,使帘栅8向后以转轴61为中心通过齿轮60卷起,则钵苗便落入过钵漏斗37,进入落钵管11,顺着管道落至开沟器与翻土翼22配合所开沟内,当钵苗落入开好的沟内后,便是覆土定苗和镇压过程,其过程是覆土板23先覆土,镇压盘25后镇压。然后帘栅8在弹性体的作用下,时间继电器再次启动,使直流电机14反转,帘栅8回到原位,为下一次钵苗吸水和落下做准备。在此过程中,如果钵苗数量减少,不易落下,可以人为帮助一下,使钵苗可以顺利落下。

本实施例的动力传动过程如下,如图12所示,与拖拉机动力输出轴连接部件有传动轴连接壳内减速齿盘,齿盘又带动传动轴,传动轴外设同轴小齿轮,由链条带动本实用新型的传动大链轮41进行动力传导。传动大链轮41连接主动链轮42,主动链轮42通过链条连接驱动输钵辊3的各个小链轮43。地轮2轴上设链轮,链轮通过链条连接驱动储料斗30内搅拌轴的链轮。

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不限于以上具体实施方式,而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多种变形和更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与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改进和等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