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精密播种机漏播补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2377发布日期:2018-11-02 20:25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精密播种机漏播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提高,对播种机自动化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精密的播种技术,不仅可以节省人力工时,而且提高了效率,在很程度上实现了自动化。就目前的播种技术来说,在播种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影响作物的产量,尤其是漏种问题,就我国目前来说,研究一套高效的漏种检测系统,实时监控排种状况是十分必要的,准确判断播种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减少漏播情况的发生,才能进一步实现实现播种机的高效、经济,这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智能精密播种机漏播补偿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智能精密播种机漏播补偿装置,包括有安装在主排种器下端排口位置的光电识别模块,所述的光电识别模块通过信号整形放大电路与单片机控制的控制器连接,控制器还分别与补偿播种装置、显示器、声光报警装置连接,光电识别模块检测播种信息,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经过信号整形放大电路后,将电信号发送给控制器,经过控制器处理分析后,判断是否漏播,若漏播,则声光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且控制器控制补偿播种装置进行补偿播种,光电识别模块采集的信息在显示器上显示。

所述的光电识别模块包括有红外发射管和光电三极管接收器,光源采用的是激光二极管,所述的红外发射管和光电三极管接收器安装在主排种器下端排口位置的同一侧放置,发射信号经调制后送到红外发射管发射,光电三极管接收器接收反射回来的红外信号。发射信号经调制后送到红外发射管发射,光电三极管接收器接收反射回来的红外信号,当种子有规律正确无误地下落时,遮挡红外光,光接收管接收到正常的光线,断续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当排种器漏播时,没有种子遮挡或种子遮挡住光线较少,光发射管的光束全部照射到光接收管上,光照与正常时相比较强,接收的不同信号反映出种子下落的情况,传感器检测是否缺种或重播,经过信号整形放大电路的整形、放大送到控制器,控制补偿播种装置进行漏种补偿。

所述的补偿播种装置包括有种子分离装置和补种装置。

所述的种子分离装置包括有转盘,转盘连接有电机,转盘通过驱动轴连接有底盘,所述的底盘的周围由若干个空心圆柱体构成,每个空心圆柱体的下端均连接有软管道,多个软管道的底端均与一个汇总管连通,在软管道与汇总管的连接处安装有控制门、感应器和控制门驱动装置,所述的感应器和控制门驱动装置均与控制器连接。

在底盘的边缘处安装有挡板。

所述的补种装置是由两片旋转的半圆锥体片构成的输种管以及旋转驱动装置,所述的旋转驱动装置与控制器连接,输种管的上端与所述的汇总管连通,在半圆锥体片的外侧安装有距离传感器,两层重叠的半圆锥体片在中部位置有滑动槽,接受到漏播信号时,并根据外部传感器测出与地表的距离,控制器判断发出是否滑动闭合的信号。

所述的控制器还连接有键盘输入控制装置。

所述的单片机的型号为AT89C51。

所述的补偿播种装置安装在播种机的尾部,播种器尾部通管道到种子分离装置高速旋转转盘的上方,确保种子可以准确的落到高速旋转转盘的中央。

在主排种器下端排口位置放置光电传感器,种子分离装置和夹子安装在排种器下端,所述的种子分离装置可储存部分种子,夹子由圆锥体光滑的曲面以及下面尖端组成,可保证种子定距定深快速地播到土壤里。所述输种管的下端夹子通过两片弧形硬片滑动展开,种子落入定点。所述排种管下端两侧各安装一个监测落种情况的光电传感器。

由于光电式传感器具有非接触、响应快、性能可靠等特点,利用光电传感器可真实、快速地检测落种情况这种特性,实现农业的自动化

所述的光电传感器采用槽型光电传感器,光源采用的是激光二极管。光电传感器由1个红外发射管(发射器)和1个光电三极管(接收器)构成。测量原理是将发射信号经调制后送到红外管发射,光敏管接收反射回来的红外信号,随种子下降,光敏管接收的光束随之发生变化,接收的不同信号反映出种子下落的情况。排种板侧壁设置光电传感器,它可以检测出其接收到的光强的变化,通过把光强度的变化转换成电信号的变化实现对落种的监测。当种子有规律正确无误地下落时,遮挡光发射器的光线,光接收器接收到正常的光线,断续光信号转换为为电信号;当排种器漏播时,没有种子遮挡,光发射器的光束全部照射到光接收器上,光照与正常时相比较强,电信号不同,将信号放大、滤波、提取出所需漏播信号,送至控制系统和声光报警显示电路。

种子分离装置的高速旋转的转盘上,转盘周围由多个空心小圆柱体构成,落到上面的种子通过离心作用将种子分为单个的,并分别落入周围的空心小圆柱内,每个小圆柱下面都与软管道相连,且一小段距离后就会合并成一个管道,在连接部分和管道汇总部分会有一个控制门,当感受到有种子落下时门就会打开,控制种子落下的数目即控制门打开的数量,以保证与之前落入的种子满足播种要求。

补偿模块输种管呈弧形,种子再输种管滑下时随重力顺势进入土壤,同时,土壤不会随输种管上升至土壤表面。同时在半圆锥体外侧安装传感器,精准地检测与地表面的距离,以此定距、定深地进行漏种补偿。圆锥体在土里打开播下种子,离开土壤时闭合。实现将预定种子数量播到预定土壤部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简单,不影响主播种器正常工作,出现漏播情况时,控制系统控制报警电路迅速工作,同时补种位置准确,达到精密漏播补偿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补偿播种装置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补偿播种装置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种子分离装置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精密播种机漏播补偿装置,包括有安装在主排种器下端排口位置的光电识别模块1,所述的光电识别模块1通过信号整形放大电路2与单片机控制的控制器3连接,控制器3还分别与补偿播种装置4、显示器5、声光报警装置6连接,光电识别模块1检测播种信息,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经过信号整形放大电路2后,将电信号发送给控制器3,经过控制器3处理分析后,判断是否漏播,若漏播,则声光报警装置6发出报警,且控制器3控制补偿播种装置进行补偿播种,光电识别模块1采集的信息在显示器5上显示。

所述的光电识别模块1包括有红外发射管和光电三极管接收器,光源采用的是激光二极管,所述的红外发射管和光电三极管接收器安装在主排种器下端排口位置的同一侧放置,发射信号经调制后送到红外发射管发射,光电三极管接收器接收反射回来的红外信号。发射信号经调制后送到红外发射管发射,光电三极管接收器接收反射回来的红外信号,当种子有规律正确无误地下落时,遮挡红外光,光接收管接收到正常的光线,断续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当排种器漏播时,没有种子遮挡或种子遮挡住光线较少,光发射管的光束全部照射到光接收管上,光照与正常时相比较强,接收的不同信号反映出种子下落的情况,传感器检测是否缺种或重播,经过信号整形放大电路的整形、放大送到控制器,控制补偿播种装置进行漏种补偿。

所述的补偿播种装置4包括有种子分离装置和补种装置。

如图2、3、4所示,所述的种子分离装置包括有转盘7,转盘7连接有电机,转盘7通过驱动轴连接有底盘8,所述的底盘8的周围由若干个空心圆柱体9构成,每个空心圆柱体9的下端均连接有软管道10,多个软管道10的底端均与一个汇总管11连通,在软管道10与汇总管11的连接处安装有控制门、感应器和控制门驱动装置,所述的感应器和控制门驱动装置均与控制器3连接。

在底盘8的边缘处安装有挡板12。

所述的补种装置是由两片旋转的半圆锥体片13构成的输种管以及旋转驱动装置,所述的旋转驱动装置与控制器3连接,输种管的上端与所述的汇总管连通,在半圆锥体片的外侧安装有距离传感器,两层重叠的半圆锥体片在中部位置有滑动槽,接受到漏播信号时,并根据外部传感器测出与地表的距离,控制器3判断发出是否滑动闭合的信号。

所述的控制器3还连接有键盘输入控制装置14。

所述的单片机的型号为AT89C51。

所述的补偿播种装置安装在播种机的尾部,播种器尾部通管道到种子分离装置高速旋转转盘的上方,确保种子可以准确的落到高速旋转转盘的中央。

种子经过光电传感器时,采集到的落种信息发送至报警电路进行声光显示,完成漏播监测,如果光接收器接收到稠密的光线,则表示种子漏播,补偿系统将会启动,从种子收纳盒中漏出几粒种子掉落在一个高速旋转的转盘上,转盘周围由多个空心小圆柱体构成,落到上面的种子通过离心作用将种子分为单个的,并分别落入周围的空心小圆柱内,每个小圆柱下面都与软管道相连,且一小段距离后就会合并成一个管道,在连接部分和管道汇总部分会有一个控制门,当感受到有种子落下时门就会打开,此时控制种子落下的数目,以保证与之前落入的种子满足播种要求。通过管道将种子传送到漏播装置,漏播装置由一个半锥体组成,同时在半圆锥体外侧安装传感器,精准地检测与地表面的距离,以此定距、定深地进行漏种补偿。圆锥体在土里打开播下种子,离开土壤时闭合。实现将预定种子数量播到预定土壤部位。

当种子通过光电传感器之后,采集到的落种信息发送至报警电路进行声光显示,完成漏播监测,如果光接收器接收到稀松的光线,则表示种子重播,此时控制系统会将正常播种的管道关闭,种子会落入另一个管道中,通到高速旋转的转盘上,种子收纳盒的开关不会开启,将种子分别分开,并确保小圆柱与软管道相连的控制门开启次数满足种子的播种要求。并将信号送至控制系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