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薯苗栽插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33897发布日期:2018-10-12 21:14阅读:6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薯苗种植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薯苗栽插工具。



背景技术:

甘薯种植过程中,栽插还无法实现完全的机械化,需要花费大量人工,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传统方式的种植成本进一步加大。

甘薯种植方式逐步改变,由原来的一家一户种植方式逐渐改变为农场性质的种植制度,甘薯对栽插期要求较为严格,随着农业劳动力的逐渐短缺,能够快速的找到相应的劳动力进行甘薯栽插变得越来越困难。

随着覆膜,滴灌等技术的兴起,特别是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兴起,甘薯的种植效率有一定的提高,但现在具体的栽插方式还在进一步摸索中。

滴灌配合的栽插模式中,现有的栽插工具多为简单的木棍等,只要求把薯苗埋在垄上,不但能对薯苗造成伤害,而且还不能有效的控制甘薯的入土形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甘薯快熟栽插工具,具有一次性完成薯苗的破膜,刨坑,栽苗,填土等工序,并且不伤薯苗,还能控制薯苗的入土形式。配合薯苗的水肥药一体化的浇水模式,能够大幅度提高甘薯的栽插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薯苗栽插工具,包括两个可交叉转动连接并可复位的手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手柄前端的连接杆以及位于连接杆顶端的薯苗固定圆片,所述手柄之间设有用于保持两手柄在不受外力下保持张开的复位弹簧,所述连接杆由第一横杆和连接于第一横杆前端并向上倾斜一定角度的第二横杆组成,所述连接杆下方连接有一定高度的钢片,所述手柄闭合时带动两第二横杆向内侧闭合,并且两钢片呈一定夹角,所述薯苗固定圆片内侧设有保护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横杆与第一横杆之间的夹角为120~150°。

进一步的,所述钢片高度为30~50mm。

进一步的,所述薯苗固定片为圆片。

将薯苗固定片设为圆片减少在栽插过程中固定片边角对于薯苗的伤害。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层为橡胶保护层或者塑料垫片保护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一次性完成薯苗的破膜、刨坑、栽苗、填土等工序,配合薯苗的水肥药一体化的滴灌模式,能够大幅度提高甘薯的栽插效率和成活率,为大规模的甘薯种植降低了人力方面的风险,提高种植效率3-5倍。

附图说明

图1为闭合状态下的薯苗栽插工具俯视图

图2为薯苗栽插工具主视图的局部视图

其中,1-手柄,2-复位弹簧,3-第一横杆,4-第二横杆,5-薯苗固定圆片,6-橡胶保护层,7-钢片。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1-2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的薯苗栽插工具,主要包括了两个通过螺栓交叉固定连接并可互相转动的手柄1、连接于手柄1前端的连接杆,所述两手柄1之间连接有用于在不受外力状态下保持张开的复位弹簧2,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横杆3和第二横杆4,第二横杆4向上倾斜并且与第一横杆3之间呈150°分布,所述第二横杆4前端连接有用于夹持薯苗根部的薯苗固定圆片5,所述薯苗固定圆片5内侧设有橡胶保护层6用于保护薯苗,所述第一横杆3和第二横杆4的下方固定连接有高度为40mm的钢片7用于保护薯苗,在薯苗固定圆片5夹紧薯苗时两根第二横杆4由手柄1带动闭合并且二者之间呈60°夹角。

在实际使用该工具时,手捏两手柄1,使薯苗固定圆片3夹着薯苗的根部,薯苗的大部分在连接杆闭合后形成的槽内,第一横杆3与第二横杆4之间夹角为150°,第二横杆4倾斜朝上,斜插入土壤内,使薯苗固定圆片入土50mm左右,松开手柄1,抽出插苗器,薯苗留在土壤内,完成薯苗的栽插。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