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稳转向调节装置及运用该装置的微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89549发布日期:2018-12-18 20:29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稳转向调节装置及运用该装置的微耕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耕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稳转向调节装置及运用该装置的微耕机。



背景技术:

微耕机以小型柴油机或汽油机为动力,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简单等特点。微耕机广泛适用于平原、山区、丘陵的旱地、水田、果园等。现有的微耕机在动力装置的下方设有若干个滚轮,滚轮上设有用于耕田的旋耕刀具,此外在动力装置上还设有手把,使用者通过手扶的方式引导微耕机进行耕作。由于现有微耕机需要使用者手扶引导,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会使人的工作劳动强度大。现有技术的微耕机,其机体后端大多设置有杆状的阻力器,因地块软硬差异和所需耕深的不同,可通过调整阻力器插入土面下的深度来调整犁地的深度。把阻力器的定位孔往上调,插入土面下就越深,对地面的阻力也就越大,机体前进速度相对会放慢,犁地加深;反之,阻力小,犁地变浅。

中国专利CN201710435410.2描述了一种微耕机阻力装置,包括机架、片形轮、配重箱,所述片形轮通过安装座与机架联接,所述配重箱设置于片形轮上侧的机架上,所述片形轮是多边形轮缘,多边形轮缘的边是朝向内侧凸起的弧形边。一种实施例是,还包括一个设于安装座上的可限制片形轮的轮缘部左右侧偏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两对限位头。本发明的片形轮两个弧形边的交点自然构成防滑齿,避免了原防滑齿易磨损的问题,既可防缠草,又增加了压草入泥的作用,碾压后防滑齿不挂草,不会带草出泥。安装座可前后调节,达到调节耕作深度以及适应不同类型秸秆压草入泥的需要。其防缠草效果好,比杆状阻力器的微耕机作业效率提高30/40%,整机稳定性好,振动小,操作轻松。

上述机构存在许多不足,行走轮支架和微耕机支架为固定连接,在需要进行微耕机转向时转向过于灵活,无法实现行走轮支架和微耕机支架的同步和转向的一致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平稳转向调节装置及运用该装置的微耕机,通过在微耕机本体后设置转向组件并在转向组件上设置增阻调节组件,实现在实际耕犁过程中调节增阻轮在支撑横梁上的上下距离达到调节深入耕地深浅来调节阻力的目的,同时配合配重调节组件进行配重箱在支撑横梁上的前后位置实现增阻轮阻力大小的调节,解决了微耕机转向时转向过于灵活,无法实现行走轮支架和微耕机支架的同步和转向时一致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平稳转向调节装置,包括:

增阻调节组件,所述增阻调节组件包括支撑横梁及安装于该支撑横梁上的增阻件;

转向组件,所述转向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横梁连接设置,该转向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座、上转向座及设置于所述支撑横梁上的下转向座,所述上转向座与所述下转向座接触设置;以及

配重调节组件,所述配重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横梁上,该配重调节组件包括配重安装件、配重调节件及安装于该配重调节件上的配重箱。

作为改进,所述支撑横梁与增阻件安装处上开设有若干安装孔,该安装孔沿所述支撑横梁宽度方向均布开设。

作为改进,所述增阻件包括:

调节支架,所述调节支架可上下滑动安装于所述支撑横梁上,该调节支架上开设有与安装孔相适配的调节孔,该调节孔数量为两个且沿所述调节支架长度方向均布开设;

增阻轮,所述增阻轮转动安装于所述调节支架上,该增阻轮外圆周面为波浪形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上转向座与所述第一连接座可拆卸安装,该上转向座的另一端为扇形状设置且形成扇形转向区域。

作为改进,所述下转向座一端上表面上设置于摩擦片,该摩擦片与扇形转向区域接触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下转向座下表面的两端上设置于沿下转向座宽度方向上对称设置有夹持块,该夹持块之间形成夹持空间,所述支撑横梁夹持在夹持空间内。

作为改进,所述配重安装件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横梁上,该配重安装件两端对称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沿长度方向上开设有若干配重调节孔。

作为改进,所述配重调节件包括:

滑轨,所述滑轨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固定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安装块上;

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设置于所述滑轨远离所述安装块的一端。

作为改进,所述配重箱底部沿长度方向上固定设置有若干配重箱安装架,该配重箱安装架滑动套设与所述滑轨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应用该灵活转向调节装置的微耕机,该微耕机包括微耕机本体,该微耕机本体的末端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与增阻调节组件通过插销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较传统的转向调节装置,通过在增阻调节组件上设置支撑横梁和增阻件,增阻件可拆卸安装于支撑横梁上,支撑横梁与增阻件安装端上开设有若干安装孔,安装孔在支撑横梁宽度方向上均布开设,通过调节增阻件上的调节支架调节孔与不同高低的安装孔的对齐来实现增阻件在竖直方向上高度的不同来实现增阻轮深入耕地深度来增大与耕地间的阻力的目的,该调节方式在调节时快速可拆,调节速度快,利于农民提高犁地效率;

(2)本实用新型较传统的转向调节装置,通过在微耕机本体和支撑横梁之间设置转向组件,转向组件上的上转向座与微耕机本体之间可拆卸固定连接,该上转向座的另一端为扇形状设置,且与其下方形成扇形转向区域,下转向座与微耕机本体和上转向座之间为铰接设置,下转向座上的摩擦片在扇形转向区域之间进行小幅度的来回摩擦接触,下转向座的下端的夹持块之间形成的夹持空间将支撑横梁卡持在夹持空间内,微耕机本体在进行转向时由下转向座上的摩擦片在扇形转向区域内摩擦来带动增阻调节组件进行随微耕机本体的摆动;

(3)本实用新型较传统的转向调节装置,通过设置配重调节组件,在具体使用过程中调节配重箱在增阻调节组件上的前后位置来实现增阻轮在增阻过程中阻力大小的可调节,当配重箱向前调节移动时,增阻轮受到耕地的阻力变小,同理当配重箱向后调节移动时,增阻轮受到耕地的阻力变大,当需要该微耕机在水田里进行耕犁时可将配重箱进行拆卸依靠微耕机的自身重力对增阻轮施加阻力。

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耕地效果好、转向调节效果好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微耕机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图6为图4中C处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该灵活转向调节装置的微耕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该灵活转向调节装置的微耕机的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微耕机安装光轮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

实施例一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2和3所示,一种平稳转向调节装置,包括:

增阻调节组件2,所述增阻调节组件2包括支撑横梁21及安装于该支撑横梁21上的增阻件22;

转向组件3,所述转向组件3一端与所述支撑横梁21连接设置,该转向组件3包括第一连接座31、上转向座32及设置于所述支撑横梁21上的下转向座33,所述上转向座32与所述下转向座33接触设置;以及

配重调节组件4,所述配重调节组件4设置于所述支撑横梁21上,该配重调节组件4包括配重安装件41、配重调节件42及安装于该配重调节件42上的配重箱43。

需要说明的是,在增阻调节组件2上设置支撑横梁21和增阻件22,增阻件22可拆卸安装于支撑横梁21上,支撑横梁21与增阻件22安装端上开设有若干安装孔211,安装孔211在支撑横梁21宽度方向上均布开设,通过调节增阻件22上的调节支架221调节孔2211与不同高低的安装孔211的对齐来实现增阻件22在竖直方向上高度的不同来实现增阻轮222深入耕地的深度来调节与耕地之间的阻力的目的,该调节方式在调节时快速可拆,调节速度快,利于农民提高犁地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1和6所示,所述支撑横梁21与增阻件22安装处上开设有若干安装孔211,该安装孔211沿所述支撑横梁21宽度方向均布开设。

进一步地,如图1、2和3所示,所述增阻件22包括:

调节支架221,所述调节支架221可上下滑动安装于所述支撑横梁21上,该调节支架221上开设有与安装孔211相适配的调节孔2211,该调节孔2211数量为两个且沿所述调节支架221长度方向均布开设;

增阻轮222,所述增阻轮222转动安装于所述调节支架221上,该增阻轮222外圆周面为波浪形设置,此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当需要在陆地上快速行走时,可将外圆周面呈波浪形的增阻轮222更换为光轮,如图9的使用状态图所示。

进一步地,如图1、2和3所示,所述上转向座32与所述第一连接座31可拆卸安装,该上转向座32的另一端为扇形状设置且形成扇形转向区域321。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下转向座33一端上表面上设置于摩擦片331,该摩擦片331与扇形转向区域321接触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微耕机本体1和支撑横梁21之间设置转向组件3,转向组件3上的上转向座32与微耕机本体1之间可拆卸固定连接,该上转向座32的另一端为扇形状设置,且与其下方形成扇形转向区域321,下转向座33与微耕机本体1和上转向座32之间为铰接设置,下转向座33上的摩擦片331在扇形转向区域321之间进行小幅度的来回摩擦接触,下转向座33的下端的夹持块332之间形成的夹持空间333将支撑横梁21卡持在夹持空间333内,微耕机本体1在进行转向时由下转向座33上的摩擦片331在扇形转向区域321内摩擦来带动增阻调节组件2进行随微耕机本体1的摆动。

进一步地,如图2和6所示,所述下转向座33下表面的两端上设置于沿下转向座33宽度方向上对称设置有夹持块332,该夹持块332之间形成夹持空间333,所述支撑横梁21夹持在夹持空间333内。

进一步地,如图3和5所示,所述配重安装件41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横梁21上,该配重安装件41两端对称设置有安装块411,所述安装块411沿长度方向上开设有若干配重调节孔412。

进一步地,如图2和5所示,所述配重调节件42包括:

滑轨421,所述滑轨421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固定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安装块411上;

限位块422,所述限位块422固定设置于所述滑轨421远离所述安装块411的一端。

需要说明的是,设置配重调节组件4,在具体使用过程中调节配重箱43在增阻调节组件2上的前后位置来实现增阻轮222在增阻过程中阻力大小的可调节,当配重箱43向前调节移动时,增阻轮222受到耕地的阻力变小,同理当配重箱43向后调节移动时,增阻轮222受到耕地的阻力变大,当需要该微耕机在水田里进行耕犁时可将配重箱进行拆卸依靠微耕机的自身重力对增阻轮施加阻力。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所述配重箱43底部沿长度方向上固定设置有若干配重箱安装架431,该配重箱安装架431滑动套设与所述滑轨421上。

实施例二

如图7和8所示,其中与实施例一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应用该灵活转向调节装置的微耕机,该微耕机包括微耕机本体1,该微耕机本体1的末端设置有连接架11,所述连接架11与增阻调节组件2通过插销可拆卸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该连接架11的两端设置有限位块,增阻调节组件2通过插销与连接架11连接时,限位块将增阻调节组件2进行两端限位,带动增阻调节组件2进行转向。

实施例三

如图1和5所示,其中与实施例一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当该微耕机需要实现阻力最小或者快速前进时将支撑横梁21上的第二连接座212与转向组件3相连接,实现增阻调节组件2和配重调节组件4的快速拆卸换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