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流水线养蚕的搁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0925发布日期:2018-11-09 20:18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搁板,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流水线养蚕的搁板。



背景技术:

蚕俗称蚕宝宝,又称家蚕,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属鳞翅目,蚕蛾科。桑蚕起源于中国,其发育温度是7-40℃,饲育适温为20-30℃,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蚕的一生经过蚕卵—蚁蚕—蚕宝宝—蚕茧—蚕蛾,共四十多天的时间。刚从卵中孵化出来的蚕宝宝颜色黝黑,称为“蚁蚕”,身上长满细毛,约两天后细毛即不明显了。蚁蚕出壳后,喂养一段时间后它便开始脱皮,脱皮时约有一天的时间,称为“休眠”。经过一次脱皮后,成长为二龄幼虫,蚕虫共要脱皮四次,成为五龄幼虫才开始吐丝结茧。

实际的养蚕中发现,在蚕卵期过程中,蚕卵体积较小,容易从养殖框从漏出,造成浪费;且在蚕卵转化为蚁蚕后,需要将蚁蚕其转移至其他养殖框,十分麻烦,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流水线养蚕的搁板,针对现有养蚕过程中的缺陷,设计了一款搁板,该搁板用于养殖蚕卵,包括有两片搁板片,每片搁板片上均包括有饲料网及机械把手,饲料网上可以放置饲料,蚕卵通过饲料网能够汲取饲料养分,蚕卵成虫快,不易流失;机械把手可以作为机械臂的握持结构,实现机械方式移动成虫的蚁蚕,十分方便,省时省力,移动操作平稳,不会发生蚁蚕、饲料掉落或流失。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流水线养蚕的搁板,包括搁板片,其特征在于:搁板片内设置有饲料口,饲料口内布设有饲料网,饲料口的两侧设有内搁置板与外搁置板,内搁置板与外搁置板上设有蚕卵孔,蚕卵孔均匀分布,外搁置板与内搁置板上均设有机械把手,机械把手相互配合。

进一步,搁板片包括左搁板片与右搁板片,左搁板片与右搁板片上均设有饲料口、内搁置板与外搁置板。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搁板片组合的方式,能够养殖更多的蚕卵,堆放更多的饲料,养殖效率明显提升;两块搁板片能够同时搬移,减少了搬移次数,省时省力。

进一步,左搁板片与右搁板片之间设有连接片,连接片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左搁板片与右搁板片。连接片用于连接左搁板片与右搁板片,将两者连接成整体结构,能够被同时搬移,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进一步,连接片上设有通气孔,通气孔设置成一列。设置一排通气孔,增强本实用新型上下空间的空气流通性。

进一步,连接片的两端分别设有搭座及搭板,搭座与搭板相互匹配;搭座上设有限位凹槽,搭板上设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与限位凹槽相互匹配。搭板上的限位凸起能够插入搭座的限位凹槽中,从而将两块相邻搁板简单连接,相互之间产生束缚作用,形成一个稳定的养蚕环境,避免在养蚕过程中搁板发生移动,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的优点。

进一步,搁板片的边缘上设有围挡,围挡环绕搁板片一周。围挡略高于其内部的板件,具有一定阻隔作用,能够阻止饲料从搁板上漏出,故可容纳较多的饲料,从而降低添加饲料的次数,省时省力。

进一步,围挡上设有支撑柱,每块围挡上均设有2-4个支撑柱。支撑柱一方面能够加强搁板的强度,另一方面实现上下搁板可搭设,只需上方搁板底部抵住下方搁板的支撑柱即可,安装方便;由于其可搭设的优点,使得单位蚕框内能够养殖更多的蚕卵,显著提升养蚕效率。

进一步,内搁置板与外搁置板上均设有支撑筋板,每块内搁置板或外搁置板上均设有2块支撑筋板。支撑筋板的作用与支撑柱的类似,一方面能够加强搁板的强度,另一方面实现上下搁板可搭设,只需上方搁板底部抵住下方搁板的支撑筋板即可,安装方便;由于其可搭设的优点,使得单位蚕框内能够养殖更多的蚕卵,显著提升养蚕效率。

优选后,饲料网由棉线交织而成。棉线质地柔软,可变形,能够为蚕卵创造适宜的成虫环境。

进一步,机械把手均呈梯形状,机械把手的下端镂空。梯形状的机械把手外形美观,握持效果卓越,能够稳稳抓取搁板。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适用于流水线养蚕的搁板,针对现有养蚕过程中的缺陷,设计了一款搁板,该搁板用于养殖蚕卵,包括有两片搁板片,每片搁板片上均包括有饲料网及机械把手,饲料网上可以放置饲料,蚕卵通过饲料网能够汲取饲料养分,蚕卵成虫快,不易流失;机械把手可以作为机械臂的握持结构,实现机械方式移动成虫的蚁蚕,十分方便,省时省力,移动操作平稳,不会发生蚁蚕、饲料掉落或流失。其具体有益效果表现为以下几点:

1、饲料网用于放置饲料,其内部均匀分布有网孔,蚕卵通过网孔汲取上部的饲料,蚕卵成虫后可以通过网孔爬入饲料中汲取更多的养分,小颗粒饲料也可从网孔中直接漏至搁板下部,达到到处有饲料的目的,蚕卵汲取养分方便,成长迅速;同时,饲料网能够兜住残存饲料及其他污物,移动搁板即可处理或回收这部分物质,该结构既简单又实用。

2、蚕卵孔内能够放置大量的蚕卵,在养殖初期,蚕卵孔将蚕卵集中起来,不会因为蚕框的移动而导致蚕卵流失,增加蚕卵的成虫率,从而为养蚕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3、机械把手用于配合机械臂使用,其工作原理为:机器臂的抓手握紧各个机械把手,然后在机械臂的作用下,将其移动至其他的蚕框;该过程无需人为搬运,省时省力,不会影响人为因素发生搬运失误;且基于该结构,可以实现流水线作业,大大加快了养蚕进度,提高了养蚕效率,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一种适用于流水线养蚕的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左搁板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搭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搭座与搭板的连接示意图。

其中左搁板片与右搁板片的形状一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适用于流水线养蚕的搁板,该搁板由搁板片与连接片2组成,每块搁板上设置两块搁板片,分别为左搁板片1与右搁板片3,左搁板片1与右搁板片3通过连接片2相互连接,且两者相互不接触。连接片2将左搁板片1与右搁板片3连接成整体结构,能够被同时搬移,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搁板片组合的方式,能够养殖更多的蚕卵,堆放更多的饲料,养殖效率明显提升;两块搁板片能够同时搬移,减少了搬移次数,省时省力。

两块搁板片的边缘上设有围挡7,围挡7环绕搁板片一周。围挡7向上凸起,略高于其内部的板件,具有一定阻隔作用,能够阻止饲料从搁板上漏出,故可容纳较多的饲料,从而降低添加饲料的次数,省时省力。

两块搁板片内均设置有饲料口,饲料口内布设有饲料网4,饲料网4的大小为35cm*24cm,饲料网4内分布着大小不同的网孔,这些网孔大小范围为5mm*(5-8)mm。饲料网4用于放置饲料,其内部均匀分布有网孔,蚕卵通过网孔汲取上部的饲料,蚕卵成虫后可以通过网孔爬入饲料中汲取更多的养分,小颗粒饲料也可从网孔中直接漏至搁板下部,达到到处有饲料的目的,蚕卵汲取养分方便,成长迅速;同时,饲料网4能够兜住残存饲料及其他污物,移动搁板即可处理或回收这部分物质,该结构既简单又实用。饲料网4由棉线交织而成。棉线质地柔软,可变形,能够为蚕卵创造适宜的成虫环境。

饲料口的两侧设有内搁置板6与外搁置板5,两块搁板片均设有一块内搁置板6与一块外搁置板5,内搁置板6靠近连接片2设置,外搁置板5远离连接片2设置。内搁置板6与外搁置板5上均设有蚕卵孔8,蚕卵孔8均匀分布,呈椭圆状;蚕卵孔8内能够放置大量的蚕卵,在养殖初期,蚕卵孔8将蚕卵集中起来,不会因为蚕框的移动而导致蚕卵流失,增加蚕卵的成虫率,从而为养蚕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外搁置板5与内搁置板6上均设有机械把手14,机械把手14相互配合使用,机械把手14均呈梯形状,其下端部镂空。梯形状的机械把手外形美观,握持效果卓越,能够稳稳抓取搁板。机械把手14用于配合机械臂,其工作原理为:机器臂的抓手同时握紧左搁板片1与右搁板片3的机械把手14,然后在机械臂的作用下,将其移动至其他的蚕框;该过程无需人为搬运,省时省力,不会影响人为因素发生搬运失误;且基于该结构,可以实现流水线作业,大大加快了养蚕进度,提高了养蚕效率,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围挡7上设有支撑柱10,每块围挡7上均设有2个支撑柱10。支撑柱10一方面能够加强搁板的强度,另一方面实现上下搁板可搭设,只需上方搁板底部抵住下方搁板的支撑柱10即可,安装方便;由于其可搭设的优点,使得单位蚕框内能够养殖更多的蚕卵,显著提升养蚕效率。内搁置板6与外搁置板5上均设有支撑筋板9,每块内搁置板6或外搁置板5上均设有2块支撑筋板9。支撑筋板9的作用与支撑柱10的类似,一方面能够加强搁板的强度,另一方面实现上下搁板可搭设,只需上方搁板底部抵住下方搁板的支撑筋板9即可,安装方便;由于其可搭设的优点,使得单位蚕框内能够养殖更多的蚕卵,显著提升养蚕效率。

连接片2上设有通气孔11,连接片2的两端分别设有搭座13及搭板12,通气孔11设置成一列,由于设置了一整列通气孔11,增强了本实用新型上下空间的空气流通性。搭座13与搭板12相互匹配,搭座13上设有限位凹槽15,搭板12上设有限位凸起16,限位凸起16与限位凹槽15相互匹配。搭板12上的限位凸起16能够插入搭座13的限位凹槽15中,从而将两块相邻搁板简单连接,相互之间产生束缚作用,形成一个稳定的养蚕环境,避免在养蚕过程中搁板发生移动,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的优点。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