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由组合的支撑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02260发布日期:2019-05-07 20:26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可自由组合的支撑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用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自由组合的支撑杆。



背景技术:

支撑杆是一种农业,尤其是大棚或户外种植农业中常用的工具,一般起到支撑大棚、固定藤架等作用。现有的支撑杆一般是固定长度的,在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坡地或有一定起伏的田地中使用不便,很难根据需要调节支撑杆的高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自由组合的支撑杆,包括:依次连接的1个底座、2个以上组合件、1个杆头。所述底座与相邻组合件、相邻组合件、杆头与相邻组合件之间均通过锁定装置锁定固定。所述杆头远离相邻组合件的一端,沿截面方向开设有2个相互垂直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包括:立方体形或圆台形的基座。所述基座的一侧端面上固定有底座杆。所述底座杆与相邻组合件通过锁定装置锁定固定。所述基座在底座杆对侧的端面上固定有2根以上沿底座杆轴线方向设置的叉杆。

进一步的,所述组合件包括:10-100cm的圆柱形或立方柱形结构的杆体主体部分。所述杆体主体部分的低端面设有向内凹陷的第一圆柱形内凹槽。所述第一圆柱形内凹槽沿凹槽壁开设有内螺纹。所述杆体主体部分的低端面设有与第一圆柱形内凹槽相匹配的第一固定圆柱。所述固定圆柱表面设有与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杆面对相邻组合件的一端,设有与第一圆柱形内凹槽相匹配的第二固定圆柱。所述第二固定圆柱表面设有与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杆头面对相邻组合件的一端,设有与固定圆柱相匹配的第二圆柱形内凹槽。所述第二圆柱形内凹槽内设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锁定装置包括:靠近第一圆柱形内凹槽或第二圆柱形内凹槽一端的锁定器,以及靠近第一固定圆柱或第二固定圆柱一端的锁定块。锁定器可扣锁在相邻部件的锁定块上。

进一步的,所述锁定器包括:固定在组合件或底座杆外表面的锁定器基座。所述锁定器基座内沿组合件或底座杆的轴线方向,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通过弹簧与轴承对侧的滑槽的内壁面固定。所述轴承内圈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延生至滑槽外部,并与连接杆固定。所述连接杆背对转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锁扣板。所述锁扣板上设有与锁定块对应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锁扣板背对连接杆的一端,沿组合件或底座杆的轴线方向设有拉板。所述拉板与组合件或底座杆外表面的距离为:2-5cm。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与相邻组合件、相邻组合件、杆头与相邻组合件之间均通过2个以上相互平行设置的锁定装置锁定固定。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之一:

1.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增加组合件的数量,以及选择相应长度的组合件,即可随意的调节支撑杆的高度。

2.本实用新型支撑杆的高度调节过程非常方便、快捷且杆头处设有的两个通孔可以同于安装防风线和抬线。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可自由组合的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组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锁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可自由组合的支撑杆,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依次连接的1个底座1、2个或3个或4个或其他数量的组合件3、1个杆头2。所述底座1与相邻组合件3、相邻组合件3、杆头2与相邻组合件3之间均通过锁定装置4锁定固定。所述杆头2远离相邻组合件3的一端,沿截面方向开设有2个相互垂直的通孔201。所述底座1包括:立方体形或圆台形的基座102。所述基座102的一侧端面上固定有底座杆103。所述底座杆103与相邻组合件3通过锁定装置4锁定固定。所述基座102在底座杆103对侧的端面上固定有2根或3根或5根或7根沿底座杆103轴线方向设置的叉杆101。所述组合件3包括:10-100cm的圆柱形或立方柱形结构的杆体主体部分301。所述杆体主体部分301的低端面设有向内凹陷的第一圆柱形内凹槽302。所述第一圆柱形内凹槽302沿凹槽壁开设有内螺纹303。所述杆体主体部分301的低端面设有与第一圆柱形内凹槽302相匹配的第一固定圆柱303。所述固定圆柱303表面设有与内螺纹303相匹配的外螺纹304。所述底座杆103面对相邻组合件3的一端,设有与第一圆柱形内凹槽302相匹配的第二固定圆柱。所述第二固定圆柱表面设有与内螺纹303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杆头2面对相邻组合件3的一端,设有与固定圆柱303相匹配的第二圆柱形内凹槽。所述第二圆柱形内凹槽内设有与外螺纹304相匹配的内螺纹。

该装置的使用过程为:首先将底座1的叉杆101竖直插入地层内固定,然后,在底座杆103的第二固定圆柱处,将一个组合件3的第一圆柱形内凹槽302对准第二固定圆柱,并旋转套紧。然后在该组合件3的第一固定圆柱303处,将另一个组合件3的第一圆柱形内凹槽302对准第一固定圆柱303,并旋转套紧。重复上述操作至所有的组件3都固定完毕。之后将杆头2的第二圆柱形内凹槽对准最后一个组件3的第一固定圆柱303,并旋转套紧。而后,锁定所有的锁定装置4即可。根据需要可在2个相互垂直的通孔201处穿插防风线或抬线,用于支撑杆的防风固定,或辅助支撑大棚、藤架等。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所述可自由组合的支撑杆,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锁定装置4包括:靠近第一圆柱形内凹槽302或第二圆柱形内凹槽一端的锁定器402,以及靠近第一固定圆柱303或第二固定圆柱一端的锁定块401。锁定器402可扣锁在相邻部件的锁定块401上。所述锁定器402包括:固定在组合件3或底座杆103外表面的锁定器基座4021。所述锁定器基座4021内沿组合件3或底座杆103的轴线方向,设有滑槽4022。所述滑槽4022内滑动安装有轴承4024。所述轴承4024的外圈通过弹簧4025与轴承4024对侧的滑槽4022的内壁面固定。所述轴承4024内圈固定安装有转轴4029。所述转轴4029延生至滑槽4022外部,并与连接杆4026固定。所述连接杆4026背对转轴402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锁扣板4027。所述锁扣板4027上设有与锁定块401对应的凹槽4028。

此时,当需要进行锁定操作时,拉动锁扣板4027,并使其旋转至锁定块401处并通过凹槽4028扣在锁定块401上,完成锁定,此时,在弹簧4025对轴承4024施加背对锁定块401方向的压力,该压力通过转轴4029、连接杆4026传递至锁扣板4027,使锁扣板4027牢固的扣在锁定块401上。当需要解除锁定时,仅需要提拉锁扣板4027,并旋转至与锁定块401脱离即可。

实施例3

基于实施例2所述可自由组合的支撑杆,如图3所示,所述锁扣板4027背对连接杆4026的一端,沿组合件3或底座杆103的轴线方向设有拉板。所述拉板与组合件3或底座杆103外表面的距离为:2-5cm。该设置,可以方便用户拉动锁扣板4027,拉板与组合件3或底座杆103外表面之间设有的间隙可以方便用户将手指插入间隙内,并向外拉动锁扣板4027,相比光滑便面,该设置方便用户施加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1个实施例,所述底座1与相邻组合件3、相邻组合件3、杆头2与相邻组合件3之间均通过2个或3个或4个或其他数量的相互平行设置的锁定装置4锁定固定。多个平行锁定装置4可以更加稳定的锁定底座1与相邻组合件3、相邻组合件3、杆头2与相邻组合件3。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之一:

1.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增加组合件的数量,以及选择相应长度的组合件,即可随意的调节支撑杆的高度。

2.本实用新型支撑杆的高度调节过程非常方便、快捷且杆头处设有的两个通孔可以同于安装防风线和抬线。

应该注意到并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要求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对上述详细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和改进。因此,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不受所给出的任何特定示范教导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