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摘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04207发布日期:2018-11-30 19:02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摘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果采摘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摘梨装置。



背景技术:

梨子具有能生津止渴,润燥化痰,润肠通便的功效,还能清热、安神,对高血压、失眠多梦有一定辅助治疗的作用,随着需求的增大,人们开始大量种植梨树,果园里种植的梨树高度一般在3-3.5米,而梨子在成熟时需要进行采摘、称重和装箱。

传统的采摘梨子主要通过人力进行摘除,由于梨树的高度高,摘除时需要用梯子等工具,使用梯子摘梨子时,需要人一手拿篮子,一手摘梨,而人工摘梨则是利用拉扯或拧断的方式,在这过程中,梨树可能会有破损,又由于果园的地面坑洼潮湿,用梯子摘梨存在一定风险,摘果效率较低,人力摘梨已经渐渐不能满足果园的需求,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便携式摘梨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人工摘梨利用拉扯或拧断的方式,摘果效率较低,果树高采摘不方便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摘梨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摘梨装置,包括摘梨杆和推杆,所述摘梨杆为J型弯曲杆,且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摘梨杆的内部设置有推杆,所述摘梨杆弯曲部分的一侧设有开口槽,且开口槽内部设有剪切装置,所述剪切装置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剪刀片和第二剪刀片,且第一剪刀片和第二剪刀片之间通过螺丝连接,所述推杆的一端设有第一滑块、另一端设有支撑板,所述摘梨杆的内腔靠近所述支撑板端设有便于所述推杆滑动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和支撑板间设有弹簧,所述第一滑块的两端部滑动连接有对应的第一滑槽,所述支撑板通过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一剪刀片伸入所述开口槽内的端部可转动连接,所述摘梨杆上设有与第二滑块相配合的第二滑槽,且第二滑槽位于第一剪刀片和第二剪刀片之间,所述第二滑槽与摘梨杆的曲率半径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内部滑动的导程与第二滑块沿第二滑槽滑动的导程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剪刀片伸入开口槽内的端部通过定位螺栓固定在摘梨杆内,所述第二剪刀片的两侧沿曲向对称设有两个用于进一步固定第二剪刀片的限位螺栓,且两个限位螺栓与定位螺栓在同一直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摘梨杆反面的一侧设有储梨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储梨装置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通过螺钉固定设在摘梨杆的底部,所述固定块上设有销轴,所述销轴通过销钉将固定块与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通过铰链与第一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且铰链的旋转度数为0-180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螺钉固定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固定设有摘梨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种便携式摘梨装置,通过摘梨杆、剪切装置和连杆,实现其摘剪果子的功能,摘梨杆的长度有2-3米,适合梨树的摘果需要,摘梨时,将剪切装置的第一剪刀片和第二剪刀片放置在梨子的果梗两侧,推动摘梨杆上的第一滑块,采摘方便。

2.通过储梨装置一端固定板上固定设置的摘梨框,摘梨框的位置刚好处于剪切装置的正下方,在剪下果梗前,梨子已经处在摘梨框的上方,剪下果梗后,梨子便落入到摘梨框内,区域移动范围广,而且操作简单,提高了摘梨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摘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摘梨装置摘梨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摘梨装置摘梨杆反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摘梨装置储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摘梨杆;2、第一滑块;3、第一滑槽;4、推杆;5、导向板;6、弹簧;7、支撑板;8、第二滑块;9、第一剪刀片;10、第二剪刀片;11、定位螺栓;12、储梨装置;13、摘梨框;14、固定板;15、第一连杆;16、第二连杆;17、销轴;18、固定块;19、限位螺栓;20、第二滑槽;21、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便携式摘梨装置,包括摘梨杆1和推杆4,摘梨杆1为J型弯曲杆,且内部为中空结构,摘梨杆1的内部设置有推杆4,摘梨杆1弯曲部分的一侧设有开口槽,且开口槽内部设有剪切装置,剪切装置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剪刀片9和第二剪刀片10,且第一剪刀片9和第二剪刀片10之间通过螺丝连接,推杆4的一端设有第一滑块2、另一端设有支撑板7,摘梨杆1的内腔靠近支撑板7端设有便于推杆4滑动的导向板5,导向板5和支撑板7间设有弹簧6,松开第一滑块,由于弹簧力作用下,要恢复到初始状态,支撑板就会在弹簧的弹性力下恢复到初始位置,完成一次摘梨,第一滑块2的两端部滑动连接有对应的第一滑槽3,支撑板7通过第二滑块8与第一剪刀9片伸入开口槽内的端部可转动连接,支撑板推动第二滑块在第二滑槽上滑动,而第二滑块上又设有第一剪刀片,第二滑块带动第一剪刀片开始剪切果梗,摘梨杆1上设有与第二滑块8相配合的第二滑槽20,且第二滑槽20位于第一剪刀片9和第二剪刀片10之间,第二滑槽20与摘梨杆1的曲率半径相同。

本实施例中,第一滑块2在第一滑槽3内部滑动的导程与第二滑块8沿第二滑槽滑动的导程相等,能够保证剪切过程第一剪刀片9和第二剪刀片10的作用范围更大,摘梨时更有效。

本实施例中,第二剪刀片10伸入开口槽内的端部通过定位螺栓11固定在摘梨杆1内,第二剪刀片10的两侧沿曲向对称设有两个用于进一步固定第二剪刀片10的限位螺栓19,且两个限位螺栓19与定位螺栓11在同一直线上,通过改变第二剪刀片10的位置,可以改变剪切范围,从而用定位螺栓11加以固定,对称设置两个限位螺栓19,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增强度固定程度。

本实施例中,摘梨杆1反面的一侧设有储梨装置12,储梨装置12包括第一连杆15、第二连杆16和固定块18,固定块18通过螺钉固定设在摘梨杆1的底部,固定块18上设有销轴17,销轴17通过销钉将固定块18与第二连杆16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16的另一端通过铰链21与第一连杆15的一端转动连接,且铰链21的旋转度数为0-180度,设置储梨装置12能够简化摘梨装置,需要装梨时,展开储梨装置12即可实现装梨功能,不需要使用时,通过铰链21将第一连杆15和第二连杆16旋放置一起,储梨装置12贴合在摘梨杆1上后,用销钉穿过销轴17固定起来,有利于摘梨杆1整体轻携。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杆15的另一端通过螺钉固定设有固定板14,固定板14上固定设有摘梨框13,通过储梨装置12一端固定板14上固定设置的摘梨框13,摘梨框13的位置刚好处于剪切装置的正下方,在剪下果梗前,梨子已经处在摘梨框13的上方,当剪下果梗后,梨子便落入到摘梨框13内。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