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养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6725发布日期:2019-02-12 21:09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青蛙养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饲养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青蛙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青蛙肉是很多人喜爱食用的一种肉食,其味咸而无毒,是大补元气治脾虚的营养食品,可以治阴虚牙痛,腰痛及久痢,适宜于低蛋白血症,精力不足,产生缺乳,肝硬化腹水和神经衰弱者食用。

但是野生青蛙是国家保护动物,人们不能食用,为此很多农业户开始人工养殖青蛙,以满足广阔的市场需求。

现有的人工养殖青蛙还有很多技术需要突破,比如青蛙在太阳天需要遮阳,阴天需要吹风,晚上又要预防蛇、鸟类等天敌的入侵。并且在喂食时,青蛙是不容易食用处于静止状态下的食物的,如果全部采用活的昆虫来饲养,成本又会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青蛙养殖系统,结构布置合理,既可遮阳和防天敌,又可提供通风条件,还能够自动完成拌料、送料等一系列青蛙喂食工作,且能够使食物处于动态,增加青蛙的食用量,利于成长,提高产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青蛙养殖系统,其要点在于,包括:搅料装置以及沿搅料装置周向环形阵列分布的饲养池;

所述饲养池内均设有喂食装置,所述搅料装置的下方还设有送料装置,该送料装置用于将搅料装置内搅拌好的饲料输送至喂食装置上;

还包括遮阳装置,所述遮阳装置包括环形阵列分布的支撑杆,以及覆盖在所述支撑杆上的遮阳布,所述饲养池在远离搅料装置的一端均设有弧形槽,各个弧形槽依次拼接并形成环形导向槽,所述搅料装置的上方设有圆台,所述支撑杆一端转动安装在该圆台上,另一端滑动安装在所述环形导向槽内。

采用上述结构,搅料装置可以对食物进行搅拌,并通过送料装置自动化的输送至喂食装置上;支撑杆一端转动安装在该圆台上,另一端滑动安装在所述环形导向槽内,转动支撑杆即可实现遮阳布的收拢和打开,从而能够同时满足遮阳、防天敌和通风等多种需求。

作为优选:所述搅料装置包括搅料壳,以及一端位于搅料壳内,另一端设有第一电机的搅料棒,所述搅料壳上部为漏斗状结构,下部为圆筒状结构,所述搅料棒的一端设有螺旋分布的旋转切片,该旋转切片位于所述圆筒状结构内。采用上述结构,将食材放置在漏斗状结构内,在第一电机的驱动下,旋转切片即可对食材进行搅拌,从而便于青蛙食用。

作为优选:所述喂食装置包括弧形结构的安装槽,该安装槽内从上至下依次布置有盛料膜、顶膜组件和驱动该顶膜组件上下移动的液压推杆,所述顶膜组件包括支撑板和阵列分布于支撑板上侧的顶膜头,所述支撑板安装在所述液压推杆的上端,所述顶膜头位于所述盛料膜的下方。采用上述结构,液压推杆推动顶膜组件上下移动,顶膜头便可推动所述盛料膜上下波动,从而使其上的青蛙饲料处于动态,进而增加青蛙的食用量。

作为优选:所述送料装置包括第二电机以及送料管,送料管一端位于所述盛料膜上方,另一端与所述圆筒状结构连通,该送料管与圆筒状结构连通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圆筒状结构的底侧,所述第二电机位于送料管的下方,并能够驱动该送料管在水平面内相对于所述圆筒状结构转动。采用上述结构,在第二电机的驱动下,送料管能绕着圆筒状结构转动,且该送料管位于盛料膜上方,所以送料管能够在转动的同时将食料输送在每一个喂食装置上。

作为优选:所述送料管在远离圆筒状结构的一端设有分料头,该分料头呈盘状结构,且其端面分布有朝下布置的分料小孔。采用上述结构,便于将食料分成条状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喂食装置的安装槽顶侧设有沿其长度方向阵列分布的切料条,该切料条沿安装槽的宽度方向延伸,且其两端通过竖直设置的支撑柱支撑在所述盛料膜的上方;所述分料头设有分料小孔的一端与切料条在水平面内齐平。采用上述结构,可使青蛙食料呈多小段的分布在盛料膜上,从而方便青蛙食用。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圆盘,所述送料管通过锁紧套固定安装在该圆盘上。采用上述结构,便于第二电机驱动送料管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圆台顶端设有环形阵列分布的圆形槽,所述支撑杆一端通过第一轴承安装在该圆形槽内,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承安装有导向轮,所述环形导向槽的两侧壁上设有对称分布的导向凸起,所述导向轮均滚动安装在该导向凸起上。采用上述结构,便于转动支撑杆,从而方便遮阳布的收拢和打开。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杆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竖直杆,以及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竖直杆端部固定连接的连接杆,且所述连接杆与两根竖直杆一体成型。采用上述结构,便于安装遮阳布。

作为优选:所述遮阳布上设有能够使其打开的开口,且该开口的两端上均设有阵列分布的圆孔。采用上述结构,可方便遮阳布的收拢和打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青蛙养殖系统,结构布置合理,既可遮阳和防天敌,又可提供通风条件,还能够自动完成拌料、送料等一系列青蛙喂食工作,且能够使食物处于动态,增加青蛙的食用量,利于成长,提高产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去掉遮阳布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搅料装置与送料装置装配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喂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反应支撑杆与圆台装配关系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反应支撑杆与环形导向槽装配关系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分料头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2所示,一种青蛙养殖系统,包括搅料装置A以及沿搅料装置A环形阵列分布的饲养池B;所述饲养池B内均设有喂食装置C,所述搅料装置A的下方还设有送料装置D,该送料装置D用于将搅料装置A内搅拌好的饲料输送至喂食装置C上;还包括遮阳装置E,所述遮阳装置E包括环形阵列分布的支撑杆1,以及覆盖在所述支撑杆1上的遮阳布2,所述饲养池B在远离搅料装置A的一端均设有弧形槽3a,各个弧形槽3a依次拼接并形成环形导向槽3,所述搅料装置A的上方设有圆台4,所述支撑杆1一端转动安装在该圆台4上,另一端滑动安装在所述环形导向槽3内。搅料装置A可以对食物进行搅拌,并通过送料装置D自动化的输送至喂食装置C上;支撑杆1一端转动安装在该圆台4上,另一端滑动安装在所述环形导向槽3内,转动支撑杆1即可实现遮阳布2的收拢和打开,从而能够同时满足遮阳、防天敌和通风等多种需求。

如图4和5所示,所述搅料装置A包括搅料壳5,以及一端位于搅料壳5内另一端设有第一电机6的搅料棒7,所述搅料壳5上部为漏斗状结构5a,下部为圆筒状结构5b,所述搅料棒7的一端设有螺旋分布的旋转切片7a,该旋转切片7a位于所述圆筒状结构5b内。将食材放置在漏斗状结构5a内,在第一电机6的驱动下,旋转切片7a即可对食材进行搅拌,从而便于青蛙食用。

如图6所示,所述喂食装置C包括弧形结构的安装槽8,该安装槽8内从上至下依次布置有盛料膜8a、顶膜组件8b和驱动该顶膜组件8b上下移动的液压推杆8c,所述顶膜组件8b包括支撑板8b1和阵列分布于支撑板8b1上侧的顶膜头8b2,所述支撑板8b1安装在所述液压推杆8c的上端,所述顶膜头8b2位于所述盛料膜8a的下方。液压推杆8c推动顶膜组件8b上下移动,顶膜头8b2便可推动所述盛料膜8a上下波动,从而使其上的青蛙饲料处于动态,进而增加青蛙的食用量。

如图4和5所示,所述送料装置D包括第二电机10以及一端位于所述盛料膜8a上方,另一端与所述圆筒状结构5b连通的送料管9,且该送料管9与圆筒状结构5b连通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圆筒状结构5b的底侧,所述第二电机10位于送料管9的下方,并能够驱动该送料管9在水平面内相对所述圆筒状结构5b转动。在上述第二电机10的驱动下,送料管9能绕着圆筒状结构5b转动,且该送料管9位于盛料膜8a上方,所以送料管9能够在转动的同时将食料输送在每一个喂食装置C上。

如图4和9所示,为便于将食料分成条状结构。所述送料管9在远离圆筒状结构5b的一端设有分料头9a,该分料头9a呈盘状结构,且其端面分布有朝下布置的分料小孔9a1。

如图4和6所示,为方便青蛙食用,所述喂食装置C的安装槽8顶侧设有沿其长度方向阵列分布的切料条8d,该切料条8d沿安装槽8的宽度方向延伸,且其两端通过竖直设置的支撑柱8d1支撑在所述盛料膜8a的上方;所述分料头9a设有分料小孔9a1的一端与切料条8d在水平面内齐平。这样的结构设置可使青蛙食料呈多小段的分布在盛料膜8a上。

如图5所示,为便于第二电机10驱动送料管9转动,所述第二电机10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圆盘10a,所述送料管9通过锁紧套10b固定安装在该圆盘10a上。

如图7和8所示,为便于转动支撑杆1,且方便遮阳布2的收拢和打开。所述圆台4顶端设有环形阵列分布的圆形槽4a,所述支撑杆1一端通过第一轴承4b安装在该圆形槽4a内,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承4c安装有导向轮4d,所述环形导向槽3的两侧壁上设有对称分布的导向凸起3b,所述导向轮4d均滚动安装在该导向凸起3b上。

如图2和3所示,为方便安装遮阳布2,所述支撑杆1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竖直杆1a,以及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竖直杆1a端部固定连接的连接杆1b,且所述连接杆1b与两根竖直杆1a一体成型。

如图2所示,所述遮阳布2上设有能够使其打开的开口2a,且该开口2a的两端上均设有阵列分布的圆孔2b。其目的是可方便遮阳布2的收拢和打开。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