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海蟹养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1997发布日期:2019-01-15 22:23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新型海蟹养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蟹养殖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海蟹养殖装置。



背景技术:

海蟹具备肉多、脂膏肥满、味鲜美、营养丰富等诸多优点,每百克蟹内含蛋白质14克、脂肪2.6克,为海味品中之上品,故广受民众欢迎,但是关于海蟹的养殖技术较为传统,即在海边搭建养殖池,利用海水潮汐换水,此种养殖方式不仅受室外环境影响较大,且养殖占地面积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海蟹养殖装置,通过在室内集成化养殖海蟹,可节约养殖占地面积,避免了室外环境对海蟹生长环境的影响,同时通过设置水循环机构,节约了水资源,避免了污水排放对于环境的污染,且经设置加料机构,便于投喂或者向桶内喷洒石灰,消除寄生虫。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海蟹养殖装置,包括设置在海边的养殖室,所述养殖室内设置有蓄水池和养殖机构,所述蓄水池经取水管连接海水,所述蓄水池还经进水管和设置在所述进水管上的水循环机构连接养殖机构,所述养殖机构经回水管连接所述蓄水池,所述养殖机构由至少一个养殖桶组成,所述养殖桶上方开设有观察投喂口,所述观察投喂口上方设置有加料机构,所述加料机构经移动小车与固定在所述养殖桶上方的轨道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料机构包括固定在移动小车上的集成箱,所述集成箱内部集成有鼓风单元和经进风管与所述鼓风单元相通的储料室,所述储料室与所述集成箱可拆卸连接,所述储料室朝向所述集成箱侧壁的一侧设置有加料门,所述集成箱上设有用于拆装所述储料室的替换门,所述储料室朝向所述观察投喂口一侧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穿出所述集成箱。

优选的,所述储料室内填充有颗粒状饲料或者生石灰。

优选的,所述进风管经卡箍与所述储料室连接。

优选的,所述养殖桶外包裹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材质为琉璃棉。

优选的,所述取水管内设置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养殖桶呈矩阵分布,所述养殖桶为上端开口的PVC桶,所述养殖桶的直径为1米,所述养殖桶的高度为1米。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采用上述结构的新型海蟹养殖装置,通过在室内集成化养殖海蟹,可节约养殖占地面积,避免了室外环境对海蟹生长环境的影响,同时通过设置水循环机构,节约了水资源,避免了污水排放对于环境的污染,且经设置加料机构,便于投喂或者向桶内喷洒石灰,消除寄生虫。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新型海蟹养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养殖桶;2、进水管;3、回水管;4、紫外线消毒器;5、过滤砂缸;6、蓄水池;7、取水管;8、轨道;9、加料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本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新型海蟹养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设置在海边的养殖室,养殖室内设置有蓄水池6和养殖机构,蓄水池6经取水管7连接海水,取水管7内设置有过滤网,蓄水池6还经进水管2和设置在进水管2上的水循环机构连接养殖机构,养殖机构经回水管3连接蓄水池6,养殖机构由至少一个养殖桶1组成,养殖桶1上方开设有观察投喂口,观察投喂口上方设置有加料机构9,加料机构9经移动小车与固定在养殖桶1上方的轨道8滑动连接,经加料机构9向养殖桶1内喷砂饲料投喂或者喷砂生石灰杀死寄生虫,减少了工作人员劳动量。具体的,加料机构9包括固定在移动小车上的集成箱,集成箱内部集成有鼓风单元和经进风管与鼓风单元相通的储料室,储料室内填充有颗粒状饲料或者生石灰,进风管经卡箍与储料室连接,储料室与集成箱可拆卸连接,储料室朝向集成箱侧壁的一侧设置有加料门,集成箱上设有用于拆装储料室的替换门,替换门所在平面与加料门所在平面垂直,通过更换填充不同填料的储料室实现投喂海蟹或者杀寄生虫的功能,集成箱正对替换门的位置与储料室的接触部分经螺栓与储料室可拆卸连接,储料室朝向观察投喂口一侧设有出料管,出料管穿出集成箱,鼓风单元为风机,鼓风机和用于驱动移动小车的驱动机构均与控制箱相连,控制箱上设置有用于分别控制鼓风机运行和驱动机构运行的鼓风开关和行走开关。水循环机构设置在进水管2上的开关阀、水泵、过滤砂缸5和紫外线消毒器4,水循环机构还包括连接在蓄水池6上的蛋白质分离器和温控器,由此形成水循环养殖模式。养殖桶1呈矩阵分布,养殖桶1为上端开口的PVC桶,养殖桶1的直径为1米,养殖桶1的高度为1米。养殖桶1外包裹有隔热层,隔热层的材质为琉璃棉,本实施例10个呈线性分组的养殖桶1为一组,10组组成整个养殖机构,整套设备占地150平米,一个水池桶可养殖30只海蟹,整套可养殖3000只,按塘养模式需要15亩水塘。经过水处理零污染排放,全年可养多批蟹,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采用上述结构的新型海蟹养殖装置,通过在室内集成化养殖海蟹,可节约养殖占地面积,避免了室外环境对海蟹生长环境的影响,同时通过设置水循环机构,节约了水资源,避免了污水排放对于环境的污染,且经设置加料机构,便于投喂或者向桶内喷洒石灰,消除寄生虫。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