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防风雨天窗的内保温组装式日光温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0225发布日期:2019-02-15 19:45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防风雨天窗的内保温组装式日光温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设施农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日光温室,特别涉及一种带防风雨天窗的内保温组装式日光温室。



背景技术:

现有的温组装式日光温室顶部均没有设置通风口,这种结构的塑料大棚,下雨时顶部容易积水,增加温室主体结构的负荷,有时甚至会造成损失。同时由于夏季温度太高,温室屋面热量过高,不易散蒸发;而冬季可屋与空气的接触面大,热量容易散发,保温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防风雨天窗的内保温组装式日光温室,该日光温室不仅通风、防雨、防虫效果好,而且还能提高保温效果。

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防风雨天窗的内保温组装式日光温室,由后墙、两边侧墙、和顶部覆盖棚面覆盖膜的双拱架组成,所述的双拱架的内层拱架上安装有保温被运行轨道,内保温被通过滑动块安装在保温被运行轨道上,所述的内保温被通过安装在双拱架中间的牵引钢缆固定滑轮、内保温被牵引钢缆和安装在后墙上的把手在保温被运行轨道往复运行;在双拱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上通风口和下通风口,在上通风口的外层覆盖有棚膜,在上通风口的入风口处安装有顶部电动卷膜器,在底部通风口的入风口处安装有底部电动卷膜器。

所述的双拱架的内、外层拱架之间设有拱架连接杆。

所述的后墙外侧设有后墙斜撑,在后墙和后墙斜撑之间设有连接杆。

所述的后墙斜撑的外侧覆盖有由编制膜、保温被、棚膜组成的外墙保温层。

所述的后墙内侧覆盖有由保温拉力棉毡和棚膜组成的内墙保温层。

所述的两边侧墙上均设有侧墙立柱和侧墙横杆,其中一边侧墙上设有平开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防风雨天窗的内保温组装式日光温室的天窗(上通风口)具有以下功能:

1、具有自然通风

2、防虫防尘

3、彻底解决顶部积水

4、冬季可减少屋面热量蒸发,有保温效果。

5、天窗和内保温系统形成密封空气层增强保温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一种带防风雨天窗的内保温组装式日光温室的具有以下优点:

1、温室后坡延伸一定高度,向阳面安装防风雨天窗。主要功能为通风、防雨(不会形成温室顶部积水)、防虫、减少前采光面吹风造成的蒸发降温提高保温效果。同时打开后可与下通风口形成空气对流,保证温室内部的自然降温和保温效果;

2、温室有后墙、山墙、后坡用于保温蓄热;前坡面采光;

3、内置保温被采用拉幕式安装,减少托幕钢架,降低温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防风雨天窗的内保温组装式日光温室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带防风雨天窗的内保温组装式日光温室的端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带防风雨天窗的内保温组装式日光温室的另一端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图2和图3分别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带防风雨天窗的内保温组装式日光温室的剖面图和两个端面图,由后墙14、两边侧墙、和顶部覆盖棚面覆盖膜3的双拱架1组成,所述的双拱架1的内层拱架上安装有保温被运行轨道8,内保温被7通过滑动块安装在保温被运行轨道8上,所述的内保温被7通过安装在双拱架1中间的牵引钢缆固定滑轮4、内保温被牵引钢缆6和安装在后墙14上的把手在保温被运行轨道8往复运行;其特征在于,在双拱架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上通风口10和下通风口,在上通风口10的外层覆盖有棚膜13,在上通风口10的入风口处安装有顶部电动卷膜器9,在底部通风口的入风口处安装有底部电动卷膜器12。

所述的双拱架1的内、外层拱架之间设有拱架连接杆2。

所述的后墙14外侧设有后墙斜撑15,在后墙14和后墙斜撑15之间设有连接杆16。

所述的后墙斜撑15的外侧覆盖有由编制膜、保温被、棚膜组成的外墙保温层11。

所述的后墙14内侧覆盖有由保温拉力棉毡和棚膜组成的内墙保温层5。

所述的两边侧墙上均设有侧墙立柱17和侧墙横杆18,其中一边侧墙上设有平开门19。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