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雨防鸟葡萄栽培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7166发布日期:2018-12-28 18:50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避雨防鸟葡萄栽培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避雨防鸟葡萄栽培架。



背景技术:

葡萄是地球南北温带及热带均能生长结果的藤本浆果果树,是全世界果树产量最高、消费量最大的水果,葡萄不仅可鲜食、制干,还可酿酒,加工果汁、加工罐头等食品,营养丰富。目前我国葡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在2014年已达到79.9万公顷,其中大部分葡萄使用了避雨栽植棚架。传统避雨栽培棚架的修建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霜霉病、白粉病等病害,但是同时也减少了光合作用量,影响糖度,空气流通不利,增加烂果量,致使果实产量及质量受到影响。同时避雨设施不能有效的防止鸟类对葡萄果实的掠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避雨防鸟葡萄栽培架,所需材料廉价耐用,安装简单,安装的防雨膜可展开收拢,雨天防雨,晴天通风透光,安装防鸟网简单省时省工,防鸟网可随需要展开收拢,省时省工,倾斜立柱可配合埂修建位置的变化在葡萄需水期收集雨水浇灌根系,多雨期引流排涝。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避雨防鸟葡萄栽培架,其包括棚架、第一棚面、第二棚面、防鸟网以及防雨膜,

所述棚架包括多根棚架立柱、第一斜拉撑以及第二斜拉撑,第一斜拉撑以及第二斜拉撑分别设置在棚架的四个边角处的棚架立柱的两侧,第一斜拉撑以及第二斜拉撑均通过地锚进行固定并与地面呈45度夹角倾斜,相邻的两根棚架立柱之间借助于连接件进行固定,所述第二棚面设置在所述第一棚面的上方,所述第一棚面为藤蔓绑缚面,所述第二棚面为防鸟网以及防雨膜安装面,所述第一棚面以及第二棚面均由铁丝安装成型,所述防雨膜安装在所述防鸟网上部并借助于于压膜线固定,所述防鸟网以及压膜线均借助于绑丝固定在第二棚面的铁丝上,所述压膜线均匀设置在所述防雨膜的上部,所述防雨膜的一个端部通过卡膜卡子固定在卷膜杆上,所述卷膜杆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收拢或展开防雨膜的卷膜器;

所述防鸟网的两端延伸至地面并固定在地面的土地内部。

优选地,所述棚架立柱与地面呈74度夹角倾斜。

优选地,所述第一斜拉撑的上端距离地面的高度大于第二斜拉撑上端距离地面的高度。

优选地,相邻的两根棚架立柱之间的连接件为双层铁丝,所述双层铁丝与地面的夹角为7度,所述双层铁丝的两层铁丝之间的距离为30-40cm。

优选地,所述第一棚面以及所述第二棚面包括第一铁丝以及第二铁丝,所述第一铁丝和第二铁丝均匀交叉设置为网状。

优选地,所述卷膜杆为镀锌钢管。

优选地,距离棚架立柱30-50cm处设置有葡萄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①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避雨防鸟葡萄栽培架,所需材料廉价耐用,安装简单,安装防鸟网简单省时省工,防雨膜可展开收拢,下雨时防雨膜展开防雨,晴天时防雨膜收拢增加通风量透光量,防鸟网可随需要展开收拢,省时省工。

②本实用新型的棚架立柱与地面成74度角倾斜,配合秧苗种植沟埂位置的变化起到缺水季节雨水收集利用浇灌葡萄多水季节引流排涝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避雨防鸟葡萄栽培架,如图1所示,其包括棚架、第一棚面100、第二棚面200、防鸟网4以及防雨膜8。棚架内部栽种有葡萄苗7。

如图2至图3所示,棚架包括多根棚架立柱1、第一斜拉撑3以及第二斜拉撑5,第一斜拉撑3以及第二斜拉撑5分别设置在棚架的四个边角处的棚架立柱1的两侧,第一斜拉撑3以及第二斜拉撑5均通过地锚6进行固定并与地面15呈45度夹角倾斜,相邻的两根棚架立柱1之间借助于连接件进行固定,第二棚面200设置在所述第一棚面100的上方,第一棚面100为藤蔓绑缚面,第二棚面200为防鸟网以及防雨膜安装面,第一棚面100以及第二棚面200均由铁丝安装成型,防雨膜8安装在防鸟网4上部并借助于于压膜线固定,防鸟网以及压膜线9均借助于绑丝固定在第二棚面的铁丝上,压膜线9均匀设置在防雨膜8的上部,防雨膜8的一个端部通过卡膜卡子16固定在卷膜杆17上,卷膜杆17的一侧设置有卷膜器2;防鸟网4的两端延伸至地面并固定在地面的土地内部。

第一棚面100以及所述第二棚面200包括第一铁丝以及第二铁丝,第一铁丝和第二铁丝均匀交叉设置为网状。下面以葡萄南北行定植为前提来进行说明。

第一棚面100由铁丝11和铁丝14交叉组成,葡萄藤蔓通过绑丝固定在铁丝11和铁丝14上。第二棚面200由铁丝10和铁丝13交叉组成,防雨膜8通过绑丝固定在铁丝10和铁丝13上。防雨膜8上部均匀通过压膜线9固定后,端部通过压膜线12固定。

棚架立柱1上还设置有地位架铁丝18。

棚架长边南北向,长75米,棚架宽3.5米;棚架避雨棚面和栽培棚面呈东高西低倾斜,棚架边角立柱有斜拉撑固定,斜拉撑与地面成45度角,南北向斜拉撑绑缚在立柱距地垂直216厘米高度处,南北向斜拉撑绑缚在立柱距地垂直高度170厘米处,立柱与地面成74度角倾斜,立柱全长3米,入土部分70厘米,地上部分230厘米,柱顶距地面垂直高度220厘米,立柱地面投影65厘米。

棚面有上下两层棚面,上层为防雨膜8、防鸟网4支撑固定棚面,下层为葡萄藤蔓绑缚棚面。

棚面东西方向棚架立柱1相邻的两立柱由2道双股8号镀锌铁丝连接,铁丝与水平夹角7度,两道铁丝之间垂直距离30厘米,上道铁丝两端固定位置为西距地垂直高度170厘米,东距地垂直高度215厘米;下道铁丝两端固定位置为西距地垂直高度140厘米,东距地垂直高度185厘米。

第二棚面南北向立柱,相邻两立柱在东西向上道8号双股镀锌铁两端由双股8号镀锌铁丝连接与东西向上道8号双股镀锌铁丝构成上层防雨膜支撑面;然后再在南北向铁丝上每隔一米东西向安装一道14号镀锌铁丝用以增加棚面对防雨膜的支撑。

藤蔓绑缚面,从距西侧立柱25厘米处开始每隔50厘米在南北向安装一条14号镀锌铁丝,共安装6道。

在西侧立柱距地垂直高度65厘米处南北向安装一道14号镀锌铁丝用作藤蔓引导。

架面支撑铁丝安装完毕后在上层架面铺设防鸟网4,防鸟网4用绑丝固定在架面东侧双股8号镀锌铁丝上,南北两端长度多出可答到地上长度的防鸟网4方便埋土固定;防鸟网4东西两侧边缘预留多出可答到地面的防鸟网方便埋土固定;防鸟网4在果树未成熟季节可收拢到架面东侧铁丝上。

安装完防鸟网后安装防雨膜8,防雨膜8安装在架面铁丝网和防鸟网4上,防雨膜8东边镶嵌入风口绳,用绑丝固定到双股8号铁丝上,膜宽度3.6米,长75米。膜西侧用卡膜卡子固定到卷膜杆上(卷膜杆为20镀锌钢管),然后再在卷膜杆一侧安装卷膜器;最后在防雨膜上每隔1米安装一条压膜绳(防风使用),压膜绳固定到网面两端的8号镀锌铁丝上。

优选地,距离棚架立柱30-50cm处设置有葡萄梗,从而在需水季节收集雨水,多雨季节排水排涝。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