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仓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02482发布日期:2019-03-02 01:52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粮食仓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毒灭菌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粮食仓储装置。



背景技术: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AFs)主要是由容易污染田间或收获后农作物的丝状真菌,特别是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产生的具有生物化学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这些产毒真菌在各种农作物和动物饲料中广泛存在。一旦受到极端气候的刺激,田间作物极易爆发AFs污染。由于AFs的高毒性、致癌性、致畸性和诱变性,对食品安全有着巨大的威胁,减少食品和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是全球关注的主要问题。其中毒性最强的是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危害最大,成为了近年的主要研究对象。AFB1的防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由于黄曲霉毒素相当稳定不易破坏,阻止AFB1产生被认为是减少食品中黄曲霉毒素含量的最佳途径,包括合理的田间管理、加工和储藏措施;此外,去除已产生黄曲霉毒素的方法作为减少食品链中黄曲霉毒素摄入的另一种方法也获得了关注,比如通过化学、物理或生物的方法灭活、破坏或移除黄曲霉毒素。

玉米是我国三大主要经济农作物之一,由于其胚部富含碳水化合物、组织疏松、吸湿性强,较其它作物更易受到AFB1污染,对我国玉米的消费安全和国际贸易造成了严重威胁。预防AFs的产生和有效降解是近年来国内外AFB1防控的热点。我国西南地区是玉米主产区之一,但由于采摘期常见的高温多雨气候影响,容易侵染黄曲霉菌并产生AFs,潜在的黄曲霉毒素B1污染限制了其作为大规模饲料生产原料的范围。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仓储前玉米中黄曲霉菌的生长和毒素生成,并对已产生的毒素进行脱毒。

现有的仓储设备,并不能有效控制玉米中黄曲霉菌的生长和毒素生成,亦不能脱毒,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2年10月31日,公开了一件公开号为CN202508507U,名称为“一种采用臭氧消毒灭菌的粮食仓储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该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尖顶圆柱仓库,在圆柱形储粮食仓顶部盖上尖顶防雨盖,在圆柱形储粮食仓外面设置供气装置和控制系统,空气输入管和臭氧发生器输出管与干燥空气臭氧混合装置连接,与干燥空气臭氧混合装置连接的螺旋导气管放置在圆柱形储粮食仓内,在圆柱形储粮食仓的适当位置分别放置臭氧浓度探测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控制系统通过这些监测探头自动控制臭氧生成器中的臭氧释放量,实现了对消毒混合气的智能管理。本实用新型的低压电解式臭氧发生器制作臭氧产量稳定,无氮氧化物、电磁波等污染物,便于采集输送,损耗少,低能耗,环保。

上述采用臭氧消毒灭菌的粮食仓储装置,并不能有效控制粮食中黄曲霉菌的生长和毒素的生成以及毒素脱毒。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粮食仓储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粮食仓储装置,控制粮食中黄曲霉菌的生长和毒素的生成,对已产生毒素进行降解。本实用新型采用二氧化氯气体对粮食进行灭菌处理,且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能够有效增加粮食与二氧化氯气体的接触面积,能够有效控制粮食中黄曲霉菌的生长和毒素的生成,对已产生毒素进行降解。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粮食仓储装置,包括粮食仓储腔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循环输送机构和二氧化氯输送机构,所述循环输送机构用于将粮食仓储腔体底部的物料提升至粮食仓储腔体顶部,并将输送的物料输入进粮食仓储腔体内;所述二氧化氯输送机构用于将二氧化氯气体输送至粮食仓储腔体内;所述粮食仓储腔体外侧设置有二氧化氯浓度检测机构,所述二氧化氯浓度检测机构用于检测粮食仓储腔体内的二氧化氯浓度;所述二氧化氯输送机构包括充气管网和进气管,所述充气管网设置在粮食仓储腔体底部,所述充气管网由若干输气管组成,输气管上开设有若干充气孔,外界二氧化氯气体由进气管进入充气管网,由充气管网的充气孔进入粮食仓储腔体内;所述粮食仓储腔体上部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气管。

所述循环输送机构包括螺旋输送机,所述螺旋输送机的进料端与粮食仓储腔体底部相连,螺旋输送机的出料端与粮食仓储腔体的上部相连。

还包括二氧化氯发生器,二氧化氯发生器的排气口与二氧化氯气体输送机构的进气管相连。

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循环气泵,所述排气管的出口与循环气泵的进口相连,所述循环气泵的出口与进气管相连。

所述二氧化氯浓度检测机构为二氧化氯浓度检测仪,可以是MOT500-CLO2在线式二氧化氯浓度检测仪。

所述粮食仓储腔体的底部呈倒置的锥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所带来的有益的技术效果表现在:

1、由于二氧化氯容易扩散、穿透力好、容易分解且无残留的特性,多被应用在自来水消毒及果蔬保鲜过程。也是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确认的 A1 级杀菌消毒剂,其安全性已被广泛认可,而二氧化氯对黄曲霉毒素B1的降解也有显著效果;本申请是在一密闭的仓储腔体内充入二氧化氯气体,通过二氧化氯气体降解黄曲霉毒素,而本申请设置二氧化氯输送机构和循环输送机构,二氧化氯输送机构是向粮食仓储腔体内输送二氧化氯气体,循环输送机构是确保粮食仓储腔体内的物料形成内循环,增加物料与二氧化氯的接触面积,增加物料的流动性,使得物料中的黄曲霉毒素可以被二氧化氯有效地降解。

2、在本申请中,将二氧化氯输送机构的充气管网设置在粮食仓储腔体底部,使得充气管网中充入的气体可以从底部给物料提供一向上的力,以抵消物料自身的重力,而抵消了物料自身重力之后,物料受到其他方向的力时,会在该方向的力的作用下而发生移动,从而使得物料形成流体,增强其流动性,同时也能使得物料与二氧化氯气体充分接触,提高二氧化氯气体对黄曲霉毒素的降解效率。还方便循环输送机构对物料的输送。

3、本申请中,还设置有二氧化氯浓度检测机构,方便检测粮食仓储腔体内的二氧化氯气体浓度,方便后续的操作,当二氧化氯气体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可以停止向粮食仓储腔体内输送二氧化氯气体,由于粮食仓储腔体是一密闭腔体,二氧化氯气体存储与该腔体内,且二氧化氯气体具有一定的扩散性和穿透性,使得二氧化氯气体可以对腔体内的物料进行黄曲霉毒素的降解,而循环输送机构可以增加物料的流动性,加速二氧化氯气体对总体黄曲霉毒素的降解速度。

4、在本申请中,还设置有排气管,当充入二氧化氯气体时,为确保腔体内气体压力恒定,则打开排气管进行排气,当腔体内的二氧化氯气体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可以关闭排气管,并停止输入二氧化氯气体,腔体内的二氧化氯气体仍可以继续对黄曲霉毒素进行降解,可以节约资源,降低成本。

5、本申请采用二氧化氯发生器作为二氧化氯气体的来源,可以方便二氧化氯气体的充入,也可以多个粮食仓储腔体使用一台二氧化氯发生器进行供给。还可以采用装有二氧化氯气体的压力罐作为二氧化氯气体充入源。

6、本申请在排气管上设置循环气体泵,在粮食仓储腔体内的二氧化氯气体达到一定浓度时,可以将排气管与进气管相接,通过循环气体泵,实现二氧化氯气体的内循环,增加物料流动性,加快降解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充气管网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输气管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循环输送机构的剖视图;

图5为采用本实用新型仓储装置对两个玉米品种分别仓储6h和24h后的检测结果对比图。

附图标记:1、粮食仓储腔体,2、循环输送机构,3、二氧化氯输送机构,4、二氧化氯浓度检测机构,5、充气管网,6、进气管,7、充气孔,8、输气管,9、排气管,10、二氧化氯发生器,11、循环气泵,12、阀门Ⅰ,13、阀门Ⅱ。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作为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参照说明书附图1,本实施例公开了:

粮食仓储装置,包括粮食仓储腔体1,还包括循环输送机构2和二氧化氯输送机构3,所述循环输送机构2用于将粮食仓储腔体1底部的物料提升至粮食仓储腔体1顶部,并将输送的物料输入进粮食仓储腔体1内;所述二氧化氯输送机构3用于将二氧化氯气体输送至粮食仓储腔体1内;所述粮食仓储腔体1外侧设置有二氧化氯浓度检测机构4,所述二氧化氯浓度检测机构4用于检测粮食仓储腔体1内的二氧化氯浓度;所述二氧化氯输送机构3包括充气管网5和进气管6,所述充气管网5设置在粮食仓储腔体1底部,所述充气管网5由若干输气管8组成,输气管8上开设有若干充气孔7,外界二氧化氯气体由进气管6进入充气管网5,由充气管网5的充气孔7进入粮食仓储腔体1内;所述粮食仓储腔体1上部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气管9。

如图1所示,粮食存储与粮食仓储腔体1内,循环输送机构2如图4所示,包括下料段、提升段和进料段,下料段倾斜设置,将粮食仓储腔体1底部的粮食自由落体到提升段内,提升段内的螺旋输送叶片将粮食向上提升至进料段,进料段倾斜设置,将粮食输送入粮食仓储腔体1内,形成粮食输送的循环;如图1所示,当开始充入二氧化氯气体是,将进气管6与二氧化氯气体供给源相连,可以是压力罐,也可以是二氧化氯发生器10;打开排气管9的阀门Ⅱ13,关闭阀门Ⅰ12,使得在充入二氧化氯气体时,腔体内的气体向外排出,使得腔体内恒压,当检测到二氧化氯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关闭阀门Ⅱ13,打开阀门Ⅰ12,使得排气管9与进气管6连通,关闭进气管6与二氧化氯供给源之间的连通,通过循环气泵11将粮食仓储腔体1上部的气体抽至腔体下部。

实施例2

作为本申请又一较佳实施例,参照说明书附图1,本实施例公开了:

粮食仓储装置,包括粮食仓储腔体1,还包括循环输送机构2和二氧化氯输送机构3,所述循环输送机构2用于将粮食仓储腔体1底部的物料提升至粮食仓储腔体1顶部,并将输送的物料输入进粮食仓储腔体1内;所述二氧化氯输送机构3用于将二氧化氯气体输送至粮食仓储腔体1内;所述粮食仓储腔体1外侧设置有二氧化氯浓度检测机构4,所述二氧化氯浓度检测机构4用于检测粮食仓储腔体1内的二氧化氯浓度;所述二氧化氯输送机构3包括充气管网5和进气管6,所述充气管网5设置在粮食仓储腔体1底部,所述充气管网5由若干输气管8组成,输气管8上开设有若干充气孔7,外界二氧化氯气体由进气管6进入充气管网5,由充气管网5的充气孔7进入粮食仓储腔体1内;所述粮食仓储腔体1上部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气管9。所述循环输送机构2包括螺旋输送机,所述螺旋输送机的进料端与粮食仓储腔体1底部相连,螺旋输送机的出料端与粮食仓储腔体1的上部相连。还包括二氧化氯发生器10,二氧化氯发生器10的排气口与二氧化氯气体输送机构的进气管6相连。

实施例3

作为本申请又一较佳实施例,参照说明书附图1,本实施例公开了:

粮食仓储装置,包括粮食仓储腔体1,还包括循环输送机构2和二氧化氯输送机构3,所述循环输送机构2用于将粮食仓储腔体1底部的物料提升至粮食仓储腔体1顶部,并将输送的物料输入进粮食仓储腔体1内;所述二氧化氯输送机构3用于将二氧化氯气体输送至粮食仓储腔体1内;所述粮食仓储腔体1外侧设置有二氧化氯浓度检测机构4,所述二氧化氯浓度检测机构4用于检测粮食仓储腔体1内的二氧化氯浓度;所述二氧化氯输送机构3包括充气管网5和进气管6,所述充气管网5设置在粮食仓储腔体1底部,所述充气管网5由若干输气管8组成,输气管8上开设有若干充气孔7,外界二氧化氯气体由进气管6进入充气管网5,由充气管网5的充气孔7进入粮食仓储腔体1内;所述粮食仓储腔体1上部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气管9。所述循环输送机构2包括螺旋输送机,所述螺旋输送机的进料端与粮食仓储腔体1底部相连,螺旋输送机的出料端与粮食仓储腔体1的上部相连。还包括二氧化氯发生器10,二氧化氯发生器10的排气口与二氧化氯气体输送机构的进气管6相连;所述排气管9上设置有循环气泵11,所述排气管9的出口与循环气泵11的进口相连,所述循环气泵11的出口与进气管6相连。所述二氧化氯浓度检测机构4为二氧化氯浓度检测仪,可以是MOT500-CLO2在线式二氧化氯浓度检测仪。所述粮食仓储腔体1的底部呈倒置的锥型。

实施例4

作为本申请又一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公开了:收集西南地区主要种植玉米311和资玉2号,选取黄曲霉污染较为严重为样品进行模拟仓储实验。搭建本申请的仓储装置,在仓储装置内装入正红311、资玉2号两个品种的玉米样品,向粮食仓储腔体1内充入二氧化氯气体,使其浓度为80 mg/L;密封粮食仓储腔体1。每个玉米样品再分别准备三平皿样品(无盖)拴上绳子,待处理6 h后拉出平皿取样备用;处理24 h后,取样备用。将6 h和24 h取出的样品检测AFB1的含量,其结果如图5所示,ClO2作用对两种品种玉米中的AFB1都有一定的降解效果,处理6 h后,资玉2号降解率最高可达19.93%;当继续处理24 h后,资玉2号、正红311中的AFB1从218.82、221.23 ppb分别减少到59.24、95.01 ppb,其中资玉2号的降解效果最好可达72.93%,正红311次之为57.05%。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