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皮石斛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0194发布日期:2019-03-30 07:53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铁皮石斛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种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铁皮石斛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铁皮石斛种子内不含胚乳,自然条件下很难萌发,发芽率极低,且传统的无性繁殖方式繁殖系数低,故自身的种子繁殖和营养繁殖均难以满足大量生产的需要。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现在建设了大量的铁皮石斛人工养殖基地,因此,对培养装置的需求也急剧增加。

但是,铁皮石斛受小气候环境中水分,尤其是土壤湿度、空气湿度及光照的严格限制,分布地域极为狭窄,因此,人工培养时,铁皮石斛对培养装置所提供的光照,湿度,温度、生长环境等要求极为严苛。

传统的铁皮石斛培养装置一般采用大棚或者育苗床等方式进行培养,该种培养方式,由于培养装置无法根据太阳位置的变化及时调整铁皮石斛的位置,因此,容易造成铁皮石斛培养基质及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发生不合适的波动,影响其正常生长,其中,铁皮石斛要进行光合作用,其对光照的要求最为严苛,但受限于培养装置无法灵活调整角度及位置,由于太阳位置一天之内不断变化,经常出现铁皮石斛需要光照时,培养平台无法接受到太阳光照射,不需光照时,培养平台又能够接受到太阳光照射,从而使得铁皮石斛无法正常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铁皮石斛培养装置,该培养装置能够使得铁皮石斛根据光照需求,随时任意地旋转,使得铁皮石斛能够充分接受太阳光的照射,同时,该培养装置中的培养平台悬空设置,使得种植于培养平台上的铁皮石斛悬吊种植,更有利于铁皮石斛的生长。

一种铁皮石斛培养装置,包括:基座,固定于地面之上,用于支撑整个铁皮石斛培养装置;支柱,所述支柱为中空柱状结构,并且,所述支柱底端固定于所述基座之上;培养平台,用于种植铁皮石斛,并且,所述培养平台底面与所述支柱顶端连接,使得所述培养平台能够沿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发生旋转。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铁皮石斛培养装置的改进,还包括:第一伸缩推杆,包括第一伸缩杆和第一缸体,所述第一伸缩推杆用于驱动所述培养平台沿第一方向旋转;第二伸缩推杆,包括第二伸缩杆和第二缸体,所述第二伸缩推杆用于驱动所述培养平台沿第二方向旋转;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铁皮石斛培养装置的改进,所述培养平台底面分散设置有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第三固定块,其中第一固定块设置于所述培养平台底面的中心,第二固定块与第一固定块的连线垂直于第三固定块与第一固定块的连线;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块通过第一销轴与第一转接块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转接块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销轴与所述支柱的顶端铰接,所述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所在的直线在三维空间相互垂直且不相交;第二固定块通过第三销轴与第二转接块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转接块的另一端通过第四销轴与第一伸缩杆铰接,所述第一缸体与所述基座铰接,其中,第三销轴和第四销轴所在的直线在三维空间相互垂直且不相交;第三固定块通过第五销轴与第三转接块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转接块的另一端通过第六销轴与第二伸缩杆铰接,所述第二缸体与所述基座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铁皮石斛培养装置的改进,所述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第三固定块上均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第三固定块上的凹槽分别对应与第一转接块、第二转接块和第三转接块通过销轴铰接;所述第一转接块、第二转接块和第三转接块上也均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转接块、第二转接块和第三转接块上的凹槽分别与支柱顶端、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通过销轴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铁皮石斛培养装置的改进,所述培养平台包括相互独立分隔的若干培养区,并且,相邻培养区之间设置有供铁皮石斛自然下垂的空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铁皮石斛培养装置的改进,每个所述培养区底部均设置有透气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铁皮石斛培养装置的改进,每个所述培养区内包括设置在所述培养区中的培养基质,以及设置在培养基质上的铁丝网。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铁皮石斛培养装置中,培养平台能够在至少两个垂直的方向上自由旋转,从而能够便于调节该培养平台的角度,使得培养平台能够跟随太阳方位角及水平角的变化,跟随调整角度,当铁皮石斛需要光照时,其能在一天当中的任意时刻将培养平台调整至朝向太阳状态,当铁皮石斛需要背光时,其又可随时将培养平台调整至背光状态,灵活性极高。与传统的铁皮石斛培养装置相比,由于传统的铁皮石斛培养装置的培养平台固定不动,受限于太阳一天当中位置的不断变化,经常出现铁皮石斛需要光照时,培养平台无法接受到太阳光照射,不需光照时,培养平台又能够接受到太阳光照射,从而影响铁皮石斛的生长,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铁皮石斛培养装置可完全克服上述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铁皮石斛培养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培养平台的俯视图。

1-基座,2-培养平台,3-支柱,4-第一固定块,5-第二固定块,6-第三固定块,7-第一转接块,8-第二转接块,9-第三转接块,10-第一伸缩杆,11-第一缸体,12-第二伸缩杆,13-第二缸体,14-培养区,15-铁丝网,16-培养基质,17-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该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做出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铁皮石斛培养装置,包括:基座1,固定于地面之上,用于支撑整个铁皮石斛培养装置;支柱3,所述支柱3为中空柱状结构,并且,所述支柱3底端固定于所述基座1之上;培养平台2,用于种植铁皮石斛,并且,所述培养平台2底面与所述支柱3顶端连接,使得所述培养平台2能够沿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发生旋转。具体地,所述铁皮石斛培养装置还包括:第一伸缩推杆,包括第一伸缩杆10和第一缸体11,所述第一伸缩推杆用于驱动所述培养平台2沿第一方向旋转;第二伸缩推杆,包括第二伸缩杆12和第二缸体13,所述第二伸缩推杆用于驱动所述培养平台2沿第二方向旋转;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培养平台2的旋转,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培养平台2底面分散设置有第一固定块4、第二固定块5和第三固定块6,其中第一固定块4设置于所述培养平台2底面的中心,第二固定块5与第一固定块4的连线垂直于第三固定块6与第一固定块4的连线;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块4通过第一销轴与第一转接块7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转接块7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销轴与所述支柱3的顶端铰接,所述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所在的直线在三维空间相互垂直且不相交;第二固定块5通过第三销轴与第二转接块8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转接块8的另一端通过第四销轴与第一伸缩杆10铰接,所述第一缸体11与所述基座1铰接,其中,第三销轴和第四销轴所在的直线在三维空间相互垂直且不相交;第三固定块6通过第五销轴与第三转接块9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转接块9的另一端通过第六销轴与第二伸缩杆12铰接,所述第二缸体13与所述基座1铰接。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固定块4、第二固定块5和第三固定块6上均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固定块4、第二固定块5和第三固定块6上的凹槽分别对应与第一转接块7、第二转接块8和第三转接块9通过销轴铰接;所述第一转接块7、第二转接块8和第三转接块9上也均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转接块7、第二转接块8和第三转接块9上的凹槽分别与支柱3顶端、第一伸缩杆10和第二伸缩杆12通过销轴铰接。

另外,利用本实施例中的培养装置种植铁皮石斛时,如图2所示,将所述培养平台2包括相互独立分隔的若干培养区14,并且,相邻培养区14之间设置有供铁皮石斛自然下垂的空隙。通过向培养区14分隔,可以为铁皮石斛的生长提供足够的空间,同时在培养区14之间设置间隙17,可以便于铁皮石斛的自然下垂,更符合铁皮石斛的自然生长习性,有利于促进铁皮石斛的生长。同时,每个所述培养区14底部均设置有透气孔。

具体地,如图2所示,每个所述培养区14内包括设置在所述培养区14中的培养基质16,以及设置在培养基质16上的铁丝网15。通过设置铁丝网15,一方面能够增减少培养基质16在雨水或培养液的喷淋下的流失,另一方面,还能减少培养基质16中水分的散失。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