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种子包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7786发布日期:2019-04-16 22:13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玉米种子包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玉米种子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玉米种子包衣装置。



背景技术:

播种是农作物生产的重要环节,然而播种前对种子的加工处理亦非常重要,作物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状况,作物的生长状况又直接关系到作物的收成,种子播种之后,极易受到土壤中的病菌侵蚀、虫鼠叮咬和盗食,严重影响种子的成活率,针对病虫危害,目前普遍使用的办法是将种子进行播前包衣加工处理,最传统的办法是手工拌种处理,然而这种方式不仅加重了劳动强度,而且还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但是,种子包衣装置是种子包衣加工处理必需的设备,包衣装置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种子的包衣合格率,我国种子包衣机械装置研究起步较晚,过去使用配重块翻斗与药勺联动的间歇式供料的种子包衣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对种子的损伤严重,药种比的调节范围狭窄,而且供料机构采用间歇式,包衣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玉米种子包衣装置,可完成种子提升、种子定量供给、药剂定量供给、种药混合与输送等作业,并且包衣效果好、破碎率低,这样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玉米种子包衣装置,包括种箱、供料调节装置和混合装置,所述种箱的内部上设置有混合装置,所述混合装置的下部贯穿连接有供料调节装置,所述供料调节装置的下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两端与种箱外壁固定连接,所述供料调节装置包括带座轴承和转轴,所述带座轴承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带座轴承的轴向端轴向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上贯穿连接有阻塞轮,所述阻塞轮的轴向端连接有叶轮,所述叶轮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叶轮外壳,所述叶轮外壳的轴向端与转轴轴向连接,所述带座轴承的右端还轴向连接有调节螺栓,所述混合装置包括机架和混料筒,所述机架的下部固定安装在种箱的内壁上,所述机架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混料筒,所述混料筒的下部设置有清料滚筒,所述混料筒的上部轴向设置有药剂喷头,所述药剂喷头的上部固定安装有输液管接头,所述输液管接头的左端垂直连接有带轮轴,所述带轮轴的左端轴向连接有带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输液管接头的上部设置有种子甩盘,所述种子甩盘的轴向端连接有输料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输料口固定安装在机架的内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架的下部与叶轮外壳轴向连接,所述叶轮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传动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种子甩盘的外壁上对称安装有多个甩盘拨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叶轮定量供给装置,克服了机械翻斗式喂入不连续、不稳定,同时避免了因外槽轮槽口深度较小而对大粒种子排量精度影响的问题,保证了料种及时、精确的供给,并利用离心运动和平抛运动规律设计出阶梯状锥形甩盘,使种子大致按照平抛曲线下落,实现了种子的均匀抛撒,并且采用螺旋线分布于轴上的纵横交错的搅拌拨动杆的3段式清料滚筒输送装置,使种子在中间稍作聚集,实现种、药充分混合,提高包衣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混合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供料调节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种箱;2-混合装置;3-供料调节装置;4-支撑架;5-叶轮外壳;6-传动轴;7-带座轴承;8-支架;9-阻塞轮;10-叶轮;11-转轴;12-调节螺栓;

201-机架;202-混料筒;203-清料滚筒;204-药剂喷头;205-输液管接头;206-带轮轴;207-带轮;208-种子甩盘;209-输料口;210-甩盘拨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玉米种子包衣装置,包括种箱1、供料调节装置3和混合装置2,所述种箱1的内部上设置有混合装置2,所述混合装置2的下部贯穿连接有供料调节装置3,所述供料调节装置3的下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的下部与叶轮外壳5轴向连接,所述叶轮外壳5的内壁上设置有传动轴6,所述支撑架4的两端与种箱1外壁固定连接,所述供料调节装置3包括带座轴承7和转轴11,所述带座轴承7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支架8,所述带座轴承7的轴向端轴向连接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的外壁上贯穿连接有阻塞轮9,所述阻塞轮9的轴向端连接有叶轮10,所述叶轮10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叶轮外壳5,所述叶轮外壳5的轴向端与转轴11轴向连接,所述带座轴承7的右端还轴向连接有调节螺栓12,所述混合装置2包括机架201和混料筒202,所述机架201的下部固定安装在种箱1的内壁上,所述机架201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混料筒202,所述混料筒202的下部设置有清料滚筒203,所述混料筒202的上部轴向设置有药剂喷头204,所述药剂喷头204的上部固定安装有输液管接头205,所述输液管接头205的左端垂直连接有带轮轴206,所述带轮轴206的左端轴向连接有带轮207,所述输液管接头205的上部设置有种子甩盘208,所述种子甩盘208的轴向端连接有输料口209,所述输料口209固定安装在机架201的内壁上,所述种子甩盘208的外壁上对称安装有多个甩盘拨片21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包衣装置工作时,将筛选后的种子由外部提升机喂料斗喂入,经输料口209落入包衣装置种箱1,在设置好转动速度的喂料辊转动下,种子通过叶轮10到达混合装置2内部,此时搅拌均匀的药剂在计量泵的作用下,经输液管和控制阀,由药剂喷头204喷出,药剂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迅速雾化,和下落的种子完成第1次混合,带药剂的种子在重力作用下落入旋转清料滚筒203中,种、药实现第2次充分混合,并由清料滚筒203将种子推送至包衣机出种口排出,完成种子包衣,本装置种子定量供给部分主要由种箱1、叶轮10、叶轮外壳5和传动轴6等组成,与机械翻斗式喂料装置相比,该装置运转更加平稳、连续,喂入量可调,结合外槽轮结构形式,设计了一种类似于外槽轮的叶轮零件,叶轮相对于外槽轮,喂入量更大,输送能力更强,满足种子供给要求;混合装置采用了阶梯甩盘和雾化喷头组合结构,上面为阶梯甩盘,下面为药剂雾化喷头,种子经阶梯甩盘抛撒呈均匀、带状下落进入混合室,同时药剂经高速转动的药剂喷头喷出,充满整个混合室,雾化后的药剂与下落的种子充分混合,实现药、种初次混合。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