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清洁用水循环利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81785发布日期:2019-07-17 05:13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生猪养殖清洁用水循环利用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猪养殖领域,尤其是生猪养殖清洁用水循环利用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大规模的生猪养殖中,给生猪喂湿料比喂干料能降低料肉比,提高消化吸收率,更加节省饲料,从而降低饲料成本,但是由于湿饲料需要干饲料加水混合,且需人工运送至食槽进行喂食,这在大规模生猪养殖场内需要较多的工人才能完成上述作业,而且上述作业的劳动强度较大。另外,为了防止霉菌等有害微生物引起剩余的饲料腐败变质,需经常对食槽和猪栏进行清洗,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而清洁用水无法回收,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生猪养殖清洁用水循环利用设备,其能够实现自动化干饲料与水的混合,机械化运送湿饲料,且能够对清洁用水的回收再利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生猪养殖清洁用水循环利用设备,包括回收净化装置、支撑台、横向的滑轨和数个横向排列的猪栏,相邻的猪栏之间设置栏门,滑轨位于栏门一侧,滑轨上配合设置能够沿滑轨横向滑动的食槽,栏门下部开设进食口,支撑台为倒U形,滑轨位于支撑台的下方,支撑台上设置饲料混合箱,饲料混合箱底部连通出料管的一端,出料管上设置电磁阀,出料管另一端开口向下且位于滑轨上方,回收净化装置有用管道依次连通、且均开设通气口的缺氧池、好氧池、二沉池、砂滤池和清水池,二沉池底部安装混合液及污泥回流泵,混合液及污泥回流泵能够将二沉池内的混合液和污泥通过管道输送至缺氧池,猪栏地面为斜面,斜面最低处开设排水管,排水管与缺氧池之间设置污水管,饲料混合箱上部分别开设进水口和进料口,饲料混合箱上分别设置储水罐和储料罐,进水口连通储水罐,清水池与储水罐之间通过管道和泵连通,进料口连通储料罐,饲料混合箱内设置滑板,饲料混合箱上部铰接摆杆的上端,滑板上开设横向的滑槽,摆杆位于滑槽内并能够沿滑槽横向摆动,摆杆侧部设置横向的托杆的一端,托杆的长度大于滑槽的长度,托杆的另一端与滑板底面相触,滑板一端与饲料混合箱一侧侧壁铰接,滑板另一端向下倾斜并与饲料混合箱另一侧侧壁之间留有空隙,滑板能够沿竖向摆动,滑板位于进水口和进料口下方,滑板的宽度与饲料混合箱两侧内壁间距相同,滑板下方设置水平的绞龙,饲料混合箱外侧设置电机,电机与绞龙连接,摆杆的下端位于绞龙叶片的一侧且位于绞龙叶片的直径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为了进一步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污水管与缺氧池连接的一端向下倾斜。所述的栏门为栅栏。托杆与滑板底面相触的一端端部设置滑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使得饲料的混合、搅拌以及分配至食槽全程由机械控制,能够降低作业劳动强度。人们可通过设定储水罐和储料罐的容量,或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开启时长,控制食槽内的饲料,提高喂食灵活性。本实用新型无需较多的工人即能完成喂食作业,整个过程无需人工进行高强度劳动,仅需控制各个电动部件开关,从而实现自动化的喂食,降低作业劳动强度。本实用新型还实现了猪栏清洗用水的回收,并将回收的水与干饲料混合利用,避免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另外,本实用新型由于将食槽设置在猪舍外,能够避免食槽受到生猪破坏、被生猪弄脏的作用,还能够方便人们清洗食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沿图1的A-A线剖视图;图3是图2中饲料混合箱、储水罐和储料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生猪养殖清洁用水循环利用设备,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回收净化装置、支撑台2、横向的滑轨16和数个横向排列的猪栏1,相邻的猪栏1之间设置栏门18,滑轨16位于栏门18一侧,滑轨16上配合设置能够沿滑轨16横向滑动的食槽17,栏门18下部开设进食口19,支撑台2为倒U形,滑轨16位于支撑台2的下方,支撑台2上设置饲料混合箱3,饲料混合箱3底部连通出料管11的一端,出料管11上设置电磁阀12,出料管11另一端开口向下且位于滑轨16上方,回收净化装置有用管道依次连通、且均开设通气口的缺氧池20、好氧池21、二沉池22、砂滤池23和清水池24,二沉池22底部安装混合液及污泥回流泵25,混合液及污泥回流泵25能够将二沉池22内的混合液和污泥通过管道输送至缺氧池20,猪栏1地面为斜面,斜面最低处开设排水管26,排水管26与缺氧池20之间设置污水管27,饲料混合箱3上部分别开设进水口13和进料口8,饲料混合箱3上分别设置储水罐14和储料罐15,进水口13连通储水罐14,清水池24与储水罐14之间通过管道和泵连通,进料口8连通储料罐15,饲料混合箱3内设置滑板4,饲料混合箱3上部铰接摆杆6的上端,滑板4上开设横向的滑槽5,摆杆6位于滑槽5内并能够沿滑槽5横向摆动,摆杆6侧部设置横向的托杆7的一端,托杆7的长度大于滑槽5的长度,托杆7的另一端与滑板4底面相触,滑板4一端与饲料混合箱3一侧侧壁铰接,滑板4另一端向下倾斜并与饲料混合箱3另一侧侧壁之间留有空隙,滑板4能够沿竖向摆动,滑板4位于进水口13和进料口8下方,滑板4的宽度与饲料混合箱3两侧内壁间距相同,滑板4下方设置水平的绞龙10,饲料混合箱3外侧设置电机9,电机9与绞龙10连接,摆杆6的下端位于绞龙10叶片的一侧且位于绞龙10叶片的直径范围内。食槽17底部开设通孔,通孔处设置堵头,以便于清洗用水流出食槽17。这种结构能够通过排水管26收集猪栏内流淌在地面上的清洁用水,并通过污水管27输送至缺氧池20进行缺氧处理,然后进入好氧池21进行好氧处理,然后在二沉池22沉淀后,沉淀后的上清液进入砂虑池33处理,处理后的水达到生猪饮用标准,处理完成后的水进入清水池24,清水池24内的水可通过管道和泵输送至储水罐14内,储水罐14内的水和储料罐15内的干饲料进入饲料混合箱3并落在滑板4上,开启电机9,使电机9驱动绞龙10转动,绞龙10的叶片在转动过程中,不断触碰并推动摆杆6,由于在绞龙10的叶片推动过程中已产生偏斜,所以摆杆6脱离叶片后,能够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复位,从而使得摆杆6反复沿滑槽5摆动,摆动过程中,托杆7与滑板4底面的接触位置反复变动,从而使滑板4反复竖向摆动震颤,使得储水罐14内的水和储料罐15内的干饲料能够沿滑板4移动,水和干饲料移动过程中会初步混合,混合后由滑板4滑落至绞龙10上,在绞龙10的搅拌排出过程中,水和干饲料会完成最终的搅拌混合,搅拌混合完成后,由绞龙10将饲料从出料管11排出至下方的食槽17内,湿饲料排出前,将食槽17沿滑轨16移动至出料管11下方,并将食槽17沿滑轨16移动至待喂食的猪栏1前,由生猪将头自进食口19伸出,在食槽17内进食。这种结构使得饲料的混合、搅拌以及分配至食槽全程由机械控制,能够降低作业劳动强度。人们可通过设定储水罐14和储料罐15的容量,或通过控制电磁阀12的开启时长,控制食槽内的饲料,提高喂食灵活性。这种结构无需较多的工人即能完成喂食作业,整个过程无需人工进行高强度劳动,仅需控制各个电动部件开关,从而实现自动化的喂食,降低作业劳动强度。各个电动部件上可以安装控制芯片或无线控制模块,以便于实现程序化自动运行或人工远程控制运行,从而进一步减少人工。这种结构还实现了猪栏清洗用水的回收,并将回收的水与干饲料混合利用,避免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另外,这种结构由于将食槽17设置在猪舍外,能够避免食槽17受到生猪破坏、被生猪弄脏的作用,还能够方便人们清洗食槽17。

如图2所示,所述的污水管27与缺氧池20连接的一端向下倾斜。这种结构能够便于将污水管27内的水输送至缺氧池20,同时还避免污水管27内杂物堆积造成的污水管27堵塞。

如图2所示,所述的栏门18为栅栏。这种结构能够便于猪栏1内外空气交换流通。

托杆7与滑板4底面相触的一端端部设置滑轮。滑轮未在图中示出。这种结构能够大幅降低托杆7与滑板4之间的摩擦力,便于摆杆6复位。

食槽17可以是数个,数个食槽17能够依次承接饲料混合箱3排出的饲料或储水箱17排出的水,然后移动至不同的猪舍,以实现同时向数个猪舍内的生猪喂水和喂食,提高生猪喂食效率。

电机9可以为多种类型的电机,优选型号为Y80M2-2的电机。食槽17上可以安装驱动机构,从而能够通过如电机、马达等动力机构配合齿轮链条机构或齿轮齿条等传动结构驱动以实现在滑轨16上自动移动,进一步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混合液及污泥回流泵25以及各个泵均是市场上常见的,能够将流体由低处提升至高处的泵。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说明,但这些说明不能被理解为限制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技术内容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