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压力灌溉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8913发布日期:2019-04-16 22:21阅读:754来源:国知局
自然压力灌溉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业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然压力灌溉系统。



背景技术:

农业灌溉对于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和质量极为重要。目前的灌溉方式大致可以分为:

1、渠水漫灌。采取这种方式时,渠水会在行进途中收集各种草籽顺流而下,在浇地的同时将这些草籽播种在田地里,使得本来经过灭草处理的田地还得再次播种、灭草,形成恶性循环。但是,如果放手不管,则杂草会和农作物苗争夺资源,且产出的粮食在某些时候还会带有一定的毒素。另外,渠水在运行时会破坏土壤的正常结构,使土壤板结、干裂,农作物苗会产生撅根、透风、缺墒等现象。即,不仅地温上不去,还浪费水资源。

2、喷灌。相较于渠水漫灌有一定的进步,但是易于伤苗,且灌溉不够均匀。

3、滴管。只适用于极度缺水的区域,大面积地块难以适用,无法满足众多植物的需要,则不便于耕作。

4、仿自然雨。在具体操作时难度较大。

亦即,目前常用的灌溉方式均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然压力灌溉系统,它具有易于调控,能耗较低的特点。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然压力灌溉系统,所述灌溉系统包括:

一压力塔,该压力塔的上部具有进水口,且该压力塔的右侧底部设有排污阀、左侧1—1.5m高的位置设有一总出水管;

至少一溶解罐,该溶解罐的内腔中设有一能够左右往复移动且呈竖向设置的活塞板,同时,该溶解罐的上部设有添肥口,添肥口配有密封盖,且该溶解罐的下部左侧设有左进水管、左出水管,该左进水管上设有左进水阀、该左出水管上设有左出水阀,该溶解罐的下部右侧设有右进水管、右出水管,该右进水管上设有右进水阀、该右出水管上设有右出水阀;

若干喷头;以及

该左进水管和该右进水管均连接至该总出水管;

该左出水管和该右出水管均连接至喷头。

所述压力塔的底部呈左高右低的倾斜状。

所述溶解罐为轴心线呈水平的圆筒形。

所述喷头为雾状喷头。

所述左进水管和右进水管通过一加药系统连接至该总出水管,该加药系统包括至少1根连接管,连接管上依次设有转换阀、过滤箱、加药箱,当连接管为至少2根时,所有的连接管并联在一起,且连接管上还设有单向阀。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易于调控,能耗较低。本发明的自然压力灌溉系统通过溶解罐内左部和右部压力的变化,使活塞板自行移动,无需额外动力即可使喷头喷出添加了肥料的水,且通过操控阀的开关即可完成,较为方便,易于操控。同时,可以利用水的低温特性,依据虫卵害怕阴湿潮凉的特性,对田地进行杀虫。或者说,能够将虫害消灭于成形之前,起到了极好的预防病虫害的作用。以及,溶解肥料的作业在溶解罐内即可进行,对田地的施肥较为均衡和平均。而喷头优选为雾状喷头,进一步确保了灌溉的均匀和施肥的均匀。另外,还较好的消除了传统灌溉方式中的弊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主视剖视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的加药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

10、压力塔,11、排污阀,12、总出水管;

20、溶解罐,21、活塞板,221、左进水管,2211、左进水阀,222、左出水管,2221、左出水阀,231、右进水管,2311、右进水阀,232、右出水管,2321、右出水阀,24、添肥口,241、密封盖;

30、喷头;

40、加药系统,401、连接管,41、转换阀,42、过滤箱,43、加药箱。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图1和图2所示:自然压力灌溉系统,包括:一压力塔10、至少一溶解罐20、若干喷头30等部件。

具体而言:

该压力塔10的上部具有进水口,且该压力塔10的右侧底部设有排污阀11、左侧1—1.5m高的位置设有一总出水管12。也就是说,该总出水管12位于该排污阀11的上方1—1.5m处。为了便于排出污水,该压力塔10的底部呈左高右低的倾斜状,而该排污阀11位于最低处。该压力塔10通常为高20—25m、内径9—12m的圆筒形,且侧壁可以采用厚度为15cm的钢筋混凝土制备。当然,该压力塔10可以配有避雷针,其上部可以敞开以充当该进水口。

该溶解罐20的内腔中设有一能够左右往复移动且呈竖向设置的活塞板21。该活塞板21一般不配置动力装置。同时,该溶解罐20的上部设有添肥口24,添肥口24配有密封盖241。为了便于两侧添加肥料,添肥口24可以是设置于该溶解罐20左右两侧的2个。该溶解罐20的下部左侧设有左进水管221、左出水管222,该左进水管221上设有左进水阀2211、该左出水管222设有左出水阀2221。该溶解罐20的下部右侧设有右进水管231、右出水管232,该右进水管231上设有右进水阀2311、该右出水管232上设有右出水阀2321。本实施例中,该溶解罐20为轴心线呈水平的圆筒形。该溶解罐20内腔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均可以设有高度为2cm左右的限位凸点(图上未示出),以使该活塞板21无论是向左移动还是向右移动,均和该溶解罐20左、右侧壁之间具有2—5cm左右的间隙,从而能够更好的保护该溶解罐20以及该活塞板21,亦便于留出用于设置该左进水管221、左出水管222、右进水管231、右出水管232的区域,更便于水进入该溶解罐20内。

该左进水管221和该右进水管231均连接至该总出水管12。

该左出水管222和该右出水管232均连接至喷头30。

在使用时,通过该进水口将井水等输入该压力塔10内。接着,打开该右进水阀2311,关闭该右出水阀2321、该左进水阀2211、该左出水阀2221,向该溶解罐20内输入水。此时,为了便于该活塞板21的移动,添肥口24可以打开,且从添肥口24内向该溶解罐20内添加肥料。接着,关闭该右进水阀2311、该左出水阀2221,打开该左进水阀2211、该右出水阀2321,在该压力塔10内水的压力下,该活塞板21向右移动,将该密封罐20内腔右部的水挤出,且经过喷头30喷出。反之,通过该左出水阀2221向外喷水的方式同前所述,只是方向相反,不再赘述。

优化的:

喷头30为雾状喷头。如此,使喷水更为均匀。

结合图3所示,该左进水管221和右进水管231通过一加药系统40连接至该总出水管12。该加药系统40包括至少1根连接管401,按照水的流动方向,连接管401上依次设有转换阀41、过滤箱42、加药箱43。即,可以向加药箱43内加入适当的药剂,在浇灌时能够直接杀死田地中的虫卵,继而起到极佳的杀虫效果。当连接管401为至少2根时,所有的连接管401并联在一起,且连接管401上还设有单向阀44。即,连接管401上依次设有转换阀41、过滤箱42、加药箱43、单向阀44。如此,能够不间断添加药剂。添加的药剂最好是粉状药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