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作物栽培立体雾化移动喷雾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88352发布日期:2019-07-06 10:38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作物栽培立体雾化移动喷雾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雾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可移动的喷雾头装置、采用高压供水、上下菌包接收到的水一致的农作物栽培立体雾化移动喷雾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木耳栽培行业普遍采用PE塑料薄壁管供水,供水压力在1-3kg/cm2,属于低压供水,喷头大多采用塑料快插式安装,有撞击折射式散开出雾,有反作用力旋转轮抛射出雾等,喷雾原理属于低压撞击雾化或抛洒雾化,一般水颗粒粒径介于0.5-3mm直径,大多数水颗粒粒径在1-1.5mm左右,由于水颗粒粒径比较大,停止喷雾后,水颗粒马上落地,水颗粒悬浮空气中时间非常短暂,对空气增湿,空气保湿效果基本没有,木耳耳片润湿后,子实体生长需要的比较高的空气湿度不能保持,此种方式方法喷雾,对木耳快速生长作用有限,需要频繁喷雾营造子实体生长需要的高空气湿度,这样很浪费水。由于水颗粒直径大,水颗粒水平漂移不远,更不能长时间悬浮,水颗粒不能够充分接触捕捉耳片去润湿木耳,直接落地的水颗粒比例大,浪费水资源严重。喷大颗粒水雾对空气保湿作用有限,停止喷雾后,空气湿度不大,耳片水分开始蒸发,不利于子实体分裂快速生长。由于目前喷雾喷头不移动,造成很多喷雾死角,菌包有耳片不湿或润湿不均匀,或者造成菌包覆土积水而至大量菌菇淹死,或者覆土不能均匀受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可移动的喷雾头装置、采用高压供水、上下菌包接收到的水一致的农作物栽培立体雾化移动喷雾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农作物栽培立体雾化移动喷雾系统,所述农作物栽培立体雾化移动喷雾系统包括:菌包安装支架、喷雾装置。

菌包安装支架安装菌包,喷雾装置给菌包喷水雾。

菌包安装支架包括若干根垂直支架和若干根水平支架;垂直支架和水平支架固定在一起;一起同时移动。

每一根垂直支架上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若干排菌包安装盘,每个菌包安装盘上固定有若干个菌包,此若干个菌包的中心在一个圆周上。

喷雾装置包括若干喷雾头、喷雾头移动装置;若干喷雾头安装在喷雾头移动装置上,喷雾头的出水方向对准需要喷水雾的菌包进行移动喷水雾。

喷雾头在纵向位置的排列中的间隔为下面的喷雾头中相邻的间距大,上面的喷雾头中相邻的间距小的排列形式。

其中,靠近地面的喷雾头为下面的喷雾头,下面的喷雾头上方的喷雾头为上方的喷雾头。

喷雾头移动装置包括:驱动马达、水管、定滑轮、钢丝绳,卷轴,第一触碰开关、第二触碰开关;第一触碰开关、第二触碰开关安装在大棚的骨架上,钢丝绳穿过定滑轮绕在卷轴上,钢丝绳的一部分上固定上水管,水管对准需要喷水的菌包。

驱动马达控制卷轴的转动,第一触碰开关、第二触碰开关控制驱动马达正反转;从而控制卷轴正反转。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当驱动马达正转时,使卷轴那一端的钢丝绳朝卷轴移动,第一触碰开关启动,驱动马达反转,水管朝另一个方向移动,当定滑轮端的钢丝绳朝定滑轮的一端移动,移动一段距离后,启动第二触碰开关,进而驱动了驱动马达的正转,使水管的移动方向反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农作物栽培立体雾化喷雾系统还包括水平固定主供水管道与移动支管水管,水平固定主供水管道与移动支管水管之间为柔性连接管,胶管长度大于移动支管水管的移动行程。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农作物栽培立体雾化移动喷雾系统采用高压供水的方式进行供水。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喷雾头的喷孔的大小为0.8-1.2mm,一般水压力在5-20kg/cm2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农作物栽培立体雾化喷雾系统中从上到下数,菌包的层数范围为5~10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每个菌包安装盘上安装的菌包的个数范围为4~10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菌包上栽培的农作物为黑木耳,双孢菇、香菇等农作物。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农作物栽培立体雾化移动喷雾系统,采用可移动的喷雾头装置,让每个菌包的所有木耳的耳片均匀受水;而且可以节省水,也可以减少喷头数量。

本实用新型的喷雾头在纵向位置的排列中的间隔为下面的喷雾头中相邻的间距大,上面的喷雾头中相邻的间距小的排列形式,采用上述的排列方式的目的在于:上面的喷雾过程中,产生的水雾的其中一小部分会因为重力的作用,落到下面的菌包上面,不仅节省水,更重要的是上下菌包接收到的水一致。

本实用新型采用高压供水,可以大大缩短喷雾时间,大量节省水资源。供水压力大,喷头孔越小,水能高效利用,得到的水雾颗粒更细小,水雾水平漂移更远,有更多的水雾颗粒捕捉耳片,死角更少,更加节省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从大棚的长度方向看)。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整个大棚的宽度范围(断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整个大棚的长度范围的结构示意图(从大棚的长度方向看)。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钢丝绳移动过程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喷雾头移动装置喷水雾的无死角过程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喷雾头移动装置运用于双孢菇的大棚或厂房长度方向的主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培育双孢菇的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培育双孢菇端面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整个大棚的宽度范围(断面)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立体木耳栽培移动喷雾系统,包括菌包安装支架1和喷雾装置2;菌包安装支架1安装菌包3,喷雾装置2给菌包3喷水雾,本实用新型中的菌包安装装置还可以为安装呆架。

菌包安装支架1包括若干根垂直支架和若干根水平支架,每一根垂直支架上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若干排菌包安装盘101,每个菌包安装盘101上固定有若干个菌包3,此若干个菌包3的中心在一个圆周上。

垂直支架和水平支架固定在一起;一起同时移动。

喷雾装置2包括若干喷雾头201、喷雾头移动装置202;若干喷雾头201安装在喷雾头移动装置202上,喷雾头201的出水方向对准需要喷水雾的菌包3进行移动喷水雾。

喷雾头201在纵向位置的排列中的间隔为下面的喷雾头201中相邻的间距大,上面的喷雾头201中相邻的间距小的排列形式,采用上述的排列方式的目的在于:上面的喷雾过程中,产生的水雾的其中一小部分会因为重力的作用,落到下面的菌包3上面,因此下面的喷雾头201的间距可以比上面的间距大一些,具体在图2中,L1﹤L2,当层数增多时,依此类推,采用上述间距不仅仅可以节省水,而且能避免目前常见的等间距中,下面的菌包3得到的水雾多,上面的菌包3得到的水雾少的缺馅,若为了使上面的菌包也得到和下面的菌包同等的水量,需要喷更长时间的水,使比较多的水流到地面上,浪费的同时不方便工作人员进入。

在图2中A到B的距离为一跨,B到C的距离也为一跨。每一跨的距离为2-3米,大棚6的长度范围为20-40米,因此一个大棚可以包含若干跨,每一组移动装置在一个跨内移动,大棚的断面的宽度范围为3-10米(参见图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农作物栽培立体雾化移动喷雾系统还包括水平固定主供水管道7与移动支管水管5,水平固定主供水管道与移动支管水管5之间为柔性连接管,采用高压胶管4连接,胶管4的长度大于移动支管水管的移动行程,参见图4。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钢丝绳移动过程结构示意图。喷雾头移动装置202包括:驱动马达2021、水管2022(水管2022为移动支管水管)、定滑轮2023、钢丝绳2024,卷轴2027,第一触碰开关2025、第二触碰开关2026;第一触碰开关2025、第二触碰开关2026安装在大棚骨架上,钢丝绳2024穿过定滑轮2023绕在卷轴2027上,钢丝绳2024的一部分上固定上水管2022,水管2022对准需要喷水的菌包3(参见图5)。

驱动马达2021控制卷轴2027的转动和控制滑轮2023的转动,第一触碰开关2025、第二触碰开关2026控制驱动马达2021正反转。

参见图5,当驱动马达2021正转时,使卷轴2027那一端的钢丝绳2024朝卷轴2027移动,第一触碰开关2025启动,驱动马达反转,水管2022朝另一个方向移动,当定滑轮2023端的钢丝绳2024朝定滑轮2023的一端移动,移动一段距离后,启动第二触碰开关2026,进而驱动了驱动马达2021的正转,使水管2022的移动方向反向。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喷雾头移动装置喷水雾的无死角过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图中M2喷头移动的喷水雾情况下可以顺便照顾喷射到死角X2的耳片,M1喷头移动的喷水雾情况下可以顺便照顾喷射到死角X1的耳片。

本实用新型采用移动喷水方式的好处有以下几点:(1)、每个菌包的所有木耳的耳片均匀受水;(2)、节省水;(3)、减少喷头数量。

木耳栽培立体雾化喷雾系统中从上到下数,菌包3的层数范围为5~10层,图2中给出的是7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每个菌包安装盘101上安装菌包3的个数范围为4~10个。本实用新型的图中给出的是4个,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根据菌包3的大小和菌包安装盘101的大小来决定。

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还可以采用水管2022只有一端使用滑轮2023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运用在其他的食用菌菌包的喷水,本实用新型中的菌包安装支架1、喷雾装置2、菌包3这些的组数可以根据需要的规模扩大,实现大规模培植,本实用新型可以安装在大棚6中,也可以露天安装。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喷雾头移动装置运用于双孢菇的大棚或厂房长度方向的主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培育双孢菇的俯视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培育双孢菇端面主视图。如图7-9所示:大棚或厂房的总长为20-40米,双孢菇8从上到下的层数为6层,在具体的现场运用过程中,层数可以根据大棚或厂房的高度决定,宽度一般选为1.5米,一跨之内安装一个喷雾头201,图1中的A到B,B到C均为一跨,定滑轮2023位于大棚或厂房的一端,由减速机控制的卷轴2027位于大棚或厂房的另一端;喷雾头201在一跨之内往复移动。

本实用新型中的喷雾头的喷孔的大小为0.8~1.2mm,原来的大小为1.0~3.5mm左右。减小喷孔的大小使喷出的水雾更细,是水雾有更长的时间悬浮停留在空气中,不仅节省了水,而且喷雾效果更好,耳片没有润湿的死角少,空气保湿效果更好,木耳产量有保障,木耳产量比原来更高。

本实用新型中的水管2022采用高压供水的方式进行供水,本实用新型采用高压供水,供水压力介于5-20kg/cm2,喷头孔径相应变小,小孔高压喷射+撞击返溅式喷雾得到小颗粒水雾,水颗粒水雾直径介于10μm~1mm之间,大多数水颗粒在0.5mm以下。由于水颗粒粒径小,可以悬浮在空气中,置空时间大大延长,同时给空气增湿高效快速,可以快速得到高湿环境;由于水颗粒粒径小,水平位移加大,有更多比例的水颗粒接触捕捉到木耳,去润湿耳片,更加高效的利用了水;同时耳片湿润后在高湿空气环境下容易快速分裂生长,满足分裂生长的环境条件时间增长了,木耳可以充分生长的时间也延长了,同时缩短出耳周期。由于水颗粒粒径小,水颗粒受高压撞击反射获得更多动能,紊流移动状态,圆柱菌包上耳片润湿盲区与死角减少,可以大大缩短喷雾时间,大量节省水资源。本实用新型中菌包催芽初期依据现场实际情况,喷雾三秒即可达到湿润空气状态。

本实用新型采用高压供水,可以大大缩短喷雾时间,大量节省水资源。供水压力大,喷头孔越小,水能高效利用,得到的水雾颗粒更细小,水雾水平漂移更远,有更多的水雾颗粒捕捉耳片,死角更少,更加节省水。

本实用新型中的农作物为黑木耳,双孢菇、香菇等,本实用新型中的农作物灌溉喷淋,与物联网联网,远程控制,智能控制,采用移动喷雾交叉穿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