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播种机的悬挂倒钩覆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8735发布日期:2019-04-16 22:20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播种机的悬挂倒钩覆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农业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应用于播种机的悬挂倒钩覆膜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在农业生产的不同环节,均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在播种环节也不例外。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播种机实现播种、覆地膜的机械化,从而提高播种和覆地膜的速度,但是一般一卷地膜长度为1200m,而播种机的播种、覆地膜速度比较快,因此在现实播种中会频繁的更换地膜。

现有技术中,播种机穿装地膜卷筒的轴的左右两端分别穿装在与播种机机架固定连接的左右套管内,由左右套管周向的孔向左右套管内拧入固定螺丝,通过拧入的固定螺丝压紧穿装于左右套管内的轴从而实现固定轴的作用。

更换地膜时,需要将轴的两端均插入左右套管,实际操作中有两种方案,一种方案是一个操作人员在左套管或右套管的一侧将轴穿入其中一个套管,然后依然在该侧将轴对准另一个套管,穿入该套管。该种方案由于左右套管之间的距离较长,并且套管的直径也较小,因此难以准确的一次性穿入,所以导致更换地膜费时、费力。另一种方案是在播种机的两侧均有操作人员,两侧的操作人员分别将该侧的轴端穿入该侧的套管,而该种方案需要较多的操作人员,也导致了更换地膜费力、费工。由于播种时,地膜需要频繁更换,因此现有技术中这种费时、费力、费工的方式,严重影响了播种的效率。

目前,市场上有不同规格的地膜,例如:宽度为700mm、800mm、1000mm、1200mm等,根据种植不同种类的作物,可以选择不同规格的地膜,然而种植户或者操作人员拥有的播种机型号种类是固定的,所以播种机不能适配不同规格的地膜。

因此,如何使得更换地膜简单、方便,提高播种效率,并且使得播种机适配不同规格的地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播种机的悬挂倒钩覆膜装置,以使得播种机更换地膜简单、方便,从而提高了播种效率,并且使得播种机适配不同规格的地膜,扩大了播种机的使用范围。

相对于背景技术,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播种机的悬挂倒钩覆膜装置,包括:覆膜轴、两个悬挂钩、两个规格适配调节管和两个地膜卷筒支撑轴;两个所述悬挂钩前端分别连接于播种机机架的两侧,后端分别向上弯曲形成弯钩;所述覆膜轴的两端分别架设在两个所述悬挂钩的弯钩上,并且其中一个所述弯钩卡于所述覆膜轴的一端形成的周向固定槽内;所述覆膜轴依次穿装有第一规格适配调节管、第一地膜卷筒支撑轴、地膜、第二地膜卷筒支撑轴和第二规格适配调节管;所述规格适配调节管包括:相互插装的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的内壁具有向内凹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支管的外壁具有向内凹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放置定位钮,所述定位钮与所述第二凹槽之间的空间内容纳有弹簧;所述规格适配调节管处于配合状态时,所述弹簧伸长,所述定位钮伸入所述第一凹槽。

如上所述的应用于播种机的悬挂倒钩覆膜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覆膜轴的一端周向向外延伸有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通过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之间预留预定的距离形成所述周向固定槽。

如上所述的应用于播种机的悬挂倒钩覆膜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支管的内壁和所述第二支管的外壁之间形成封闭的空间,所述空间内注有液压油,并且所述空间与盛装液压油的动力设备连通。

如上所述的应用于播种机的悬挂倒钩覆膜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覆膜轴上沿轴向设置定位凹槽,所述第二支管的内壁沿轴向设置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伸入所述定位凹槽内。

如上所述的应用于播种机的悬挂倒钩覆膜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支管的非支管伸出端向第一支管内延伸有轴支撑壁,所述覆膜轴的外表面与所述轴支撑壁接触配合。

如上所述的应用于播种机的悬挂倒钩覆膜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地膜卷筒支撑轴和所述第二地膜卷筒支撑轴为圆锥形轴,第一地膜卷筒支撑轴的大端朝向所述第一规格适配调节管,第二地膜卷筒支撑轴的大端朝向所述第二规格适配调节管。

如上所述的应用于播种机的悬挂倒钩覆膜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覆膜轴的另一端螺纹配合有定位螺母。

如上所述的应用于播种机的悬挂倒钩覆膜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凹槽为一个,所述第二凹槽为多个,并且多个所述第二凹槽呈直线排列,一个所述第二凹槽中的定位钮伸入所述第一凹槽。

如上所述的应用于播种机的悬挂倒钩覆膜装置,其中,优选的是,两个所述悬挂钩前端分别连接于播种机的前机架的两侧,所述播种机的后机架与所述前机架铰接。

如上所述的应用于播种机的悬挂倒钩覆膜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后机架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播种轮和两个种子盛放仓。

相对于背景技术,本申请所提供的应用于播种机的悬挂倒钩覆膜装置,在进行地膜更换操作时,只需要将架设在悬挂钩上的覆膜轴向上提即可将覆膜轴卸下,然后将一个规格适配调节管、一个地膜卷筒支撑轴和用完的地膜的卷筒依次卸下,然后将新的地膜、卸下的地膜卷筒支撑轴和规格适配调节管依次穿装在覆膜轴上,将装配好的覆膜轴只需架设在悬挂钩的弯钩上,并将覆膜轴的固定槽卡在悬挂钩的弯钩上。由于该架设只需一个操作人员在播种机的一侧即可将覆膜轴放置在弯钩上完成覆膜轴的架设,并且架设时只需要将悬挂钩的弯钩卡在覆膜轴的固定槽内,即可限制覆膜轴的轴向移动,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应用悬挂倒钩覆膜装置的播种机能够使得更换地膜简单、方便,提高播种效率,并且由于规格适配调节管可以根据地膜规格进行调整,保证地膜在覆膜轴上的位置固定,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悬挂倒钩覆膜装置的播种机还能够使得播种机适配不同规格的地膜。

附图说明

当连同附图阅读时,通过参考后面对示例性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将最佳地理解本申请以及优选的使用模式和其进一步的目的及优点,其中附图包括: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播种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播种机的悬挂倒钩覆膜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播种机的悬挂倒钩覆膜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播种机的悬挂倒钩覆膜装置的规格适配调节管的立体图;

图5是图4的A-A向剖面图;

图6是图5的B部放大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播种机的悬挂倒钩覆膜装置的覆膜轴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播种机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播种机包括:机架、播种系统和悬挂倒钩覆膜装置5。

机架可以包括相互的连接的前机架1和后机架2,前机架1和后机架2均可以是方管焊接的架子,用于支撑、安装播种机的其他装置、设备。前机架1和后机架2可以是固定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优选前机架1和后机架2铰接,具体是后机架2的前端与前机架1的后端铰接。

播种系统可以包括播种轮3和种子盛放仓4,播种轮3和种子盛放仓4均为2个,并且2个播种轮3设置在后机架2的两侧。

请参阅图2和图3,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播种机悬挂倒钩覆膜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播种机悬挂倒钩覆膜装置的主视图。

悬挂倒钩覆膜装置5包括:悬挂钩51、覆膜轴52、规格适配调节管53和地膜卷筒支撑轴54。

其中,悬挂钩51的数量为2个,2个悬挂钩51分别设置在前机架1的两侧。具体可以是悬挂钩51的前部固定在前机架1上,也可以是悬挂钩51的前部铰接在前机架1上。对于悬挂钩51铰接在前机架1的情况,还可以在前机架1上固定绳索55,绳索55垂下的一端与悬挂钩51的中部固定或铰接。悬挂钩51的尾部向上弯曲形成弯钩以架设覆膜轴52。

覆膜轴52的一端具有周向固定槽,将覆膜轴52架设在悬挂钩51尾部的弯钩上时,将悬挂钩51尾部的弯钩卡在固定槽内,以限制覆膜轴52在周向移动。具体可以通过在覆膜轴52的一端周向固定向外延伸的第一挡片521和第二挡片522,在第一挡片521和第二挡片522之间预留预定的距离,形成固定槽。也可以通过在覆膜轴52上洗出周向的槽来形成固定槽。当然固定槽也可以是其他形式,只要能达到本申请实施例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即可。

请参阅图4、图5和图6,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播种机悬挂倒钩覆膜装置的规格适配调节管的立体图;图5是图4的A-A向剖面图;图6是图5的B部放大图。

规格适配调节管53可以根据不同规格的地膜调节相应的长度,也就是规格适配调节管53是可伸缩管。具体以两节支管为例介绍规格适配调节管53,第一支管531和第二支管532插装。具体第二支管532的直径小于第一支管531的直径,第二支管532插于第一支管531内。第一支管531的内壁具有向内凹的第一凹槽5312,优选第一凹槽5312为光滑的凹槽,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第一凹槽5312的内壁为光滑的圆弧凸面。第二支管532的外壁具有向内凹的第二凹槽5322,该第二凹槽5322内放置定位钮5323,定位钮5323与第二凹槽5322之间的空间内还容纳弹簧5324。在配合状态时,弹簧5324伸长,定位钮5323伸入第一凹槽5312内,此时规格适配调节管53长度固定,在非配合状态时,定位钮5323压缩弹簧,定位钮5323从第一凹槽5312内收回,此时规格适配调节管53长度可调节。对于定位钮5323从第一凹槽5312内收回的原理,具体是随着拔出或推回第二支管532,光滑的圆弧凸面就会逐渐挤压定位钮5323,被挤压的定位钮5323就回压缩弹簧5324,直至随着第二支管532的拔出或推回定位钮5323的顶端被挤压至与第一支管531的内壁接触,从而实现定位钮5323从第一凹槽5312内收回。

当然,第一凹槽5312还可以是个通孔,配合状态定位钮5323直接伸出通孔,非配合状态可以人为按压定位钮5323使其缩回,实现定位钮5323从第一凹槽5312内收回,从而可以调节规格适配调节管53的长度。

对于第一凹槽5312和第二凹槽5322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设置一个第一凹槽5312,设置多个第二凹槽5322,多个第二凹槽5322呈直线排列,一个第二凹槽5322中的定位钮5323伸入第一凹槽5312内。

规格适配调节管53的多层支管均伸出后,由于最外层的支管的直径较大,与覆膜轴52配合间隙过大,容易导致规格适配调节管53与覆膜轴52配合不紧凑,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以两节支管为例介绍,优选第一支管531的非支管伸出端向第一支管531内延伸有轴支撑壁5311,覆膜轴52的外表面与轴支撑壁5311接触配合。

地膜卷筒支撑轴54是为了防止地膜卷筒直径较大而在覆膜轴52上晃动而设置的,当然地膜卷筒支撑轴54的直径比覆膜轴52的直径大,最好地膜卷筒支撑轴54的外直径与地膜卷筒的内直径相同。优选地膜卷筒支撑轴54为圆锥形轴,以适应不同内直径的地膜卷筒。

使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悬挂倒钩覆膜装置5的播种机时,在种子盛放完毕或者其他准备工作完毕后,也可以在其他准备工作进行之前,将悬挂倒钩覆膜装置5与地膜装配在一起。

具体的,将悬挂倒钩覆膜装置5与地膜进行装配,即将悬挂钩51、覆膜轴52、规格适配调节管53、地膜卷筒支撑轴54和地膜进行装配。首先要根据不同规格的地膜调节规格适配调节管53的长度,具体是拔出或推回规格适配调节管53的第二支管532,当达到与预定规格相应的位置后,弹簧5324向外弹出,使得定位钮5323伸入第一凹槽5312,以保证规格适配调节管53进入长度固定状态;当再次调节规格适配调节管53的长度时,随着拔出或推回规格适配调节管53的第二支管532,定位钮5323沿着光滑的第一凹槽5312压缩弹簧5324,以使规格适配调节管53进入长度调节状态。

待规格适配调节管53的长度调节好后,进行对覆膜轴52的装配。即:将一个规格适配调节管53穿装于覆膜轴52上;然后将一个地膜卷筒支撑轴54穿装于覆膜轴52上,该地膜卷筒支撑54的大端朝向装配好的规格适配调节管53;接着将地膜卷筒穿装于覆膜轴52上;然后将另一个地膜卷筒支撑轴54穿装于覆膜轴52上,该地膜卷筒支撑轴54的小端朝向穿装好的地膜卷筒;接着再将另一个调节好长度的规格适配调节管53穿装于覆膜轴52上。

将覆膜轴52装配完成后,将装配好的覆膜轴52连带地膜卷筒等构件架设在悬挂钩51尾部向上弯曲形成的弯钩内,具体是将覆膜轴52一端的固定槽正好卡于弯钩内,将覆膜轴52另一端架设在另一个悬挂钩51尾部的弯钩内,当然还可以在覆膜轴52的另一端拧上定位螺母56(如图2所示),以更加有效的限定覆膜轴晃动。

当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应用有悬挂倒钩覆膜装置5的播种机播种时,随着播种机的前行,地膜卷筒在前机架1上的悬挂倒钩覆膜装置5的覆膜轴52上转动,从而将地膜铺设在土壤上,后机架2上的播种轮3转动将种子盛放仓4内的种子播种在土壤里,待悬挂倒钩覆膜装置5上的地膜铺覆完后,即进行更换地膜的操作。

在进行地膜更换操作时,只需要将架设在悬挂钩51上的覆膜轴52向上提即可将覆膜轴52卸下,然后将一个规格适配调节管53、一个地膜卷筒支撑轴54和用完的地膜的卷筒依次卸下,然后将新的地膜、卸下的地膜卷筒支撑轴54和规格适配调节管53依次穿装在覆膜轴52上,将装配好的覆膜轴52只需架设在悬挂钩51的弯钩上,并将覆膜轴52的固定槽卡在悬挂钩51的弯钩上。

由于该架设只需一个操作人员在播种机的一侧即可将覆膜轴52放置在弯钩上完成覆膜轴52的架设,并且架设时只需要将悬挂钩51的弯钩卡在覆膜轴52的固定槽内,即可限制覆膜轴52的轴向移动,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应用悬挂倒钩覆膜装置5的播种机能够使得更换地膜简单、方便,提高播种效率,并且由于规格适配调节管53可以根据地膜规格进行调整,保证地膜在覆膜轴52上的位置固定,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悬挂倒钩覆膜装置5的播种机还能够使得播种机适配不同规格的地膜。

另外,为了自动调节规格适配调节管53的长度,实现自动适配不同规格地膜的功能,如图5和图6所示,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在第一支管531内壁和第二支管532的外壁之间封闭的空间内注入液压油534,该空间通过液压管533与盛装液压油的动力设备连通。当需要拔出第二支管532时,则通过动力设备将第一支管531内壁和第二支管532的外壁之间封闭空间内的液压油534抽出;当需要推回第二支管532时,则通过动力设备向第一支管531内壁和第二支管532的外壁之间封闭空间内注入液压油534,从而通过液压的方式实现自动调节规格设配管53的长度。

另外,为了保证规格适配调节管53在覆膜轴52上的位置稳定,即规格适配调节管53相对于覆膜轴52不晃动,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在覆膜轴52上沿轴向设置定位凹槽523(如图7所示),在第二支管532的内壁沿轴向设置定位凸起5321(如图5所示),定位凹槽523与定位凸起5321配合,也就是定位凸起5321伸入定位凹槽523内。

优选的,虽然当前实用新型参考的示例被描述,其只是为了解释的目的而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对实施方式的改变,增加和/或删除可以被做出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

这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从上面描述和相关联的附图中呈现的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这里记载的本申请的很多修改和其他实施方式。因此,应该理解,本申请不限于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旨在将修改和其他实施方式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尽管在这里采用了特定的术语,但是仅在一般意义和描述意义上使用它们并且不是为了限制的目的而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