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谷子收割脱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8409发布日期:2019-06-21 23:02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一种谷子收割脱粒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谷子收割脱粒机。



背景技术:

谷子,是我国北方传统的粮饲兼用作物,在抽穗或乳熟期之前的青草谷草,具有幼嫩多汁,营养价值高,易于消化,适口性好等特点,适于青饲,也适于调制干草、青贮饲料、加工草粉或其他草产品,是马、牛、羊喜食的优质、稳产的非常规私聊资源。近年来,随着草食畜牧业的快速发展,饲用谷子草产品愈来愈受到农牧民青睐,市场需求增长空间大。

农忙时节需要对成熟后的谷子进行收割和脱粒,传统上都是采用收割脱粒机收割谷子并进行脱粒,现有的谷子收割脱粒机存在以下缺陷:1、结构较为复杂,价格昂贵;2、谷子脱壳过程中容易损伤谷粒,同时谷草与谷粒分离不彻底;3、收割和脱粒时产生的谷草直接扔掉或采用人工进行回收,人工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谷子收割脱粒机,结构简单,谷草和谷粒分离彻底,避免损伤谷粒;同时,可自动回收谷草,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谷子收割脱粒机,包括机架以及沿脱粒机前进的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收割装置、接穗出穗箱、输送装置、脱粒装置和分离装置,所述收割装置设置在所述接穗出穗箱的进料端的上方;所述输送装置的进料端与出料端分别与所述接穗出穗箱的进料端以及所述脱粒装置连通,并将所述穗出穗箱内的谷子送至所述脱粒装置;

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初步分离机构和二次分离机构,所述初步分离机构和所述二次分离机构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所述脱粒装置的下方,所述二次分离机构包括分离箱、回收箱以及风机,所述分离箱和所述回收箱均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底部,所述初步分离机构位于所述分离箱上方的所述机架上,其进料口的出料口分别与所述脱粒装置的出料端和所述分离箱的进料端连通,所述分离箱、所述风机以及所述回收箱通过管道依次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收割机构收割稻田中的谷子,输送装置将收割的谷子送至脱粒装置,脱粒装置对谷子进行脱粒处理,脱粒后的谷子下落依次经过初步分离机构和二次分离机构,分别去除谷子中的粗谷草和细谷草;谷子中的细谷草在风机引力的作用下回收至回收箱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同时完成谷子的收割、输送、脱粒以及分离等过程,谷粒和谷草分离效果是,还可回收谷草,节能环保。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接穗出穗箱的底部呈斜坡状,并且其出料端位于所述输送装置的进料端的上方。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收割的谷子依靠自身的重力即可下落至输送装置上,无需借助外力,节约能耗。

进一步,所述收割装置包括收割盘和第一电机,所述接穗出穗箱通过支架倾斜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上方,并且其进料端高于其出料端,所述收割盘水平设置在所述接穗出穗箱的进料端上方,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接穗出穗箱的底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上穿过所述接穗出穗箱的底壁并向上延伸至与所述收割盘的下端中部传动连接,所述收割盘的外周上沿圆周间隔开设有多个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侧壁上设有收割刀,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收割盘转动,以使谷子秸秆依次卡接在所述弧形槽内,并通过所述收割刀切割谷穗。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电机驱动收割盘转动,收割盘转动过程中,其上的弧形槽依次卡接住谷子的秸秆,同时弧形槽侧壁上的收割刀切割谷穗,操作简便。

进一步,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传送带、第二电机和两个第一滚筒,所述传送带倾斜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且其两端分别套设在两个所述第一滚筒上,所述传送带的进料端位于所述接穗出穗箱的出料端的下方,所述第一滚筒均套设在第一转轴上,其中一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机架的两侧转动连接,另一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与所述机架的一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机架另一相对侧上的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第一滚筒以及所述传送带转动,以将谷子送至所述脱粒装置内。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二电机驱动两个第一滚筒以及传送带,以便将收割的谷子送至脱粒装置内进行脱粒处理,输送方便,节省人力物力,生产效率高。

进一步,所述脱粒装置包括脱粒箱和脱粒机构,所述脱粒箱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出料端的一侧,所述脱粒机构设置在所述脱粒箱内,所述传送带上的谷子从所述脱粒箱顶部的进料口下落至所述脱粒机构上进行脱粒。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传送带送至的谷子下落至脱粒箱内,然后脱粒机构对谷子进行脱粒处理,操作简便。

进一步,所述脱粒箱的顶部的进料口处设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位于所述传送带的出料端的下方,并承接所述传送带输送的谷子。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传送带输送的谷子进入脱粒箱内,避免谷子洒落在地面上而造成浪费。

进一步,所述脱粒机构包括两个脱粒辊和两个第三电机,所述脱粒辊均套设在第二转轴上,每个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与所述脱粒箱的侧壁转动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脱粒箱的另一相对侧后与对应的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三电机分别驱动对应的所述脱粒辊相向转动以脱粒。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两个第三电机分别驱动对应的脱粒辊相向转动以脱粒,脱粒效果较佳,避免损伤谷粒。

进一步,所述初步分离机构包括丝网传送带、第四电机和两个第二滚筒,所述丝网传送带水平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且其两端分别套设在两个所述第二滚筒上,所述第二滚筒均套设在第三转轴上,其中一所述第三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机架的两侧转动连接,另一所述第三转轴的一端与所述机架的一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机架另一相对侧上的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四电机驱动所述第二滚筒以及所述丝网传送带转动,以将粗谷草进行回收。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脱粒后形成的谷粒和谷草混合物下落至丝网传送带上,粗谷草被丝网传送带截住,谷粒和细谷草穿过丝网传送带下落至分离箱内;通过第四电机驱动第二滚筒以及丝网传送带转动,以将粗谷草进行回收,方便快捷。

进一步,所述回收箱与所述分离箱之间的管道上设有防止谷粒进入所述回收箱的隔网。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隔网防止谷粒进入回收箱内,避免造成浪费。

进一步,所述分离箱的一侧设有用于收集粗谷草的谷草收集箱。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谷草收集箱收集粗谷草,无需人工手动回收,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收割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收割盘收割谷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收割机构收割谷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收割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初步分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机架,2、接穗出穗箱,3、脱粒箱,4、分离箱,5、回收箱,6、风机,7、收割盘,8、第一电机,9、弧形槽,10、收割刀,11、传送带,12、第一滚筒,13、进料斗,14、脱粒辊,15、丝网传送带,16、第二滚筒,17、隔网、18、谷草收集箱,19、第五电机,20、收割杆,21、挡板、22、套筒,23、锥形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谷子收割脱粒机,包括机架1以及沿脱粒机前进的方向依次设置在机架1上的收割装置、接穗出穗箱2、输送装置、脱粒装置和分离装置,整个装置还包括一个牵引的拖拉机,拖拉机设置在机架1远离收割装置的一侧。收割装置设置在接穗出穗箱2的进料端的上方;输送装置的进料端与出料端分别与接穗出穗箱2以及脱粒装置连通,并将穗出穗箱2内的谷子送至脱粒装置;脱粒装置包括脱粒箱3和脱粒机构,脱粒箱3设置在输送装置的出料端的一侧,脱粒机构设置在脱粒箱3内,输送装置上的谷子从脱粒箱3顶部的进料口下落至脱粒机构上进行脱粒,脱粒箱3的底部设有出料口;分离装置包括初步分离机构和二次分离机构,初步分离机构和二次分离机构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脱粒箱3的下方,初步分离机构分离出粗谷草,二次分离机构包括分离箱4、回收箱5以及风机6,分离箱4和回收箱5均设置在机架1的底部,初步分离机构位于分离箱4上方的机架1上,其进料口的出料口分别与脱粒装置的出料端和分离箱4的进料端连通,分离箱4、风机6以及回收箱5通过管道依次连通,谷子中的细谷草在风机6引力的作用下回收至回收箱5内。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回收箱5的侧壁伤和分离箱4的底部均设有出料口,方便取料。

本实用新型中,接穗出穗箱2的底部呈斜坡状,并且其底部固定在机架1上,接穗出穗箱2的出料端位于输送装置的进料端的上方,收割的谷子依靠自身的重力即可下落至输送装置上,无需借助外力,节约能耗。

本实用新型中,输送机构包括传送带11、第二电机和两个第一滚筒12,传送带11倾斜设置在机架1上,并且其两端分别套设在两个第一滚筒12上,传送带11的进料端位于接穗出穗箱2的出料端的下方,第一滚筒12均套设在第一转轴上,其中一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机架1的两侧转动连接,另一第一转轴的一端与机架1的一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机架1另一相对侧上的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焊接),第二电机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机架1上,拆装方便。工作时,第二电机驱动第一滚筒12以及传送带11转动,以将收割机构收割的谷子送至脱粒箱3内,方便快捷,无需人工搬运,省时省力,生产效率高。此处传送带11沿其传送方向的两侧各设有一块挡板,挡板可防止传送带11上的谷子滑落,造成浪费。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脱粒箱3的顶部设有进料斗13,进料斗13底部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脱粒箱3连通,进料斗13位于传送带11的出料端的下方,并承接传送带11输送的谷子,传送带11上输送的谷子首先下落至进料斗13,然后再下落至脱粒箱3内进行脱粒处理,避免谷子洒落在地面上造成浪费,避免了需要工人清理地面上谷子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中,脱粒机构包括两个脱粒辊14和两个第三电机,脱粒辊14均套设在第二转轴上,每个第二转轴的一端与脱粒箱3的侧壁转动连接,另一端穿过脱粒箱3的另一相对侧后与对应的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焊接),第三电机通常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机架1上,拆装方便。工作时,两个第三电机分别驱动对应的脱粒辊14相向转动以脱粒。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脱粒箱3的底部呈锥形,脱粒后形成的谷粒和谷草混合物依靠自身的重力即可下落至初步分离机构上,无需借助外力,节约能耗。另外,为避免脱粒过程中谷粒发生损伤,脱粒辊14优先采用胶辊,避免刚性辊面对谷粒的损伤,但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谷粒,仍然会产生小部分碎谷粒。

本实用新型中,初步分离机构包括丝网传送带15、第四电机和两个第二滚筒16,丝网传送带15水平设置在机架1上,并且其两端分别套设在两个第二滚筒16上,第二滚筒16均套设在第三转轴上,其中一第三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机架1的两侧转动连接,另一第三转轴的一端与机架1的一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机架1另一相对侧上的第四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焊接),第四电机通常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机架1上,拆装方便;分离箱4的一侧设有用于收集粗谷草的谷草收集箱18。工作时,第四电机驱动第二滚筒16以及丝网传送带15转动,一方面丝网传送带15截住粗谷草,细谷草和谷粒穿过丝网传送带15后下落至分离箱4内;另一方面,丝网传送带15将粗谷草继续向前输送至谷草收集箱18中,方便快捷,人工只需将谷草收集箱18中的粗谷草打包即可,劳动强度小,生产效率高。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回收箱5与分离箱4之间的管道上设有防止谷粒进入回收箱5的隔网17,隔网17可防止谷粒进入回收箱5内,避免造成浪费。

实施例1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收割装置包括收割盘7和第一电机8,接穗出穗箱2通过支架倾斜设置在机架1的上方,并且其进料端高于其出料端,收割盘7水平设置在接穗出穗箱2的进料端上方,第一电机8设置在接穗出穗箱2的底部,通常采用螺栓安装的方式进行固定;第一电机8的输出轴竖直向上穿过接穗出穗箱2的底壁并向上延伸至与收割盘7的下端中部传动连接(焊接),若第一电机8的输出轴不够长的话,可在第一电机8与收割盘7之间竖直设置连接轴,连接轴的上下端分别与收割盘7的下端面的中心以及第一电机8输出轴焊接在一起,拆装方便。收割盘7的外周上沿圆周间隔开设有多个弧形槽9,多个弧形槽9与首个盘9一体成型,弧形槽9的侧壁上设有收割刀10,收割刀10螺栓连接在弧形槽9的侧壁上,拆装方便;第一电机8驱动收割盘7转动,以使谷子秸秆依次卡接在弧形槽9内,并通过收割刀10切割谷穗,谷穗在收割盘7旋转力的作用下下落至接穗出穗箱2中。

需要说明的是,为避免收割盘7收割谷子的过程中有部分谷子洒落至地面上,可根据实际需求采用上端开口较大的接穗出穗箱2,最大程度减少谷子的损失。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电机8驱动收割盘7转动,以使谷子秸秆依次卡接在弧形槽9内,收割刀10切割谷穗,谷穗在收割盘7旋转力的作用下下落至接穗出穗箱2中;接穗出穗箱2中的谷子下落至传送带11上,并输送至脱粒箱3中;两个第三电机分别驱动对应的脱粒辊14相向转动以脱粒;脱粒后形成的谷粒和谷草混合物下落至丝网传送带15上,一方面丝网传送带15截住粗谷草,细谷草和谷粒穿过丝网传送带15后下落至分离箱4内,另一方面,丝网传送带15将粗谷草继续向前输送至谷草收集箱18中;谷粒和细谷草在分离箱4中下落的过程中,细谷草在风机6引力的作用下回收至回收箱5内。

实施例2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收割装置包括收割杆20、第五电机19以及若干收割刀组件,收割杆20垂直于机器行走的方向设置在接穗出穗箱2的出料端,收割杆20的一端与机架1的一侧转动连接,另一端穿过机架1的另一相对侧后与第五电机19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收割组件均包括套筒22和多个锥形刀片23,锥形刀片23沿套筒22的轴向间隔分布,套筒22套设在收割杆20上,每个收割刀组件的下方均设有两个挡板21,两个挡板21之间留有供锥形刀片23穿过的缝隙。工作时,第五电机19驱动收割杆20以及若干收割刀组件转动以收割谷子。其他结构与原理与实施例一完全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所有电机(型号为GW31ZY)以及风机(型号为UMS-C002)均采用现有技术,所有电机与风机均匀控制器(型号为TC-SCR)电连接,控制器与所有电机以及风机之间的控制电路为现有技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