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草莓采摘辅助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34903发布日期:2019-07-24 08:38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式草莓采摘辅助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农业种植行业中的辅助设备或工具,具体涉及到一种移动式草莓采摘辅助凳。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中的诸多方面也已逐步的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对于农业种植行业来说,果实的采摘一向是较为繁重和缓慢的一个环节,如草莓等水果,由于其植株较低并且果实比较柔软易损,较难设计出一种合理的机械设备对其果实进行采摘。

因此,现行的以草莓为代表的水果的采摘仍旧采用旧式的人工采摘的方式,在采摘的过程中需要人弯腰进行采摘,并且采摘的过程中人得不到休息,很容易出现疲劳,并且整体的采摘效率非常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移动式草莓采摘辅助凳,它在框架底部设置相应的行走轮,在框架的两侧设置通过人力摇动的摇臂,通过人力摇动摇臂带动辅助凳移动进而带动坐在辅助凳上的采摘者同步移动,移动至相应的位置并对该区域的草莓进行采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采摘者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式草莓采摘辅助凳,它包括辅助凳本体和设在辅助凳本体两侧的驱动摆杆。

所述的辅助凳本体为框架式结构,辅助凳本体包括前架和后架,前架和后架之间通过连杆进行连接;辅助凳本体的底部设有均匀分布的万向轮;所述的后架两侧分别铰接有驱动摆杆,所述的驱动摆杆为伸缩式驱动摆杆。

所述的驱动摆杆包括大套杆、小套杆、弹簧、单向轮、螺栓;大套杆为空心结构,小套杆滑动套接在大套杆内;大套杆上设有贯穿的条形孔,小套杆上设有与条形孔相对应的通孔,所述的螺栓贯穿于条形孔和通孔后将大套杆和小套杆铰接与后架侧面;所述的大套杆底部外侧设有单向轮,所述的弹簧设于大套杆内,弹簧的一端支撑到小套杆,另一端固定支撑于大套杆内的底部。

所述的单向轮通过单向轴承的形式连接于大套杆的外侧。

所述的驱动摆杆和后架之间的螺栓上还设有环形的挡块,所述的挡块将后架和驱动摆杆之间隔开一段距离。

所述的辅助凳本体的框架式结构包括横杆、纵杆和立杆,横杆、纵杆和立杆之间的相互连接通过连接件实现,所述的连接件包括立体三通式连接件、T型三通连接件和直角连接件。

所述辅助凳本体上的横杆均为两段式结构,横杆之间通过相对应的方形套筒进行连接,横杆均插接在方形套筒内实现相互连接。

所述的后架包括四根立杆和相对应的方形框,立杆支撑到方形框的四个角,立杆和方形框的边采用立体三通连接件进行连接,立体三通连接件上与立杆对应的连接部为贯穿式,使立杆在立体三通连接件上为贯穿式连接,并在立体三通连接件侧面设置对应的紧固件。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草莓采摘辅助凳整体上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采用框架式结构,便于拆装,并且具有携带方便的优势,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辅助凳整体的造价。

采摘者通过使用本辅助凳,可有效的提高其工作效率,并且不易产生疲劳,而且在移动的过程中可以做腰部的舒展动作,可有效地缓解腰部疲劳,摒弃了传统的人工采摘中长久弯腰所造成的腰部酸疼现象。

本装置的横向宽度可进行调节,适用于多数垄地种植草莓,是跨垄式辅助采摘装置,具有很强的普及性和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驱动摆杆的拆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移动式草莓采摘辅助凳,它包括辅助凳本体1和设在辅助凳本体1两侧的驱动摆杆2。

所述的辅助凳本体1为框架式结构,辅助凳本体1包括前架101和后架102,辅助凳本体1的框架式结构包括横杆301、纵杆302和立杆303,横杆301、纵杆302和立杆303之间的相互连接通过连接件实现,此处连接件包括直角连接件401、T型三通连接件402、立体三通连接件403。

前架101包括两根立杆303所支撑的方形框,前架101对应的方形框采用两根横杆301、两根纵杆302和对应的四个直接连接件401相互拼接而成,立杆303支撑到方形框相对应的两个纵杆302,立杆303和方形框对应的纵杆302采用T型三通连接件402进行连接。

后架102包括四根立杆303和相对应的方形框,立杆303支撑到方形框的四个角,立杆303和方形框的边采用立体三通连接件403进行连接,后架102对应的方形框内通过T型三通连接件402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横杆301,该横杆301可供人进行乘坐。

前架101和后架102之间通过连杆5进行连接;连杆5分别连接到前架101的立杆303和后架102前部对应的立杆303;辅助凳本体1所对应的六根立杆303底部分别设有均匀分布的万向轮6。

后架102两侧分别铰接有驱动摆杆2,驱动摆杆2为伸缩式驱动摆杆。为了便于驱动摆杆2的安装,在后架102两侧的立杆303的中部分别设置纵杆302,并将驱动摆杆2通过螺栓铰接在对应的纵杆302上。

驱动摆杆2包括大套杆201、小套杆202、弹簧203、单向轮204、螺栓205;大套杆201为空心结构,小套杆202滑动套接在大套杆201内;大套杆201上设有贯穿的条形孔206,小套杆202上设有与条形孔206相对应的通孔207,螺栓205贯穿于条形孔206和通孔207后将大套杆201和小套杆202铰接与后架102对应的纵杆302的侧面;大套杆201底部外侧设有单向轮204,弹簧203设于大套杆201内,弹簧203的一端支撑到小套杆202,另一端固定支撑于大套杆201内的底部。

单向轮204通过单向轴承的形式连接于大套杆201的外侧,在大套杆201上设置安装单向轮的轴,并通过单向轴承将单向轮204安装在轴上,在单向轴承的作用下,单向轮204向前架101方向摆动时自身不转动,当单向轮204向后架102方向摆动时自身转动。

驱动摆杆2和后架102之间的螺栓205上还设有环形的挡块208,挡块208将后架102和驱动摆杆2之间隔开一段距离,防止驱动摆杆2距离后架102过近造成驱动摆杆2摆动不便的缺陷。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使辅助凳可以应对不同宽度的地垄,使辅助凳本体1所对应的前架101和后架102上的横杆301设为两段式结构,横杆301之间通过相对应的方形套筒7进行连接,横杆301均插接在方形套筒7内实现相互连接。

同时,为了便于对后架102的高度进行调节,将后架102上的立体三通连接件403进行改进,使立杆303在立体三通连接件403上为贯穿式连接,这样,后架102对应的方形框可通过立体三通连接件403在立杆303上进行上下高度的调节,并在立体三通连接件403侧面设置对应的紧固件8便于进行定位固定。

本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将移动式草莓采摘辅助凳跨在草莓种植垄上,前架朝垄头方向,在前架内放置两到三个适宜大小的容器,以供放置草莓,果农可坐在后架上,这样相当于骑在垄上,然后采摘当前区域即前架和后架之间的草莓。采摘过程中,双手一齐采摘,并可不时地把采摘的草莓放在前架已放置好的容器内,待采摘完之后,舒展腰背,手臂带动伸缩式驱动摆杆向后摆动一定角度,此时,单向轮超前架方向摆动,轮子固定不转,这样通过单向轮与地面的固定支撑带动辅助凳本体向后方移动,而后,使伸缩式驱动摆杆复位的过程中,单向轮向后摆动,轮子转动,不会对地面造成摩擦,因而此过程不会带动辅助凳本体的移动。伸缩式驱动摆杆中的伸缩式结构可起到防止摆杆将辅助凳本体撑起而造成的移动不畅和颠簸等缺陷。到达下一区域后,继而弯腰采摘下一区域的草莓。采摘过程,整个采摘动作连贯,可实现草莓的连续、高效采摘,大大减轻采摘人员的劳动负担。

以上具体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种表现形式,并非对本发明作何种限制,在本发明的设计思想和权利要求范围内,对本发明做出任何修改或改变,均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