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田杂草防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21960发布日期:2019-04-05 21:35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农田杂草防控方法。



背景技术:

田间杂草的发生与危害,严重制约着作物产量的提高,即使在现代农业良好的防除条件下,杂草危害仍造成农作物减产10%,若不防除则可造成45%~96%的产量损失。

目前防控杂草的主要手段是使用各种化学除草剂,化学方法能够省去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化学药剂的大量使用也容易引发一系列的问题,诸如除草剂抗性杂草植株的出现、土壤污染、水质的退化,以及对非杂草生物(特别是人、畜)的危害等。简单依赖化学除草剂,“有草即打药”的模式不仅成本较高、效果有限,并且容易引发作物药害等负面影响。

我国古代至近代对于农田杂草依然采用火烧处理,大多数情况下是以焚烧作物秸秆和干树枝为主,虽然对杂草发生起到了一定的防控作用,但由于没有完备的火烧技术体系,燃料的选用,火烧处理杂草时期、处理时间没有一个科学完备的标准,盲目的滥烧也带来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但是用火烧防控杂草的效果是不能否定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农田杂草防控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农田杂草防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喷火设备:高温喷枪、液化石油气罐或橡胶燃气管,采用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的主要优点是污染少、发热量高、易于运输、储存设备简单,除草效率较高;

火烧杂草处理时期:选择在农田作物苗齐,双子叶杂草的两叶一心期,单子叶杂草两叶一新期对杂草进行火烧处理,此时大部分杂草已经出苗,且心叶(新叶)的生命力脆弱容易受到高温伤害而导致死亡或生长发育变延缓;

杂草的处理部位:用喷枪喷头的外焰对准双子叶杂草的生长点和单子叶杂草新叶;

火烧时间:每株杂草处理3-5s;(根据杂草出苗多少调整处理时间)

杂草处理次数:根据杂草的出苗情况而定,及时到田间观察,在杂草的三叶期及时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针对传统的通过焚烧秸秆来控制农田杂草效率低、污染大、浪费资源的缺陷,建立新的火烧防控杂草的标准体系,从喷火设备、火烧处理杂草的时期、火烧处理时长、火烧处理次数四个方面,使火烧法防控杂草能够有一个科学的技术体系,提高了杂草防控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以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下述说明中的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实施例1

一种农田杂草防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喷火设备:高温喷枪、液化石油气罐或橡胶燃气管;

火烧杂草处理时期:选择在杂草的三叶期对杂草进行火烧处理;

杂草的处理部位:用喷枪喷头的外焰对准杂草的生长点;

火烧时间:每株杂草处理3-5s;

杂草处理次数:根据杂草的出苗情况而定,及时到田间观察,在杂草的三叶期及时处理。

本发明方法改进点包括以下方面:喷火设备:高温喷枪、液化石油气罐和橡胶燃气管,采用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的主要优点是污染少、发热量高、易于运输、储存设备简单,除草效率较高;火烧杂草处理时期:选择在杂草的三叶期对杂草进行火烧处理,此时大部分杂草已经出苗且生命力脆弱较容易除去;杂草的处理部位:用喷枪喷头的外焰对准杂草的生长点;火烧时间:每株杂草处理3-5s;杂草处理次数:根据田间杂草的出苗情况而定,及时到田间观察,在杂草的三叶期及时处理。本发明方法主要用于农田杂草防控,可结合农艺、机械等除草方式来降低化学除草对环境、人畜的负面影响,更适合小规模种植有机农田或蔬菜田的杂草防控,实现真正的绿色、有机农业。

本发明实施例中未尽之处,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从现有技术中选用。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上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田杂草防控方法,涉及农业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改进点包括以下方面:喷火设备:高温喷枪、液化石油气罐或橡胶燃气管;火烧杂草处理时期:选择在杂草的三叶期对杂草进行火烧处理;杂草的处理部位:用喷枪喷头的外焰对准杂草的生长点;火烧时间:每株杂草处理3‑5s;杂草处理次数:根据杂草的出苗情况而定,及时到田间观察,在杂草的三叶期及时处理。本发明方法主要用于农田杂草防控,更适合小规模种植有机农田或蔬菜田的杂草防控。

技术研发人员:海江波;周龙;董永利;郭勇;郗洛延;郑涛;王艳丽;周昕凡;姚广平;段长林;刘凌;祁皓天;李川;梁翠丽;乔佳秀;罗洁;米璐璐;郑晓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1.04
技术公布日:2019.04.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