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采区植被恢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842496发布日期:2019-06-11 21:22阅读:5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五采区植被恢复方法。



背景技术:

多年以来,由于社会经济和城市的不断发展,采石、采砂、采矿、取土场、砖瓦窑场这五采区的对资源的大量开采,导致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特别是露天开采,大量破坏了植被和山坡土体产生的较陡边坡极易促使采区地区水土流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五采区植被的恢复方法,用于解决因露天开采大量破坏了植被和山坡土体产生边坡导致采区水土流失的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五采区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s1,修整边坡、修填凹坑;

s2,于边坡上按间距、行距1m插设长100-200cm的锚杆,所述锚杆端部超出边坡坡面3-5cm;通过锚杆铺设机编锌网,坡顶铺网超过坡顶1-3m,并开沟固定;

s3,于锌网上喷射营养基质土,喷射所述营养土厚度为10-12cm,所述营养基质土包含以下重量比的成分:沙壤土20-30份、有机质5-10份、保水剂0.01-0.05份、复合肥0.5-1份;

s4,于所述营养基质土上喷射与农家肥混合的爬山虎、常青藤和滇朴种子;在局部凹缓边坡坡面处每100m2种植6-7棵清香木;

s5,喷射后覆盖无纺布防雨水冲刷。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s3步骤中,有机质包含以下重量比的成分:甘蔗渣15份、锯末9份、稻壳5份、玉米芯颗粒7份,上述组分混合均匀后加腐熟菌剂,再加水搅拌至含水60%,建堆腐熟5-7天即得有机质。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对五采区的边坡进行植被恢复,可有效解决五采区边坡水土流失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一种五采区植被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修整边坡、修填凹坑;

s2,于边坡上按间距、行距1m插设长100cm的锚杆,锚杆端部超出边坡坡面3cm;通过锚杆铺设机编锌网,坡顶铺网超过坡顶1m,并开沟固定;

s3,于锌网上喷射营养基质土,喷射所述营养土厚度为10cm,所述营养基质土包含以下重量比的成分:沙壤土20份、有机质5份、保水剂0.01份、复合肥0.5份。有机质包含以下重量比的成分:甘蔗渣15份、锯末9份、稻壳5份、玉米芯颗粒7份,上述组分混合均匀后加腐熟菌剂,再加水搅拌至含水60%,建堆腐熟5天即得有机质。

s4,于所述营养基质土上喷射与农家肥混合的爬山虎、常青藤和滇朴种子;在局部凹缓边坡坡面处每100m2种植6棵清香木。

实施例二,一种五采区植被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修整边坡、修填凹坑;

s2,于边坡上按间距、行距1m插设长150cm的锚杆,所述锚杆端部超出边坡坡面4cm;通过锚杆铺设机编锌网,坡顶铺网超过坡顶2m,并开沟固定;

s3,于锌网上喷射营养基质土,喷射所述营养土厚度为11cm,所述营养基质土包含以下重量比的成分:沙壤土25份、有机质7份、保水剂0.03份、复合肥0.7份。有机质包含以下重量比的成分:甘蔗渣15份、锯末9份、稻壳5份、玉米芯颗粒7份,上述组分混合均匀后加腐熟菌剂,再加水搅拌至含水60%,建堆腐熟6天即得有机质。

s4,于所述营养基质土上喷射与农家肥混合的爬山虎、常青藤和滇朴种子;在局部凹缓边坡坡面处每100m2种植7棵清香木;

s5,喷射后覆盖无纺布防雨水冲刷。

实施例三,一种五采区植被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修整边坡、修填凹坑;

s2,于边坡上按间距、行距1m插设长200cm的锚杆,所述锚杆端部超出边坡坡面5cm;通过锚杆铺设机编锌网,坡顶铺网超过坡顶3m,并开沟固定;

s3,于锌网上喷射营养基质土,喷射所述营养土厚度为12cm,所述营养基质土包含以下重量比的成分:沙壤土30份、有机质10份、保水剂0.05份、复合肥1份。有机质包含以下重量比的成分:甘蔗渣15份、锯末9份、稻壳5份、玉米芯颗粒7份,上述组分混合均匀后加腐熟菌剂,再加水搅拌至含水60%,建堆腐熟7天即得有机质。

s4,于所述营养基质土上喷射与农家肥混合的爬山虎、常青藤和滇朴种子;在局部凹缓边坡坡面处每100m2种植7棵清香木;

s5,喷射后覆盖无纺布防雨水冲刷。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五采区植被恢复方法,具体为在五采区边坡于边坡上按间距、行距1m插设长锚杆,锚杆端部超出边坡坡面3‑5cm;通过锚杆铺设机编锌网,坡顶铺网超过坡顶1‑3m,并开沟固定;于锌网上喷射营养基质土,喷射所述营养土厚度为10cm,于营养基质土上喷射与农家肥混合的爬山虎、常青藤和滇朴种子;在局部凹缓边坡坡面处每100m2种植6棵清香木;喷射后覆盖无纺布防雨水冲刷。通过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对五采区的边坡进行植被恢复,可有效解决五采区边坡水土流失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旭;陈洁;杨剑辉;金智伟;夏谷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明市西山林场
技术研发日:2019.01.29
技术公布日:2019.06.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