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大白菜自动垂直拔取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23404发布日期:2019-04-17 02:32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业大白菜自动垂直拔取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白菜收获机,具体涉及一种农业大白菜自动垂直拔取收获机,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将大白菜整株拔取的农业大白菜自动拔取收获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农业机械的不断发展,其中在现在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大白菜是生活中所必需的蔬菜之一,其中在对应大白菜的收获过程中由于大白菜的体型较大,所以大多都是利用人工进行收获,当大白菜在大面积的种植过程中收获大白菜就需要大量的人工进行收获,从而进一步的增加了劳动量,同时也进一步增加了大白菜的种植成本。

对于上述问题人们已经意识到并加以改进,在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10946570.9,公开了一种基于悬挂式的大白菜收获机装置,一种基于悬挂式的大白菜收获机装置,包含有提供动力的牵引动力装置、设置为与牵引动力装置联接并且设置在牵引动力装置一个侧面的侧机架、设置在侧机架上并且用于收获大白菜棵体的起获装置,通过牵引动力装置带动侧机架绕种植大白菜地块的周边移动,通过起获装置对大白菜棵体进行从土壤中拔出,实现了对大白菜地块的绕圈收获,不再人工收获,因此提高了对大白菜的收获效率。虽然于悬挂式的大白菜收获机装置能够实现对大白菜的自动收获,但是还存在以下问题:在利用左螺旋辊和右螺旋辊对大白菜进行收获的过程虽然能够将白菜进行收获,但是左螺旋辊和右螺旋辊在旋转的过程中很容易将白菜弄碎,从而给农民造成了一定的损失,进一步的减少了农民的收入。

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农业大白菜自动垂直拔取收获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农业大白菜自动垂直拔取收获机,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够在利用收获腔内的第一转轴带动收获转轮的转动,在所述收获转轮上设置有导向盘,从而能够利用导向盘在白菜之间转动,在所述收获转轮上设置有夹紧支撑杆,从而能够在所述收获转轮转动的过程中进一步带动夹紧支撑杆的转动,在所述夹紧支撑杆上设置有固定端头,在所述固定端头上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夹紧盘,并且在所述收获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压紧滑盘,从而能够从而能够在所述收获转轮转动的过程中通过所述压紧滑盘对所述夹紧支撑杆进行夹紧,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利用所述夹紧盘对白菜进行夹紧,并且能够利用所述固定端头上述设置的半圆导向盘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对所述夹紧盘进行顶压,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将白菜进行垂直拔起,从而避免了利用螺纹辊收取白菜造成的白菜损伤的现象,从而保证到白菜的完整。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农业大白菜自动垂直拔取收获机,包括有一机体,所述机体上设有转动的滚轮,所述机体上设有一收获腔,所述收获腔内设有一转动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设有一收获转轮,所述收获转轮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一导向盘,所述收获转轮上设有两圈相对应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分别设有一连接在所述收获转轮上的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上分别设有一在两侧所述导向盘内摆动的夹紧支撑杆,所述夹紧支撑杆上分别连接有一固定端头,所述固定端头上分别设有一相对应的夹紧盘,所述滑动杆上还分别设有一带动所述夹紧支撑杆滑动的定位杆,所述夹紧支撑杆上分别连接有一相对应的第一压紧杆,所述收获腔两侧分别设有一连接在所述机体上的压紧滑盘,两侧所述压紧滑盘分别与所述第一压紧杆相对应,每两根所述夹紧支撑杆之间分别通过一弹压杆相对应连接,所述固定端头上还分别设有一带动所述夹紧盘滑动的半圆导向盘,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转轴的转动进一步带动所述收获转轮的转动,在所述收获转轮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导向盘,从而能够在所述收获转轮转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导向盘的转动,从而能够利用所述导向盘进行导向,在所述收获转轮上设置有两圈相对应的第一凹槽,在所述第一凹槽内分别设置有一滑动杆,在所述滑动杆上设置有摆动的夹紧支撑杆,从而能够在所述收获转轮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同时带动所述夹紧支撑杆的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夹紧盘的转动,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压紧杆进一步的对所述加紧支撑杆进行顶压,从而能够利用两个相对应的夹紧盘能够对白菜进行夹紧,并且能够利用所述固定端头内设置的半圆导向盘,从而能够利用半圆形设置的半圆导向盘与地面接触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将夹紧盘顶起,从而能够实现将白菜垂直拔起,从而避免了利用璇辊收获大白菜造成的白菜损坏的问题,并且能够在所述收获转轮继续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对白菜的连续收获,从而进一步减轻劳动量,增加农民收入。

所述机体一端设有一与所述夹紧盘相对应的接盘,所述机体内还设有一与所述收获腔相对应的输送腔,所述输送腔内设有一转动的链条,所述链条上设有一排与所述接盘相对应的输送架,能够利用所述输送腔内设置的链条进一步带动所述输送架的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对白菜进行进一步的输送,从而进一步减轻劳动量。

进一步的,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凹槽构成一组,所述滑动杆上分别设有一滑动的转动套筒,所述夹紧支撑杆分别连接在所述转动套筒上,所述转动套筒上还分别连接有一连接杆,所述定位杆分别设置有两根,且每两根所述定位杆交叉对应连接在所述转动套筒上,每相邻两根所述定位杆之间分别通过一导向杆相对应连接,在所述滑动杆上设置有一滑动套筒,所述滑动套筒能够在所述滑动杆上转动同时也能够在所述滑动杆上滑动,当所述收获转轮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定位杆的转动,并且每相邻两根所述定位杆之间分别通过一导向杆相对应连接,从而能够利用所述导向杆对所述夹紧盘进行导向,从而能够使两个相对应设置的夹紧盘能够准确的夹紧白菜,避免了所述夹紧盘随意的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端头上分别设有一第三转孔,所述第三转孔内分别设有一滑动的第二压紧杆,所述半圆导向盘呈半圆形设置且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压紧杆上,所述固定端头上还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三转孔相对应连通的第三凹槽和一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压紧杆上分别连接有一在所述第三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内滑动的第四压紧杆和一第三压紧杆,所述夹紧盘分别连接在所述第四压紧杆上,所述第二凹槽内分别设有一弹压所述第三压紧杆的第一弹簧,所述夹紧盘呈锥形设置,且所述夹紧盘上分别设有一夹紧盘内槽,所述夹紧盘上的端部还分别连接有一与所述夹紧盘内槽相对应的限位盘,在所述收获转轮转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固定端头的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半圆导向盘的转动,当所述半圆导向盘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与地面接触,从而能够利用所述半圆导向盘进一步的对所述第二压紧杆进行顶压,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对所述夹紧盘进行顶压,从而实现了利用所述夹紧转盘进一步将白菜垂直的拔起,避免了利用璇辊收获白菜造成白菜损坏的问题,并且在所述夹紧盘上设置有限位盘,从而能够利用限位盘对白菜进行阻挡,从而防止白菜在随着所述收获转轮转动的过程中掉落。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压紧杆内分别设有一呈t型的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内设有一滑动的第六转轴,所述第六转轴的一端连接有一在所述第二内腔内滑动的弹压板,所述第二内腔内还分别设有一弹压所述弹压板的第三弹簧,所述第六转轴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一压紧头,所述夹紧盘分别连接在所述压紧头上,能够在所述夹紧盘夹紧白菜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所述第三弹簧对所述弹压板进一步的弹压,从而能够实现对不同大小的白菜进行夹紧。

进一步的,所述机体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二转孔,所述第一转轴在两侧所述第二转孔内转动,所述机体两侧还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二转孔相对应连通的第一内腔,所述第一转轴两端分别连接有一在所述第一内腔内转动的第一锥齿轮和一第二锥齿轮,所述机体内还设有一转动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连接有一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三锥齿轮,所述输送腔的两端分别包括有一设在所述机体上第一转孔,两端所述第一转孔内分别设有一转动的第三转轴和一第四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与所述第四转轴上分别设有一链轮,所述链条在所述第三转轴和所述第四转轴所设的链轮上转动,所述机体内还设有一与所述第四转轴相对应的第二内腔,所述第四转轴的端部连接有一在所述第二内腔内转动的第六锥齿轮,所述机体内还设有一转动的第五转轴,所述第五转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第四锥齿轮和一第五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与所述第五锥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和所述第六锥齿轮相对应啮合连接,能够通过所述第二转轴的转动进一步带动所述第一转轴的转动,并且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转轴的转动同时带动所述第五转轴的转动,能够在所述第五转轴的转动同时带动所述第四转轴的转动,从而能够实现带动所述链条在所述输送腔内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机体内设有一与所述输送腔相对应连通的第一输送口,所述机体内还设有一与所述输送腔相对应连通的第二输送口,所述机体内还设有一与所述第二输送口相对应连通的存储腔,所述输送架与所述第二输送口相对应,能够使白菜通过所述第一输送口进一步流通到所述输送腔内,从而能够利用所述链条的转动进一步的对白菜进行输送,从而能够进一步的通过所述第二输送口进一步的流通到所述存储腔内,从而实现对白菜的从收获到存储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紧杆的端部分别连接有一呈半圆形的压紧头,所述压紧滑盘的端部分别连接有一与所述压紧头相对应的导向板,两侧所述导向板呈倾斜状设置,所述压紧滑盘上分别连接有一排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分别连接在所述机体上。

能够在所述收获转轮转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压紧头的转动,并且能够通过所述压紧头在所述导向板上滑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对所述第一压紧杆的逐渐的压紧,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夹紧盘进一步的对白菜进行夹紧。

进一步的,所述夹紧支撑杆上分别设有一呈凹形的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内分别设有一转动的转动套环,所述弹压杆内分别设有一弹压杆内腔,所述弹压杆内腔内分别设有一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每组所述夹紧支撑杆所设的转动套环相对应连接,能够通过所述弹压杆内腔内设置的第二弹簧对所述夹紧支撑杆进行相对应的弹压,从而能够使所述夹紧盘处于开启的状态,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白菜设在所述夹紧盘内槽内。

进一步的,两侧所述导向盘内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压紧杆相对应的滑动槽,所述第一压紧杆分别在所述滑动槽内滑动,在所述导向盘内设置有滑动槽,从而能够使所述第一压紧杆在所述滑动槽内滑动,从而能够进一步利用所述滑动槽对所述第一压紧杆的滑动进行限位,从而能够防止所述夹紧支撑杆随意的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链条上连接有一圈固定块,所述输送架呈l型设置,所述输送架分别连接在所述固定块上,且所述固定块上所设输送架分别设有一排,能够将所述输送架设置呈一排,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到所述输送架能够将白菜进行正常的输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够在利用收获腔内的第一转轴带动收获转轮的转动,在所述收获转轮上设置有导向盘,从而能够利用导向盘在白菜之间转动,能够在所述收获转轮转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导向盘的转动,并且在所述收获转轮上设置有两排相对应的第一凹槽,在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滑动杆,所述夹紧支撑杆能够在所述滑动杆转动同时也能够在所述滑动杆上摆动,从而能够通过所述收获转轮的转动进一步的带动所述夹紧支撑杆的转动,在所述夹紧支撑杆上设置有固定端头,在所述固定端头上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夹紧盘,并且在所述收获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压紧滑盘,从而能够从而能够在所述收获转轮转动的过程中通过所述压紧滑盘对所述夹紧支撑杆进行夹紧,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利用所述夹紧盘对白菜进行夹紧,并且能够利用所述固定端头上述设置的半圆导向盘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对所述夹紧盘进行顶压,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将白菜进行垂直拔起,从而避免了利用螺纹辊收取白菜造成的白菜损伤的现象,从而保证到白菜的完整,从而进一步的减轻劳动量,增加农民的收入,并且能够利用所述输送腔内设置链条进一步带动所述输送架的转动,从而能够利用所述输送架进一步的对白菜进行进一步的输送存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农业大白菜自动垂直拔取收获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农业大白菜自动垂直拔取收获机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农业大白菜自动垂直拔取收获机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收获转轮部分的其中一第一凹槽结构示意。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固定端头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第四压紧杆与压紧头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压紧滑盘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弹压杆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链条与输送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夹紧盘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收获腔、3第一转轴、4收获转轮、5导向转轮、6夹紧支撑杆、7夹紧盘、8固定块、9压紧滑盘、10第二转轴、11滚轮、12第一输送口、13接盘、14第一转孔、15第三转轴、16第四转轴、17链轮、18链条、19输送架、20输送腔、21第二输送口、22存储腔、23第一凹槽、24第二转孔、25转动套筒、26连接杆、27定位杆、28滑动槽、29第一压紧杆、30压紧头、31导向杆、32弹压杆、33固定端头、34第一内腔、35第一锥齿轮、36第二锥齿轮、37第三锥齿轮、38第四锥齿轮、39第三转孔、40第二凹槽、41第三凹槽、42第二压紧杆、43第三压紧杆、44第四压紧杆、45限位盘、46第一弹簧、47半圆导向盘、48转动套环、49第二弹簧、50弹压杆内腔、51连接轴、52导向盘、53第五转轴、54第二内腔、55第五锥齿轮、56第六锥齿轮、57滑动杆、58压紧头、59第六转轴、60弹压板、61第三弹簧、62第二内腔、63夹紧盘内槽、64导向板、65第四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10所示,一种农业大白菜自动垂直拔取收获机,包括有一机体1,所述机体1上设有转动的滚轮11,所述机体1上设有一收获腔2,所述收获腔2内设有一转动的第一转轴3,所述第一转轴3上设有一收获转轮4,所述收获转轮4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一导向盘52,所述收获转轮4上设有两圈相对应的第一凹槽23,所述第一凹槽23内分别设有一连接在所述收获转轮4上的滑动杆57,所述滑动杆57上分别设有一在两侧所述导向盘52内摆动的夹紧支撑杆6,所述夹紧支撑杆6上分别连接有一固定端头33,所述固定端头33上分别设有一相对应的夹紧盘7,所述滑动杆57上还分别设有一带动所述夹紧支撑杆6滑动的定位杆27,所述夹紧支撑杆6上分别连接有一相对应的第一压紧杆29,所述收获腔2两侧分别设有一连接在所述机体1上的压紧滑盘9,两侧所述压紧滑盘9分别与所述第一压紧杆29相对应,每两根所述夹紧支撑杆6之间分别通过一弹压杆32相对应连接,所述固定端头33上还分别设有一带动所述夹紧盘7滑动的半圆导向盘47,在所述机体1的底部设置有一空槽即收获腔2,在所述收获腔2内设置有一转动的第一转轴3,在所述第一转轴3上够设有一收获转轮4,所述收获转轮4能够在所述收获腔2内转动,在所述收获转轮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导向盘52,所述导向盘52为一个圆盘,并且所述导向盘52能够在地面上滚动,并且所述收获转轮4能够带动所述导向盘52转动,所述收获转轮4上设置有两圈相对应的第一凹槽23,所述第一凹槽23设置的数量能够根据设计的需要进行设计,并且两圈所述第一凹槽23并排相对应设置,每两个所述第一凹槽23构成一排,在每排所述第一凹槽23内分别设置有一连接在所述收获转轮4上的滑动杆57,所述滑动杆57分别设置有一根,并且在所述滑动杆57上分别设有一摆动的夹紧支撑杆6,所述夹紧支撑杆6能够分别在所述滑动支撑杆5上左右的摆动,并且也能够在所述滑动杆57上前后的滑动,所述夹紧支撑杆6能够在两侧所述导向盘52之间摆动,在所述夹紧支撑杆6的端部分别连接有一固定端头33,在所述夹紧端头33上分别设置有一夹紧盘7,所述夹紧盘7分别呈锥形设置,在所述加紧支撑杆6上分别连接有一第一压紧杆29,所述收获腔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压紧滑盘9,从而能够在所述收获转轮4转动的过程中进一步的带动所述夹紧支撑杆6的转动,所述夹紧支撑杆6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同时的带动所述第一压紧杆29的转动,当所述第一压紧杆29转动到所述压紧滑盘9以后,能够通过两侧所述压紧滑盘9进一步的对所述第一压紧杆29进行挤压,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压紧杆29分别对所述加紧支撑杆6进行挤压,从而能够能够的推动所述夹紧盘7的动作,能够通过每排两个所述夹紧盘7相对应的夹紧后能够进一步的将大白菜夹紧,并且在所述固定端头33上分别设置有一滑动的半圆导向盘47,所述半圆导向盘47呈半圆设置,从而能够在所述夹紧支撑杆6转动的过程中在所述夹紧盘7夹紧大白菜以后,能够在所述夹紧支撑杆6继续转动的过程中所述半圆导向盘47能够与地面接触,从而能够通过所述半圆导向盘47进一步的顶压所述夹紧盘7,从而能够使所述夹紧盘7产生一个向上的力,从而能够将大白菜垂直的拔起,从而避免了利用璇辊收获大白菜造成大白菜损伤的问题,进一步的保证了大白菜的完整性,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并且在每排两个所述夹紧支撑杆6之间分别通过一弹压杆32相对应连接,从而能够通过所述弹压杆32分别的对两个所述夹紧支撑杆6进行相对应弹压,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两个所述夹紧盘7处于打开的状态,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夹紧盘7能够将大白菜进行夹紧,避免了两个所述夹紧盘7对大白菜造成损伤破坏。

所述机体1一端设有一与所述夹紧盘7相对应的接盘13,所述机体1内还设有一与所述收获腔2相对应的输送腔20,所述输送腔20内设有一转动的链条18,所述链条18上设有一排与所述接盘13相对应的输送架19,在所述机体1的一端设有一接盘13,所述接盘13为一张呈半圆状的板,从而能够在所述夹紧支撑杆6转动到所述夹紧盘7的尾部时,能够通过所述弹压杆32的弹压力,能够进一步的将两个所述夹紧支撑杆6弹压开,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将两个所述夹紧盘7弹压开,从而能够使两个所述夹紧盘7内夹紧的大白菜自动的落入到接盘13内,并且在所述机体1内设置有一输送腔20,从而能够使大白菜落入到输送腔20内,在所述输送腔20内设置有转动的链条18,并且在所述链条18上设置有一圈输送架19,从而能够在所述链条18转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输送架19的转动,从而能够通过所述输送架19进一步的对大白菜进行输送,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对大白菜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如图2和图4所示,图4为本实施例收获转轮部分的其中一第一凹槽结构示意图,所有第一凹槽内的结构相同。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凹槽23构成一组,所述滑动杆57上分别设有一滑动的转动套筒25,所述夹紧支撑杆6分别连接在所述转动套筒25上,所述转动套筒25上还分别连接有一连接杆26,所述定位杆27分别设置有两根,且每两根所述定位杆27交叉对应连接在所述转动套筒25上,每相邻两根所述定位杆27之间分别通过一导向杆31相对应连接,所述第一凹槽23设置有两圈,并且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凹槽23构成一组,在所述滑动杆57上分别设置有一滑动的转动套筒25,所述转动套筒25能够在所述滑动杆57上转动,并且所述转动套筒25能够在所述滑动杆57上滑动,所述夹紧支撑杆6分别连接在所述转动套筒25上,并且所述转动套筒25上还分别连接有一连接杆26,所述定位杆27连接在所述转动套筒25上,并且在所述转动套筒25上分别连接有两根定位杆27,所述定位杆27交叉对应连接在所述连接杆26上,在每相邻两根所述定位杆27之间分别通过一导向杆31进行相对应的连接,从而能够在所述导向杆31转动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所述连接杆26同时带动所述定位杆27的转动,并且能够同时带动所述夹紧支撑杆6的同步的在所述滑动杆57上摆动和滑动,从而能够在所述收获转轮4转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导向杆31的转动,能够通过所述导向杆31能够进一步的对所述夹紧支撑杆6进行定位导向,从而能够通过所述导向杆31的转动进一步的转动到大白菜位置,从而能够使大白菜通过所述夹紧支撑杆6上所设的夹紧盘7进行夹紧定位,能够使所述夹紧盘7精确的将大白菜夹紧。

如图5和图10所示,所述固定端头33上分别设有一第三转孔39,所述第三转孔39内分别设有一滑动的第二压紧杆42,所述半圆导向盘47呈半圆形设置且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压紧杆42上,所述固定端头33上还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三转孔39相对应连通的第三凹槽41和一第二凹槽40,所述第二压紧杆42上分别连接有一在所述第三凹槽41和所述第二凹槽40内滑动的第四压紧杆44和一第三压紧杆43,所述夹紧盘7分别连接在所述第四压紧杆44上,所述第二凹槽40内分别设有一弹压所述第三压紧杆43的第一弹簧46,所述夹紧盘7呈锥形设置,且所述夹紧盘7上分别设有一夹紧盘内槽63,所述夹紧盘7上的端部还分别连接有一与所述夹紧盘内槽63相对应的限位盘45,在所述固定端头33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三转孔39,所述第三转孔39为一个通孔,所述第三转孔39内分别设置有一滑动的第二压紧杆42,所述第二压紧杆42能够在所述第三转孔39内滑动,所述半圆导向盘47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压紧杆42上,在所述固定端头33内分别设置有一第三凹槽41和一第二凹槽40,并且所述第三凹槽41与所述第二凹槽40能够分别与所述第三转孔39相对应连通,所述第二压紧杆42上分别连接有一第四压紧杆44和一第三压紧杆43,并且所述第四压紧杆44与所述第三压紧杆43能够分别在所述第三凹槽41和所述第二凹槽40内滑动,在所述夹紧盘7分别连接在所述第四压紧杆44上,从而能够在所述半圆导向盘47在地面上滑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推动所述第二压紧杆42在所述第三转孔39内滑动,从而能够同时的推动所述第四压紧杆44和所述第三压紧杆43的滑动,同时进一步的推动所述夹紧盘7的动作,从而实现所述夹紧盘7做垂直的滑动,从而能够实现所述夹紧盘7能够垂直的将大白菜拔起,避免了传统利用璇辊收获大白菜造成大白菜损伤的问题,并且能够在所述第二凹槽40内分别设置有一第一弹簧46,从而能够利用所述第一弹簧46分别对所述第三压紧杆43进行弹压,从而能够使所述半圆导向盘47复位,能够实现所述半圆导向盘47的连续工作,所述夹紧盘7呈锥形设置,并且设置有夹紧盘内槽63,从而能够利用呈锥形设置的夹紧盘7,从而能够在拔起大白菜后能够进一步的防止大白菜的脱离,在所述夹紧盘7的端部还分别连接有一限位盘45,从而能够在所述夹紧盘7随着所述夹紧支撑杆6转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将大白菜进行阻挡,从而防止大白菜从夹紧盘内槽63滑脱,所述限位盘45为一个呈半圆形的圆盘。

如图6所示,所述第四压紧杆44内分别设有一呈t型的第二内腔62,所述第二内腔62内设有一滑动的第六转轴59,所述第六转轴59的一端连接有一在所述第二内腔62内滑动的弹压板60,所述第二内腔62内还分别设有一弹压所述弹压板60的第三弹簧61,所述第六转轴5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一压紧头58,所述夹紧盘7分别连接在所述压紧头58上,在所述第四紧杆44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一第二内腔62,所述第二内腔62分别呈t型设置,并且在所述第二内腔62内分别设置有一滑动的第六转轴59,在所述第六转轴59的一端连接有一弹压板60,所述弹压板60能够在所述第二内腔62内滑动,从而能够利用所述弹压板60防止所述第六转轴59脱离所述第二内腔62,在所述第二内腔62内还设有弹压所述弹压板60的第三弹簧61,从而能够利用所述第三弹簧61对所述弹压板60进行弹压,能够进一步的对所述压紧头58进行弹压,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对所述夹紧盘7进行弹压,能够实现利用所述夹紧盘7对不同大小的大白菜进行夹紧,从而避免因大白菜直径小而无法夹紧的问题。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机体1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二转孔24,所述第一转轴3在两侧所述第二转孔24内转动,所述机体1两侧还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二转孔24相对应连通的第一内腔34,所述第一转轴3两端分别连接有一在所述第一内腔34内转动的第一锥齿轮35和一第二锥齿轮36,所述机体1内还设有一转动的第二转轴10,所述第二转轴10的一端连接有一与所述第一锥齿轮35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三锥齿轮37,所述输送腔20的两端分别包括有一设在所述机体1上第一转孔14,两端所述第一转孔14内分别设有一转动的第三转轴15和一第四转轴16,所述第三转轴15与所述第四转轴16上分别设有一链轮17,所述链条18在所述第三转轴15和所述第四转轴16所设的链轮17上转动,所述机体1内还设有一与所述第四转轴16相对应的第二内腔54,所述第四转轴16的端部连接有一在所述第二内腔54内转动的第六锥齿轮56,所述机体1内还设有一转动的第五转轴53,所述第五转轴53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第四锥齿轮38和一第五锥齿轮55,所述第四锥齿轮38与所述第五锥齿轮55分别与所述第二锥齿轮36和所述第六锥齿轮56相对应啮合连接,在所述机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第二转孔24,所述第二转孔24分别与所述收获腔2相对应连通,并且在所述机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二转孔24相对应连通的第一内腔34,所述第一转轴3的两端分别在所述第一内腔34内转动,在所述第一转轴3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第一锥齿轮35和一第二锥齿轮36,所述第一锥齿轮35与所述第二锥齿轮36能够分别在所述第一内腔34内转动,在所述机体1内设有一转动的第二转轴10,在所述第二转轴10的一端连接有一与所述第一锥齿轮35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三锥齿轮37,所述第二转轴10的另一端能够与拖拉机上的动力输出轴进行相对应的连接,从而能够通过拖拉机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二转轴10的转动,从而能够实现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一转轴3的转动,在所述输送腔2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转孔14,所述第三转轴15与第四转轴16,分别在两端所述第一转孔14内转动,在所述第三转轴15与所述第四转轴16上分别连接有链轮17,所述链条18能够在所述链轮17上转动,在所述机体1内还设有一第二内腔54,所述第四转轴16的一端能够在所述第二内腔54内转动,在所述第四转轴16的端部连接有一第六锥齿轮56,所述第六锥齿轮56能够在所述第二内腔54内转动,所述机体1内还设有一转动的第五转轴53,所述第五转轴53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第四锥齿轮38和一第五锥齿轮55,并且所述第四锥齿轮38与所述第五锥齿轮55能够分别与所述第二锥齿轮36和所述第六锥齿轮56相对应啮合连接,从而能够在所述第二转轴10转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一转轴3的转动,能够在所述第一转轴3转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收获转轮4的转动,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锥齿轮36与所述第四锥齿轮38的相对应啮合连接,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五转轴53的转动,并且能够通过所述第五锥齿轮55与所述第六锥齿轮56的相对应啮合连接,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四转轴16的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链轮17的转动,从而能够带动所述链条18在所述输送腔20内转动,能够实现对白菜进行进一步的输送。

如图1所示,所述机体1内设有一与所述输送腔20相对应连通的第一输送口12,所述机体1内还设有一与所述输送腔20相对应连通的第二输送口21,所述机体1内还设有一与所述第二输送口21相对应连通的存储腔22,所述输送架19与所述第二输送口21相对应,在所述机体1内设有一与所述输送腔20相对应连通的第一输送口12,并且所述接盘13与所述第一输送口12相对应,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输送口12进一步的将白菜流通到所述输送腔20内,在所述机体1内还设有一第二输送口21,所述第二输送口21设在所述机体1的顶部,并且所述第二输送口21与所述存储腔22相对应连通,从而能够通过所述链条18将白菜通过所述第二输送口21进一步的输送到存储腔22内。

如图2和图7所示,所述第一压紧杆29的端部分别连接有一呈半圆形的压紧头30,所述压紧滑盘9的端部分别连接有一与所述压紧头30相对应的导向板64,两侧所述导向板64呈倾斜状设置,所述压紧滑盘9上分别连接有一排连接轴51,所述连接轴51分别连接在所述机体1上,在所述第一压紧杆29的端部分别连接有一呈半圆形的压紧头30,在所述压紧滑盘9的端部分别连接有一导向板64,所述收获腔2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一压紧滑盘9,在两侧所述压紧滑盘9的端部分别连接有一导向板64,并且两侧所述导向板64呈梯形设置,从而能够在所述第一压紧杆29随着所述收获转轮4转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与所述导向板64进行相对应的连接,当所述夹紧支撑杆6转动到大白菜的位置以后,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压紧杆29与所述导向板64相对应的连接,由于两侧所述导向板64呈梯形设置,所以两侧所述第一压紧杆29能够逐渐的推动所述夹紧支撑杆6,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将两侧所述夹紧盘7进行相对应的夹紧,并且能够在两侧所述第一压紧杆29在所述压紧滑盘9上滑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使两侧所述夹紧盘7处于夹紧的状态,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对白菜进行夹紧输送,当所述第一压紧杆29滑动到所述压紧滑盘9的端部后,能够在所述弹压杆32的弹压力下能够进一步的对两侧所述夹紧支撑杆6进行相对应的弹压,从而能够使两侧所述夹紧盘7弹开,从而进一步的将白菜落入到接盘13内,并且在所述压紧滑盘9上分别连接有一排连接轴51,从而能够通过连接轴51将压紧滑盘9固定在所述机体1上。

如图8所示,所述夹紧支撑杆6上分别设有一呈凹形的第四凹槽65,所述第四凹槽65内分别设有一转动的转动套环48,所述弹压杆32内分别设有一弹压杆内腔50,所述弹压杆内腔50内分别设有一第二弹簧49,所述第二弹簧49的两端分别与每组所述夹紧支撑杆6所设的转动套环48相对应连接,在所述夹紧支撑杆6上分别设置有一第四凹槽65,所述第四凹槽65呈圆环状设置,在所述第四凹槽65内设置有转动套环48,所述转动套环48能够在所述夹紧支撑杆6上转动,并且所述弹压杆32内分别设置有一空腔即弹压杆内腔50,在所述弹压杆内腔50内分别设置有一第二弹簧49,所述第二弹簧49分别与每相邻两个所述夹紧支撑杆6所设的转动套环48相对应连接,由于所述夹紧支撑杆6每相邻两个之间构成一组,所述第二弹簧49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转动套环48相对应连接,从而能够在所述第二弹簧49的弹压力下能够进一步的将每组所述夹紧支撑杆6进行弹压,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将两侧所述夹紧盘7弹压开,从而方便对白菜进行夹紧。

如图2所示,两侧所述导向盘52内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压紧杆29相对应的滑动槽28,所述第一压紧杆29分别在所述滑动槽28内滑动,在两侧所述导向盘52内分别设置有一滑动槽28,所述滑动槽28为一个空槽,所述第一压紧杆29能够在所述滑动槽28内滑动,所述滑动槽28设置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压紧杆29相对应,从而能够利用所述滑动槽28进一步限制所述第一压紧杆29的滑动范围,从而能够进一步的防止所述夹紧支撑杆6随意的转动。

如图9所示,所述链条18上连接有一圈固定块8,所述输送架19呈l型设置,所述输送架19分别连接在所述固定块8上,且所述固定块8上所设输送架19分别设有一排,能够在所述链条18上连接有一圈所述固定块8,从而能够将所述输送架19连接在所述固定块8上,从而能够进一步保证到所述输送架19的稳定性,并且所述输送架19分别设有一排,从而能够进一步保证到所述输送架19的正常输送功能。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发明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