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噻菌灵与多抗霉素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88128发布日期:2019-04-23 20:09阅读:5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噻菌灵与多抗霉素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噻菌灵与多抗霉素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在防治水果、蔬菜贮藏期病害中的应用,属于农药防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生鲜农产品贮藏物流是农业生产的延续,保持其优良的品质和新鲜度是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采后腐烂变质是生鲜农产品贮藏、物流运输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据统计,发达国家蔬菜、水果产品贮运过程中的损失率不到5%,而我国每年损失率高达25%~30%。灰葡萄孢菌(botrytiscinerea)、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rides)是引起果蔬采后腐烂变质的重要病原菌,可危害葡萄、草莓、桃、苹果、梨、番茄、黄瓜、茄子、韭菜等多种水果、蔬菜,不仅在果蔬生长期造成严重危害,也是贮藏期的重要病害。

生产上防治灰葡萄孢菌、炭疽病菌常用的化学杀菌剂有多菌灵、异菌脲、嘧霉胺、咪鲜胺等,但灰葡萄孢菌、炭疽病菌具有繁殖快、遗传变异大、适合度高等特点,连续使用同一药剂易产生抗药性,给防治带来极大困难,仅通过增加药剂用量或用药次数控制果蔬产品腐烂变质,无论是对于提高防腐效果还是保证果蔬质量都是不利的。同时,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杀菌剂的残留毒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寻找更加安全、广谱、用药量少的杀菌药物组合,减少化学杀菌剂的使用量,延缓抗药性的产生,是当前果蔬采后防腐保鲜的研究热点,也是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噻菌灵,属苯咪唑类杀菌剂,作用机制为抑制真菌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微管蛋白的形成,持效期长,用于防治农作物、经济作物由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引起的各种病害及果蔬防腐保鲜,是一种高效、广谱、国际上通用的杀菌剂。

多抗霉素,是广谱性、内吸性、高效、低毒的生物制剂,是金色链霉菌所产生的代谢产物,是具有肽嘧啶核苷酸类结构的抗生素,对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中许多病原真菌具有较高的活性。其作用原理主要是干扰病原菌细胞壁几丁质的生物合成,芽孢和菌丝体接触药剂后局部膨大、破裂,溢出细胞内含物,导致死亡。该药剂还有抑制病原产孢和病斑扩大的作用。市场价格较低,单独使用,防效较慢。

单独应用多抗霉素来进行预防和控制水果、蔬菜贮藏期灰霉病、炭疽病、轮纹病、青霉病效果不理想。目前,尚未见到将多抗霉素与噻菌灵复配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噻菌灵与多抗霉素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在防治水果、蔬菜贮藏期病害(尤其是灰霉病、炭疽病、轮纹病、青霉病)中的应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含噻菌灵与多抗霉素的杀菌组合物,有效成分为噻菌灵和多抗霉素,噻菌灵与多抗霉素的重量比为15:1~1:10,优选10:1~1:2,进一步优选5:1~1:2,再进一步优选3:1~1:1。

进一步地,所述含噻菌灵与多抗霉素的杀菌组合物中,可以含有农药学中允许使用和可以接受的辅料。

进一步地,所述含噻菌灵与多抗霉素的杀菌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的:噻菌灵1%~80%,多抗霉素1%~80%(优选1%~66%),余量为农药学中允许使用和可以接受的辅料。

所述农药学中允许使用和可以接受的辅料选自溶剂、分散剂、扩散剂、崩解剂、乳化剂、吸附剂、稳定剂、润湿剂、消泡剂、抗冻剂等,或其它有助于有效成分药效的稳定和发挥的允许使用助剂。

所述含噻菌灵与多抗霉素的杀菌组合物,可以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加工方法制备成适合农业生产使用的任意一种剂型,优选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乳剂、水分散粒剂、微乳剂。

本发明的含噻菌灵与多抗霉素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水果、蔬菜贮藏期病害中的应用。所述病害选自灰霉病、炭疽病、轮纹病、青霉病。

进一步地,在防治灰葡萄孢菌时,噻菌灵与多抗霉素二者的重量比以5:1~1:2为佳,3:1~1:1更佳,2:1最佳;在防治苹果轮纹病菌时,噻菌灵与多抗霉素二者的重量比以10:1~1:1为佳,3:1~1:1更佳,2:1最佳;在防治苹果炭疽病菌时,噻菌灵与多抗霉素二者的重量比以5:1~1:2为佳,3:1~1:1更佳,2:1最佳。

本发明的含噻菌灵与多抗霉素的杀菌组合物,可以成品制剂形式提供,也可以单剂形式提供,使用前直接混合,然后兑水混匀配成所需浓度,在水果、蔬菜入冷库前浸沾或喷雾,晾干后入库即可。

本发明的含噻菌灵与多抗霉素的杀菌组合物,有效成分噻菌灵、多抗霉素的作用机理完全不同,发明人通过试验(将多抗霉素与噻菌灵联合使用,在室内筛选和田间试验的基础上,测定对贮藏期灰霉病、炭疽病、轮纹病、青霉病的防腐效果,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发现,将噻菌灵与多抗霉素进行复配,具有以下优点:(1)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该组合物提高了噻菌灵对灰葡萄孢菌、轮纹病菌、炭疽病菌的杀菌活性;(2)减少了化学杀菌剂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数,降低了噻菌灵的使用成本,可提高食品的质量安全;(3)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联合使用,可延缓杀菌剂抗药性的产生;(4)果蔬产品的防腐保鲜效果更加显著,大大延长了果蔬产品的货架期,提高了果蔬产品的经济价值。

本发明使用的各种术语和短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一般含义。提及的术语和短语如有与公知含义不一致的,以本发明所表述的含义为准。

附图说明

图1:24%噻菌灵·多抗霉素微乳剂防治贮藏期苹果轮纹病的药效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然而,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下述实施例。本领域的专业人员能够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变化和修饰。

本发明对试验中所使用到的材料以及试验方法进行一般性和/或具体的描述。虽然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所使用的许多材料和操作方法是本领域公知的,但是本发明仍然在此作尽可能详细描述。

下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仪器、试剂、材料等,若无特别说明,均为现有技术中已有的常规仪器、试剂、材料等,可通过正规商业途径获得。下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实验方法,检测方法等,若无特别说明,均为现有技术中已有的常规实验方法,检测方法等。

本发明所用噻菌灵、多抗霉素,均可通过常规购买途径购买得到,生产厂家较多,比如:多抗霉素可购买山东玉成生化农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多抗霉素原药,其登记证号为:pd20100759。

实验噻菌灵与多抗霉素复配对病害的防治作用研究(室内毒力测定)

一、供试药剂:噻菌灵、多抗霉素原药。将原药用丙酮溶解,并配成10000μg/ml的母液,以0.2%的体积分数加入乳化剂tween-80,于冰箱中4℃下贮藏备用,使用时以无菌水稀释至适当浓度。

二、供试病原菌:蒜薹灰霉病菌(botrytiscinerea)、苹果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dothidea)、苹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rides)。

三、室内毒力测定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噻菌灵、多抗霉素及二者不同配比组合进行毒力测定,并计算共毒系数(ctc)。

单剂毒力测定方法:先将供试药剂噻菌灵、多抗霉素配制成5个浓度梯度(噻菌灵:8.0、4.0、2.0、1.0、0.5mg/kg;多抗霉素:20.0、10.0、5.0、2.5、1.25mg/kg),将病原菌于pda培养基上26℃预培养3d,用直径7mm的打孔器在靠近菌落边缘的同一圆周上打取菌饼,接种到含有不同药剂浓度的培养基平板上,每皿一片,置于26℃恒温箱内培养3d,用十字交叉法测定各处理的菌落生长直径,以清水为对照,每浓度处理重复4次。测定菌落径向线性生长量,确定药剂对菌落生长的抑制率。通过菌丝生长抑制概率值和药剂浓度对数值之间的线性回归分析,求出各药剂对菌株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值)。

混剂联合毒力测定:在单剂毒力测定的基础上,将供混配的噻菌灵、多抗霉素分别按其ec50值剂量按体积比例分别设置15:1、10:1、5:1、3:1、2:1、1:1、1:2、1:3、1:5、1:10共10个配比,按不同配比配制成最终质量浓度为3.0、1.5、0.75、0.375、0.1875mg/kg5个系列浓度的含药pda培养基,测定药剂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每处理(每菌株每浓度水平)重复4次。通过菌丝生长抑制概率值和药剂浓度对数值之间的线性回归分析,求出混配药剂对菌株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值和ctc值,以不加药剂的pda培养基作为对照。

四、数据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均由microsoftexcel2013、dps数据处理工作平台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每种药剂的ec50值、95%置信限。利用孙云沛法(1960)计算混配剂的共毒系数,根据共毒系数大小评价混配剂的增效作用。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各药剂抑制率:

抑制生长率(%)=[(对照抑菌圈直径-处理抑菌圈直径)/(对照抑菌圈直径-5mm打孔直径)]×100;

抑制生长率(%)=[(对照菌落直径-处理菌落直径)/(对照菌落直径-菌饼直径)]×100;

毒力指数ti=(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

混配剂实际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ec50/混配制剂ec50)×100;

混配剂理论毒力指数tti=单剂a的ti×pa+单剂b的ti×pb(pa和pb分别为混配剂中有效成分的百分含量);

共毒系数ctc=混配剂的实际毒力指数ati/混配剂的理论毒力指数tti×100;

增效作用判断:ctc≥120,具有增效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80,为拮抗作用。

五、结果与分析:如表1~表3所示。

表1噻菌灵与多抗霉素不同比例混配对灰葡萄孢菌的毒力测定结果

由表1可见,噻菌灵、多抗霉素及其混配制剂,对灰葡萄孢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中噻菌灵与多抗霉素的配比在5:1~1:2之间时,对供试病原菌的共毒系数值(ctc)大于120,表明这两种组合物在此配比下具有很好的协同增效作用,尤其是配比在3:1~1:1之间,ec50值均明显低于噻菌灵和多抗霉素单独使用的ec50值,混配制剂对灰葡萄孢菌的抑制活性显著提高,共毒系数值达167.13~225.91,增效作用更为显著。

表2噻菌灵与多抗霉素不同比例混配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毒力测定结果

由表2可见,噻菌灵、多抗霉素及其混配制剂,对苹果轮纹病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中噻菌灵与多抗霉素的配比在10:1~1:1之间时,对供试病原菌的共毒系数均在120以上,表明这两种组合物在此配比下具有很好的协同增效作用,尤其是配比在3:1~1:1之间,混配制剂的ec50值均明显低于噻菌灵和多抗霉素单独使用的ec50值,共毒系数(ctc)值达188.43~255.79,增效作用更为显著。

表3噻菌灵与多抗霉素不同比例混配对苹果炭疽病菌的毒力测定结果

由表3可见,噻菌灵、多抗霉素及其混配制剂,对苹果炭疽病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中噻菌灵与多抗霉素的配比在5:1~1:2之间时,对供试病原菌的共毒系数均在120以上,表明这两种组合物在此配比下具有很好的协同增效作用,尤其是配比在5:1~1:1之间,混配制剂的ec50值均明显低于噻菌灵和多抗霉素单独使用的ec50值,共毒系数(ctc)值达153.07~230.49,增效作用更为显著。

实施例127%噻菌灵·多抗霉素水乳剂

组分组成如下(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

制备方法为:将上述各活性成分、各种助剂按比例充分混合,使溶解成均匀油相,高速搅拌下,油相与水相混合,得27%噻菌灵·多抗霉素水乳剂。

实施例210%噻菌灵·多抗霉素水分散粒剂

组分组成如下(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

制备方法为:将上述各活性成分、木质素磺酸盐、润湿剂、崩解剂、填料按比例充分混合,经气流粉碎机粉碎至粒径5μm,得母粉,将母粉与烷基酚聚氧乙烯嘧充分混合后造粒、烘干、过筛,从而制得10%噻菌灵·多抗霉素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320%噻菌灵·多抗霉素悬浮剂

组分组成如下(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

制备方法为:将上述各活性成分、各种助剂和水按比例充分混合均匀,投入砂磨机,研磨至粒径5μm,制得20%噻菌灵·多抗霉素悬浮剂。

实施例430%噻菌灵·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

组分组成如下(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

制备方法为:将上述各活性成分、各种助剂及填料按比例充分混合均匀,混合物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制得30%噻菌灵·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524%噻菌灵·多抗霉素微乳剂

组分组成如下(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

制备方法为:将上述各活性成分、各种助剂按比例充分混合,使溶解成均匀油相,高速搅拌下,油相与水相混合,得24%噻菌灵·多抗霉素微乳剂。

应用实例1:24%噻菌灵·多抗霉素微乳剂防治贮藏期苹果轮纹病研究

2017年9月2日在曲阜市吴村镇吴村苹果园,品种为金帅,选择无腐烂、无机械伤的苹果进行浸果试验。将苹果分别浸入各药剂处理(24%噻菌灵·多抗霉素微乳剂1000倍、750倍、500倍;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43%戊唑醇悬浮剂1500倍)和清水对照中(24%噻菌灵·多抗霉素微乳剂由实施例5制备),浸果时间为30s,然后置于田间树下铺垫的灭菌滤纸上阴干。随后运回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在冷藏库(温度1.0±1.0℃)中预冷24h,每处理4个重复,每重复50个苹果放入pe保鲜袋中,然后整齐放入可周转塑料果实包装箱中,每箱一个重复,共192箱,最后放入冷藏库(温度1.0±1.0℃)中进行贮藏。贮藏后15d、30d、45d、60d每个重复分别取出一箱,进行果实腐烂率调查。20℃常温下处理方法同上。

药效统计分析方法:按下列公式计算药剂防效;利用dps软件进行duncan新复极差检验其差异性(p≤0.05)。

a.

b.

结果如表4(图1)所示(注:表4、5中,各稀释倍数,对固体剂型而言,是指质量倍数,对液体剂型而言,是指体积倍数)。

表424%噻菌灵·多抗霉素微乳剂防治贮藏期苹果轮纹病的药效结果

由表4可知,经24%噻菌灵·多抗霉素微乳剂750倍、500倍采后浸果处理后,冷藏条件下苹果贮藏60d时的腐烂率显著低于对照药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43%戊唑醇悬浮剂1500倍的腐烂率,效果显著优于其他各处理。室温条件下,25d调查时,24%噻菌灵·多抗霉素微乳剂750倍、500倍处理对苹果轮纹病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其他各处理。因此,采后24%噻菌灵·多抗霉素微乳剂浸果处理苹果,可抑制贮藏过程中苹果轮纹病菌的发生,从而延长贮藏期,提高果品的商品价值。

应用实例2:20%噻菌灵·多抗霉素悬浮剂防治贮藏期蒜薹灰霉病研究

2017年5月4日于金乡县鱼山镇农户蒜薹专用冷库进行试验。蒜薹采收入库前,于20%噻菌灵·多抗霉素悬浮剂(实施例3制备)1000倍、750倍、500倍,25%咪鲜胺水乳剂250倍,清水对照中浸沾蒜薹苔梢30s,沥干水分后入库存放。待蒜薹预冷至-0.3℃±0.2℃后,装入硅窗袋贮存,与其他蒜薹一起正常冷库管理。试验观察期为240天。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2袋(每袋约19kg蒜薹)。分别于90d、120d、150d、180d、210d、240d调查蒜薹腐烂率、苔梢颜色等各项指标。

a.

b.

结果如表5所示。

表520%噻菌灵·多抗霉素悬浮剂防治蒜薹灰霉病的药效试验结果

由表5可知,经20%噻菌灵·多抗霉素悬浮剂1000倍、750倍、500倍采后浸稍处理后,蒜薹贮藏240d防治效果均在87%以上,且苔稍颜色正常,无失水现象,表现出良好的防腐保鲜效果,显著优于25%咪鲜胺水乳剂250倍。因此,蒜薹采后,应用20%噻菌灵·多抗霉素悬浮剂浸沾或喷雾苔稍,可显著抑制蒜薹贮藏过程中灰霉病的发生,从而延长贮藏期,提高贮藏商品性。

给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上述实施例,以完全公开和描述如何实施和使用所主张的实施方案,而不是用于限制本文公开的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修饰将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本说明书引述的所有出版物、专利和专利申请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如同这些出版物、专利和专利申请各自特别地和个别地表明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