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鱼卵苗孵化培养的装置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30113发布日期:2019-04-29 13:27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鱼卵苗孵化培养的装置和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水生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便携式鱼卵苗孵化培养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各大江河流域的水电梯级开发快速发展并日渐完全,带来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水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对以鱼类为代表的水生生物影响重大,造成部分江河流域的鱼类资源大幅减少,部分江段的部分鱼种处于濒危状态甚至消失。流域内的各大水电站梯级联合生态调度,是对改善流域水生态水环境、重要水生生物栖息地生境状况的有利措施和重要举措。对流域梯级联合生态调度效果评价的重要研究内容包括生态调度措施对鱼类栖息地生境改善、鱼类产卵繁殖是否有益,其重要研究任务包括:调度期和非调度期鱼类早期资源的差异分析、调度目标鱼类产卵场推求、流域已知大型产卵场的产卵种群和规模分析等。而完成以上任务需要采集、培养、鉴定、分析大量的鱼卵、鱼苗。

在江河流域的大型产卵场采集的鱼卵、鱼苗种类繁多。鱼卵按卵膜是否粘性分为粘性卵、非粘性卵,按卵的漂浮程度分为漂流性卵、半漂性卵、沉性卵,按卵膜径大小分为大卵、中卵、小卵、微小卵、小小卵等;鱼苗按食性分为动物食性鱼苗、杂食性鱼苗、植物食性鱼苗。为达到江河流域产卵场的鱼卵鱼苗的孵化、培育、鉴定、分析目的,科研实验用鱼卵苗孵化培育装置及系统需兼顾采样样品现场暂养、室内初步分类挑拣、鱼卵苗不同种类之间持续培养,同时还需满足鱼卵苗在采样、运输和室内培养等各环节的供水、泵氧和喂食要求,需要一种易于携带、设计精细、运行稳定和适合多种鱼卵苗同时进行孵化培养的装置。

但是,目前已有的鱼卵孵化装置的设计理念多为规模化、专一化,如适用于某种或某一类鱼类的鱼卵孵化装置的有:cn201510837661.4-一种冷水性鱼类鱼卵孵化和苗种培育系统、cn201710592132.1-一种用于鲴亚科鱼类鱼卵孵化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cn201721588691.7-一种新型淡水鱼卵孵化装置等、cn201410065934.3-沉性鱼卵孵化器,主要适用对象为水产养殖、鱼类人工繁殖等大规模鱼卵孵化、鱼苗培育;再如为满足某一优点要求的装置有:cn201510104173.2-一种节水型鱼卵孵化装置、cn201520134717.5-一种便携式鱼卵孵化装置等,主要突出了孵化装置节水、便于携带的功能。以上鱼卵孵化装置及设备较难满足江河流域产卵场研究的鱼卵鱼苗的孵化、培育、鉴定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鱼卵苗孵化培养的装置,该装置划分成不同功能的仓室,通过各仓室的合理布局,能实现多种鱼卵、鱼苗同时持续分类培养的目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上述装置孵化培养鱼卵苗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便携式鱼卵苗孵化培养的装置,包括箱体,设于箱体内部的储水仓、鱼卵苗暂养仓、鱼卵孵化仓、鱼苗培育仓、鱼苗进食仓、循环水过滤仓、过滤水暂存仓和动力仓;所述储水仓内设有蓄水槽;所述鱼卵苗暂养仓内设有若干个鱼卵苗培养单元;所述鱼卵孵化仓内设有若干个鱼卵孵化单元;所述鱼苗培育仓内设有若干个鱼苗培育单元;所述鱼苗进食仓内设有若干个饵料槽;所述循环水过滤仓内设有简易过滤净化器;所述动力仓内设有电池仓、水泵仓和气泵仓,各仓分别设有电池、水泵和气泵;所述鱼卵苗培养单元、鱼卵孵化单元和鱼苗培育单元的进水口均通过供水管道与蓄水槽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鱼卵苗培养单元、鱼卵孵化单元和鱼苗培育单元的出水口均通过排水管道与简易过滤净化器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简易过滤净化器、过滤水暂存仓、水泵仓和蓄水槽通过管道依次相连通;所述气泵仓与蓄水槽之间通过泵气管道相连通。

本发明装置通过设置多个功能不同的仓室,能同时实现多种鱼卵的孵化、鱼苗的培育及饲养,具有精细化模块化设计、持续稳定运行、可外接或内置电源、便于携带、操作简便、实用性强等优点。

其中,所述储水仓利用蓄水槽与鱼卵苗暂养仓、鱼卵孵化仓和鱼苗培育仓的水位差,为鱼卵孵化、鱼苗培养提供含氧量和水质满足要求的新鲜水,同时提供水体具有一定流速,满足不同鱼类生长的水体流速需求。

所述鱼卵苗暂养仓用于鱼卵苗现场采样、转移运输和室内初步分类时暂养鱼卵苗样品,仓内的鱼卵苗培养单元与水循环系统连通,在暂养时为鱼卵、鱼苗提供水源和氧气;在鱼卵苗样品分类完毕后,可作为鱼卵孵化、鱼苗培育的备用仓室。

所述鱼卵孵化仓用于分类后的鱼卵孵化,以及孵化后仔鱼的培养,可根据主要产卵鱼类的产卵特性和显微镜初步分类后来设置鱼卵孵化单元,分别设置大卵孵化室、中卵孵化室、小卵孵化室;或分别设置粘性卵孵化室、非粘性卵孵化室、沉性卵孵化室、漂流性卵孵化室等培养单元。实现各培养单元不同类型卵孵化的原理是通过调节各培养单元的进水流速、增加特殊配件等来实现。

所述鱼苗培育仓用于现场采集的鱼苗和鱼卵孵化后的部分鱼苗的持续培养,根据显微镜镜检初步分类,合理设置鱼苗培育单元。为适应不同种类鱼苗数量差别较大问题,可将各单元的管径设置为递增(减)或分级,以期达到鱼苗培育的合适鱼苗密度。鱼苗培育仓可接一组或两组供水管道,通过控制阀门来调节各单元进水流速,以满足不同鱼苗培育的流速需求。

所述鱼苗进食仓用于现场采集的鱼苗、鱼卵孵化后的鱼苗的进食,可根据投放饵料的不同分为流体饵料、固体饵料两个区;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不同的饵料区,在运行时,根据不同的单元的鱼苗分批喂食,如第一单元的鱼苗进食一定时间后,打捞完毕放回原位后,第二单元鱼苗开始进食,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所有单元鱼苗进食完毕,结束后将饵料槽清洗以备下次利用。设置两个饵料槽便于不同饵料的投喂或同一饵料的加速投喂,提高了鱼苗的进食效率。

所述循环水过滤仓用于过滤和净化鱼卵苗暂养仓、鱼卵孵化仓、鱼苗培育仓排出的废污水,通过简易过滤净化器将净化后的水排入过滤水暂存仓,为储水仓提供新鲜水源,形成水循环系统。

所述动力仓主要为整个装置提供水循环和曝气的动力、电力,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仓室,如增加系统自动化、智能化控制主机仓室,水质监控设备仓室等。

优选地,所述蓄水槽、鱼卵苗培养单元、鱼卵孵化单元、鱼苗培育单元和饵料槽均通过固定架固定于箱体内部。

优选地,所述箱体顶部设有盖板,箱体顶部与盖板之间通过扣锁连接,便于箱体内各部件的拆卸、检修。

更优选地,所述盖板上设有透明窗口,以便于观察装置内情况。

优选地,所述鱼卵苗培养单元、鱼卵孵化单元和鱼苗培育单元的进水口均设于仓室底部,出水口均设于仓室顶部侧壁上,各出水口高度保持一致,进水口高度可根据仓室大小来适当调整。

更优选地,所述鱼卵苗暂养仓、鱼卵孵化仓、鱼苗培育仓的外形均采用胶囊式玻璃管设计。

更优选地,所述鱼卵苗暂养仓、鱼卵孵化仓、鱼苗培育仓的底部均为半球型,以便于进水口水流流速的调整以及内壁的清洁。

优选地,所述鱼卵苗培养单元、鱼卵孵化单元和鱼苗培育单元的进水口及出水口均设有防逃逸网,防止鱼卵苗丢失。

优选地,所述供水管道上设有用于控制鱼卵苗培养单元、鱼卵孵化单元和鱼苗培育单元中水流流速的控制阀门,以期达到鱼卵苗培养单元、鱼卵孵化单元、鱼苗培育单元等各单元对不同流速的需求。

更优选地,所述控制阀门的旋钮设于箱体外部,便于操作。

更优选地,所述供水管道上还设有用于控制鱼卵苗培养单元、鱼卵孵化单元和鱼苗培育单元中水流流速的供水支管,该供水支管设于鱼卵苗培养单元前端,并同时设有控制阀门,以期在蓄水槽自由流供水状态下各单元培养流速较低而达不到要求时使用,达到调节各单元水流流速的要求。

更优选地,所述供水管道和排水管道由橡胶软管或玻璃管道材料制成。采用橡胶软管时,便于水循环系统中各部件的连接、拆卸、调试;采用玻璃管道时,便于该装置的一体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

优选地,所述鱼卵苗培养单元、鱼卵孵化单元和鱼苗培育单元的顶部均设有培养室塞盖,所述蓄水槽的顶部设有蓄水槽塞盖,防止整个装置在运输过程中水体溅落、溢出。

优选地,所述蓄水槽的侧壁上设有溢流排水口,溢流排水口的高度高于蓄水槽供水管道的高度,可将多余水排出至箱体外。

本发明所述装置的各部件均采用密封设计,防止水体渗漏。涉水各仓室均配有排水口,以便漏水时排出。

本发明所述装置可根据预算成本的大小,分别设计为不同精度、不同自动化、不同智能化程度的版本,如经济适用型、智能型、高端型等。

本发明所述装置的水循环原理为:储水仓通过外加江河新鲜水,为装置提供初始水源;在装置的内部循环中,储水仓供水至鱼卵苗暂养仓、鱼卵孵化仓、鱼苗培育仓的各单元中,通过排水管道将鱼卵、鱼苗代谢废污水收集至简易过滤净化器中,将净化过滤后的水暂存至过滤水暂存仓,然后通过水泵将过滤水暂存仓中的水泵送至储水仓循环使用。

此外,通过气泵泵送含氧的空气,经带曝气头的泵气管道,为储水仓的水体曝气供氧,以满足鱼卵、鱼苗对水体含氧量的要求。

本发明还请求保护一种利用上述装置孵化培养鱼卵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鱼卵苗样品置于鱼卵苗暂养仓中暂养,样品分类完毕后,将鱼卵转移至鱼卵孵化仓中进行孵化及孵化后仔鱼的培养,然后将鱼苗转移至鱼苗培育仓中进行培育,需要饲喂时转移至鱼苗进食仓中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提供的装置通过设置多个功能不同的仓室,能同时实现多种鱼卵的孵化、鱼苗的培育及饲养,能满足针对江河鱼类产卵场的鱼类早期资源调查研究的实际需要,适用于江河鱼类产卵场采集的多种鱼卵、鱼苗同时持续分类培养。

(2)本发明所提供的装置具有精细化模块化设计、持续稳定运行、可外接或内置电源、便于携带、操作简便、实用性强等优点,适合大范围推广应用。

(3)本发明所述方法是利用上述装置进行鱼卵苗的孵化培养,具有操作简便、减少繁琐操作、节约人工成本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述便携式鱼卵苗孵化培养装置的结构俯视图。

图2为实施例1所述便携式鱼卵苗孵化培养装置的结构正视图。

图3为实施例1所述便携式鱼卵苗孵化培养装置的结构侧视图。

图4为实施例1所述便携式鱼卵苗孵化培养装置的水循环示意图。

附图说明:

1-箱体;2-储水仓;3-鱼卵苗暂养仓;4-鱼卵孵化仓;5-鱼苗培育仓;6-鱼苗进食仓;7-循环水过滤仓;8-过滤水暂存仓;9-动力仓;11-固定架;12-供水管道;13-排水管道;14-泵气管道;15-防逃逸网;16-控制阀门;17-供水支管;18-培养室塞盖;21-蓄水槽;31-鱼卵苗培养单元;41-鱼卵孵化单元;51-鱼苗培育单元;61-饵料槽;71-简易过滤净化器;91-电池仓;92-水泵仓;93-气泵仓;211-蓄水槽塞盖;212-溢流排水口;911-电池;921-水泵;931-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出进一步地详细阐述,所述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试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使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为可从商业途径得到的试剂和材料。

实施例1

一种便携式鱼卵苗孵化培养的装置,包括箱体1,设于箱体1内部的储水仓2、鱼卵苗暂养仓3、鱼卵孵化仓4、鱼苗培育仓5、鱼苗进食仓6、循环水过滤仓7、过滤水暂存仓8和动力仓9;储水仓2内设有蓄水槽21;鱼卵苗暂养仓3内设有若干个鱼卵苗培养单元31;鱼卵孵化仓4内设有若干个鱼卵孵化单元41;鱼苗培育仓5内设有若干个鱼苗培育单元51;鱼苗进食仓6内设有两个饵料槽61;循环水过滤仓7内设有简易过滤净化器71;动力仓9内设有电池仓91、水泵仓92和气泵仓92,各仓分别设有电池911、水泵921和气泵931;鱼卵苗培养单元31、鱼卵孵化单元41和鱼苗培育单元51的进水口均通过供水管道12与蓄水槽21的出水口相连通;鱼卵苗培养单元31、鱼卵孵化单元41和鱼苗培育单元51的出水口均通过排水管道13与简易过滤净化器71的进水口相连通;简易过滤净化器71、过滤水暂存仓8、水泵仓92和蓄水槽21通过管道依次相连通;气泵仓93与蓄水槽21之间通过泵气管道14相连通;蓄水槽21、鱼卵苗培养单元31、鱼卵孵化单元41、鱼苗培育单元51和饵料槽61均通过固定架11固定于箱体1内部;箱体1顶部设有盖板,箱体顶部与盖板1之间通过扣锁连接;盖板上设有透明窗口;鱼卵苗培养单元31、鱼卵孵化单元41和鱼苗培育单元51的进水口均设于仓室底部,出水口均设于仓室顶部侧壁上,各出水口高度保持一致;鱼卵苗暂养仓31、鱼卵孵化仓41、鱼苗培育仓51的底部均为半球型;鱼卵苗培养单元31、鱼卵孵化单元41和鱼苗培育单元51的进水口及出水口均设有防逃逸网15;供水管道12上设有用于控制鱼卵苗培养单元31、鱼卵孵化单元41和鱼苗培育单元51中水流流速的控制阀门16;控制阀门16的旋钮设于箱体外部;供水管道12上还设有用于控制鱼卵苗培养单元31、鱼卵孵化单元41和鱼苗培育单元51中水流流速的供水支管17;鱼卵苗培养单元31、鱼卵孵化单元41和鱼苗培育单元51的顶部均设有培养室塞盖18,所述蓄水槽21的顶部设有蓄水槽塞盖211;蓄水槽21的侧壁上设有溢流排水口212。

本实施例装置通过设置多个功能不同的仓室,能同时实现多种鱼卵的孵化、鱼苗的培育及饲养,具有精细化模块化设计、持续稳定运行、可外接或内置电源、便于携带、操作简便、实用性强等优点。

其中,储水仓2利用蓄水槽21与鱼卵苗暂养仓31、鱼卵孵化仓41和鱼苗培育仓51的水位差,为鱼卵孵化、鱼苗培养提供含氧量和水质满足要求的新鲜水,同时提供水体具有一定流速,满足不同鱼类生长的水体流速需求。

鱼卵苗暂养仓3用于鱼卵苗现场采样、转移运输和室内初步分类时暂养鱼卵苗样品,仓内的鱼卵苗培养单元31与水循环系统连通,在暂养时为鱼卵、鱼苗提供水源和氧气;在鱼卵苗样品分类完毕后,可作为鱼卵孵化、鱼苗培育的备用仓室。

鱼卵孵化仓4用于分类后的鱼卵孵化,以及孵化后仔鱼的培养,可根据主要产卵鱼类的产卵特性和显微镜初步分类后来设置鱼卵孵化单元41,分别设置大卵孵化室、中卵孵化室、小卵孵化室;或分别设置粘性卵孵化室、非粘性卵孵化室、沉性卵孵化室、漂流性卵孵化室等培养单元。实现各培养单元不同类型卵孵化的原理是通过调节各培养单元的进水流速、增加特殊配件等来实现。

鱼苗培育仓5用于现场采集的鱼苗和鱼卵孵化后的部分鱼苗的持续培养,根据显微镜镜检初步分类,合理设置鱼苗培育单元51。为适应不同种类鱼苗数量差别较大问题,可将各单元的管径设置为递增(减)或分级,以期达到鱼苗培育的合适鱼苗密度。鱼苗培育仓5可接一组或两组供水管道,通过控制阀门16来调节各单元进水流速,以满足不同鱼苗培育的流速需求。

鱼苗进食仓6用于现场采集的鱼苗、鱼卵孵化后的鱼苗的进食,可根据投放饵料的不同分为流体饵料、固体饵料两个区;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不同的饵料区,在运行时,根据不同的单元的鱼苗分批喂食,如第一单元的鱼苗进食一定时间后,打捞完毕放回原位后,第二单元鱼苗开始进食,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所有单元鱼苗进食完毕,结束后将饵料槽61清洗以备下次利用。设置两个饵料槽61便于不同饵料的投喂或同一饵料的加速投喂,提高了鱼苗的进食效率。

循环水过滤仓7用于过滤和净化鱼卵苗暂养仓31、鱼卵孵化仓41、鱼苗培育仓51排出的废污水,通过简易过滤净化器71将净化后的水排入过滤水暂存仓8,为储水仓2提供新鲜水源,形成水循环系统。

动力仓9主要为整个装置提供水循环和曝气的动力、电力,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仓室,如增加系统自动化、智能化控制主机仓室,水质监控设备仓室等。

通过在箱体1顶部设置盖板,箱体1顶部与盖板之间通过扣锁连接,便于箱体1内各部件的拆卸、检修。

通过在盖板上设置透明窗口,以便于观察装置内情况。

鱼卵苗暂养仓31、鱼卵孵化仓41、鱼苗培育仓51的外形均采用胶囊式玻璃管设计。

通过将鱼卵苗暂养仓31、鱼卵孵化仓41、鱼苗培育仓51的底部设置为半球型,以便于进水口水流流速的调整以及内壁的清洁。

通过在鱼卵苗培养单元31、鱼卵孵化单元41和鱼苗培育单元51的进水口及出水口处设置防逃逸网15,防止鱼卵苗丢失。

通过在供水管道12上设置用于控制鱼卵苗培养单元31、鱼卵孵化仓41、鱼苗培育仓51中水流流速的控制阀门16,以期达到鱼卵苗培养单元31、鱼卵孵化仓41、鱼苗培育仓51等各单元对不同流速的需求。

通过在供水管道12上设置用于控制鱼卵苗培养单元31、鱼卵孵化仓41、鱼苗培育仓51中水流流速的供水支管17,该供水支管17设于鱼卵苗培养单元31前端,并同时设有控制阀门16,以期在蓄水槽21自由流供水状态下各单元培养流速较低而达不到要求时使用,达到调节各单元水流流速的要求。

供水管道12和排水管道13由橡胶软管或玻璃管道材料制成。采用橡胶软管时,便于水循环系统中各部件的连接、拆卸、调试;采用玻璃管道时,便于该装置的一体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

通过在鱼卵苗培养单元31、鱼卵孵化仓41、鱼苗培育仓51的顶部设置培养室塞盖18,蓄水槽21的顶部设置蓄水槽塞盖211,防止整个装置在运输过程中水体溅落、溢出。

通过在蓄水槽21的侧壁上设有溢流排水口212,溢流排水口212的高度高于蓄水槽21的供水管道12的高度,可将多余水排出至箱体1外。

本实施例装置的各部件均采用密封设计,防止水体渗漏。涉水各仓室均配有排水口,以便漏水时排出。

该装置可根据预算成本的大小,分别设计为不同精度、不同自动化、不同智能化程度的版本,如经济适用型、智能型、高端型等。

该装置的水循环原理为:储水仓2通过外加江河新鲜水,为装置提供初始水源;在装置的内部循环中,储水仓2供水至鱼卵苗暂养仓31、鱼卵孵化仓41、鱼苗培育仓51的各单元中,通过排水管道13将鱼卵、鱼苗代谢废污水收集至简易过滤净化器71中,将净化过滤后的水暂存至过滤水暂存仓8,然后通过水泵92将过滤水暂存仓8中的水泵送至储水仓2循环使用。

此外,通过气泵93泵送含氧的空气,经带曝气头的泵气管道14,为储水仓2的水体曝气供氧,以满足鱼卵、鱼苗对水体含氧量的要求。

实施例2

一种利用上述装置孵化培养鱼卵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鱼卵苗样品置于鱼卵苗暂养仓3中暂养,样品分类完毕后,将鱼卵转移至鱼卵孵化仓4中进行孵化及孵化后仔鱼的培养,然后将鱼苗转移至鱼苗培育仓5中进行培育,需要饲喂时转移至鱼苗进食仓6中即可。

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及思路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