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然水域中防虾类叮咬的水生动物受精卵孵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30099发布日期:2019-04-29 13:27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天然水域中防虾类叮咬的水生动物受精卵孵化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生动物养殖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天然水域中防虾类叮咬的水生动物受精卵孵化器。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随着水产养殖产量的增长,在水产业中的比重也正在日益提高,在水产养殖前需要对其进行受精卵孵化育苗,然而在传统的水生动物孵化过程中,容易受到河虾足与触角的破坏,伤害到受精卵与幼苗,降低了孵化成活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天然水域中防虾类叮咬的水生动物受精卵孵化器。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天然水域中防虾类叮咬的水生动物受精卵孵化器,包括框架主体、框盖、扶手,所述框架主体包括立柱,所述立柱之间下侧设置有下纵梁,所述下纵梁一侧设置有下横梁,所述下纵梁上方设置有上纵梁,所述上纵梁一侧设置有上横梁,所述下横梁、所述下纵梁下端设置有底面外隔网,所述底面外隔网上方设置有底面内隔网,所述底面外隔网两侧设置有第二侧面外隔网,所述第二侧面外隔网内侧设置有第二侧面内隔网,所述底面外隔网前后两侧设置有第一侧面外隔网,所述第一侧面外隔网内侧设置有第一侧面内隔网,所述第二侧面外隔网、所述第一侧面外隔网上方设置有上层隔网,所述框架主体上端设置有所述框盖,所述框盖上端设置有遮阳布,所述框盖内设置有锂电池,所述锂电池一侧位于所述框盖下端设置有氧气泵,所述氧气泵上设置有气管,所述上纵梁两侧设置有所述扶手,所述扶手下方设置有透气孔。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横梁、所述下横梁外侧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与所述上横梁、所述下横梁之间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第一侧面内隔网、所述第二侧面外隔网、所述第一侧面外隔网、所述第二侧面内隔网、所述底面内隔网、所述底面外隔网、所述上层隔网与所述框架主体之间通过铆钉连接。

如此设置,所述挂钩方便将孵化器放置在水中固定,焊接提高所述挂钩的连接强度,铆钉连接使所述第一侧面内隔网、所述第二侧面外隔网、所述第一侧面外隔网、所述第二侧面内隔网、所述底面内隔网、所述底面外隔网、所述上层隔网与所述框架主体之间连接牢固。

本实施例中,所述框盖上设置有锁扣,所述框盖与所述框架主体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所述锁扣与所述框盖之间通过螺钉连接。

如此设置,所述锁扣方便对所述框盖的锁紧,铰链连接方便所述框盖的翻转。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面外隔网、所述第一侧面外隔网、所述底面外隔网为30目尼龙网布,所述第一侧面内隔网、所述底面内隔网、所述第二侧面内隔网、所述上层隔网为50目尼龙网布。

如此设置,防止河虾进入孵化器内,影响水生物孵化。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面外隔网与所述第二侧面内隔网、所述底面内隔网与所述底面外隔网、所述第一侧面外隔网与所述第一侧面内隔网之间间距大于6mm。

如此设置,防止河虾足与触角进入孵化器内,接触受精卵与幼苗对其造成伤害。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面外隔网、所述第一侧面外隔网底面与所述框架主体底面平齐,所述第二侧面外隔网、所述第一侧面外隔网高度为100mm。

如此设置,防止底部河虾触碰水生动物受精卵。

本实施例中,所述框架主体1长度为800mm,宽度为600mm,高度为600mm,所述立柱与所述上纵梁、所述上横梁、所述下横梁、所述下纵梁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如此设置,如此尺寸便于水生动物在孵化器内进行活动,螺栓连接提高两者之间的连接方便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遮阳布与所述框盖之间通过铆钉连接,所述氧气泵与所述框盖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如此设置,铆钉使所述遮阳布与所述框盖连接牢固。

本实施例中,所述气管与所述氧气泵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如此设置,螺纹连接方便所述气管的固定安装。

本实施例中,所述扶手与所述上纵梁之间通过焊接连接,所述扶手设置有两处。

如此设置,焊接连接提高所述扶手的连接强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孵化器底部采用双层尼龙布,在孵化过程中使河虾足与触角无法接触受精卵与幼苗而造成伤害,减少孵化过程中的死亡率,提高孵化成活率;

2、自动化程度高,对孵化器内进行增氧,满足孵化过程中溶氧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天然水域中防虾类叮咬的水生动物受精卵孵化器的轴侧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天然水域中防虾类叮咬的水生动物受精卵孵化器的框架主体轴侧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天然水域中防虾类叮咬的水生动物受精卵孵化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天然水域中防虾类叮咬的水生动物受精卵孵化器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天然水域中防虾类叮咬的水生动物受精卵孵化器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框架主体;2、立柱;3、上纵梁;4、上横梁;5、第一侧面内隔网;6、第二侧面外隔网;7、下横梁;8、下纵梁;9、底面内隔网;10、第一侧面外隔网;11、第二侧面内隔网;12、底面外隔网;13、上层隔网;14、遮阳布;15、框盖;16、锂电池;17、透气孔;18、氧气泵;19、气管;20、扶手;21、挂钩;22、锁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5所示,一种天然水域中防虾类叮咬的水生动物受精卵孵化器,包括框架主体1、框盖15、扶手20,框架主体1包括立柱2,框架主体1的支撑柱,立柱2之间下侧设置有下纵梁8,下纵梁8一侧设置有下横梁7,下纵梁8上方设置有上纵梁3,上纵梁3一侧设置有上横梁4,下横梁7、下纵梁8下端设置有底面外隔网12,作为框架主体1底部隔网,底面外隔网12上方设置有底面内隔网9,底面外隔网12两侧设置有第二侧面外隔网6,第二侧面外隔网6内侧设置有第二侧面内隔网11,底面外隔网12前后两侧设置有第一侧面外隔网10,第一侧面外隔网10内侧设置有第一侧面内隔网5,第二侧面外隔网6、第一侧面外隔网10上方设置有上层隔网13,框架主体1上端设置有框盖15,框盖15上端设置有遮阳布14,吸收利用太阳能,框盖15内设置有锂电池16,储存能量,锂电池16一侧位于框盖15下端设置有氧气泵18,氧气泵18上设置有气管19,上纵梁3两侧设置有扶手20,方便对孵化器进行搬运,扶手20下方设置有透气孔17,用于内外气体交换。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上横梁4、下横梁7外侧设置有挂钩21,挂钩21与上横梁4、下横梁7之间通过焊接连接,第一侧面内隔网5、第二侧面外隔网6、第一侧面外隔网10、第二侧面内隔网11、底面内隔网9、底面外隔网12、上层隔网13与框架主体1之间通过铆钉连接,挂钩21方便将孵化器放置在水中固定,焊接提高挂钩21的连接强度,铆钉连接使第一侧面内隔网5、第二侧面外隔网6、第一侧面外隔网10、第二侧面内隔网11、底面内隔网9、底面外隔网12、上层隔网13与框架主体1之间连接牢固。

工作原理:通过挂钩21将孵化器悬浮在水中,底层的第二侧面外隔网6、第二侧面内隔网11、第一侧面外隔网10、第一侧面内隔网5、底面外隔网12、底面内隔网9将河虾足与触角与框架主体1内部隔绝,防止触碰到受精卵与幼苗,通过氧气泵18可以为水中注入氧气,对孵化器内进行增氧,满足孵化过程中溶氧需求。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