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窄双行起垄式木薯种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51650发布日期:2019-05-15 21:28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宽窄双行起垄式木薯种植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化领域,具体是一种宽窄双行起垄式木薯种植机。



背景技术:

木薯的主要用途是食用、饲用和工业上开发利用。块根淀粉是工业上主要的制淀粉原料之一。世界上木薯全部产量的65%用于人类食物,是热带湿地低收入农户的主要食用作物。作为生产饲料的原料,木薯粗粉、叶片是一种高能量的饲料成分。在发酵工业上,木薯淀粉或干片可制酒精、柠檬酸、谷氨酸、赖氨酸、木薯蛋白质、葡萄糖、果糖等,这些产品在食品、饮料、医药、纺织(染布)、造纸等方面均有重要用途,在中国主要用作饲料和提取淀粉。而木薯起垄种植在农业机械化领域生产起垄种植方式的木薯种植机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木薯起垄种植十分利于机械化采收,机械化收获木薯块根时,收获机具负荷小,设备磨损小、故障率低,大大降低收获难度。经过检索可以发现,现有的使用起垄种植方式的木薯种植机普遍存在着故障率高、设备可靠性不足,重量大、对拖拉机要求高,而且不容易实现产业化等问题。

比如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了公开号为cn103069974a的专利文献,一种反向旋耕高宽垄双行木薯播种机,包括机架(ⅵ)和安装在机架上的行走轮(ⅴ)及播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机构包括起垄机构(ⅰ)、下肥机构(ⅱ)、定长切断定株距分布机构(ⅲ)和培土机构(ⅳ):所述起垄机构(ⅰ)安装在机架(ⅵ)的前中部,所述下肥机构(ⅱ)安装在机架的前中部的左侧和右侧,所述定长切断定株距分布机构(ⅲ)安装在下肥机构(ⅱ)的后部,所述培土机构(ⅳ)安装在定长切断定株距分布机构(ⅲ)的后部,所述下肥机构、定长切断定株距分布机构通过传动链条与行走轮带动的传动链轮传动连接;所述起垄机构(ⅰ)为反向旋耕高宽垄起垄机构,包括传动装置和反向旋耕器,所述传动装置与挂接的拖拉机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装置主要由万向联轴器(101)、扭力限制器(102)、变速机构(103)、传动齿轮ⅰ(104)和反向传动箱(105)构成,拖拉机输出轴输出的动力依次经万向联轴器(101)、扭力限制器(102),变速机构(103)和传动齿轮ⅰ(104)传给反向传动箱(105);所述反向旋耕器由2个用于起垄的三叶式螺旋叶片(107)构成,所述三叶式螺旋叶片分别安装在反向传动箱左右两侧、并与反向传动箱传动连接,三叶式螺旋叶片在反向传动箱驱动下向后反向旋转;所述反向旋耕器后部安装有用于将碎土刮平的整形刮板(106)。

再比如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了公开号为cn103120049a的专利文献,一种木薯起垅施肥铺膜种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起垅铧;至少一个铺膜装置;至少一个施肥装置;动力及承载装置,所述至少一个起垅铧、至少一个铺膜装置、至少一个施肥装置设置于所述动力及承载装置上,受所述动力及承载装置驱动,向一个方向行进;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起垅铧与所述至少一个铺膜装置相邻设置,所述至少一个施肥装置与所述至少一个铺膜装置为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各施肥装置的出料口位于与其对应的铺膜装置的与行进方向一致的方向,且各施肥装置的出料口的行进路径位于与其对应的铺膜装置的行进路径的范围内。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之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在机械化收获木薯块根时达到负荷小,设备磨损小、故障率低的作业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机架(1)、地轮(16)和切种装置(5),其特征在于:机架(1)的前端左右两侧设有肥箱撑板(2),两个肥箱撑板(3)之间焊接了肥箱,所述肥箱撑板(2)下方连接施肥轴(14)和排肥盒(15),机架(1)的后端设有覆土装置(3),机架前端下方设有施肥开沟犁(4),该施肥开沟犁(4)后端设置有切种装置(5);机架(1)的后端上方设置有座椅(19),座椅(19)前设置有一个防护罩(26),该防护罩(26)上开有矩形的调节槽(25),调节槽(25)上设有行距调节器(6);机架(1)的下方设有地轮轴(10),该地轮轴(10)一端安装有地轮(16),另一端设有主动链轮(7),所述地轮(16)上设有主动链轮(7),该主动链轮(7)通过链条(9)与切种链轮(8)相连;机架(1)的后端和中前端设有种架(18),机架(1)的前端下方设有护垄板(11),所述防护罩(26)的前端上方设有肥箱盖(17),肥箱盖(17)下方即是肥箱,所述施肥开沟犁(4)后端连接肥料引导导管(21),肥料引导导管(21)的一端连接出肥口(20),所述施肥口(20)旁设有横排的行距调节孔(22),所述肥料引导导管(21)上安有排肥盒(15),该排肥盒(15)设在施肥轴(14)上,排肥盒(15)旁是底座轴承(23);所述切种装置(5)下端连接排种滑槽(12);所述覆土装置(3)上设有压力调节装置(24);所述切种装置(5)还连接机架(1)的前端中部。

进一步地,所述种架(18)铰接于机架(1)架体,所述种架(18)为可伸展的设计。

进一步地,所述护垄板(11)分布在机架中线两侧,护垄板(11)可针对垄形调节护板之间的距离及护板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排种滑槽(12)包括内滑槽(12-1)和外滑槽(12-2),内滑槽(12-1)固定在切种装置(5)上,内滑槽(12-1)设计为固定结构,所述外滑槽(12-2)设计为可调节位置/高度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护垄板(11)与排种滑槽(12)错位布置于车底。

进一步地,所述行距调节器(6)上开了孔用来放置木薯种茎,横向调节行距调节器(6)即为调节种植木薯的种植行距。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由于使用了护垄装置,在种植作业过程中,可以确保垄形完整,防止垄形坍塌;

由于使用了由两套压力调节装置及覆土板组成的弹性覆土装置,可以在确保覆土压力的同时确保垄顶平整,从而确保木薯生长中后期垄形的完整性;

由于改进了排种滑槽的结构,可以保证木薯芽向的一致性;

由于施肥开沟器与排种滑槽偏置放置,作业时肥料与种茎不在一条线上,通过土壤隔开,因此有效杜绝化肥对苗前木薯种茎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出苗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西北等轴测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机背西北等轴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机底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排种滑槽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种架展开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施肥开沟犁4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切种装置5的主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切种装置5的左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切种装置5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切种装置5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外滑槽三视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外滑槽立体图。

图中:1、机架;2、肥箱撑板;3、覆土装置;4、施肥开沟犁;5、切种装置;6、行距调节器;7、主动链轮;8、切种链轮;9、链条;10、地轮轴;11、护垄板;12、排种滑槽;14、排肥轴;15、排肥盒;16、地轮;17、肥箱盖;18、种架;19、后台座椅;20、出肥口;21、肥料引导导管;22、行距调节孔;23、底座轴承;24、压力调节装置;25、调节槽;26、防护罩;12-1、内滑槽;12-2、外滑槽;12-2-1、外槽;12-2-2、耳板;4-1、安装座;4-2、下肥槽;4-3、小犁头;4-4、平垫圈;4-5、弹性垫圈;4-6、六角头螺栓;5-1、切杆架;5-2、立式座轴承;5-3、长切辊;5-4、短切辊;5-5、调节齿轮;5-6、齿轮;5-9、内盖。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5所示,本发明可以在起好的垄上种植木薯,垄高范围在25-35cm,垄面宽度可调为110-120cm,垄底宽度为140-150cm。在起好的垄上,种植两行木薯,木薯行距可调50-100cm,最优行距60cm,与同一垄上的相邻木薯行构成窄行距50-80cm,与相邻垄上的相邻木薯行构成宽行距100-130cm。

机架1的前端左右两侧设有肥箱撑板2,所述肥箱撑板2下方连接施肥轴14和排肥盒15,机架1的后端设有覆土装置3,机架1前端下方设有施肥开沟犁4,机架1后端设置有切种装置5;机架1的后端上方设置有座椅19,座椅19前设置有一个防护罩26,该防护罩26上开有矩形的调节槽25,调节槽25上设有行距调节器6;机架1的下方设有地轮轴10,该地轮轴10两端安装有地轮16,所述地轮16上设有主动链轮7,该主动链轮7通过链条9与切种链轮8相连;机架1的后端和中前端设有种架18,机架1的前端下方设有护垄板11,所述防护罩26的前端上方设有肥箱盖17,所述护垄板11后端连接肥料引导导管21,肥料引导导管21的一端连接出肥口20,所述施肥口旁设有横排的行距调节孔22,所述肥料引导导管21上安有排肥盒15,该排肥盒15设在施肥轴14上,排肥盒15旁是底座轴承23;所述切种装置5后端连接排种滑槽12;所述覆土装置3上设有压力调节装置24;种架18铰接于机架1架体,所述种架18为可伸展的设计。

通过调节一侧的主动链轮7、切种链轮8,能实现两边的切种排种机构间隔切种、间隔排种,两行木薯交错式排列,有助于木薯块根生长发育、膨大增重。实现两行木薯的交错排列,即交叉排列/错位排列,排列精准。所述护垄板11设有一对,沿机架中线分布两侧,而且该护垄板11是可左右调节两侧开沟宽度的结构。所述护垄板11与排种滑槽12在车底的布局中不在一条直线上;通过将护垄板11与排种滑槽12偏置放置的设计,则在作业时肥料与种茎不在一条线上,通过土壤隔开,有效杜绝化肥对苗前木薯种茎的影响,提高了出苗率。肥箱撑板2为板状,通过调整施肥轴14的长度及安装座的位置,获得满足生产的垄形保护装置,在种植作业过程中,确保垄形完整,防止垄形坍塌。覆土装置3是由两套压力调节装置24及覆土板组成的弹性覆土装置,确保覆土压力的同时,能确保垄顶平整,能够确保木薯生长中后期垄形具有更好的完整性。通过机架1上的两排行距调节孔22调节木薯种植行距,该行距调节孔22孔有助于精准调节木薯行距。

如图4、图11、图12所示,本发明相对于传统木薯种植机而言改进了排种滑槽12的结构,本发明的排种滑槽结构分内外两部分,外滑槽12-2包括外槽12-2-2和耳板12-2-1,内滑槽12-1用于接住切种装置5切好的块茎,确保种段不发生跳动,保证种段头尾方向不变化,因此该内滑槽12-1设计为固定的结构,使种茎脱离滑槽,落入土壤中时,种茎头尾朝向统一,芽向一致性好。而外滑槽12-2主要用于调节木薯种茎种植深度,因此本发明在种植木薯时可以按照需求调节木薯种茎种植深度,内外滑槽与机架的夹角一致,其角度范围为50°~70°,有研究论文佐证,芽向一致,有助于木薯增产增收。

如图6所示,该图为本发明的施肥开沟犁4局部结构示意图,在安装座4-1上装有小犁头4-3,该小犁头4-3通过平垫圈4-4和弹性垫圈4-5及六角头螺栓4-6固定。安装座4-1背部设有下肥槽4-2;其中安装座4-1和下肥槽4-2优选采用q235-a号钢,小犁头4-3、平垫圈4-4、弹性垫圈4-5、六角头螺栓4-6优选采用碳钢制造。

如图7、图8、图9、图10所示,可以将切种装置5分为左侧切杆器和右侧切杆器,此图则为其中左侧切杆器的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切杆器由切杆架5-1作为架体,切杆架5-1上设有长切辊5-3和短切辊5-4,长切辊5-3和短切辊5-4上均设有立式座轴承5-2;调节齿轮5-5上设有齿轮5-6,切杆架5-1中部设有内盖5-9;切杆架5-1的下端分别连接有施肥开沟犁4和排种滑槽12,排种滑槽12包含内滑槽12-1和外滑槽12-2,排种滑槽种内滑槽12-1用来接住切种装置5切好的块茎,而外滑槽12-2用于调节木薯种茎种植深度,共同完成种植工作;其中切杆架5-1优选使用q235-a号钢,齿轮5-6优选使用45号钢;该图中将切种装置5分为左侧切杆器和右侧切杆器的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左侧切杆器与右侧切杆器互为镜像,共同组成切种装置5,所用零部件相同,仅安装方式不同。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