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巴氏新小绥螨耐高温的品系培育及鉴定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159038发布日期:2019-07-13 09:14阅读:1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巴氏新小绥螨耐高温的品系培育及鉴定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巴氏新小绥螨耐高温的品系培育及鉴定方法,属于生物防治天敌繁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巴氏新小绥螨属蜱螨亚纲、寄型螨目、植绥螨科、新小绥螨属,因发育快、死亡率低、产卵率高、扩散力强等优点被认为是最好的生防天敌之一,作为我国唯一已商业化生产的本土植绥螨种类,近年来在农业害虫害螨绿色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面对全球气候条件复杂多变,真正摆在生物防治科技工作者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不仅仅在于寻找更多具有潜在控制能力的植绥螨种类,而更重要的则是如何提高现已商业化植绥螨品种的田间适应性。巴氏新小绥螨商业化品系由于长期饲养在最适温度环境中,释放到田间后因适应性差,使得控害效能严重缩水。因此,巴氏新小绥螨商业化品系抗逆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对巴氏新小绥螨高温品系的选育迫在眉睫。

目前,捕食螨的育种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化学药剂的抗性选育方面,而以高温驯化进行的品系选育的工作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巴氏新小绥螨耐高温的品系培育及鉴定方法,以巴氏新小绥螨常温品系为基础,采取“高温锻炼—高温驯化—高温再锻炼—高温再驯化”的筛选模式,培育巴氏新小绥螨高温品系。巴氏新小绥螨经过高温驯化和高温锻炼,对短时高温胁迫的承受能力显著增强,具有非常明显的温度可塑性和适应性,能大幅度提供巴氏新小绥螨对高温的耐热性,对未来捕食螨的商业化繁殖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巴氏新小绥螨耐高温的品系培育及鉴定方法,包括以下选育和鉴定步骤:

(1)建立常温品系

巴氏新小绥螨以取食麦麸的椭圆食粉螨为猎物,在温度为25±1°c、相对湿度70-80%、光周期14l:10d的环境条件下进行规模化饲养繁殖。饲养容器为4.5l透明保鲜盒(248mm´180mm´150mm),保鲜盒放置在由不锈钢托盘(50cm´35cm)和培养皿(f=15cm)组成的水栅台上。每隔7天更换一次新鲜麦麸。为保持饲养盒内空气与外界相通,先在饲养盒盖中央用电烙铁开1个正方形小口(4cm´4cm),然后用300目(5cm´5cm)铁筛网紧密地黏着在盒盖之上。将饲养在25°c条件下的巴氏新小绥螨视为常温品系(conventionalstrain,cs)。

(2)建立高温品系

为筛选获得巴氏新小绥螨高温品系(hightemperatureadaptedstrain,htas),设定了“高温锻炼—高温驯化—高温再锻炼—高温再驯化”的筛选模式(图1)。2012年4月25日,将两盒常温品系巴氏新小绥螨(约10000头/盒)置于亚致死高温45±1°c的人工气候箱内锻炼2-4h后,将其转入非致死中等高温35±1°c条件下在人工气候箱内进行高温驯化。此后每个7天更换一次新鲜麦麸,待巴氏新小绥螨种群数量达到峰值时(约15-20d后),再进行一次高温锻炼,结束后随即转入35°c条件下继续驯化。此条件下饲养繁殖的巴氏新小绥螨视为高温品系(hightemperatureadaptedstrain)。

(3)鉴定高温品系

挑取巴氏新小绥螨雌成螨约50-70头于2ml离心管,盖好离心管盖,而后置于45°c的人工气候箱内热激处理0h、2h、4h、6h、8h、10h、12h、14h、16h、24h。高温处理完成以后,将试螨连同离心管一并放入室温条件(25°c,rh70-80%,光周期14l:10d),恢复至满24h后调查雌成螨存活数量,统计并计算死亡率、半致死时间lt50及致死时间lt95,以25°c为对照。若在45°c高温下致死中时间在15.2(14.4-16.1)h,致死时间在26(24.2-28.3)h,则为高温品系;若在45°c高温下致死中时间在1.9(1.2-2.5)h,致死时间在8.8(8.2-9.6)h,则为常温品系。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选育性状直观,鉴定准确,能较快筛选出符合选育目标性状的个体;

2.采用高温锻炼与高温驯化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防止种群衰退现象,提高选育效率保证种群持续性与遗传多样性;

3.在鉴定过程中,通过比较巴氏新小绥螨在极端高温中的敏感性鉴定品系,方法简单直观;

4.本发明可规模化培育出经济价值较高的高温品系巴氏新小绥螨。

附图说明

图1为巴氏新小绥螨高温品系筛选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发明将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巴氏新小绥螨常温品系的建立,包括以下步骤:

巴氏新小绥螨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提供。

材料准备:新鲜麦麸(烘箱烘干:70℃至少12h)、白糖、山梨酸钾、白开水、干净烘干的保鲜盒

1、取干净烧瓶一个,依次加入白糖(半勺)、山梨酸钾(1/4勺)以及白开水(约180ml),搅拌融化

2、和麦麸:取烘干麦麸一盒(圆筒保鲜盒约4500ml,在饲养盒盖中央用电烙铁开1个正方形小口(4cm´4cm),然后用300目(5cm´5cm)铁筛网紧密地黏着在盒盖之上),倒入不锈钢铁盆中,再将180ml白糖水倒入麦麸中,用手搓麦麸直至均匀,随后分装至两个干净的保鲜盒中。保鲜盒中饲养捕食螨麦麸的量为保鲜盒原体积一半为宜。

3、添加捕食螨和粉螨。

4、置于温度为25±1°c、相对湿度70-80%、光周期14l:10d的环境条件下进行规模化饲养繁殖。

5、更换新鲜麦麸头3天,每天早晚摇晃保鲜盒,以避免麦麸结块发霉。

6、约7天更换新鲜麦麸。

巴氏新小绥螨高温温品系的建立,包括以下步骤:

巴氏新小绥螨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提供。

材料准备:新鲜麦麸(烘箱烘干:70℃至少12h)、白糖、山梨酸钾、白开水、干净烘干的保鲜盒

1、将两盒常温品系巴氏新小绥螨(约10000头/盒)置于亚致死高温45±1°c的人工气候箱内锻炼2-4h后,将其转入非致死中等高温35±1°c条件下在人工气候箱内进行高温驯化。

2、此后每隔7天更换一次新鲜麦麸

3、取干净烧瓶一个,依次加入白糖(半勺)、山梨酸钾(1/4勺)以及白开水(约180ml),搅拌融化

4、和麦麸:取烘干麦麸一盒(圆筒保鲜盒约4500ml,在饲养盒盖中央用电烙铁开1个正方形小口(4cm´4cm),然后用300目(5cm´5cm)铁筛网紧密地黏着在盒盖之上),倒入不锈钢铁盆中,再将180ml白糖水倒入麦麸中,用手搓麦麸直至均匀,随后分装至两个干净的保鲜盒中。保鲜盒中饲养捕食螨麦麸的量为保鲜盒原体积一半为宜。

5、待巴氏新小绥螨种群数量达到峰值时(约15-20d后),再进行一次高温锻炼,结束后随即转入35°c条件下继续驯化。

经过此高温锻炼和高温驯化,巴氏新小绥螨对短时高温胁迫的承受能力显著增强。在45°c极端温度下,常温品系2h处理后死亡率显著上升,14h后无存活个体,死亡率达100%,而高温品系45°c处理24h后仍有13.01%个体存活。

巴氏新小绥螨高温温品系的鉴定,包括以下步骤:

在田间柠檬树叶上采集巴氏新小绥螨。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扩大繁殖。挑取巴氏新小绥螨雌成螨约50-70头于2ml离心管,盖好离心管盖,而后置于45°c的人工气候箱内热热激处理0h、2h、4h、6h、8h、10h、12h、14h、16h、24h。高温处理完成以后,将试螨连同离心管一并放入室温条件(25°c,rh70-80%,光周期14l:10d),恢复至满24h后调查雌成螨存活数量,统计并计算死亡率、半致死时间lt50及致死时间lt95。每个温度—时间处理组合重复5次,以25°c为对照。若在45°c高温下致死中时间在15.2(14.4-16.1)h,致死时间在26(24.2-28.3)h,则为高温品系;若在45°c高温下致死中时间在1.9(1.2-2.5)h,致死时间在8.8(8.2-9.6)h,则为常温品系。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