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槽舌兰的快速繁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081831发布日期:2019-07-06 10:08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植物繁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峨眉槽舌兰蒴果的获得方法及其种子快速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峨眉槽舌兰(holcoglossumomeiense)为槽舌兰属植物中的低山植物类型,为我国峨眉山地区的特有种,仅分布在该地区的中低山地段。峨眉槽舌兰由于分布区域极为狭窄,种群及个体数目均极少,属于珍稀濒危物种,被列入《极小种群(狭域分布)保护物种》、《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植物部分)》和《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图鉴》中。目前,峨眉槽舌兰由于为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已被列入国家拯救保护工程——国家林业局和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规划》120种极小种群保护物种中,属于列入该拯救规划里11种分布于四川省的野生植物之一。

峨眉槽舌兰为兰科槽舌兰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附生在林中树干上。目前峨眉槽舌兰野生植株数量甚少,为珍稀濒危、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另外,峨眉槽舌兰形态优雅清秀,花色洁白典雅,具有极高的园艺观赏价值。目前,随着经济和峨眉旅游的发展、科研及兰花爱好者的采集,该植物在其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同时,亦遭受到了过度的采挖,给野生种群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我国关于峨眉槽舌兰植物的研究极其缺乏,仅了解峨眉槽舌兰分布区域狭窄、大致分布的地点、数量极为稀少等这些粗略信息,关于峨眉槽舌兰繁殖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目前我国科研人员未能成功繁殖出峨眉槽舌兰植株。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该植物为极小种群植物,野外资源数量极少、野外无法采集到峨眉槽舌兰蒴果、现有技术中缺乏系统而快速的峨眉槽舌兰的繁殖方法,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峨眉槽舌兰蒴果获得的方法以及快速繁殖方法。本发明通过获得人工授粉方式获得健壮峨眉槽舌兰蒴果,并利用其种子开展繁殖研究,建立其快繁技术体系,对保护峨眉槽舌兰珍贵的野生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峨眉槽舌兰的快速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蒴果的获得:选择适应性强、生长旺盛及能顺利完成一个生命周期的植株,在花期内,采用来自不同种群的植株分别为授粉的父母本进行人工授粉,获得蒴果,蒴果在授粉后380-520d后未开裂时采摘;

b蒴果的处理:将采摘的峨眉槽舌兰蒴果在自来水下冲洗5~10min后,用滤纸吸干水分;随后分别用质量浓度75%酒精处理30~35s、质量浓度0.1%升汞溶液灭菌15~18min,并各自用无菌水冲洗4~6次,最后用无菌滤纸吸干表面的水分;在无菌条件下剪开蒴果得到种子;

c诱导培养:将步骤b中获得的种子均匀撒播在诱导培养基上,诱导原球茎;

d增殖分化培养:将步骤c中已明显可见绿色叶原基的原球茎接种到增殖分化培养基上进行增殖分化培养;所述增殖分化培养中,首先进行10-15d的暗培养;随后光照强度为1500-2000lx,光照时间为12h/d,培养时间为90-100d,培养温度为20±1℃;

e生根培养:将步骤d中原球茎分化生长为具有4-6片已成型的叶片、高1-2cm的组培苗,切除其根系后,浅插入生根培养基中,深度为1-2mm,转入生根培养基后,首先进行10-15d的暗培养,随后光照强度为1500-2000lx,光照时间12h/d,培养时间120-130d;培养温度为20±1℃;

f炼苗栽培:待步骤e中幼苗长至具6-8片叶片、高4-5cm、有4-8根根系时,挪至自然光下炼苗10-15d后,打开瓶盖,继续炼苗4-6d,之后从组培瓶中取出并完全洗净植株上的培养基,晾干后浅栽在腐熟的松树皮中保湿栽培;栽植后当天在组培苗叶上喷水,之后4-5d不洒水;之后15-20d内每1d洒1-2次水,随后1-2d洒一次水,培养时间为80-90d,待组培苗新根生出后,转移到大棚常规管理。

进一步的,步骤c中所述种子撒播方式为:无菌蒴果于无菌培养皿中剪开后,用无菌吸管吸取无菌水于培养皿中,使种子均匀混合在无菌水中,随后吸取混合有种子的无菌水均匀撒播在诱导培养基上。

进一步的,步骤c中所述诱导培养基的组成为:ms基础培养基+蔗糖20g/l+琼脂5.5g/l+香蕉泥60g/l,ph为5.3-5.4。

进一步的,步骤c中所述培养温度为20±1℃,光照强度为1000-1200lx,光照时间为12h/d,培养时间60-68d。

进一步的,步骤d中所述增殖分化培养基组成为:1/2ms+6-ba0.1mg/l+iba0.2-0.4mg/l+pvp1-4g/l+蔗糖20g/l+琼脂5.5g/l+椰子汁40ml/l,ph为5.3-5.4。

进一步的,步骤d中所述接种时每瓶接种15-20个原球茎。

进一步的,步骤e中所述生根培养基组成为:1/2ms+6-ba0.1mg/l+iba0.5-0.7mg/l+pvp1-4g/l+蔗糖20g/l+琼脂5.5g/l+香蕉泥60g/l,ph为5.3-5.4。

进一步的,步骤f中所述移栽培养中,培养基质为10-15cm厚、直径3-5mm的松树皮,基质湿度保持在85%-9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峨眉槽舌兰蒴果的获得及利用其种子繁殖获得种苗的方法。为充分保护峨眉槽舌兰植物资源,针对目前峨眉槽舌兰野生植物极少、自然萌发率极低、野生蒴果极为罕见、缺乏繁育方法等问题,本发明在近地保护及多年的生长适应性研究后,选择不同引种点、适应性强、生长旺盛的植株,利用来自不同种群的植株进行人工授粉,获得健康蒴果;在蒴果成熟期利用种子开展繁育研究,通过无菌播种萌发、增殖分化、壮苗生根、炼苗栽培等过程,克服了严重褐化等问题,获得优质峨眉槽舌兰健康苗。本发明采用具有一定遗传距离的植株间进行人工授粉的方式获得蒴果,结实率为100%;建立了峨眉槽舌兰的快繁体系,其繁殖系数达到7倍以上,生根成苗率达到90%以上,为保护该物种的野生资源奠定科学技术基础;获得的优良峨眉槽舌兰苗,为其可持续利用提供资源基础和技术支撑,积极推动了该植物资源的产业化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经济效益。本发明克服了自然条件下峨眉槽舌兰蒴果罕见,无法采集到蒴果的困难,也打破了峨眉槽舌兰种子自然萌发条件要求高、萌发率极低的局限,开辟了一种峨眉槽舌兰快速繁殖的途径。本发明首先采用遗传距离相对较远的植株进行人工授粉获得蒴果,然后在种子培养的各个阶段通过选择各自适宜的温度、光照等条件进行培养,促进种子萌发率得以大幅提高、组培苗生长最为迅速;同时,峨眉槽舌兰种子快繁试验过程中褐化现象特别明显,本发明在增殖分化培养和生根培养中采用先暗培养后光培养的培养方式,并添加适量、适当的吸附剂,大大降低了组培苗的褐化现象。本发明通过获得峨眉槽舌兰蒴果,并利用种子开展繁殖研究,建立其快繁技术体系,实现峨眉槽舌兰的大量人工繁育,为该极小种群、峨眉山特有、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群恢复奠定资源基础,为该植物今后的工厂化生产打下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有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a蒴果的获得:在近地保护及多年的生长适应性研究后,选择适应性强、生长旺盛的植株,在花期内,选择来自不同种群的植株,进行人工授粉,结实率为100%,获得健康蒴果,授粉时标明杂交组合及授粉时间,蒴果在授粉后385d未开裂时采摘;

b蒴果的处理:采摘峨眉槽舌兰未开裂的蒴果,于自来水冲洗8min后放入超净工作台上备用,在无菌条件下,先后用质量浓度75%的酒精处理35s、质量浓度0.1%升汞溶液灭菌18min,并各自用无菌水冲洗6次,再用无菌滤纸吸干蒴果表面的水分;于无菌培养皿中剪开无菌蒴果后,用无菌吸管吸取无菌水于培养皿中,使种子均匀混合在无菌水中;

c诱导培养:吸取混合有种子的无菌水均匀撒播在诱导培养基上,此时种子为棕色粉末状,已成熟;培养瓶染菌率为0%,无染菌现象;所述诱导培养基以ms为基础培养基,每升中添加20g蔗糖、5.5g琼脂和60g香蕉泥,ph在5.3-5.4之间,培养温度为20±1℃,光照时间为12h/d,光照强度为1000-1200lx之间;培养27d后可诱导出原球茎,培养60d待到可看到叶原基时,选取原球茎,接种到增殖与分化培养基上;种子诱导率为90%以上;

d增殖分化培养:增殖分化培养基以1/2ms为基础培养基,每升中添加0.1mg6-ba、0.2mgiba、2gpvp、20g蔗糖、5.5g琼脂和40ml椰子汁,ph在5.3-5.4之间,培养温度为20±1℃;转接后先进行10d的暗培养,随后光照时间为12h/d,光照强度为1500-2000lx之间,接种时每瓶接种20个原球茎培养35d后原球茎得到大量增殖,增殖系数为7;褐化情况得到明显改善,褐化率不到10%,原先形成的转移原球茎在90d天时可生长成为健壮的组培苗,取出长出至少4片新叶、高1-2cm的组培苗,切除旧根后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上;

e生根培养:生根培养基以1/2ms为基础培养基,每升中添加0.1mg6-ba、0.5mgiba、2gpvp、20g蔗糖、5.5g琼脂和60g香蕉泥,ph在5.3-5.4之间,培养温度为20±1℃;转接后先进行10d的暗培养,随后光照时间为12h/d,光照强度为1500-2000lx之间,转移的组培苗浅插入生根培养基中,深度为1-2mm;培养120d后,新根生成率达到100%,新根壮且健康,且褐化率不到5%;

f炼苗栽培:当组培苗长至具6片及以上叶片、高4-5cm、有4-8根根系时,将其挪至自然光下炼苗10d后,打开瓶盖,继续炼苗4d;组培苗炼苗后无染菌情况,小心取出组培苗,用自来水冲洗干净根部的培养基,晾干后栽入湿润的腐熟、直径为3-5mm的松树皮中,移栽后4d不洒水;之后20d内每1d洒2次水,随后1-2d洒一次水,培养时间为90d;组培苗新根生成率90%以上,随后转移到大棚常规管理。

实施例2

a蒴果的获得:在近地保护及多年的生长适应性研究后,选择适应性强、生长旺盛的植株,在花期内,选择来自不同种群的植株,进行人工授粉,结实率为100%,获得健康蒴果;授粉时标明杂交组合及授粉时间,蒴果在授粉后520d未开裂时采摘。

b蒴果的处理:采摘峨眉槽舌兰未开裂的蒴果,于自来水冲洗8min后放入超净工作台上备用。在无菌条件下,先后用质量浓度75%的酒精处理35s、质量浓度0.1%升汞溶液灭菌18min,并各自用无菌水冲洗6次,再用无菌滤纸吸干蒴果表面的水分,用灭菌刀剖开无菌蒴果;

c诱导培养:把种子接入诱导培养基上,此时种子为棕色粉末状,完全成熟,培养瓶染菌率为0%,无染菌现象;诱导培养基以ms为基础培养基,每升中添加20g蔗糖、5.5g琼脂和60g香蕉泥,ph在5.3-5.4之间,培养温度为20±1℃,光照时间为12h/d,光照强度为1000-1200lx之间;培养31d后可诱导出原球茎,培养68d待到可看到叶原基时,选取原球茎团,接种到增殖与分化培养基上;种子诱导率为90%以上;

d增殖分化培养:增殖和分化培养基以1/2ms为基础培养基,每升中添加0.1mg6-ba、0.4mgiba、4gpvp、20g蔗糖、5.5g琼脂和40ml椰子汁,ph在5.3-5.4之间,培养温度为20±1℃;转接后先进行14d时间的暗培养,随后光照时间为12h/d,光照强度为1500-2000lx之间;接种时每瓶接种15个原球茎培养38d后原球茎得到增殖,增殖系数为5,有50%左右的组培苗会出现褐化情况;原先形成的转移原球茎在在100d天时可生长成为健壮的组培苗。取出长出4片以上新叶、高1-2cm的组培苗,切除旧根后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上。

e生根培养:生根培养基以1/2ms为基础培养基,每升中添加0.1mg6-ba、0.7mgiba、2gpvp、20g蔗糖、5.5g琼脂和60g香蕉泥,ph在5.3-5.4之间,培养温度为20±1℃;转接后先进行14d的暗培养,随后光照时间为12h/d,光照强度为1500-2000lx之间;转移的组培苗浅插入生根培养基中,深度为1-2mm;培养120d后,新根生成率达到100%,但根生长情况一般;褐化率尚可,不到10%;

f炼苗栽培:当组培苗长至具6片及以上叶片、高4-5cm、有4-8根根系时,在挪至自然光下炼苗14d后,打开瓶盖,继续炼苗6d;组培苗有10%左右染菌;小心取出未染菌的组培苗用自来水冲洗干净根部的培养基,晾干后栽入湿润的腐熟、直径为3-5mm的松树皮中。移栽后5d不洒水;之后20d内每1d洒1-2次水,随后1-2d洒一次水。培养时间为90d;组培苗新根生成率为90%以上,转移到大棚常规管理。

实施例3

a蒴果的获得:在近地保护及多年的生长适应性研究后,选择适应性强、生长旺盛的植株,在花期内,选择来自不同种群的植株,进行人工授粉,结实率为100%,获得健康蒴果,授粉时标明杂交组合及授粉时间,蒴果在授粉后500d未开裂时采摘;

b蒴果的处理:采摘峨眉槽舌兰未开裂的蒴果,于自来水冲洗5min后放入超净工作台上备用,在无菌条件下,先后用质量浓度75%的酒精处理30s、质量浓度0.1%升汞溶液灭菌15min,并各自用无菌水冲洗4次,再用无菌滤纸吸干蒴果表面的水分;于无菌培养皿中剪开无菌蒴果后,用无菌吸管吸取无菌水于培养皿中,使种子均匀混合在无菌水中;

c诱导培养:吸取混合有种子的无菌水均匀撒播在诱导培养基上,此时种子为棕色粉末状,已成熟;培养瓶染菌率为0%,无染菌现象;所述诱导培养基以ms为基础培养基,每升中添加20g蔗糖、5.5g琼脂和60g香蕉泥,ph在5.3-5.4之间,培养温度为20±1℃,光照时间为12h/d,光照强度为1000-1200lx之间;培养28d后可诱导出原球茎,培养65d待到可看到叶原基时,选取原球茎,接种到增殖与分化培养基上;种子诱导率为90%以上;

d增殖分化培养:增殖分化培养基以1/2ms为基础培养基,每升中添加0.1mg6-ba、0.4mgiba、1gpvp、20g蔗糖、5.5g琼脂和40ml椰子汁,ph在5.3-5.4之间,培养温度为20±1℃;转接后先进行13d的暗培养,随后光照时间为12h/d,光照强度为1500-2000lx之间,接种时每瓶接种16个原球茎培养35d后原球茎得到大量增殖,增殖系数为7;褐化情况得到明显改善,褐化率不到30%,原先形成的转移原球茎在94d天时可生长成为健壮的组培苗,取出长出至少4片新叶、高1-2cm的组培苗,切除旧根后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上;

e生根培养:生根培养基以1/2ms为基础培养基,每升中添加0.1mg6-ba、0.6mgiba、4gpvp、20g蔗糖、5.5g琼脂和60g香蕉泥,ph在5.3-5.4之间,培养温度为20±1℃;转接后先进行15d的暗培养,随后光照时间为12h/d,光照强度为1500-2000lx之间,转移的组培苗浅插入生根培养基中,深度为1-2mm;培养120d后,新根生成率达到100%,新根壮且健康,且褐化率不到35%;

f炼苗栽培:当组培苗长至具6片及以上叶片、高4-5cm、有4-8根根系时,将其挪至自然光下炼苗13d后,打开瓶盖,继续炼苗5d;组培苗炼苗后无染菌情况,小心取出组培苗,用自来水冲洗干净根部的培养基,晾干后栽入湿润的腐熟、直径为3-5mm的松树皮中,移栽后4d不洒水;之后20d内每1d洒2次水,随后1-2d洒一次水,培养时间为90d;组培苗新根生成率90%以上,随后转移到大棚常规管理。

实施例4

a蒴果的获得:在近地保护及多年的生长适应性研究后,选择适应性强、生长旺盛的植株,在花期内,选择来自不同种群的植株,进行人工授粉,结实率为100%,获得健康蒴果,授粉时标明杂交组合及授粉时间,蒴果在授粉后380d未开裂时采摘;

b蒴果的处理:采摘峨眉槽舌兰未开裂的蒴果,于自来水冲洗10min后放入超净工作台上备用,在无菌条件下,先后用质量浓度75%的酒精处理32s、质量浓度0.1%升汞溶液灭菌16min,并各自用无菌水冲洗5次,再用无菌滤纸吸干蒴果表面的水分;于无菌培养皿中剪开无菌蒴果后,用无菌吸管吸取无菌水于培养皿中,使种子均匀混合在无菌水中;

c诱导培养:吸取混合有种子的无菌水均匀撒播在诱导培养基上,此时种子为棕色粉末状,已成熟;培养瓶染菌率为0%,无染菌现象;所述诱导培养基以ms为基础培养基,每升中添加20g蔗糖、5.5g琼脂和60g香蕉泥,ph在5.3-5.4之间,培养温度为20±1℃,光照时间为12h/d,光照强度为1000-1200lx之间;培养29d后可诱导出原球茎,培养66d待到可看到叶原基时,选取原球茎,接种到增殖与分化培养基上;种子诱导率为90%以上;

d增殖分化培养:增殖分化培养基以1/2ms为基础培养基,每升中添加0.1mg6-ba、0.2mgiba、3gpvp、20g蔗糖、5.5g琼脂和40ml椰子汁,ph在5.3-5.4之间,培养温度为20±1℃;转接后先进行15d的暗培养,随后光照时间为12h/d,光照强度为1500-2000lx之间,接种时每瓶接种19个原球茎培养35d后原球茎得到大量增殖,增殖系数为7;褐化情况得到明显改善,褐化率不到35%,原先形成的转移原球茎在92d天时可生长成为健壮的组培苗,取出长出至少4片新叶、高1-2cm的组培苗,切除旧根后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上;

e生根培养:生根培养基以1/2ms为基础培养基,每升中添加0.1mg6-ba、0.7mgiba、1gpvp、20g蔗糖、5.5g琼脂和60g香蕉泥,ph在5.3-5.4之间,培养温度为20±1℃;转接后先进行13d的暗培养,随后光照时间为12h/d,光照强度为1500-2000lx之间,转移的组培苗浅插入生根培养基中,深度为1-2mm;培养120d后,新根生成率达到100%,新根壮且健康,且褐化率不25%;

f炼苗栽培:当组培苗长至具6片及以上叶片、高4-5cm、有4-8根根系时,将其挪至自然光下炼苗12d后,打开瓶盖,继续炼苗4d;组培苗炼苗后无染菌情况,小心取出组培苗,用自来水冲洗干净根部的培养基,晾干后栽入湿润的腐熟、直径为3-5mm的松树皮中,移栽后4d不洒水;之后20d内每1d洒2次水,随后1-2d洒一次水,培养时间为90d;组培苗新根生成率90%以上,随后转移到大棚常规管理。

实施例5

a蒴果的获得:在近地保护及多年的生长适应性研究后,选择适应性强、生长旺盛的植株,在花期内,选择来自不同种群的植株,进行人工授粉,结实率为100%,获得健康蒴果,授粉时标明杂交组合及授粉时间,蒴果在授粉后450d未开裂时采摘;

b蒴果的处理:采摘峨眉槽舌兰未开裂的蒴果,于自来水冲洗7min后放入超净工作台上备用,在无菌条件下,先后用质量浓度75%的酒精处理33s、质量浓度0.1%升汞溶液灭菌17min,并各自用无菌水冲洗6次,再用无菌滤纸吸干蒴果表面的水分;于无菌培养皿中剪开无菌蒴果后,用无菌吸管吸取无菌水于培养皿中,使种子均匀混合在无菌水中;

c诱导培养:吸取混合有种子的无菌水均匀撒播在诱导培养基上,此时种子为棕色粉末状,已成熟;培养瓶染菌率为0%,无染菌现象;所述诱导培养基以ms为基础培养基,每升中添加20g蔗糖、5.5g琼脂和60g香蕉泥,ph在5.3-5.4之间,培养温度为20±1℃,光照时间为12h/d,光照强度为1000-1200lx之间;培养30d后可诱导出原球茎,培养67d待到可看到叶原基时,选取原球茎,接种到增殖与分化培养基上;种子诱导率为90%以上;

d增殖分化培养:增殖分化培养基以1/2ms为基础培养基,每升中添加0.1mg6-ba、0.3mgiba、2gpvp、20g蔗糖、5.5g琼脂和40ml椰子汁,ph在5.3-5.4之间,培养温度为20±1℃;转接后先进行12d的暗培养,随后光照时间为12h/d,光照强度为1500-2000lx之间,接种时每瓶接种18个原球茎培养35d后原球茎得到大量增殖,增殖系数为7;褐化情况得到明显改善,褐化率不到10%,原先形成的转移原球茎在96d天时可生长成为健壮的组培苗,取出长出至少4片新叶、高1-2cm的组培苗,切除旧根后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上;

e生根培养:生根培养基以1/2ms为基础培养基,每升中添加0.1mg6-ba、0.5mgiba、3gpvp、20g蔗糖、5.5g琼脂和60g香蕉泥,ph在5.3-5.4之间,培养温度为20±1℃;转接后先进行12d的暗培养,随后光照时间为12h/d,光照强度为1500-2000lx之间,转移的组培苗浅插入生根培养基中,深度为1-2mm;培养120d后,新根生成率达到100%,新根壮且健康,且褐化率不到30%;

f炼苗栽培:当组培苗长至具6片及以上叶片、高4-5cm、有4-8根根系时,将其挪至自然光下炼苗15d后,打开瓶盖,继续炼苗4d;组培苗炼苗后无染菌情况,小心取出组培苗,用自来水冲洗干净根部的培养基,晾干后栽入湿润的腐熟、直径为3-5mm的松树皮中,移栽后4d不洒水;之后20d内每1d洒2次水,随后1-2d洒一次水,培养时间为90d;组培苗新根生成率90%以上,随后转移到大棚常规管理。

对比例1

a、在近地保护及多年的生长适应性研究后,选择适应性强、生长旺盛的植株,在花期内,选择来自不同种群的植株,进行人工授粉,结实率为100%,获得蒴果;授粉时标明杂交组合及授粉时间,蒴果在授粉后370d而未开裂时采摘。

b、采摘峨眉槽舌兰未开裂的蒴果,于自来水冲洗5min后放入超净工作台上备用。在无菌条件下,先后用质量浓度75%的酒精处理30s、质量浓度0.1%升汞溶液灭菌15min,并各自用无菌水冲洗4次,再用无菌滤纸吸干蒴果表面的水分;于无菌培养皿中剪开无菌蒴果后,用无菌吸管吸取无菌水于培养皿中,使种子均匀混合在无菌水中,随后吸取混合有种子的无菌水均匀撒播在诱导培养基上。此时种子为部分白色部分棕色,尚未完全成熟。培养瓶染菌率为0%,无染菌现象。

c、诱导培养基以ms为基础培养基,每升中添加20g蔗糖,5.5g琼脂,60g香蕉泥,ph在5.3-5.4之间,培养温度为20±1℃,光照时间为12h/d,光照强度为1500-2000lx之间。培养37d后可诱导出原球茎。培养68d待到可看到叶原基时,选取原球茎,接种到增殖与分化培养基上。种子诱导率为30%以上。

d、增殖分化培养基以1/2ms为基础培养基,每升中添加0.1mg6-ba,0.2mgiba,20g蔗糖,5.5g琼脂,60g香蕉泥,2g活性炭,ph在5.3-5.4之间,培养温度为20±1℃,光照时间为12h/d,光照强度为1500-2000lx之间。接种时每瓶接种15个原球茎培养。褐化情况非常严重,本是白色的根逐渐黑化,然后腐烂。

对比例2

a、在近地保护及多年的生长适应性研究后,选择适应性强、生长旺盛的植株,在花期内,选择来自不同种群的植株,进行人工授粉,结实率为100%,获得蒴果;授粉时标明杂交组合及授粉时间,蒴果在授粉后370d而未开裂时采摘。

b、采摘峨眉槽舌兰未开裂的蒴果,于自来水冲洗5min后放入超净工作台上备用。在无菌条件下,先后用质量浓度75%的酒精处理30s、质量浓度0.1%升汞溶液灭菌15min,并各自用无菌水冲洗4次,再用无菌滤纸吸干蒴果表面的水分;于无菌培养皿中剪开无菌蒴果后,用无菌吸管吸取无菌水于培养皿中,使种子均匀混合在无菌水中,随后吸取混合有种子的无菌水均匀撒播在诱导培养基上。此时种子为部分白色部分棕色,尚未完全成熟。培养瓶染菌率为0%,无染菌现象。

c、诱导培养基以ms为基础培养基,每升中添加20g蔗糖,5.5g琼脂,60g香蕉泥,ph在5.3-5.4之间,培养温度为20±1℃,光照时间为12h/d,光照强度为1500-2000lx之间;培养37d后可诱导出原球茎;培养68d待到可看到叶原基时,选取原球茎,接种到增殖与分化培养基上。种子诱导率为30%以上;

d、增殖分化培养基以1/2ms为基础培养基,每升中添加0.1mg6-ba、0.2mgiba、2gpvp、20g蔗糖、5.5g琼脂和40ml椰子汁,ph在5.3-5.4之间,培养温度为20±1℃;光照时间为12h/d,光照强度为1500-2000lx之间;接种时每瓶接种15个原球茎培养;有80%左右的组培苗会出现褐化情况。

由对比例1可知,蒴果在未完全成熟时采摘,在后期诱导培养中种子诱导率极低。对比例1中,采用了全光照以及培养基中采用活性炭的方式进行增殖分化培养,从培养结果来看,褐化情况非常严重,本是白色的根逐渐黑化,因此,本申请的pvp在抑制褐化的效果上是大大优于活性炭的。由实施例1和对比例2可知,增殖分化培养步骤中的先暗培养后光培养可有效抑制褐化现象;由对比例2和实施例2可知,本申请在增殖分化培养采用先暗培养后光培养的培养方式,并添加适量、适当的吸附剂,大大降低了组培苗的褐化现象。由实施例2可知,本发明在生根培养中同样采用先暗培养后光培养的培养方式,并添加适量、适当的吸附剂,进一步降低了组培苗的褐化现象。

以上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地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