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羊藿的育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669296发布日期:2020-10-28 12:20阅读:2247来源:国知局
淫羊藿的育苗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淫羊藿的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淫羊藿(epimediumsagittatum(sieb.etzucc.)maxim.)为小檗科(berberidaceae)淫羊藿属(epimediuml.)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药用植物之一,早在汉代《神农本草经》就已有记载,传统用于补肾壮阳、强筋骨、祛风湿,临床上也被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更年期综合征、高血压、冠心病和抑制肿瘤等疾病。

随着药用需求日益广泛,对淫羊藿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有必要开发淫羊藿的人工栽培技术。

人工栽培技术中,育种技术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环。现在常用的淫羊藿的育苗方法是将淫羊藿种子撒在苗圃中育种。

如中国专利申请201010515877.6中将淫羊藿种子用化学药剂浸种、清洗、沙藏低温层积3个月左右,然后放在恒温箱中出芽,然后直播。这种方法能使淫羊藿种子打破休眠期,发芽率较高,但由于是出芽以后播种,容易损坏胚根,成苗率较低,用种量大。

本申请人之前使用的方法(中国专利申请201110082297.7)是将5-6月份收集的淫羊藿种子沙藏4-6个月,然后将沙藏后的种子与细土拌种后,撒播于平整的苗床上,覆盖苔藓或锯末,等待出子叶后及时去除遮盖物,进行日常管理,至翌年10月,将一年生小苗挖出移栽。这种方法育苗需要的种子量大,且去除遮盖物和移栽过程中种苗的损耗严重,成苗率较低。

淫羊藿为圆锥花序,自下向上逐渐开花结果,种子成熟时间差异大,种子细小(千粒重2.9~6.2克),种子收集不易,育种成本高;加之淫羊藿种子还具有深度生理休眠的特点,自然破眠时间长、破眠率低,成苗不易,因此虽然现阶段已经比较好的解决了种子的发芽问题,但育苗水平还是很低,撒播育苗苗期管理的除草、间苗过程都会浪费大量的种苗,实际得到的种苗率很低,种子的浪费严重,导致育苗成本过高。

为此,本发明对淫羊藿的育苗提出了新思路,提出一种淫羊藿的育苗方法,采用本发明育苗方法,用种量远远少于传统撒播育苗方式(中国专利申请201110082297.7),传统撒播育苗用种量为5.0-8.0g/m2,本发明育苗用种量为0.7~2.1g/m2,且该方法的成苗率也大大提高,且种苗可带土移栽,移栽成活率更高,恢复长势快,目前已经在大田条件下取得成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淫羊藿的育苗方法。

所述淫羊藿的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苗床准备;平整苗床,并为苗床设置遮阴网架,配置灌溉设备;

2)点播种子:取放置育苗基质的苗钵/穴杯,将淫羊藿种子点播,掩土;

3)田间管理:将苗钵/穴杯摆放在苗床上,遮阴,保持育苗杯内湿度和无杂草;

待点播后3-5个月出苗,10-12个月后,种苗分枝数5-9枝,大芽1个以上,小芽2个以上。可以移栽。

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步骤1)和步骤2)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进行,也可以交叉进行。

3、所述育苗基质如下配置:

步骤2)中,所述育苗基质如下配置:用基质配料与土按体积比1:2-2:1的比例进行混合,同时加适量水搅拌混均,手捏成团放手即撒为宜;其中,基质配料为腐熟药渣、草炭土、珍珠岩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育苗基质为体积比1:1的基质配料与土的混合物。

其中,所述基质配料为市场上常见的利用腐熟药渣制备的育苗基质产品,这种基质配料的透气性好,保水性也不错,而且材料来源明确,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不会超标,非常适合培育中药材的幼苗。

步骤2)中,点播深度为1cm左右。

步骤2)中,每个苗钵/穴杯中点播的种子为1-3粒。

苗钵/穴杯可选择为10㎝×10㎝的苗钵/穴杯。

一般所述点播如下进行:苗钵/穴杯内装入育苗基质,稍稍压紧至苗钵/穴杯2/3位置,用粗如手指木棒在1㎝位置刻上记号,按记号插入苗钵/穴杯基质,取出木棒,形成小穴,点播种子,每钵/穴杯1-3粒种子,盖上种子即可。

考虑到淫羊藿的生长规律,步骤2)点播种子的时间选在每年的11-12月;幼苗出苗的时间为翌年2-3月,9-10月可供移栽。

要求所述育种地点的气候条件适合淫羊藿的生长。如要求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大部分地区年均气温14℃~15℃之间,最高气温高达35.6℃,最低气温低至零下8.9℃。无霜期240~250d,年均降水量1000mm以上,年均日照1000h以上。

育种过程要求遮阴,步骤3)中,所述遮阴网的遮阴率为70-80%。优选遮阴网的遮阴率为80%。

种子采集、储存方法与本申请人之前使用的方法(中国专利申请201110082297.7)一致,即采集5~6月份的淫羊藿种子,将采集的种子与过50目孔径筛子的干净细河沙按重量比1:10均匀混合,置于阴凉处进行沙藏。沙藏4~6个月即可播种。播种前用清水将种子从细沙种淘洗出净种子进行播种。

淫羊藿种子非常细小,点播困难,对育苗人员的耐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发明所述的淫羊藿的育苗方法,采用本发明育苗方法,用种量远远少于传统撒播育苗方式(中国专利申请201110082297.7),传统撒播育苗用种量为5.0-8.0g/m2,本发明育苗用种量为0.7~2.1g/m2,且该方法的成苗率也大大提高,且种苗可带土移栽,移栽成活率更高,恢复长势快,目前已经在大田条件下取得成功

本发明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另辟蹊径,提出了一种淫羊藿的育苗方法,该方法不在前期强调种子的发芽率,也不破坏种子的休眠期,点播后等待种子平稳度过休眠期后发芽,成苗。用种量少,成苗率高,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本方法育苗播种3个月后的小苗(2018.4.2);

图2撒播育苗播种3个月后的小苗(2018.4.2);

图3本方法育苗播种4个月后的小苗(2018.5.22);

图4撒播育苗播种4个月后的小苗(2018.5.22)。

图5本方法及撒播育苗移栽带土情况(2019.3.2);

图6本方法及撒播育苗出圃期芽分化情况(2019.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所述的淫羊藿的育苗方法进行说明。

实施例1育苗基质拌土比例选择实验

通过设置不同的育苗基质(基质配料为贵州百灵集团生物科技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育苗基质,成分为腐熟药渣、草炭、珍珠岩)拌土(基质配料:土的体积比分别为1:0、2:1、1:1、1:2、1:3,)比例进行混匀后,加适量水搅拌成手捏成团放手即撒的混合土作为育苗用土,进行育苗点播试验。

综合比较各试验设置的出苗率、育苗土的保湿及疏水情况(见下表)。

不同拌土比例育苗情况观察结果表

结果显示淫羊藿育苗基质以基质配料:土2:1-1:2能得到较好的出苗结果,但育苗基质配料过多,其保水能力下降,土壤含量过多,其排水能力减弱,都影响田间管理的工作强度。综合考虑后,优选基质配料:土的体积比为1:1的育苗基质。

实施例2与传统育苗方式的对比实验

使用本发明与传统育苗方式对比。种子采集、储存方法与本申请人之前使用的方法(中国专利申请201110082297.7)一致,即采集5~6月份的淫羊藿种子,将采集的种子与过50目孔径筛子的干净细河沙按重量比1:10均匀混合,置于阴凉处进行沙藏。沙藏5个月即可播种。

本发明苗钵育苗如下进行:

步骤1、种子准备:12月初,将沙藏的种子在播种前用清水将种子从细沙种淘洗出净种子;

步骤2、配置育苗基质:基质配料与沙土体积比分别为为1:2;1:1和2:1,加适量水搅拌混匀,以手捏成团放手即散为宜.

步骤3、点播种子:苗钵/穴杯内装入上述三种育苗基质,稍稍压紧至苗钵/穴杯2/3位置,用粗如手指木棒在1㎝位置刻上记号,按记号插入苗钵/穴杯基质,取出木棒,形成小穴,点播种子,每钵/穴杯1-3粒种子,然后装入育苗基质盖上种子即可。

步骤4、育苗管理:选择有遮阴条件的平整地面作为苗床,将苗钵摆放在苗床上,遮阴(80%遮阴密度的遮阴网),保持育苗基质湿润(相对湿度40-50%)、不可积水和无杂草;

点播后3个月(即翌年3月)出苗,点播后10个月(即9月),种苗分枝数5-9枝,大芽2个以上,小芽3个以上。9月份开始移栽。

撒播方式育苗如下进行:

12月初,将土壤整成宽1m、高10cm的苗床,刮平床面,均匀铺垫5cm厚育苗基质土(基质:土=1:1),浇透水,用育苗基质土与种子拌均匀(比例为1:10);均匀撒播在苗床上,然后盖2cm厚的育苗基质土,上面用农作物秸秆如麦秸或玉米秸杆覆盖。搭建遮阴棚(80%遮阴密度的遮阴网),保持床土湿润相对湿度40-50%)、不可积水和无杂草;

撒播后3个月(即翌年3月)出苗,当70%种子已出苗时,揭除覆盖的秸杆,4个月(即4月)后,种苗分枝数4-6枝,大芽1个以上,小芽2个以上,12月开始移栽。撒播出苗略早,出苗情况差异比较明显。

图1和2是播种三个月后的小苗,显然,穴播苗的种苗出苗率很高,但苗龄略小于撒播苗。图3和4是播种四个月后的小苗,穴播苗长势一致,撒播苗大苗的长势良好,但也有大量还在育苗初期的小苗在萌发,穴播苗的长势已经可以跟上撒播苗的健壮苗。图5是育苗杯及撒播育苗方式分别育苗成功的种苗的移栽带土情况,可以清楚地看到种苗的叶片发育情况,图6将种苗根部的土去除,可以清楚的看到根系的发育情况,显然,穴杯育苗方式得到的种苗的植株健壮,根系发达。

育种人员分别对不同来源的种苗各20株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见下表。

采用不同方法所育一年生淫羊藿种子苗长势情况表

采用本发明育苗播种一年生小苗长势优于传统撒播育苗,苗钵育苗方式的发芽率和成苗率都远远高于撒播方式,且根系更发达,移栽后不需要缓苗时间,存活率更高。

实施例3用种量对比试验

选择有遮阴条件的平整地面作为苗床,划分成大小为1m2的6个区域,按照实施例2方法播种育苗,育种人员分别对6个区域的苗株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见下表。

用种量对比试验结果

采用本发明育苗的用种量远远少于传统撒播育苗方式,传统撒播育苗用种量为5.0-8.0g/m2,本发明育苗用种量为0.7~2.1g/m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1年04月26日 23:01
    你好!你做了淫羊藿种子种植育苗,应该有种子发芽图片吧?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