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调整覆土中的微生物以促进双孢蘑菇增产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669264发布日期:2020-10-28 12:20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通过调整覆土中的微生物以促进双孢蘑菇增产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通过调整覆土中的微生物以促进双孢蘑菇增产的方法。
背景技术
:双孢蘑菇(agaricusbisporus)又称蘑菇、白蘑菇、洋蘑菇,欧美各国生产经营者常称为普通栽培蘑菇或纽扣蘑菇,双孢蘑菇的栽培和消费具有世界性,有“世界菇”之称,也是世界上栽培工艺最先进,最专业,自动化程度最高的菌类作物,其栽培中有两个重要环节,发酵和覆土。目前,双孢蘑菇的发酵技术,既培养料多级发酵是促进双孢蘑菇产量提高的重要措施,其工艺已经比较成熟,很多学者对发酵工艺、营养基础、微生物活动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双孢蘑菇子实体及产量构成过程中所必需的因素“覆土”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覆土是双孢蘑菇生产的关键环节,覆土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子实体的发生,进而影响产量与质量。目前有的国家双孢蘑菇产量稳定在40kg/m2以上,而有的国家双孢蘑菇产量平均在15kg/m2左右,这其中覆土材料的差别是造成这种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草炭土是双孢蘑菇覆土的最佳材料,其使用能大幅提高产量,但是草炭土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成本越来越高,进口草炭土甚至达到380元/方,这严重制约着双孢蘑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领域专家经过研究表明:覆土后形成了以菌丝、覆土微生物为核心的微生态关系,两者密不可分,相互影响,形成了生态系统。覆土良好的理化性质能够为菌丝生长及覆土层中的微生物生长提供充足的氧气、水分等养分,双孢蘑菇通过挥发性代谢产物有选择的促进微生物群落的生长和更替;微生物通过代谢产物影响双孢蘑菇菌丝,促进子实体的发生。cn104920070a公开了一种双孢蘑菇增产的方法,覆土管理发菌30d后,当料面两边菌丝走透后即可覆土,覆土材料选择粘壤土,粘壤土的含水量以手抓粘壤土成团,落地即散为宜,粘壤土在使用前预先经阳光曝晒,并用2000倍液的菇净药液喷洒,密闭24h消毒,覆土前应提前喷湿床面,以利挂土,覆土时应层层轻拍,覆土次数为2~3次,覆土厚度为3cm,覆土后及时检查,对暴露菌丝处及时进行补土;覆土3~4d内对覆土层以轻喷、勤喷水为主,逐步将土粒调至无白心,前期菇房温度控制在22~25℃,湿度控制在80~90%,经过7~10d后,菌丝可达覆土表面0.8~1.2cm,此阶段要观察土层水分变化,土层太干,喷重水,喷后通风0.5h;土层不干,喷轻水,加大通风量,控制菇房温度在14~16℃。cn103360160a公开了一种双孢菇覆土材料,其特征在于,原料组分及重量份数如下:耕作层土壤2000~20000份,干牲畜粪125~200份,麦壳或砻糠150~200份,石灰10~20份,过磷酸钙20~30份,干燥的微生物菌剂3~5份;所述微生物菌剂包含活的臭味假单孢杆菌(pseudomonasputida)。大量研究表明双孢蘑菇最佳覆土材料为草炭土,使用草炭土做为覆土材料,双孢蘑菇的产量会大大提高,品质也会有所提高。而cn104920070a中使用的覆土材料为黏土,产量会比使用草炭土的产量降低,品质也会下降。双孢蘑菇覆土层材料要求低营养,否则容易滋生其他有害病菌。而cn103360160a中表述覆土层中含有干牲畜粪,其营养较为丰富,容易滋生病虫害。因此,需要针对上述的缺陷进行改进,发明一种能够有效的降低双孢蘑菇在生长过程中既能提高产品品质和产量又能避免或降低被病虫害所侵扰。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双孢蘑菇增产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避免或降低了由于施用干牲畜粪肥所导致的容易滋生病虫害这一缺陷;本发明主要是通过在双孢蘑菇生长的不同阶段调控菌剂的种类及浓度来达到促进双孢蘑菇生长的目的的。本发明所提供的通过调整覆土中的微生物以促进双孢蘑菇增产的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双孢蘑菇生长的扭结期,保持覆土中含有鞘氨醇单胞菌属、dongia、无色杆菌属;在双孢蘑菇生长的出菇期,保持覆土层中含有假单胞菌和saccharibacteria_norank。具体的,在双孢蘑菇生长的扭结期,保持覆土中鞘氨醇单胞菌属最大丰度0.05~0.06;dongia的最大丰度为0.09~0.1;无色杆菌属的最大丰度0.12~0.15。扭结期保持覆土中鞘氨醇单胞菌属最大丰度0.052514628,dongia的最大丰度0.097648399,无色杆菌属的最大丰度0.126948501。在双孢蘑菇生长的出菇期,保持覆土中假单胞菌的最大丰度0.07~0.08;saccharibacteria_norank的最大丰度0.05~0.06。在双孢蘑菇生长的出菇期,保持覆土中假单胞菌的最大丰度为0.072401626,saccharibacteria_norank的最大丰度为0.05262629。优选的,在双孢蘑菇生长的出菇期,按每1.5平方米覆土喷洒400ml菌液的量向覆土中喷洒菌液,菌液中假单胞杆菌菌液的浓度为2.5×108cfu/ml以使覆土中假单胞菌的最大丰度为0.07~0.08。上述的覆土为混合土,混合土中草炭土和黄土的体积比为1:1.8~2.2。优选的,上述的混合土中草炭土和黄土的体积比为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通过双孢蘑菇产量低、覆土成本高、草炭土不可再生的现状,通过筛选了优势覆土配方,便于后期双孢蘑菇进行生长;(2)本发明通过对不同时期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研究,开展了对产量的相关性研究,明确了覆土各时期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以及扭结期、出菇期微生物对产量的影响,通过对微生物种类及含量进行调控,为双孢蘑菇产量提升奠定理论基础,尤其是为北方地区双孢蘑菇主产区产量提升,节本增效提供技术支撑。附图说明图1为菌丝爬土期微生物与产量的相关性热图;图2为原基扭结期微生物与产量的相关性热图;图3为头潮菇出菇期微生物与产量的相关性热图;图4为转潮期微生物与产量的相关性热图;图5为实施例3中五个不同处理下双孢蘑菇的生长图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现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更进一步的阐述。实施例1通过覆土试验考察覆土材料对于双孢蘑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具体如下:草炭土处理的条件:覆土仅选择草炭土;混合土处理的条件:覆土所选择的混合土中草炭土和黄土的体积比为1:2;黄土处理的条件:覆土仅选择黄土;1.1覆土对双孢蘑菇产量的影响上述的三种处理区别仅在于覆土的不同,其它的条件完全相同,对于不同材料的覆土下双孢蘑菇的生长产量分析,如下表1所示:表1不同覆土材料下双孢蘑菇的产量分析表从以上的分析表可以看出,仅选择草炭土的条件下,头潮菇的产量仅为239斤;二潮菇的产量为372斤;三潮菇的产量为265斤;平均为292斤左右;仅选择黄土作为覆土的条件下,头潮菇的产量仅为279斤;二潮菇的产量为362斤;三潮菇的产量为252斤;平均为297斤左右;选择混合土时,无论是头潮菇还是二潮菇或者是三潮菇或者是总的三潮菇的产量,都要远远高于单一的草炭土或黄土作为覆土原料的产量。1.2覆土对双孢蘑菇品质的影响表2不同覆土材料对双孢蘑菇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表2中,1~14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处理;具体如下:1、纯黄土;2、纯草炭土;3、85%黄土+15%稻壳(按体积计、以下同);4、70%黄土+30%稻壳;5、55%黄土+45%稻壳;6、85%草炭土+15%稻壳;7、70%草炭土+30%稻壳;8、55%草炭土+45%稻壳;9、85%黄土+15%菌渣;10、70%黄土+30%菌渣;11、55%黄土+45%菌渣;12、85%草炭土+15%菌渣;13、70%草炭土+30%菌渣;14、55%草炭土+45%菌渣;15、50%黄土+50%草炭土。每处理设置3次重复,每个小区2平方米,各处理和各重复完全随机排列。表2是从双孢蘑菇产品品质的角度来对覆土材料进行的考量,结果表明:将草炭土和黄土按一定比例混合,混合之后,双孢菇的产量及品质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菇型标准。实施例2考察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微生物菌剂对双孢蘑菇增产的影响,即,在双孢蘑菇生长的出菇期,按每1.5平方米覆土喷洒400ml菌液的量向覆土中喷洒菌液;具体如下:表3不同微生物菌剂处理下双孢蘑菇的产量比较处理均值(g/包)10%显著水平5%显著水平1%极显著水平处理12151.6667ddc处理25781aaa处理32826.1967cdcdbc处理43960.3333bcbcabc处理54216.3400bbab表3中,均值为出菇量的均值;处理1、2、3是是复合的假单胞杆菌菌剂,分别喷洒200ml、400ml、600ml。菌液中假单胞杆菌菌液的浓度为2.5×108cfu/ml;处理1:荧光假单胞菌:恶臭假单胞杆菌=1∶1(体积比,以下同);处理2:荧光假单胞菌:恶臭假单胞杆菌=1∶1;处理3:荧光假单胞菌:恶臭假单胞杆菌=1∶1;处理4是单一的恶臭假单胞杆菌,喷洒400ml;菌液中恶臭假单胞杆菌的浓度为2.5×108cfu/ml;处理5是自来水,喷洒400ml。从表3中可以看出,处理2中出菇量的均值是最高的,这说明假单菌中,荧光假单胞杆菌和恶臭假单胞杆菌体积比1:1的比例复合,喷洒总体积400ml所获得的假单胞菌其对于双孢蘑菇的增产效果是比较显著的。从附图2中可以看出,第一阶段即双孢蘑菇生长的扭结期内,鞘氨醇单胞菌,dongia和无色杆菌与产量成正相关,铜绿假单胞菌与产量呈负相关,这说明鞘氨醇单胞菌,dongia和无色杆菌保持在一定的比例时对于双孢蘑菇的增产具有促进作用。而铜绿假单胞菌的出现则会抑制双孢蘑菇的增产。在双孢蘑菇的头潮菇出菇期的阶段,saccharibacteria_norank,假单胞菌属和产量成正相关,乳酸乳球菌、芽孢杆菌与产量呈负相关。这表明,在头潮菇出菇期的阶段,saccharibacteria_norank,假单胞菌属的存在会促进双孢蘑菇产量提高;而覆土中若含有乳酸乳球菌、芽孢杆菌,则会对双孢蘑菇产量的提高产生不利的影响。实施例3以混合土作为双孢蘑菇生长的覆土,混合土中草炭土和黄土的体积比为1:2。保持覆土中鞘氨醇单胞菌属最大丰度0.05~0.06;dongia的最大丰度为0.09~0.1;无色杆菌属的最大丰度0.12~0.15;经检测,实际上双孢蘑菇生长扭结期鞘氨醇单胞菌属最大丰度0.052,dongia的最大丰度0.097648399,无色杆菌属的最大丰度0.126948501;在双孢蘑菇生长的出菇期,保持覆土中假单胞菌的最大丰度0.07~0.08;saccharibacteria_norank的最大丰度0.05~0.06;经检测,实际上,覆土中假单胞菌的最大丰度为0.072401626,saccharibacteria_norank的最大丰度为0.05262629。在双孢蘑菇生长的出菇期,按每1.5平方米覆土喷洒400ml菌液的量向覆土中喷洒菌液,菌液中假单胞杆菌菌液的浓度为2.5×108cfu/ml,以使假单胞菌的最大丰度保持在0.07~0.08之间。以下的处理1~5分别对应于实施例2中的五个不同的处理。表4不同处理下双孢蘑菇的产量(斤/平方米)从以上表4中可以看出:处理2中,头潮菇的产量最高,达到了15.2斤;二潮菇产量也较高,达到了1.94斤;处理4的条件下,双孢蘑菇较处理2要低;但是优于其它处理下的产量。以上的结果表明:在双孢蘑菇覆土层中额外添加假单胞杆菌菌剂并且使各种菌群控制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可以显著的提高双孢蘑菇的产量。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