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楸树短根嵌接、穴盘育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51182发布日期:2019-08-17 01:16阅读:8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楸树短根嵌接、穴盘育苗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育种方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楸树短根嵌接、穴盘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楸树是城市园林绿化的新秀,具有很高的园林观赏价值,探索楸树无性繁殖方法及其后期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楸树嫁接一般采用梓树做砧木木质芽接。楸树木质芽接一般在梓树萌芽前后(4月15日至5月14日)进行。方法是化冻后定值梓树苗做砧木,待萌芽前后在梓树上方10-20cm处横切一刀,斜切一刀形成锲形,同样在楸树接穗上取下带木质的楸树锲形芽片,与梓树的形成层对齐,用塑料带缠紧。根据生长愈合情况,约需20-35天解绑平茬,促进楸树芽萌发。

现有技术的嫁接方案的缺点:1、需梓树定植后在大田内嫁接;2、适于嫁接时期短(4月15日~5月10日),不能周年生产;3、浪费资源,需整株定植后的梓树;4、嫁接部位高(地上10~20cm),易形成“小脚病“,导致楸树易撕裂倒伏,不抗风;5、生长速度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以1~2年生梓树短根段作为砧木、以楸树枝条作为接穗,进行嫁接,探索新的楸树嫁接繁殖方法,为培育高品质的楸树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为实现以上发明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楸树短根嵌接、穴盘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砧木:选取1~2年生直径0.5~1.0cm的梓树根,将选取的梓树根剪成2~5cm的梓树短根段作为砧木,取0.5~1.5g碧护、1~2kg水配制成溶液,将砧木在溶液中浸泡2~4s,取出晾干,在其上端开成ω型槽面;

(2)接穗:选取一年生直径0.5~1.0cm、健壮、无病虫害、带饱满芽的楸树枝条作为接穗,分别在其芽的上端0.3~0.8cm处、下端1.5~2cm处剪断,并在接穗下端开成ω型凸面;

(3)嫁接:将剪切好的梓树短根段砧木ω型槽面与楸树接穗ω型凸面嵌接,使其一边的形成层对齐;

(4)绑扎:用塑料带将嵌接部位缠紧;

(5)蜡封:把楸树接穗上端在加热熔融的石蜡液里沾一下,使其上端形成蜡帽;

(6)装盘:把嫁接的楸树插入穴盘或营养袋中在温度18~25℃、相对湿度80~95%的环境下催根催芽,促其长成幼苗;

(7)管理:在接穗芽萌动前,覆盖薄膜、加盖草帘,避光、保持相对湿度80~95%、保持温度25~30゜c,芽子萌动后逐渐揭膜见光,炼苗,12~18天后转入正常管理,定期喷施水溶氮磷钾肥,并且逐渐降温,白天控制温度在20~28゜c,夜间控制温度在15~18゜c,培养壮苗;

(8)移栽,在嫁接楸树苗长到15~20cm高时移栽至大田培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在室内装盘育苗,便于工厂化集约经营,批量生产;2、使用梓树短根段作为砧木,使育苗周期不再局限于梓树萌芽前后,可以周年生产;3、节约梓树资源,嫁接一株楸树只需3~5cm的短根段,一株梓树可以嫁接3~10株楸树,甚至更多;4、嫁接部位在地表以下,不会形成“小脚病“,抗风抗倒伏;5、延长楸树嫁接苗生长周期,可育大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梓树短根段砧木图;

图2是本发明的楸树接穗图;

图3是本发明的嫁接图;

图4是本发明的绑扎图;

图5是本发明的蜡封图;

图6是本发明的装盘图;

图7是本发明的幼苗图;

图8是本发明的楸树成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砧木:选取一年生直径0.5cm的梓树根,将选取的梓树根剪成2cm的梓树短根段作为砧木,取0.5g碧护、1kg水配制成溶液,将砧木在溶液中浸泡2s,取出晾干,在其上端开成ω型槽面(如图1);

接穗:选取一年生直径0.5cm、健壮、无病虫害、带饱满芽的楸树枝条作为接穗,分别在其芽的上端0.3cm处、下端1.5cm处剪断,并在接穗下端开成ω型凸面(如图2);

嫁接:将剪切好的梓树短根段砧木ω型槽面与楸树接穗ω型凸面嵌接,使其一边的形成层对齐(如图3);

绑扎:用塑料带将嵌接部位缠紧以防进水(如图4);

蜡封:把楸树接穗上端在加热熔融的石蜡液里沾一下,使其上端形成蜡帽,防止接穗水分蒸发,拔干楸树接穗(如图5);

装盘:把嫁接的楸树插入穴盘或营养袋中在温度18℃、相对湿度80%的环境下催根催芽,促其长成幼苗(如图6、7);

管理:加强水分、温度、光照、肥料管理,在接穗芽萌动前,覆盖薄膜、加盖草帘,避光、保持相对湿度80%、保持温度25゜c,芽子萌动后逐渐揭膜见光,炼苗,12天后转入正常管理,定期喷施水溶氮磷钾肥,并且逐渐降温,白天控制温度在20゜c,夜间控制温度在15゜c,培养壮苗;

移栽,在嫁接楸树苗长到15cm高时移栽至大田培育(如图8)。

实施例二:

砧木:选取一年生直径0.7cm的梓树根,将选取的梓树根剪成3cm的梓树短根段作为砧木,取0.8g碧护、1.5kg水配制成溶液,将砧木在溶液中浸泡3s,取出晾干,在其上端开成ω型槽面(如图1);

接穗:选取一年生直径0.8cm、健壮、无病虫害、带饱满芽的楸树枝条作为接穗,分别在其芽的上端0.5cm处、下端1.7cm处剪断,并在接穗下端开成ω型凸面(如图2);

嫁接:将剪切好的梓树短根段砧木ω型槽面与楸树接穗ω型凸面嵌接,使其一边的形成层对齐(如图3);

绑扎:用塑料带将嵌接部位缠紧以防进水(如图4);

蜡封:把楸树接穗上端在加热熔融的石蜡液里沾一下,使其上端形成蜡帽,防止接穗水分蒸发,拔干楸树接穗(如图5);

装盘:把嫁接的楸树插入穴盘或营养袋中在温度20℃、相对湿度85%的环境下催根催芽,促其长成幼苗(如图6、7);

管理:加强水分、温度、光照、肥料管理,在接穗芽萌动前,覆盖薄膜、加盖草帘,避光、保持相对湿度85%、保持温度27゜c,芽子萌动后逐渐揭膜见光,炼苗,12~18天后转入正常管理,定期喷施水溶氮磷钾肥,并且逐渐降温,白天控制温度在22゜c,夜间控制温度在17゜c,培养壮苗;

移栽,在嫁接楸树苗长到17cm高时移栽至大田培育(如图8)。

实施例三:

砧木:选取一年生直径0.8cm的梓树根,将选取的梓树根剪成4cm的梓树短根段作为砧木,取1.2g碧护、1.8kg水配制成溶液,将砧木在溶液中浸泡3s,取出晾干,在其上端开成ω型槽面(如图1);

接穗:选取一年生直径0.8cm、健壮、无病虫害、带饱满芽的楸树枝条作为接穗,分别在其芽的上端0.6cm处、下端1.8cm处剪断,并在接穗下端开成ω型凸面(如图2);

嫁接:将剪切好的梓树短根段砧木ω型槽面与楸树接穗ω型凸面嵌接,使其一边的形成层对齐(如图3);

绑扎:用塑料带将嵌接部位缠紧以防进水(如图4);

蜡封:把楸树接穗上端在加热熔融的石蜡液里沾一下,使其上端形成蜡帽,防止接穗水分蒸发,拔干楸树接穗(如图5);

装盘:把嫁接的楸树插入穴盘或营养袋中在温度22℃、相对湿度90%的环境下催根催芽,促其长成幼苗(如图6、7);

管理:加强水分、温度、光照、肥料管理,在接穗芽萌动前,覆盖薄膜、加盖草帘,避光、保持相对湿度90%、保持温度28゜c,芽子萌动后逐渐揭膜见光,炼苗,16天后转入正常管理,定期喷施水溶氮磷钾肥,并且逐渐降温,白天控制温度在26゜c,夜间控制温度在16゜c,培养壮苗;

移栽,在嫁接楸树苗长到18cm高时移栽至大田培育(如图8)。

实施例四:

砧木:选取一年生直径1.0cm的梓树根,将选取的梓树根剪成5cm的梓树短根段作为砧木,取1.5g碧护、2kg水配制成溶液,将砧木在溶液中浸泡4s,取出晾干,在其上端开成ω型槽面(如图1);

接穗:选取一年生直径1.0cm、健壮、无病虫害、带饱满芽的楸树枝条作为接穗,分别在其芽的上端0.8cm处、下端2cm处剪断,并在接穗下端开成ω型凸面(如图2);

嫁接:将剪切好的梓树短根段砧木ω型槽面与楸树接穗ω型凸面嵌接,使其一边的形成层对齐(如图3);

绑扎:用塑料带将嵌接部位缠紧以防进水(如图4);

蜡封:把楸树接穗上端在加热熔融的石蜡液里沾一下,使其上端形成蜡帽,防止接穗水分蒸发,拔干楸树接穗(如图5);

装盘:把嫁接的楸树插入穴盘或营养袋中在温度25℃、相对湿度95%的环境下催根催芽,促其长成幼苗(如图6、7);

管理:加强水分、温度、光照、肥料管理,在接穗芽萌动前,覆盖薄膜、加盖草帘,避光、保持相对湿度95%、保持温度30゜c,芽子萌动后逐渐揭膜见光,炼苗,18天后转入正常管理,定期喷施水溶氮磷钾肥,并且逐渐降温,白天控制温度在28゜c,夜间控制温度在18゜c,培养壮苗;

移栽,在嫁接楸树苗长到20cm高时移栽至大田培育(如图8)。

生产实践证明,发展农作物生产,必须把关选育优良品种和改进栽培技术两个环节。本发明选用梓树短根段作为砧木,节约梓树资源,使育苗周期不再局限于梓树萌芽前后,实现周年育苗,在室内装盘育苗,便于工厂化集约经营,批量生产,本发明是一种具有较高推广价值得楸树栽培方法,对楸树大面积人工栽培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