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花粉采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319259发布日期:2019-08-03 10:18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花粉采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花粉采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花粉采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花粉作为植物的单倍体,在生物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花粉颗粒微小,常规方法不易收集,且大多数花粉需要在野外采集,便携、供电、简易是野外花粉捕集器需要考虑的问题。现有花粉采集装置多为切取花药或花朵的装置,采集的花药或花朵需要研磨筛选才能得到花粉,工序复杂,延长了花粉的提取时间,降低了花粉活性。同时在医学上对呼吸道过敏性反应的影响,要对花粉进行深入研究,需要适量的采集,目前缺乏有效的便携式采集工具。

实用新型专利cn203551322u公开了一种太阳能野外花粉捕集器,包括伸缩支架、分离器、花粉收集斗,在分离器的上方通过连接管连接进风管,进风管内设置风扇,在进风管的尾部连接太阳能光电导风板;在伸缩支架上挂装蓄电池,蓄电池通过导线连接风扇电机和太阳能光电导风板;在花粉收集斗上面设置排风管,排风管出口上设置可拆卸滤袋。优点是结构简单、拆装方便、高度可调、节约能源、适于野外应用的花粉捕集装置。但是该装置造型奇特,不方便携带,密封性较差,而且并不适用于颗粒较小的花粉采集过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便携式花粉采集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采集装置不方便携带、密封性不好且采集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能够广泛应用于不适宜使用蜜蜂采集花粉的花粉采集环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便携式花粉采集装置,包括从前向后依次连接的防护罩、花粉收集壳以及动力装置安装壳;所述防护罩上开设有多个花粉采集孔;所述花粉收集壳内安装有多根阳极管,所述阳极管的前端开放,所述阳极管的后端安装有安装有滤网,所述阳极管内安装有阴极针从而使花粉吸附在阳极管内壁上;所述花粉收集壳的前端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开设有与阳极管位置一一对应的抽风孔,所述动力装置安装壳内设有与动力装置安装壳连接为一体的内壳,所述内壳中安装有风扇,所述动力装置安装壳的末端开设有用于将风扇气流排出的排风孔;所述动力装置安装壳与内壳之间的空腔内安装有电池,所述电池分别与阳极管、阴极针、风扇相连,所述动力装置安装壳上还设有用于控制阳极管、阴极针运行的电场开关,以及用于控制风扇运转的风扇开关。

优选的,所述防护罩通过插拔或者螺纹连接的方式安装在花粉收集壳内;所述花粉收集壳的前端设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防护罩的外部罩设有丝状防护网,所述丝状防护网的后端盖过防护罩与花粉收集壳的连接处。

优选的,所述花粉收集壳与动力装置安装壳通过插拔或者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

优选的,所述阳极管为3个,所述抽风孔为3个,且阳极管之直径与抽风孔的孔径大小一致;所述排风孔为1-3个。

优选的,所述花粉收集壳的内壁上安装有绝缘子。

优选的,所述挡板与花粉收集壳直接夹设有若干层纱网。

优选的,所述内壳为漏斗状,所述内壳的内部设有膨大的漏斗腔和直筒状的风道,所述漏斗腔位于抽风孔的后端,所述风道位于漏斗腔的后端,所述风扇安装于风道的中段,所述风道的末端与排风孔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电池为蓄电池,所述动力装置安装壳上开设有便于蓄电池取出的开口,所述开口上安装有可拆卸的蓄电池防护壳。

优选的,所述电池为可充电的电源电池,所述电源电池上设有能够与外接电源连接的插头。

进一步,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便携式花粉采集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启动电场开关和风扇开关,将防护罩上的花粉采集孔对准花朵的花蕊处;

(2)由于风扇运行产生的吸力作用,花朵上散落的花粉由花粉采集孔进入花粉收集壳内;

(3)在导电的情况下,激发阴极针产生电子,在整个花粉采集装置中产生电场,在强电场的作用下,花粉被吸附在阳极管的内壁上;

(4)已沉降花粉的空气逐步经滤网和纱网的阻挡和过滤,从抽风孔处进入至漏斗腔内,然后沿风道输送至排风孔处最终被排出;

(5)花粉采集完成完成后,关闭风扇,将防护罩和丝状防护网取下,将被吸附在阳极管内壁的花粉倒出收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的采集装置结构简单、紧凑、造价较低,且使用便捷,本发明利用强电场可被吸附的原理,便于携带,密封性好,采集效率高,可应用于野外少量花粉的人工采集,降低人工采集成本和技术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便携式花粉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花粉收集壳部位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动力装置安装壳部位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电路放大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的便携式花粉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2的动力装置安装壳部位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2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防护罩;2、花粉收集壳;3、动力装置安装壳;4、花粉采集孔;5、密封圈;6、丝状防护网;7、阳极管;8、滤网;9、阴极针;10、绝缘子;11、挡板;12、抽风孔;13、纱网;14、内壳;15、排风孔;16、漏斗腔;17、风道;18、风扇;19、电池;20、蓄电池防护壳;21、电场开关;22、风扇开关;23、插头;24、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一种便携式花粉采集装置,包括从前向后依次连接的防护罩1、花粉收集壳2以及动力装置安装壳3,且壳体两两之间可以拆卸,便于花粉的收集。

所述防护罩1通过插拔或者螺纹连接的方式安装在花粉收集壳内,将防护罩1设计为可拆卸式,便于花粉的收集。所述防护罩1上开设有多个花粉采集孔4,花粉采集孔4优选为3个,也可以设计为其他数量和孔径。所述花粉收集壳2的前端设有密封圈5,以便于集中风扇18风力。所述防护罩1的外部罩设有丝状防护网6,所述丝状防护网6的后端盖过防护罩1与花粉收集壳2的连接处。所述丝状防护网6便于擦落花粉,且与花粉吸附装置(即阳极管)之间存有一定距离,避免风力过大损害花朵,同时避免大块杂质进入后端的花粉吸附装置。

所述花粉收集壳2的直径为4-6cm,所述防护罩1和花粉收集壳2的总长度为10-15cm。也可以根据花粉颗粒的大小和采集量增加或者缩短其长度。所述花粉收集壳2内安装有1-6根阳极管7,优选为3根,其数量和孔径根据需收集花粉的种类进行设计。所述阳极管7的内径为0.3-0.6mm,便于风力的集中和花粉的吸附。所述阳极管7的前端开放,所述阳极管7的后端安装有安装有滤网8,所述阳极管7内安装有阴极针9,从而使花粉吸附在阳极管7内壁上。在导电的情况下,激发阴极针9产生电子,在整个采集装置中产生电场,在强电场的作用下,花粉被吸附在阳极管7的内壁上。所述花粉收集壳2的内壁上安装有绝缘子10,以避免通电后阳极管7、阴极针9产生的电场干扰动力装置。

所述花粉收集壳2与动力装置安装壳3通过插拔或者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所述花粉收集壳2的直径为4-6cm,长度为5-10cm。所述花粉收集壳2的前端安装有挡板11,所述挡板11开设有与阳极管7位置一一对应且孔径大小一致的抽风孔12,已沉降花粉的空气最终由此吸入至后续的装置中。所述挡板11与花粉收集壳2直接夹设有若干层纱网13,以便于阳极管7滤网8遗漏的杂质或阳极管7之间遗漏的花粉或杂质从抽风孔12进入后续的装置,损害风扇18。所述动力装置安装壳3内设有与动力装置安装壳3连接为一体的内壳14,所述动力装置安装壳3的末端开设有用于将风扇气流排出的1-3个排风孔15,且排风孔15的数量和孔径最终可根据实际情况而设置。所述内壳14为漏斗状,所述内壳14的内部设有膨大的漏斗腔16和直筒状的风道7,所述漏斗腔16位于抽风孔12的后端,所述风道7位于漏斗腔16的后端,所述风道7的中段安装有风扇18,所述风道7的末端与排风孔15相连通。风扇风力的大小,可根据具体收集的花粉种类进行设置。漏斗腔16的弧状凹面设计,便于风力的集中。

所述动力装置安装壳3与内壳14之间的空腔24内安装有电池19,所述电池19为蓄电池,更加环保并节约成本。所述动力装置安装壳3上开设有便于蓄电池取出的开口(图中未示出),所述开口上安装有可拆卸的蓄电池防护壳20。所述电池分别与阳极管7、阴极针9、风扇18相连,所述动力装置安装壳3上还设有用于控制阳极管7、阴极针9运行的电场开关21,以及用于控制风扇18运转的风扇开关22。本发明将风扇18和电场(阳极管7、阴极针9)设计为独立电路,分别由独立的开关控制,便于操作者操作。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为:分别启动电场开关21和风扇开关22,将防护罩1上的花粉采集孔4对准花朵的花蕊处,由于风扇18的吸力作用,散落的花粉由花粉采集孔4进入花粉收集壳2内;在导电的情况下,激发阴极针9产生电子,在整个采集装置中产生电场,在强电场的作用下,花粉被吸附在阳极管7的内壁上;已沉降花粉的空气经滤网8的阻挡(对个别未被吸附的花粉阻挡)和过滤,杂质经纱网13进一步的阻拦,从抽风孔12处进入至漏斗腔16内,通过漏斗腔16弧形凹面的聚集作用和风扇18的吸力作用,空气气流沿风道7输送至排风孔15处最终被排出。使用完成后,关闭风扇18,将防护罩1和丝状防护网6取下,将被吸附在阳极管7内壁的花粉倒至相应器皿中即可被收集。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如图6-8所示,所述电池19为可充电的电源电池,所述电源电池上设有能够与外接电源连接的插头23。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