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走式川穹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50696发布日期:2019-08-17 01:14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自走式川穹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特别是一种自走式川穹收获机。



背景技术:

川芎(学名:ligusticumchuanxionghort),栽培植物,主产于四川(灌县),在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生长于温和的气候环境。是一种中药植物,常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祛风止痛,效用甚佳,可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等症。昔人谓川芎为血中之气药,殆言其寓辛散、解郁、通达、止痛等功能。

川芎生长时,其果实三分之一在地上,三分之二在地下,不能碾压,导致现有的农业机械无法进入川穹田地,无论是拖拉机牵引式的药材收获机械还是自走式的都无法进入,目前市场上也没有针对川穹收获的机械,若直接采用通用式的根茎式果实收获机,同样会压坏川穹,以申请人在先申请的申请号为2018205160320的一种自走式小颗粒根茎作物收获机的为例,若其行走部件为行走轮,若行走轮的宽度为2.3,前端的割台(碎土进料装置)的宽度大于或等于2.3,这推理无法支撑收获,若割台的宽度小于2.3,则轮胎超出部分会压坏川穹,由于没有任何一款农业机械适用于川穹收获,目前所有的川穹收获全是通过人工收获,人工收获的步骤是先挖后捡,4-5人每天只能挖一亩地,捡1亩地还需要1人1天,平均一亩地的人工收获成本高达1000-1500元,收获成本高、效率低,因此,川穹收获的改进和创新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自走式川穹收获机,可有效解决川穹高效率收获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走式川穹收获机,包括底盘和设置在底盘上的驾驶室、机架、发动机,底盘两侧均装有由发动机驱动的行走履带,机架上分别设置有由发动机驱动的碎土进料装置和提升输送筛分装置;所述的碎土进料装置包括侧向支撑架和设置在侧向支撑架之间的碎土机构和第一输送带,碎土机构设置在第一输送带的进料端,碎土机构包括碎土刀轴,限深轮和松土刀,松土刀设置在侧向支撑架前端下部,松土刀后端设置有均布的导向杆,导向杆朝后伸出,且末端位于第一输送带进料端的正上方,碎土刀轴水平设置在导向杆上方的两侧向支撑架之间,碎土刀轴上沿轴向的外壁上设置有均布的碎土刀,侧向支撑架前端上部设置有向前伸出的限深臂,限深臂的外端装有旋转的限深轮;所述的提升输送筛分装置包括呈倾斜设置的第二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的进料端与第一输送带的出料端相连,第二输送带的出料端与第三输送带的进料端相连,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上均设置有土块筛分孔,构成过滤式提升输送结构;机架后部设置有收获箱,第三输送带的出料端与收获箱相连。

所述的行走履带的宽度小于松土刀的宽度。

本发明结构新颖独特,整机设计牢固可靠,传动合理,操作简单,对川穹进行机械式快速收获,采用了履带式的行走结构,其行走抓地力强,动力足,当其宽度小于挖掘宽度时,仍然能保证其行走的动力,由于其宽度小于松土刀的宽度,因此其行走部分都是已经收获过的川穹地,这样有效防止了对未收获部分川穹的碾压破坏,压辊和碎土刀均由皮带驱动,因此当地中出现石块,卡住碎土刀或压辊时,皮带会打滑,从而保证了设备不会因为卡壳出现的损坏,压辊可对第一输送带上的大块土壤进行初步破碎,提高了对不同土壤的适应性,提高了对不同土壤的适应性,通过提升输送筛分装置3个输送带的3级输送分离,延长了分离的时间,进一步提高了川穹的出净率,高位卸料仓,装车方便快捷,集挖掘、碎土、分离、回收多种功能为一体,是川穹收获机上的创新,解决了川穹种植户长久以来收获川穹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是自走式川穹收获机与人工收获相比是颠覆性的改革,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碎土进料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碎土进料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松土刀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输送带主动轴的局部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中间轴的局部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中间轴的局部侧视图。

图8为本发明压辊轴的局部侧视图。

图9为本发明碎土刀轴的局部侧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一输送带的输送带本体的立体图。

图11为本发明输送带本体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输送带本体第一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输送带本体第二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图13给出,本发明包括底盘和设置在底盘上的驾驶室17、机架24、发动机19,底盘两侧均装有由发动机驱动的行走履带23,机架24上分别设置有由发动机驱动的碎土进料装置和提升输送筛分装置;所述的碎土进料装置包括侧向支撑架1和设置在侧向支撑架1之间的碎土机构和第一输送带15,碎土机构设置在第一输送带15的进料端,碎土机构包括碎土刀轴7,限深轮12和松土刀13,松土刀13设置在侧向支撑架1前端下部,松土刀13后端设置有均布的导向杆131,导向杆朝后伸出,且末端位于第一输送带15进料端的正上方,碎土刀轴7水平设置在导向杆131上方的两侧向支撑架之间,碎土刀轴上沿轴向的外壁上设置有均布的碎土刀10,侧向支撑架1前端上部设置有向前伸出的限深臂11,限深臂11的外端装有旋转的限深轮12(限深轮12的角度和高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如通过调节限深臂的安装角度);所述的提升输送筛分装置包括呈倾斜设置的第二输送带21和第三输送带22,第二输送带21的进料端与第一输送带15的出料端相连,第二输送带21的出料端与第三输送带22的进料端相连,第一输送带15、第二输送带21和第三输送带22上均设置有土块筛分孔,构成过滤式提升输送结构;土块筛分孔的孔径大于川穹果实的粒径;机架后部设置有收获箱18,第三输送带22的出料端与收获箱18相连。

为保证使用效果,所述第一输送带15包括装在主动轴5上的主动轮511、装在从动轴14上的从动轮141和绕装在主动轮、从动轮上的输送带本体,第一输送带15出料端上方的侧向支撑架1上设置有水平的压辊轴6,压辊轴上装有压辊611,主动轴5和从动轴14分别装在侧向支撑架1的上部和下部,侧向支撑架1的中部还装有第一中间轴8和第二中间轴9,主动轴5、压辊轴6、第一中间轴8、第二中间轴9和碎土刀轴7的一端均伸出侧向支撑架的外侧,伸出部分的主动轴5上分别装有第一皮带轮51和第一链轮52,伸出部分的第二中间轴9上分别装有第二皮带轮91和第二齿轮92,伸出部分的第一中间轴8上分别装有第三皮带轮81、第三齿轮82、第四齿轮83,伸出部分的压辊轴6上装有第四皮带轮61,伸出部分的碎土刀轴7上装有第五齿轮71,第一链轮52由发动机驱动,第一皮带轮51和第二皮带轮91上绕装有第一皮带4,第二齿轮92与第三齿轮82啮合,第三皮带轮81与第四皮带轮61上绕装有第二皮带3,第四齿轮83与第五齿轮71上绕装有第一链条2,构成第一输送带、压辊、碎土刀的驱动结构;由于压辊和碎土刀均由皮带驱动,因此当地中出现石块,卡住碎土刀或压辊时,皮带会打滑,从而保证了设备不会因为卡壳出现的损坏,压辊可对第一输送带上的大块土壤进行初步破碎。

所述的输送带本体包括第一连杆155、第二连杆154、第一连接板152和第二连接板153,第一连杆155有相互平行的多个,相邻的2个第一连杆经装在第一连杆两端的第一连接板152联接在一起,两端的第一连接板之间在第一连杆上均布有与第一连杆垂直的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二连接板153,第二连接板153中间有固定槽156,固定槽156上装有与第一连杆155平行的第二连杆154,所述的主动轴5和从动轴14为齿轮,齿轮上装有链条,第一连杆155水平装在链条上构成方格形的输送带结构。

所述的第一连接板152是由钢板制成的扁条形体,扁条形体两端各有一个第一固定孔152a,第一连杆穿插在第一固定孔152a内,构成可转动的输送带结构;所述的第一连杆155两端分别装有2个相互平行的第一连接板152,2个第一连接板之间在第一连杆上套装有套筒151;

所述的第二连接板153是由钢板制成的扁条形体,扁条形体两端各有一个第二固定孔26,扁条形体的中间有开口向上的固定槽156,第二连接板153经其两端的第二固定孔26套装在相邻的2个第一连杆上,第二连杆154装在固定槽156上,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第一连接板内侧相连,构成方格形的可转动输送带结构;所述的固定槽156为与第二连杆154相对应的圆弧形;所述的第二输送带是由第二输送带本体绕装在与其对应的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上构成的,所述的第三输送带是由第三输送带本体绕装在与其对应的第三主动轮和第三从动轮上构成的,第二主动轮和第三从动轮均由发动机驱动通过装在机架上的链轮、皮带轮以及和链轮配套的链条、和皮带轮配套的皮带等常规的动力传输结构将动力传动给各个动力元件,第二输送带本体、第三输送带本体的结构与第一输送带的输送带本体的结构相同。可根据实际情况在第二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上方设置压辊,对土块进一步破碎,在通过输送带上的土块筛分孔进行分离,如图1所示第三输送带上方设置有辅助压辊25。

所述输送带本体也可直接采用申请人在先申请的申请号为201620037713.x的一种用于根茎挖掘机的输送带,通过空心链条进行动力传动。

所述的碎土进料装置的侧向支撑架1上端与机架24前端铰接,侧向支撑架与机架之间设置有调节侧向支撑架角度的第一液压缸16a。伸缩第一液压缸可以调节侧向支撑架的角度。

所述的收获箱18上设置有用于其翻转的第二液压缸16b。收获箱一侧与机架铰接,伸缩第二液压缸,可以顶起收获箱并翻转高位卸货。

所述发动机19设置在收获箱18于驾驶室17之间的机架上,发动机19一侧的机架上还设置有与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相对应的油缸20。

所述驾驶室17前端上方设置有照明灯图中未给出,保证夜间作业的照明。

所述行走履带23包括对称设置在底盘两侧的左行走履带和右行走履带,左行走履带和右行走履带均包括主动轮28、从动轮和绕装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的履带体,机架上装有变速箱27,主动轮的轮轴与变速箱27的输出轴相连,变速箱27的动力输入端与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构成履带式行走结构,减速机的动力输入端可通过中间轮或链条等常规传动部件与发动机的输出轴进行动力传输。

所述的行走履带23的宽度小于松土刀13的宽度。由于采用了履带式的行走结构,其行走抓地力强,动力足,当其宽度小于挖掘宽度时,仍然能保证其行走的动力,同时由于其宽度小于松土刀的宽度,因此其行走部分都是已经收获过的田地,这样有效防止了对川穹的碾压破坏。

所述第三输送带下方的机架上设置有向下倾斜设置的土块导流板26。从第三输送带上分离出的土块顺着导流板下滑从新回到地里。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各个转动的轴与机架、侧向支撑架等连接部件之间均装有轴承。

上述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的使用情况是,发动机19启动后,通过装在机架上的链轮、皮带轮以及和链轮配套的链条、和皮带轮配套的皮带(图中未给出)等常规的动力传输结构将动力传动给各个动力元件,碎土进料装置的松土刀将川穹从土壤中铲出,通过碎土刀对大块土壤进行初步破碎,并通过导向杆131送入第一输送带,在第一输送带的后端通过压辊对大块土壤进一步破碎后送入第二输送带,再依次通过第二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的输送以及在输送过程中对土块的筛分后,川穹进入收获箱。可根据实际情况在第二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上方设置压辊,对土块进一步破碎,再通过输送带上的土块筛分孔进行分离,提高出净率,如图1所示第三输送带上方设置有辅助压辊25,当土块和川穹的混合物通过前端筛分后,进入第三输送带输送过程中,通过辅助压辊25碾压,进一步破碎剩余土块,土块破碎后从第三输送带的筛分孔分离出,从第三输送带上分离出的土块顺着导流板下滑从新回到地里。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输送带本体之间设置振动轮,进行振动筛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新颖独特,整机设计牢固可靠,传动合理,操作简单,采用了履带式的行走结构,其行走抓地力强,动力足,当其宽度小于挖掘宽度时,仍然能保证其行走的动力,由于其宽度小于松土刀的宽度,因此其行走部分都是已经收获过的川穹地,这样有效防止了对未收获部分川穹的碾压破坏,压辊和碎土刀均由皮带驱动,因此当地中出现石块,卡住碎土刀或压辊时,皮带会打滑,从而保证了设备不会因为卡壳出现的损坏,压辊可对第一输送带上的大块土壤进行初步破碎,提高了对不同土壤的适应性,提高了对不同土壤的适应性,通过提升输送筛分装置3个输送带的3级输送分离,延长了分离的时间,进一步提高了川穹的出净率,高位卸料仓,装车方便快捷,集挖掘、碎土、分离、回收多种功能为一体,是川穹收获机上的创新,解决了川穹种植户长久以来收获川穹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经实际应用,每小时可收获3-5亩川穹田地,而且无需拾捡的步骤,直接获得川穹果实,每收获1亩地左右收获箱卸一次货即可,目前没有任何川穹收获机械,人工收获的步骤是先挖后捡,4-5人每天只能挖一亩地,捡1亩地需要1人1天,平均一亩地的人工收获成本高达1000-1500元,本发明自走式川穹收获机与人工收获相比是颠覆性的改革,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