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饲养装置、饲养设施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52527发布日期:2019-08-17 01:22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饲养装置、饲养设施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饲养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饲养装置、饲养设施及方法,适用于水栖萤火虫幼虫大规模室内饲养。



背景技术:

萤火虫,特别是水栖萤火虫是一种环境指示生物,但由于环境的破坏,萤火虫的生存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目前环境修复越来越重视的条件下,让萤火虫能够恢复需要大量的萤火虫种源,但目前还没有能够大规模室内繁育萤火虫的相关技术体系。

专利号为zl201420601117.0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萤火虫循环水养殖器具,该饲养装置包括四根立柱管、筛网和水槽,筛网固定在四根立柱管的上部形成无底的养殖框,水槽固定在四根立柱管的下部,并与养殖框配合形成萤火虫养殖空间,养殖框上设置有喂食窗,养殖框背面的其中一根立柱管上部外接进水管,养殖框下部固定设置有喷水管,喷水管通过该背面的立柱管与进水管连通。同时,养殖框正面的一根立柱管外接排水管,水槽底面固定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通过该正面的立柱管与排水管连通,且出水管与水槽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滤网。

在实际养殖过程中,该专利存在在养殖过程中容易因为水质变坏而导致萤火虫幼虫的死亡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饲养装置、饲养设施及方法,本发明能够对饲养盒流出的水进行过滤、消毒,然后将消毒后的水通过送水管送回到饲养盒内,解决水质变坏导致萤火虫幼虫容易死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饲养装置,用于饲养水栖萤火虫幼虫,所述饲养装置包括饲养架、过滤水箱、消毒水箱和净水水箱,所述饲养架上向前倾斜放置有若干饲养盒,所述饲养盒前壁开有溢流口且溢流口上安装有纱网,所述饲养架内且位于所述饲养盒溢流口正下方设置有接水槽,所述饲养架上设有水管支架,所述水管支架上安装有送水管,所述送水管引出有多个水龙头,每个水龙头对应位于一个饲养盒正上方,所述接水槽与所述过滤水箱连通,所述过滤水箱排出的水依次经过所述消毒水箱、净水水箱回流至所述送水管。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饲养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过滤水箱的过滤盒,所述过滤盒中放置有珊瑚砂、活性炭以及过滤棉,所述过滤水箱通过所述过滤盒与所述接水槽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饲养架为单层,多个所述饲养盒并排放置于所述饲养架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饲养架为至少两层,每层设置一组饲养盒和配置相应接水槽,且从第二层开始,接水槽的出口位置通过下水管连通至过滤水箱的过滤盒。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净水水箱的下游还设置有水泵,所述送水管连接至所述水泵的出水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消毒水箱放置有防水消毒灯,所述消毒水箱底部四角安装有滑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饲养盒从底部到上部倾斜加宽,四周有曲耳,所述饲养盒前壁且位于溢流口下方位置设置有栏水条。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饲养设施,包括:饲养室和上述饲养装置,所述饲养室内设有温控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饲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采用温控装置控制室内温度保持在预定温度范围内;

将从饲养盒的溢流口排出的水,通过过滤水箱进行过滤,通过消毒水箱对过滤后的水进行消毒,消毒后的水经净水水箱回送至所述送水管。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将从饲养盒的溢流口排出的水通过过滤水箱过滤包括:

在过滤水箱中设置过滤盒,所述过滤水箱通过所述过滤盒与所述接水槽连通;

在过滤盒中使用珊瑚砂、活性炭以及过滤棉对水进行第一次过滤;

在过滤水箱使用珊瑚砂和活性炭对水进行第二次过滤;

将过滤水箱与一个换水水龙头连通,通过换水水龙头每天加入适量新水;

其中,所述过滤棉每周更换一次,所述活性炭和所述珊瑚砂每3个月更换一次;

所述预定温度范围为18℃~2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饲养装置通过过滤水箱对饲养盒内排出的水进行过滤,然后通过消毒水箱过滤后的水进行消毒,解决水质变坏导致萤火虫幼虫容易死亡的问题。再经净水水箱将消毒后的水送回至饲养盒内,从而充分利用水资源,并可以在饲养架上放置多个饲养盒,有利于实现水栖萤火虫幼虫的规模化养殖。

(2)本发明通过过滤水箱和过滤盒,能够去除饲养盒内流出水的残渣和各种有害物质,保证整个系统的水循环使用的水质。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减少养殖过程中产生污水对环境的污染。

(3)本发明饲养实施通过将上述饲养装置置于饲养室内,饲养室内设有控温装置,能够将温度调节到萤火虫幼虫生长所需要的最佳温度,缩短萤火虫幼虫的生长周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饲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饲养架为单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饲养架为双层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饲养架为双层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饲养架;2、水管支架;3、接水槽;4、溢流口;5、饲养盒;6、水龙头;7、送水管;8、过滤盒;9、过滤水箱;10、第一连接水管;11、消毒水箱;12、第二连接水管;13、净水水箱;14、第三连接水管;15、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饲养装置,用于饲养水栖萤火虫幼虫,该饲养装置包括:饲养架1、过滤水箱9、消毒水箱11和净水水箱13,饲养架1上向前倾斜放置有若干饲养盒5,饲养盒5前壁开有溢流口且溢流口上安装有纱网,饲养架1内且位于饲养盒5溢流口正下方设置有接水槽3,饲养架1上设有水管支架2,水管支架2上安装有送水管7,送水管7引出有多个水龙头6,每个水龙头6对应位于一个饲养盒5正上方,接水槽3与过滤水箱9连通,过滤水箱9排出的水依次经过消毒水箱11、净水水箱13回流至送水管7。在本实施例中,过滤水箱9位于饲养架1的侧面,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过滤水箱9可以设于接水槽3的正下方,位于饲养架1内。

具体地,饲养架1上的水管支架2用于固定送水管7和水龙头6。在实际应用中,水管支架2可采用长*宽=800mm*400mm,可与饲养架1连为一体,在饲养架1的最顶层设置水管支架2。水龙头6用于控制水流流入饲养盒5,同时能够控制水流的大小。在实际应用中,水龙头6可以使用目前市场上通用的洗衣机水龙头。送水管7可采用32的自来水管连接,在饲养架1上每隔400mm安装一个水龙头6。

其中,当饲养盒5内的水达到一定的高度时,从溢流口4流出。溢流口4的设置使流入饲养盒5中的水能够流出,从而不至于让水装满整个饲养盒5,并将一定的废水流走。

其中,净水水箱13用于存储净化后水,在图1的实施例中,净水水箱13和消毒水箱11通过第二连接水管12连接。在实际应用中,第二连接水管12可采用40mm活接,保证过滤水箱9和消毒水箱11能拆分开,活接的两边带有水阀,能控制水管开关。

参见图1所示,为了进一步净化水质,饲养装置还包括设于过滤水箱9的过滤盒8,过滤盒8中放置有珊瑚砂、活性炭以及过滤棉,过滤水箱9通过过滤盒8与接水槽3连通,将过滤盒8中流入的水进行全面的过滤,吸收掉水中的各种有害物质。在本实施例中,过滤水箱9和消毒水箱11通过第一连接水管10进行连接。进一步地,装置还包括设于过滤水箱9的过滤盒8,过滤盒8与过滤水箱9连通。在进一步地,过滤水箱9与一个换水水龙头连通,用于定期给过滤水箱更换新水。在实际应用中,净水水箱13可采用长*宽*高=600mm*600mm*600mm,所用材质为304不锈钢板,并带有水箱盖,无开口。在净水水箱13底部四角安装小型滑轮,方便移动。

参见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过滤盒8固定在过滤水箱9上方,将接水槽3汇集起来的水进行第一遍过滤,去除残渣和部分氨氮等水中的有害物质。在实际应用中,过滤盒8可采用尺寸长*宽*高=600mm*380mm*150mm,材质为白色塑料,上沿四周有5mm宽向外折痕,方便将过滤盒8固定在过滤水箱9上方。可选地,过滤水箱9底部四角安装小型滑轮,方便移动。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参见图3所示,饲养架1可以为两层,每层设置一组饲养盒5和配置相应的接水槽3,第二层接水槽3的出口位置通过下水管连通至过滤水箱9的过滤盒8,第一层即底层可通过下水管或直接与过滤盒8连通。图3中,两层饲养架上下排列,当然也可以前后排列,参见图4所示。

此外,饲养架1可以为多层,每层设置一组饲养盒5和配置相应的接水槽3,从第二层开始,接水槽3的出口位置通过下水管连通至过滤水箱9的过滤盒8。

进一步地,净水水箱13的下游还设置有水泵15,送水管7连接至水泵15的出水口。水泵15与净水水箱13通过第三连接水管14连接。在实际应用中,第三连接水管14连接净水水箱13的一边安装有水阀,控制水流开关,另一边使用40mm的软管连接水泵15的进水口。水泵15可采用磁力真空循环泵,根据饲养架连接的水龙头数量更换水泵的功率大小。

可选地,在消毒水箱11放置有防水消毒灯,防水消毒灯可采用uv-c防水消毒灯,将水中的有害细菌消灭,uv-c防水消毒灯为一种紫外线防水消毒灯,具有强烈的消毒杀菌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消毒水箱尺寸:长*宽*高=600mm*600mm*600mm,所用材质为304不锈钢板,并带有水箱盖,在盖边缘开一个直径为50mm的半圆,方便消毒灯线穿过。消毒水箱11底部四角安装滑轮,方便移动。

在实际应用中,饲养架1层面中间均匀增加两根横梁,可以放置接水槽3。饲养架1的台面有一定的倾斜,能保证水流不向后溢流,而从溢流口4流出。接水槽3将饲养盒5中流出来的水接住,并汇集全部流回到过滤盒8中。在实际应用中接水槽高*底*高*开口宽=160mm*140mm*160mm*190mm,接水槽一端有封水槽,另一端有封下水口,相应尺寸为:封水槽:高*底*高*宽=160mm*140mm*160mm*190mm;封下水口尺寸:截面尺寸:高*底*高*宽=160mm*140mm*160mm*190mm,长:150mm,下水管口孔径:70mm。

在实际应用中,饲养盒5摆放在饲养架1上,是饲养萤火虫的主体,将水栖萤火虫的幼虫放置在饲养盒5中进行饲养。饲养盒5从底部到上部倾斜加宽,四周有曲耳,便于拿放,溢水口端底部靠边缘10mm有长*宽*高=380mm*5mm*8mm的栏水条,保证饲养盒5流出的水不向后溢流,溢水口距离底部50mm。在实际应用中,溢流口4的尺寸可采用长*宽=150mm*50mm,使用60目304不锈钢纱网作为网状隔层,防止萤火虫逃逸。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饲养设施,包括:饲养室和上述饲养装置,饲养室内设有温控装置。温控装置可以将饲养室内的温度控制在18℃~26℃之间。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饲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采用温控装置控制室内温度保持在预定温度范围内。进一步地,预定温度范围为18℃~26℃。

s2、将从饲养盒5的溢流口4排出的水,通过过滤水箱9进行过滤,再通过消毒水箱11对过滤后的水进行消毒,消毒后的水经净水水箱13回送至送水管7。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步骤s2中,将从饲养盒5的溢流口4排出的水通过过滤水箱9过滤包括:

在过滤水箱9中设置过滤盒8,过滤水箱9通过过滤盒8与接水槽3连通;

在过滤盒8中使用珊瑚砂、活性炭以及过滤棉对水进行第一次过滤;

在过滤水箱9使用珊瑚砂和活性炭对水进行第二次过滤;

将过滤水箱9与一个换水水龙头连通,通过换水水龙头每天加入适量新水。进一步地,将过滤水箱9内的水每天更换1/4的新水。

其中,过滤棉每周更换一次,活性炭和所述珊瑚砂每3个月更换一次。

其中,消毒水箱11中uv-c防水消毒灯在体系运作中一直处于打开状态。

步骤s2中,将消毒后的水经净水水箱13回送至送水管7包括:通过水泵15将净水水箱13的水,送至送水管7。

此外,每周清洗接水槽3一次;每三个月更换清洗一次饲养盒5;整个饲养装置每三个月停用后,采用消毒水循环消毒清洗一次。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本发明的饲养装置的饲养盒5中饲养萤火虫产生的废物,通过水流将其带走,保证饲养盒5中的水质清洁,受到污染的水通过过滤盒8、过滤水箱9和消毒水箱11将水质重新变得洁净,然后再利用水泵15将其抽回到饲养盒5中,达到循环利用水源,减少对水的浪费,同时能达到萤火虫幼虫生存所需的水质要求。

本发明的饲养方法是将饲养装置放置在室内空间,用温控装置控制室内温度在18到26度之间。将水栖萤火虫幼虫放置在饲养盒5中进行饲养,饲养的时候在饲养盒5中投喂食物和清理未被水流带走的残渣。过滤盒8中使用珊瑚砂、活性炭以及过滤棉对水进行第一次过滤,过滤棉每周更换一次,活性炭和珊瑚砂3个月更换一次;整个水循环系统中的水每天更换1/4的新水,过滤水箱9中的珊瑚砂和活性炭每三个月更换一次;接水槽3每周清洗一次;饲养盒5每三个月更换清洗一次;消毒水箱11中uv-c防水消毒灯在体系运作中一直处于打开状态;整个饲养装置每三个月停用后,采用消毒水循环消毒清洗一次。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