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橄榄菌根苗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728800发布日期:2019-09-21 00:11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橄榄菌根苗培育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植物育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橄榄菌根苗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油橄榄(Olea europaea L.)为木樨科(Oleaceae L.)木樨榄属(Olea L.)常绿乔木,是世界著名的优质木本油料树种之一,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现已有40多个国家引种栽培油橄榄,多集中于地中海沿岸国家。橄榄油是油橄榄鲜果在常温下经纯物理方法提取的果肉油,其营养丰富,含有抗氧化物,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十分有益于健康,对人体的血液循环、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具有良好的功效,同时具有抗衰老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橄榄油消费需求急剧增长,国际油橄榄协会预测中国是“未来世界最大的潜在消费市场”。日益扩大的橄榄油市场供需缺口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显著促进了我国油橄榄产业的迅速发展。而优良苗木作为油橄榄栽培的重要物质基础,对油橄榄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丛枝菌根真菌是土壤中一类重要的功能微生物,能够与植物根系形成互惠共生关系,帮助植物从土壤基质中吸收水分和营养元素,同时帮助植物抵抗土传病害,在优良苗木培育上具有良好的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橄榄菌根苗培育方法,油橄榄苗木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效果好,可使油橄榄幼苗可与丛枝菌根真菌形成很好的共生关系,对于促进苗木长高有显著效果。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油橄榄菌根苗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育苗基质的准备;

2)待接种幼苗的准备:用于接种处理的待接种幼苗为扦插后刚生根的油橄榄幼苗;

3)丛枝菌根真菌接种剂的准备:取4年生油橄榄植株根际土壤作为丛枝菌根真菌接种剂,接种剂中丛枝菌根真菌孢子种类包括缩隔球囊霉(Septoglomus constrictum)、悬钩子硬囊霉(Sclerocystis rubiformis)、大果球囊霉(Glomus macrocarpum)、微丛球囊霉(Glomus microaggregatum)、孔窝无梗囊霉(Acaulospora foveata),该5种丛枝菌根真菌孢子数量占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孢子总数的90%以上;

4)接种处理:在无纺布育苗容器中装入育苗基质后,浇水,使容器中的基质充分吸水后,在中央挖一个深度为3±0.3厘米的孔,将10克步骤(3)中的接种剂倒入小孔中,稍微搅拌,使接种剂与育苗基质混合,再将待接种幼苗移栽入容器中,定植好以后,再轻缓地浇透水;

5)接种后苗木管理:采取常规的水分管理方法培育苗木,期间不施肥。

优选地,步骤1)中,育苗基质包括草炭、蛭石和珍珠岩。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草炭、蛭石和珍珠岩中的体积比为3∶2∶1。

优选地,步骤2)中,扦插后刚生根的油橄榄幼苗的高度为8±1cm,每一株苗木有3~6条细根。

优选地,步骤3)中,每10克油橄榄植株根际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孢子的含量为150±20个。

优选地,步骤5)中,注意苗床的通风透气,整个育苗过程中不施用杀菌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油橄榄菌根苗培育方法,其中丛枝菌根真菌接种剂选取适宜,并结合适宜接种处理和苗木管理,油橄榄苗木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效果好,可使油橄榄幼苗可与丛枝菌根真菌形成很好的共生关系,促进油橄榄从土壤基质中吸收水分和营养元素,同时使油橄榄抵抗土传病害能力加强,对于促进苗木长高有显著效果,从而培养出较多优良的油橄榄苗木。同时本发明培育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对环境要求不高,且成本较低,利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油橄榄苗木根系中的丛枝菌根真菌菌丝形态;

图2为本发明油橄榄苗木根系中丛枝菌根真菌的丛枝结构形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油橄榄菌根苗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育苗基质的准备:育苗基质由草炭、蛭石和珍珠岩按体积比3∶2∶1混合制备得到。

2)待接种幼苗的准备:用于接种处理的待接种幼苗为扦插后刚生根的油橄榄幼苗,苗木高度为8±1cm,每一株苗木有3~6条细根。

3)丛枝菌根真菌接种剂的准备:采用的丛枝菌根真菌接种剂取自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楚雄欣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油橄榄种植示范基地,取4年生油橄榄植株根际土壤作为接种剂。对根际土壤进行了检测,每10克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孢子的含量大约150个,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孢子种类10种左右,其中包括包括缩隔球囊霉(Septoglomus constrictum)、悬钩子硬囊霉(Sclerocystis rubiformis)、大果球囊霉(Glomus macrocarpum)、微丛球囊霉(Glomus microaggregatum)、孔窝无梗囊霉(Acaulospora foveata)这5种为优势及常见种类,该5种孢子的数量占土样中丛枝菌根真菌孢子总数的90%以上。

4)接种处理的具体操作:在无纺布育苗容器中装入育苗基质后,浇水,使容器中的基质充分吸水后,用小棍子在中央挖一个深度为3±0.3厘米的孔,将10克步骤(3)中的接种剂倒入小孔中,用小棍子稍微搅拌,使接种剂与育苗基质混合,再将待接种幼苗移栽入容器中,定植好以后,再轻缓地浇透水。

5)接种后苗木管理:采取常规的水分管理方法培育苗木,期间不施肥;注意苗床的通风透气,整个育苗过程中不施用杀菌剂。

对比例1:

一种油橄榄菌根苗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育苗基质的准备:育苗基质由草炭、蛭石和珍珠岩按体积比3∶2∶1混合制备得到。

2)幼苗的准备:幼苗为扦插后刚生根的油橄榄幼苗,苗木高度为8±1cm,每一株苗木有3~6条细根。

3)无丛枝菌根真菌土壤准备:自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楚雄欣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油橄榄种植示范基地,取4年生油橄榄植株根际土壤,土壤的性质同实施例1。再将此橄榄植株根际土壤经过121℃灭菌两小时,以杀灭其中的丛枝菌根真菌,得无丛枝菌根真菌土壤。

4)接种处理的具体操作:在无纺布育苗容器中装入育苗基质后,浇水,使容器中的基质充分吸水后,用小棍子在中央挖一个深度为3±0.3厘米的孔,将10克步骤(3)中的无丛枝菌根真菌土壤倒入小孔中,用小棍子稍微搅拌,使土壤与育苗基质混合,再将待接种幼苗移栽入容器中,定植好以后,再轻缓地浇透水。

5)接种后苗木管理:采取常规的水分管理方法培育苗木,期间不施肥;注意苗床的通风透气,整个育苗过程中不施用杀菌剂。

对于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的油橄榄菌根苗培育方法,接种6个月后,对油橄榄苗木的高生长进行测定。

随机取30株经接种处理的苗木测定高度,实施例1中,30株油橄榄苗木的平均高度50.61cm,对比例1中不经接种的对照苗木,30株的平均高度为34.08cm。

与对比例1相比,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苗木的高生长平均提高了16.53cm,效果显著。同时,经过显微镜检,接种处理的油橄榄苗木根系中观察到了丛枝菌根真菌的菌丝和丛枝等典型结构,如图1和表2所示,表明油橄榄幼苗已经与丛枝菌根真菌形成共生关系,证明经过上述的接种处理和培育,油橄榄苗木的生长能够得到显著促进。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