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培育中蜂蜂王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053079发布日期:2019-11-06 00:52阅读:12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蜜蜂养殖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培育中蜂蜂王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中华蜜蜂(简称中蜂apisceranaceranafabricius)是我国特有的野生物种,千万年来生息在我国的大地上。饲养中蜂是一项传统特色养殖产业,其不仅能够为人们开拓致富路,向社会提供丰富的蜂产品,而且还能够利用其授粉促进农林牧业增产增收、提质增效,是我国自然生态体系中的重要角色,也是利国利民有益于全社会的事业。

中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蜂种,但是饲养技术落后于西方蜜蜂(简称西蜂apismelliferalinnaeus),尤其在蜂王的培育技术方面。国内有许多大型西蜂育王场,并通过销售蜂王获取较高的效益。但由于中蜂无子脾,易逃群等特性,在大量培育蜂王方面比西方蜜蜂要有难度,也是国内尚无大型中蜂育王场的原因,要使中蜂形成规范化、产业化,发挥其中蜂的优势,必须在中蜂育王技术上有新的突破,否则将阻碍中蜂产业的发展。因此,提供一种培育中蜂蜂王的方法至关重要。

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培育中蜂蜂王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少量中西蜂的幼蜂组成小核群,将育王台或处女王送入小核群中,使得蜂王在小核群中产卵、化虫,有效解决了中蜂采用大群培育蜂王成功率低和削弱原群生产了的矛盾,同时也解决了蜂王产卵后逃群的难题,进而提升了培养中蜂蜂王的数量。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培育中蜂蜂王的方法,上述方法包括:将育王台或处女王放在小核群内培育,小核群为中蜂和西蜂的幼蜂混合群。

通过组建中西幼蜂的小核群可以同时产生西方蜂王浆和中方蜂王浆,有效改善蜂王浆的营养成分,提升蜂王幼虫的培育成功率,此外,通过西蜂耐大群,不易飞逃的特性,有效解决了蜂王产卵后逃逸的问题。利用小群的特性也不易削弱原群的生产力。

在本发明应用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方法可直接将蜂王的王台置于小核群中培育产卵蜂王。

在本发明应用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小核群中中蜂和西蜂的数量比为1∶0.8-1.2;

优选的,小核群中的幼蜂总数量为1000-2000只;

优选的,小核群中中蜂和西蜂比例为1∶1,每个小核群中幼蜂总数量为1000或2000只。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最小核群的工蜂数量,小核群中西蜂幼蜂的数量需要定期进行补充。

进一步地,本申请采用中西蜂幼蜂作为小核群,利用西方蜜蜂维持大群的特性,防止了工蜂的逃逸,若单纯采用中蜂幼蜂作为小核群,容易造成小核群数量的大幅变化,不利于蜂王的培育。

小核群中的中蜂和西蜂均为工蜂。

在小核群中放置有巢脾;

优选的,巢脾包括西蜂巢脾和中蜂巢脾,西蜂巢脾的数量为1-2张,中蜂巢脾的数量为2-3张。

在本发明应用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小核群包括在一个小核群内放置1-2张西蜂巢脾和2-3张中蜂巢脾。采用西蜂巢脾和中蜂巢脾搭配的方式,有利于西蜂工蜂和中蜂工蜂分别对应在西蜂巢脾和中蜂巢脾中储存蜂蜜,花粉,蜂王浆,保证了蜂王幼虫的食物来源,间接提升了蜂王培育的成功率。

巢脾是蜜蜂用蜂蜡修造的数千个巢房组成的,由几片到几十片巢脾组成蜜蜂的蜂巢。工蜂将蜂蜜、花粉储存在巢脾的巢房里。它们还用蜂胶磨光巢房,以供蜂王在其中产卵。蜜蜂幼虫在巢房里被哺育长大,吐丝作茧化蛹。因此,巢脾所含的成分很复杂,蜂蜜、蜂蜡、蜂花粉、蜂王浆、蜂胶、蜜蜂茧衣、幼虫分泌物等所具有的成分,巢脾里可能都存在。中华蜜蜂和西方蜜蜂的蜂巢都含有许多片平行的垂直巢脾,西方蜜蜂的巢脾与巢脾之间的距离约为0.5英寸。中华蜜蜂巢脾间的距离要比西方蜜蜂更为紧密。西方蜜蜂的巢脾较大,西方蜜蜂幼蜂不易飞逃。

在本发明应用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小核群通过如下方法组建:将麻醉处理后的西蜂与麻醉处理后的中蜂混合,每隔20-30天向小核群内补充500-800只西蜂幼蜂,得到小核群;

优选的,麻醉处理所用的麻醉剂为二氧化碳,处理时间为2-5min。

通过二氧化碳处理可以使西蜂和中蜂暂时处于昏迷状态,有利于后续小核群的构建。在二氧化碳处理后,西蜂和中蜂能在3-5min内苏醒,并不影响西蜂和中蜂的生活特性。液态二氧化碳的释放量为20-50ml。每隔20~30天向小核群内补充西蜂幼蜂,防止小核群中西蜂幼蜂数量锐减,导致蜂王的育王成功率下降。

在本发明应用较佳的实施例中,育王台放在小核群前还包括清理王台,清理王台包括如下步骤:

先将王台清理后,王台内移入西蜂幼虫,在西蜂育王群哺育20-30小时后,将西蜂幼虫移出,再将中蜂幼虫移入王台,将移入中蜂幼虫后的王台放入中蜂育王群中,培育获得成熟的育王台。

通过西蜂幼蜂和中蜂幼蜂交替清理王台,既可以在王台中产生西方蜂王浆,也可以在王台中产生中蜂蜂王浆,通过营养结构的杂交,可以有效改善中蜂的习性,进一步地降低了蜂王产卵后逃逸的几率。

在本发明应用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西蜂幼虫为2-4日龄幼虫;

优选的,中蜂幼虫为3日龄幼虫。

采用西蜂群进行王台的清理可以有效利用幼虫不恋旧巢和不排斥新巢的特性,有效提升王台清理的效率。

在本发明应用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培育获得产卵化虫的蜂王时期为5-7月。

在本发明应用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将处女王置于小核群内培育后,使处女王在所述小核群中产卵,并使卵发育为中蜂幼虫。

在本发明应用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用于发育成产卵、化虫的中蜂蜂王通过如下方法得到:

将处女王置于小核群内培育后,使处女王在小核群中产卵,并使卵发育成中蜂的幼虫。将蜂王产卵、化虫后取出后,可以将新产卵蜂王直接用于销售或寄送,也可以将产卵、化虫后的蜂王诱入大群中,利用新的蜂王产卵好的优势,繁殖强群进行生产。有利于大规模的扩大蜂王的培育数量,也有利于发挥中蜂的生产潜能,大幅提高饲养中蜂的经济效益。

在本发明应用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方法培育蜂王成功率为75-85%。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培育中蜂蜂王的方法,该方法用少量中西蜂的幼蜂组成小核群,将育王台或处女王送入小核群中,使得蜂王在小核群中产卵、化虫,通过改善蜂王浆的营养成分,有效解决了中蜂采用大群培育蜂王成功率低和削弱原群生产了的矛盾,同时也解决了蜂王产卵后逃群的难题,进而提升了培养中蜂蜂王的数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蜂蜂王的培育方法。具体包括如下依次进行的步骤:

1.将30王台置于育王框上,先将王台清理后,在每个王台中移入西方蜜蜂的幼虫1只,放西蜂育王群哺育24小时后,将王台中的西方蜜蜂幼虫取出,将王台中移入中蜂种用群三日龄的中蜂幼虫,将移虫后的育王框放入中蜂育王群中进行培育蜂王,备用。

2.构建小核群。在两个密封袋中分别装入经二氧化碳处理后的500只中蜂和500只西蜂幼蜂,将中蜂幼蜂置于中蜂巢脾内,西蜂幼蜂置于西蜂巢脾内,将中蜂巢脾和西蜂巢脾置于同一蜂巢中。保证小核群中饲料充足。

3.将步骤1中成熟的王台导入步骤2的小核群内,使小核群中的中西幼蜂哺喂蜂王,待蜂王交尾后,抓出产卵、化虫的蜂王诱入大群或者进行销售。再将小核群中重新送入处女王,重复利用小核群进行培育产卵蜂王。

将小核群置于饲养中蜂大群的附近,这样有利于小核群中的处女王与大群中的种用雄蜂交配,提升蜂王交尾成功率。此外,需要严格控制西方蜜蜂中的雄蜂数量。

培育成功率的计算公式为:

培育成功率=培育出的蜂王数目/王台数目。

计算蜂王的培育成功率为80%,步骤3中获得的蜂王为24只。

实施例2

1.构建小核群。在两个密封袋中分别装入经二氧化碳处理后的1000只中蜂和1000只西蜂幼蜂,将中蜂幼蜂置于中蜂巢脾内,西蜂幼蜂置于西蜂巢脾内,将中蜂巢脾和西蜂巢脾置于同一蜂巢中。保证小核群中饲料充足。

2.将30个处女王导入步骤1的小核群内,使处女王在小核群内交尾产卵,待蜂王产的卵在3天内化虫后,抓出产卵、化虫的蜂王诱入大群或者进行销售。获得的蜂王为20只。

对比例1

1.构建小核群。在两个密封袋中分别装入经二氧化碳处理后的2000只中蜂幼蜂,将中蜂幼蜂置于中蜂巢脾内,将中蜂巢脾置于同一蜂巢中。保证小核群中饲料充足。

2.将处女王导入步骤1的小核群内,使处女王在小核群内交尾产卵,待蜂王产的卵在3天内化虫后,抓出产卵、化虫蜂王诱入大群或者进行销售。获得的蜂王为10只。

对比例2

1.构建小核群。在密封袋中装入经二氧化碳处理后的2000只西蜂幼虫,将西蜂幼虫置于西蜂巢脾内,将西蜂巢脾置于同一蜂巢中。保证小核群中饲料充足。

2.将处女王导入步骤1的小核群内,使处女王在小核群内交尾产卵,待蜂王产的卵在3天内化虫后,抓出产卵、化虫的蜂王诱入大群或者进行销售。获得的蜂王为3只。

对比例3

1.构建小核群。在两个密封袋中分别装入经二氧化碳处理后的500只中蜂和1000只西蜂幼虫,将中蜂幼虫置于中蜂巢脾内,西蜂幼虫置于西蜂巢脾内,将中蜂巢脾和西蜂巢脾置于同一蜂巢中。保证小核群中饲料充足。

2.将处女王导入步骤1的小核群内,使处女王在小核群内交尾产卵,待蜂王产的卵在3天内化虫后,抓出产卵、化虫的蜂王诱入大群或者进行销售。获得的蜂王为17只。

由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获得蜂王数量可知,将育王台置于小核群中培育出的蜂王数量要高于处女王置于小核群中培育出的蜂王数量。而中蜂和西蜂构成的小核群显著提升了蜂王的产出数量。当中蜂和西蜂的幼蜂数量趋于1∶1时,更有利于蜂王的培育。

本发明利用小核群可以培养大量的中蜂蜂王,满足养蜂者购买中蜂蜂王的需求,为饲养中蜂的强群提供了有力保障。利用小核群培育中蜂蜂王,以最少的投入,可以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培育中蜂的技术推动了中蜂产业的发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