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隙可调的旋杆式养虾池用底排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61034发布日期:2019-10-14 15:44阅读:761来源:国知局
孔隙可调的旋杆式养虾池用底排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工程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孔隙可调的旋杆式养虾池用底排污装置。



背景技术:

对虾养殖过程中为高效排出虾壳、死虾、残饵粪便等污物,需采用间歇式回水工艺(如2017年9月22日公开、公开号为cn107182893a、发明名称为“一种循环水养殖系统间歇式回水装置及其回水工艺”)。采用该工艺技术养虾时,开启间歇式回水瞬间,由于吸污口吸力较大,活虾会随同虾壳、污物等一同吸出到活虾防逃框内(活虾防逃框参见2019年3月12日公开、公开号为cn109452215a、发明名称为“循环水养虾系统中去除污物以及活虾防逃的装置和方法”);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为防止过多的活虾被吸出,需要更换底排污装置孔隙,增加工人的劳动量。如何将养殖水体中虾壳、死虾和残饵粪便等污物高效排出,同时防止活虾跟随污物一同排出是养虾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公开号为cn109452215a公开了一种“循环水养虾系统中去除污物以及活虾防逃的装置和方法”,适应于长方形养虾池排污,且不具备孔隙调节功能。因此,如何解决孔隙调节的问题,优化循环水养虾系统整体设计,是是循环水养虾产业发展的迫切技术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孔隙调节问题,优化循环水养虾排污装置,便于根据活虾不同规格调节排污孔隙,有效防止活虾跟随污物排出,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孔隙可调的旋杆式养虾池用底排污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包括立轴、弯头、排水管道a、排水管道b、扣板、活虾防逃齿及底盘,其中弯头的两端分别与排水管道b的一端及排水管道a相连通,所述排水管道b的另一端连接有扣板;所述弯头上设有内螺纹管,所述立轴由内螺纹管穿过,该立轴的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底盘,所述立轴上设有与内螺纹管形成螺旋副的立轴外螺纹段;所述底盘放置在养虾池的底面,通过旋转立轴实现弯头、排水管道a、排水管道b及扣板的升降,进而调节所述扣板外边缘下端与养虾池底面之间形成的吸污孔隙的大小;所述扣板外边缘上设有避免活虾近距离接触吸污孔隙的活虾防逃齿;

其中:所述扣板为中间开孔的圆形板,所述排水管道b的另一端连接至该开孔处;所述扣板的外边缘向下延伸,延伸部的下端与养虾池底面之间形成所述吸污孔隙,所述活虾防逃齿设置在该延伸部外表面靠近下端的位置;

所述活虾防逃齿为多个,沿圆周方向均布,各所述活虾防逃齿等高、呈水平辐射状排列设置,所述活虾防逃齿与延伸部下端之间的间距为3~8mm,相邻活虾防逃齿之间的间距为15~25mm;

所述活虾防逃齿的一端连接于扣板外边缘上,另一端为球面;

所述立轴的自由端上设有便于转动立轴的旋转杆;

所述立轴、内螺纹管、弯头与排水管道b连接的一端、排水管道b、扣板及底盘的轴向中心线共线;

所述内螺纹管的一端位于弯头内,另一端安装有孔隙高度指示管,所述立轴由该孔隙高度指示管内穿过,在立轴的上部设有刻度线。

本发明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1.本发明的扣板可根据活虾规格进行上下调节,进而调节吸污孔隙的大小,扣板上设置了避免活虾近距离接触吸污孔隙的活虾防逃齿,利于污物排出的同时,还避免活虾在间歇排水启动瞬间跟随污物被吸出。

2.本发明的吸污孔隙调节可通过手持装置在养虾池外旋转实现,不需要进入养虾池内操作。

3.本发明是配合间歇式回水工艺使用的养虾池用底排污装置,可实现养虾池的高效排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右视剖视图;

其中:1为旋转杆,2为立轴,3为立轴外螺纹段,4为内螺纹管,5为弯头,6为排水管道a,7为排水管道b,8为扣板,9为活虾防逃齿,10为底盘,11为吸污孔隙,12为刻度线,13为孔隙高度指示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包括立轴2、弯头5、排水管道a6、排水管道b7、扣板8、活虾防逃齿9及底盘10,其中弯头5的两端分别与排水管道b7的一端及排水管道a6相连通,排水管道b7的另一端连接有扣板8;本实施例的弯头5为直角弯头,排水管道a6的轴向中心线与排水管道b7的轴向中心线相垂直。

弯头5上设有内螺纹管4,该内螺纹管4沿轴向开有螺纹通孔,立轴2由内螺纹管4上的螺纹通孔穿过。立轴2的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底盘10,立轴2的两端之间设有与内螺纹管4形成螺旋副的立轴外螺纹段3;本实施例的立轴外螺纹段3设置在立轴2中间靠下的位置。内螺纹管4的一端位于弯头5内,另一端安装有孔隙高度指示管13,本实施例的孔隙高度指示管13为中空结构,立轴2由该孔隙高度指示管13内穿过,在立轴2的上部设有刻度线12。

底盘10放置在养虾池的底面,通过旋转立轴2将立轴外螺纹段3与内螺纹管4之间的螺纹副转变为实现弯头5、排水管道a6、排水管道b7及扣板8升降的移动副,进而调节扣板8外边缘下端与养虾池底面之间形成的吸污孔隙11的大小。

扣板8的外边缘上沿周向均布有多个活虾防逃齿9,可以避免活虾近距离接触吸污孔隙11。本实施例的扣板8为中间开孔的圆形板,排水管道b7的另一端连接至该开孔处;扣板8的外边缘向下延伸,延伸部的下端与养虾池底面之间形成吸污孔隙11,活虾防逃齿9设置在该延伸部外表面靠近下端的位置。本实施例的各活虾防逃齿9等高、呈水平辐射状排列设置,活虾防逃齿9与延伸部下端之间的间距为3~8mm,相邻活虾防逃齿9之间的间距为15~25mm。活虾防逃齿9的一端连接于扣板8外边缘延伸部上,另一端为球面。

为了便于转动立轴2,本实施例在立轴2的自由端上连接了旋转杆1;该旋转杆1与立轴2垂直连接,可通过水平转动旋转杆1使立轴2相对底盘10旋转。旋转杆1的水平转动也可通过手持装置,在养虾池外旋转实现,不需要进行到养虾池内进行操作。

本实施例的立轴2、内螺纹管3、弯头5与排水管道b7连接的一端、排水管道b7、扣板8、底盘10及孔隙高度指示管13的轴向中心线共线。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本发明是配合间歇式回水工艺使用的养虾池用底排污装置,可实现养虾池的高效排污。

将本发明的底排污装置放置在养虾池中,底盘10与养虾池的底面接触,转动旋转杆1,带动立轴2相对于底盘10旋转,通过立轴2上的立轴外螺纹段3与内螺纹管4之间的螺旋副,转变为内螺纹管4带动弯头5、排水管道a6、排水管道b7、扣板8及孔隙高度指示管13的升降,根据养虾池中活虾的规格调节扣板8外边缘延伸部下端与养虾池底面之间吸污孔隙11的大小,吸污孔隙11的调节范围在0~20mm,利于污物排出的同时避免活虾逃出。污物经吸污孔隙11进入到扣板8与养虾池底面之间,再经排水管道b7、弯头5、排水管道a6排出。通过孔隙高度指示管13的顶端与立轴2上部设置的刻度线12,可在养虾池外即可观察到扣板8的升降高度。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工程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孔隙可调的旋杆式养虾池用底排污装置,弯头的两端分别与排水管道B的一端及排水管道A相连通,排水管道B的另一端连接有扣板;弯头上设有内螺纹管,立轴由内螺纹管穿过,立轴的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底盘,立轴上设有与内螺纹管形成螺旋副的立轴外螺纹段;底盘放置在养虾池的底面,通过旋转立轴实现弯头、排水管道A、排水管道B及扣板的升降,进而调节扣板外边缘下端与养虾池底面之间形成的吸污孔隙的大小;扣板外边缘上设有避免活虾近距离接触吸污孔隙的活虾防逃齿。本发明可根据活虾规格方便地进行养虾池底吸污孔隙的调节,利于污物排出的同时避免活虾逃出。

技术研发人员:孙建明;邱天龙;吴斌;周利;杜以帅;陈福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大连汇新钛设备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8
技术公布日:2019.10.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