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滨海盐碱地的藜麦春季早播沟内覆膜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937467发布日期:2019-10-23 00:45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滨海盐碱地的藜麦春季早播沟内覆膜种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滨海盐碱地的藜麦春季早播垄沟内覆膜种植方法,属于盐碱地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藜麦属于苋科藜属一年生双子叶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有5000-7000多年的种植历史。藜麦籽实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唯一一种单体植物即可满足人体基本营养需求的食物,正式推荐藜麦为适宜人类的完美的全营养食品,并将2013年定义为“国际藜麦年”。藜麦起源于高海拔地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从海平面至海拔4000多米都有分布,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耐盐碱等特性。藜麦是一种兼性盐生植物,耐盐性强,有些藜麦品种可以耐受海水一样高的盐胁迫(电导率40ds/m,或相当于约400mmol/lnacl),藜麦突出的耐盐特性及优良的营养品质使其在盐碱地耐盐植物筛选中具有重要的优势,另外,藜麦生物量高、盐吸收能力相对高、茎中钠储存能力强、具有较高的经济利用价值等。因此,藜麦可能是盐碱地开发利用的理想作物。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三大河口三角洲之一,土壤主要以滨海盐土为主,具有巨大的土地开发利用潜力,而滨海盐土中较高的含盐量影响了大部分农作物的生长及产量的形成,因此引进耐盐及抗逆性强的作物对该地区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藜麦作为耐盐性突出的经济作物,在盐碱地耐盐植物筛选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是,黄河三角洲地区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冷夏热,由于该区域的特殊气候条件,在藜麦实际种植中,如果播种期和栽培管理不当,往往会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产。

中国专利文献cn108094082a(申请号201711205633.6)公开了一种内陆苏打盐碱地藜麦的种植方法,以脱盐剂为核心,以农艺、化学措施为辅,修建排水沟;秋季土地整理;春季播前土壤处理,深耕浅旋;播前用脱盐剂浸泡种子;苗期喷施生物菌剂保苗。采用化学改良措施中和盐碱,灌水洗盐,降低对藜麦的盐碱侵害程度;播前土壤进行精细耕作,并控制播种深度,促进藜麦小粒种子的发芽;用生物改良措施对藜麦种子进行播前浸泡包衣,苗期喷施,以提高种子和幼苗的耐盐碱能力,达到提高出苗率和保苗率的目的。该技术方案虽然可以提高内陆盐碱地藜麦的出苗率和保苗率,但对于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盐碱地并不适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滨海盐碱地藜麦春季早播沟内覆膜种植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滨海盐碱地藜麦春季早播沟内覆膜种植方法,步骤如下:

(1)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滨海盐碱地块进行整地,灌溉,施底肥,制得待播种地块;

(2)3月中下旬,对步骤(1)制得的待播种地块进行开沟起垄,垄面宽75~85cm,大垄沟宽18~22cm,垄沟深度为18~22cm;垄面上进行双行开沟播种,垄沟间距38~42cm,垄沟宽9~11cm,垄沟深7~9cm,播种前先在垄面上进行沟内浇水,浇水深度为4~6cm,之后进行垄上沟内穴播,每穴4~5粒种子,播种后种子表面覆土0.5~0.8cm;

(3)垄面覆膜,采用塑料薄膜拉紧贴于垄面上,两边采用沟内土分别进行镇压,垄面双沟之间覆土,使地膜平整;

(4)出苗后5~10天,于播种行的垄沟上方的塑料薄膜上扎直径小于2mm的渗水孔,待幼苗长至4~6叶期,日均气温15℃以上,于种植穴上方的塑料薄膜开直径3~4cm的穴孔,开膜6~8天后,进行首次田间间苗,每穴留2棵,待植株长至8~12cm,进行二次间苗,每穴留1棵;

(5)田间管理。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整地为在播种前一年初冬进行旋耕深翻,旋耕深度在25~35cm。该深度可以在冬天冻杀地下害虫及病原菌。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灌溉为在播种前14~16天进行大水漫灌。该步骤目的为降低土壤表层盐分。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施底肥为按照复合肥35~45kg/亩和生物有机肥140~160kg/亩的量施加,施后进行旋耕深翻,旋耕深度在25~35cm,将地块耙细整平待起垄播种。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塑料薄膜的宽度为1.4~1.6米。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田间管理包括除草灌溉、病虫害的防治、植株防徒长和收获。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除草灌溉为:定期中耕除草,去除穴孔内及垄沟内杂草,当大垄沟内土壤表层3cm以上均为干土,或者,表层明显出现干裂现象及时进行大垄沟内灌水,浇至垄上种植穴内土壤湿润。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病虫害的防治为:整地时进行基施辛硫磷粉剂进行地下害虫的防治,施用量为每亩5公斤;5月中下旬,采用4.5wt%的高效氯氰菊酯稀释1500~2000倍液和20wt%的氯虫苯甲酰胺稀释3000~4000倍液,进行植株茎秆及叶片的表面喷施,防治甜菜筒喙象虫及蚜虫的发生。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植株防徒长为:在藜麦显穗期之前进行矮壮素的喷施,控制植株的高度在1.5~1.8m;更优选的,用50wt%水剂的矮壮素稀释200~250倍液,进行茎叶喷洒,每亩用量50kg稀释液;藜麦根系为浅根系,茎秆中空,生长后期遇到下雨大风天气容易倒伏和茎秆折断。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收获为:于7月上旬,根据藜麦的成熟状况及天气情况进行适时收获,避免多雨天气造成藜麦穗上发芽。

有益效果

1、本发明首次发现,黄河三角洲地区由于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容易影响藜麦生殖生长期花粉活性及籽粒的发育,从而导致该区域的滨海盐碱地种植藜麦败育几率显著高于其他地域;因此,通过早播方式,提早生育期,并同时通过提温、保墒、促全苗的栽培技术防止因为早播导致该区域早春气温不稳定,容易出现倒春寒冻苗的发生;经实际实验,显著提升了藜麦在低海拔沿海地区种植的可行性,可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滨海盐碱地进行大面积推广;

2、本发明在出苗后5~10天在塑料薄膜上扎渗水孔,一方面有利于保持膜下良好的土壤温湿度,另一方有利于防止下雨积水对塑料膜的破坏以及幼苗生长环境一致性的破坏,可以防止该区域春季雨水多破坏地膜,导致增加人工维护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垄面覆膜后的田间照片;

图2是本发明对比例1所述垄面覆膜后的田间照片;

图3是本发明对比例3所述垄面的田间照片;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穗部照片;

图5是本发明对比例2的穗部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阐述,但本发明所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肥料、药剂来源

生物有机肥购自保罗蒂姆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复合肥购自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氮、磷、钾比例为1:1:1。

高效氯氰菊酯购自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康宽氯虫苯甲酰胺购自美国杜邦有限公司;辛硫磷购自山东汉高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矮壮素购自安阳全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实验区域

实施例中所述地块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广北农场(118°39’40”e,37°15’38”n),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2℃,年光照时长2440.3h,年平均降水量543.3mm。该地区为滨海盐碱地,土壤含盐量为3.06‰。

实施例1

一种滨海盐碱地藜麦春季早播沟内覆膜种植方法,步骤如下:

(1)播种前一年11月15日,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滨海盐碱地块进行旋耕深翻,旋耕深度在30cm;3月1日,进行大水漫灌,然后在3月15日按照复合肥40kg/亩和生物有机肥150kg/亩的量施加底肥,然后旋耕深翻,旋耕深度30cm,将地块耙细整平制得待播种地块;

(2)3月16日,对步骤(1)制得的待播种地块进行开沟起垄,垄面宽80cm,大垄沟宽20cm,垄沟深度为20cm;垄面上进行双行开沟播种,垄沟间距40cm,垄沟宽10cm,垄沟深8cm,播种前先在垄面上进行沟内浇水,浇水深度为5cm,之后进行垄上沟内穴播,每穴5粒种子,播种后种子表面覆土0.6cm;

(3)垄面覆膜,采用宽度为1.5米的塑料薄膜拉紧贴于垄面上,两边采用沟内土分别进行镇压,垄面双沟之间覆土,使地膜平整;

(4)出苗后7天,于播种行的垄沟上方的塑料薄膜上扎直径小于2mm的渗水孔,待幼苗长至4~6叶期,日均气温15℃以上,于种植穴上方的塑料薄膜开直径3~4cm的穴孔,开膜7天后,进行首次田间间苗,每穴留2棵,待植株长至9~11cm,进行二次间苗,每穴留1棵;

(5)除草灌溉、病虫害的防治、植株防徒长和收获;

所述除草灌溉为:定期中耕除草,去除穴孔内及垄沟内杂草,当大垄沟内土壤表层3cm以上均为干土,或者表层明显出现干裂现象及时进行垄沟内灌水,浇至垄上沟内土壤湿润。

所述病虫害的防治为:整地时进行基施辛硫磷防治地下害虫;采用4.5wt%的高效氯氰菊酯稀释2000倍液和20wt%的氯虫苯甲酰胺稀释4000倍液,进行植株茎秆及叶片的表面喷施,防治甜菜筒喙象虫及蚜虫的发生。

所述植株防徒长为:在藜麦显穗期进行矮壮素的喷施,控制植株的高度在1.5~1.8m范围内;具体措施为用50wt%水剂的矮壮素稀释250倍液,进行茎叶喷洒,每亩用量50kg稀释液。藜麦根系为浅根系,茎秆中空,生长后期遇到下雨大风天气容易倒伏和茎秆折断。

所述收获为:于7月4日,对藜麦进行统一收获。

实施例2

一种滨海盐碱地藜麦春季早播沟内覆膜种植方法,步骤如下:

(1)播种前一年11月20日,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滨海盐碱地块进行旋耕深翻,旋耕深度在35cm;3月4日,进行大水漫灌,然后在3月18日按照复合肥45kg/亩和生物有机肥140kg/亩的量施加底肥,然后旋耕深翻,旋耕深度35cm,制得待播种地块;

(2)3月20日,对步骤(1)制得的待播种地块进行开沟起垄,垄面宽85cm,大垄沟宽22cm,垄沟深度为20cm;垄面上进行双行开沟播种,垄沟间距42cm,垄沟宽10cm,垄沟深9cm,播种前先在垄面上进行沟内浇水,浇水深度为6cm,之后进行垄上沟内穴播,每穴4粒种子,播种后种子表面覆土0.5cm;

(3)垄面覆膜,采用宽度为1.5米的塑料薄膜拉紧贴于垄面上,两边采用沟内土分别进行镇压,垄面双沟之间覆土,使地膜平整;

(4)出苗后5天,于播种行的垄沟上方的塑料薄膜上扎直径小于2mm的渗水孔,待幼苗长至4~6叶期,日均气温15℃以上,于种植穴上方的塑料薄膜开直径3~4cm的穴孔,开膜6天后,进行首次田间间苗,每穴留2棵,待植株长至8~10cm,进行二次间苗,每穴留1棵;

(5)除草灌溉、病虫害的防治、植株防徒长和收获;

所述除草灌溉为:定期中耕除草,去除穴孔内及垄沟内杂草,当大垄沟内土壤表层3cm以上均为干土,或者表层明显出现干裂现象及时进行垄沟内灌水,浇至垄上沟内土壤湿润。

所述病虫害的防治为:整地时进行基施辛硫磷防治地下害虫;5月中下旬,采用4.5wt%的高效氯氰菊酯稀释1500倍液和20wt%的氯虫苯甲酰胺稀释3000倍液,进行植株茎秆及叶片的表面喷施,防治甜菜筒喙象虫及蚜虫等害虫的发生。

所述植株防徒长为:在藜麦显穗期进行矮壮素的喷施,控制植株的高度在1.5~1.8m范围内;具体措施为用50wt%水剂的矮壮素稀释200倍液,进行茎叶喷洒,每亩用量50kg稀释液。藜麦根系为浅根系,茎秆中空,生长后期遇到下雨大风天气容易倒伏和茎秆折断。

所述收获为:于7月8日,对藜麦进行统一收获。

实施例3

一种滨海盐碱地藜麦春季早播沟内覆膜种植方法,步骤如下:

(1)播种前一年11月15日,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滨海盐碱地块进行旋耕深翻,旋耕深度在25cm;3月2日,进行大水漫灌,然后在3月16日按照复合肥40kg/亩和生物有机肥160kg/亩的量施加底肥,然后旋耕深翻,旋耕深度25cm,制得待播种地块;

(2)3月17日,对步骤(1)制得的待播种地块进行开沟起垄,垄面宽80cm,大垄沟宽20cm,垄沟深度为18cm;垄面上进行双行开沟播种,垄沟间距38cm,垄沟宽9cm,垄沟深7cm,播种前先在垄面上进行沟内浇水,浇水深度为4cm,之后进行垄上沟内穴播,每穴5粒种子,播种后种子表面覆土0.5cm;

(3)垄面覆膜,采用宽度为1.4米的塑料薄膜拉紧贴于垄面上,两边采用沟内土分别进行镇压,垄面双沟之间覆土,使地膜平整;

(4)出苗后10天,于播种行的垄沟上方的塑料薄膜上扎直径小于2mm的渗水孔,待幼苗长至4~6叶期,日均气温15℃以上,于种植穴上方的塑料薄膜开直径3~4cm的穴孔,开膜8天后,进行首次田间间苗,每穴留2棵,待植株长至10~12cm,进行二次间苗,每穴留1棵;

(5)除草灌溉、病虫害的防治、植株防徒长和收获;

所述除草灌溉为:定期中耕除草,去除穴孔内及垄沟内杂草,当大垄沟内土壤表层3cm以上均为干土,或者表层明显出现干裂现象及时进行垄沟内灌水,浇至垄上沟内土壤湿润。

所述病虫害的防治为:整地时进行基施辛硫磷防治地下害虫;5月中下旬,采用4.5wt%的高效氯氰菊酯稀释1800倍液和20wt%的氯虫苯甲酰胺稀释3500倍液,进行植株茎秆及叶片的表面喷施,防治甜菜筒喙象虫及蚜虫等害虫的发生。

所述植株防徒长为:在藜麦显穗期进行矮壮素的喷施,控制植株的高度在1.5~1.8m范围内;具体措施为用50wt%水剂的矮壮素稀释220倍液,进行茎叶喷洒,每亩用量50kg稀释液。藜麦根系为浅根系,茎秆中空,生长后期遇到下雨大风天气容易倒伏和茎秆折断。

所述收获为:于7月6日,对藜麦进行统一收获。

对比例1

如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不同之处在于,步骤(4)出苗后5~10天,垄沟上方的塑料薄膜上不扎直径小于2mm的渗水孔。

对比例2

如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不同之处在于,所有时间均晚30天。

对比例3

如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不同之处在于,所有时间均晚30天,且不覆盖塑料薄膜,垄沟内铺设滴灌管,保持出苗至幼苗期土壤湿润。

对比例4

如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不同之处在于,不覆盖塑料薄膜,垄沟内铺设滴灌管,保持出苗至幼苗期土壤湿润。

实验例

待幼苗长至4~6叶期,日均气温15℃以上,分别对实施例1~3及对比例1、对比例2种植穴上方的塑料薄膜上开3~4cm穴孔,同时,统计出苗率和黄苗率。随机选取20个种植穴统计总出苗数,根据:总出苗数/(每穴粒数×20)×100%计算出苗率;随机选取20个种植穴统计已出幼苗中的黄化苗数量,根据:

黄苗数/已出幼苗数×100%

计算黄苗率,将每棵幼苗中黄色叶片数为2片或2片以上的定义为黄化苗。

对比例3和对比例4分别于4~6叶期统计出苗率及黄苗率;

成熟期,根据:

成活植株穴数/播种穴数×100%

计算成苗率;同时,随机选取10株藜麦,将穗部单独收获,并分别称取鲜重,取其平均值作为单株穗重;将以上10株藜麦穗部自然晒干,脱粒,分别称取其粒重,取其平均值作为单株产量;同时,对单位面积的藜麦进行收获,晒干,脱粒,称取粒重,重复3次,取平均值,根据:粒重/面积*666.7m2计算总产量。

对比例2和对比例3的收获时间晚于其他实验组30天,实施例1和对比例2的穗部照片如图4和图5所示,

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3及对比例1~4的产量比较

从表1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对比例1和实施例1相比,单株穗重和单株产量分别下降12.7%和11.9%,单位面积产量下降13.7%,从出苗情况看,对比例1出苗率与实施例1无明显差异,但是黄苗率明显增加,对植株成苗率影响不大,这说明塑料薄膜上扎渗水孔对出苗情况影响不大,但减少了黄化苗的数量,原因可能是渗水孔减少了下雨积水对膜的破坏,优化了膜下幼苗生长的微生态环境,提高了前期幼苗的质量,培育了壮苗。

对比例2与实施例1相比,出苗率和黄苗率均无明显差异,但是,生育后期单株产量和总产量大幅度降低,与实施例1相比减产70.1%,说明播种期延迟对前期出苗影响不大,但显著降低了生育后期藜麦的产量形成,通过图4和图5及实施例1和对比例2的对比可以看出,穗部外观发育并未有明显差别,但是对比例2的穗重显著轻于实施例1,说明该地区气候环境下,播种期延迟会导致藜麦生育后期籽粒发育严重受阻,造成穗部籽粒空、秕现象,这也是发明人多年研究发现造成现有滨海盐碱地种植藜麦减产甚至绝产的主要原因,即通过提前藜麦的生育期可以克服该气候条件的不利影响。

对比例3与对比例2相比,单株产量和总产量均影响不大,说明当播种时间按正常播种时间(较本申请晚30天左右)时覆盖塑料薄膜与否基本不会影响藜麦的出苗与产量。

对比例4与实施例1相比,出苗率和成苗率均大幅度降低,单株产量也有所降低,这说明在春季早播条件下,覆盖塑料薄膜与否对藜麦出苗及植株成活均有显著影响,覆盖塑料膜可有效提高藜麦的出苗率,利于保全苗,促壮苗,提早生育期,保证生育后期藜麦产量的形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