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杏鲍菇的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396650发布日期:2021-03-26 21:00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食用菌培育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杏鲍菇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2.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是一种生长于欧洲地中海区域、中东和北非,但也在亚洲部分地区生长的食用性菇类,因其具有杏仁的香味和菌肉肥厚如鲍鱼的口感而得名。
3.市场上杏鲍菇产品比较多,常见的如百山祖菌菇小菜、杏鲍菇提取物、即食杏鲍菇小包装、还有独立包装的小包杏鲍菇等等。杏鲍菇属于侧耳属的最大一个种,这个属也包含一个食用性菇类平菇。杏鲍菇拥有厚的白色肉质菌柄,和小型棕褐色的菌伞(在较年轻时期)。未烹调前,会散发出淡淡的香气。烹调后会散发出典型的菇鲜味,并且质地类似于鲍鱼。杏鲍菇的有效栽种技术,在1993年时,引进到日本,变成了烹调时的普遍使用食材,并且变成一个商业栽培菇类,销售到澳洲。
4.杏鲍菇是开发栽培成功的集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菇体具有杏仁香味,肉质肥厚,口感鲜嫩,味道清香,营养丰富,能烹饪出几十道美味佳肴。还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促进胃肠消化、增强机体免疫能力、防止心血管病等功效。
5.杏鲍菇在培育过程中,容易受到跳虫,线虫,菇蛆的影响,导致杏鲍菇的产量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杏鲍菇的高产培育方法,该培育方法环保、产量高。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杏鲍菇的培育方法,所述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置富硒培养基并装袋,灭菌;(2)接种: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接种;(3)排菌床,调节生长环境,防治病虫害;(4)采收:当杏鲍菇子实体的菌盖平展,中间下凹,表面稍有绒毛,孢子尚未弹射时采收。
8.进一步的,所述富硒培养基的质量份组成如下:棉籽壳50-100份、富硒香菇废渣20-30份、富硒微生物肥料6-10份、松针阔叶林腐质层10-20份、玉米粉10-20份、石灰0.2-10份。
9.进一步的,所述富硒培养基的质量份组成如下:棉籽壳80份、富硒香菇废渣25份、富硒微生物肥料8份、松针阔叶林腐质层15份、玉米粉15份、石灰5份。
1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的灭菌操作采用高温蒸汽灭菌,灭菌温度为100-120℃,灭菌时间为6-8h。
1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接种后在室内发菌培养,调节室内温度为22-25℃,室内相对湿度为75%以上。
1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生长环境的调节包括控制温度为16-18℃,相对湿度为85%以上,菌床内及周边进行石灰溶液杀菌消毒处理,并喷洒灭杀酊。
13.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还包括喷施富硒植物营养素。
14.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采收后还包括清理料面,准备出第二茬杏鲍菇。
15.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杏鲍菇的培育方法,培育方法简单,通过调节杏鲍菇生长过程中的温湿度,对生长环境以及周边环境进行杀菌消毒处理,以及喷洒富硒营养素,从而提高杏鲍菇在生长过程中对病虫害的抵抗力,提高杏鲍菇的产量。
16.本发明中施用含有棉籽壳、富硒香菇废渣、富硒微生物肥料、松针阔叶林腐质层、玉米粉和石灰的富硒培养基,提供了杏鲍菇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提高了杏鲍菇的产量,也提高了杏鲍菇的营养成分。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是这些实施例不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18.实施例1一种杏鲍菇的培育方法,所述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置富硒培养基并装袋,灭菌;灭菌操作采用高温蒸汽灭菌,灭菌温度为100-120℃,灭菌时间为6-8h;(2)接种: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接种;接种后在室内发菌培养,调节室内温度为22-25℃,室内相对湿度为75%以上;(3)排菌床,调节生长环境,防治病虫害;生长环境的调节包括控制温度为16-18℃,相对湿度为85%以上,菌床内及周边进行石灰溶液杀菌消毒处理,并喷洒灭杀酊;还包括喷施富硒植物营养素;(4)采收:当杏鲍菇子实体的菌盖平展,中间下凹,表面稍有绒毛,孢子尚未弹射时采收,采收后还包括清理料面,准备出第二茬杏鲍菇。
19.其中,富硒培养基的质量份组成如下:棉籽壳50份、富硒香菇废渣20份、富硒微生物肥料6份、松针阔叶林腐质层10份、玉米粉10份、石灰0.2份。
20.实施例2一种杏鲍菇的培育方法,所述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置富硒培养基并装袋,灭菌;灭菌操作采用高温蒸汽灭菌,灭菌温度为100-120℃,灭菌时间为6-8h;(2)接种: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接种;接种后在室内发菌培养,调节室内温度为22-25℃,室内相对湿度为75%以上;(3)排菌床,调节生长环境,防治病虫害;生长环境的调节包括控制温度为16-18℃,相对湿度为85%以上,菌床内及周边进行石灰溶液杀菌消毒处理,并喷洒灭杀酊;还包括喷施富硒植物营养素;
(4)采收:当杏鲍菇子实体的菌盖平展,中间下凹,表面稍有绒毛,孢子尚未弹射时采收,采收后还包括清理料面,准备出第二茬杏鲍菇。
21.其中,富硒培养基的质量份组成如下:棉籽壳60份、富硒香菇废渣22份、富硒微生物肥料7份、松针阔叶林腐质层12份、玉米粉12份、石灰2份。
22.实施例3一种杏鲍菇的培育方法,所述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置富硒培养基并装袋,灭菌;灭菌操作采用高温蒸汽灭菌,灭菌温度为100-120℃,灭菌时间为6-8h;(2)接种: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接种;接种后在室内发菌培养,调节室内温度为22-25℃,室内相对湿度为75%以上;(3)排菌床,调节生长环境,防治病虫害;生长环境的调节包括控制温度为16-18℃,相对湿度为85%以上,菌床内及周边进行石灰溶液杀菌消毒处理,并喷洒灭杀酊;还包括喷施富硒植物营养素;(4)采收:当杏鲍菇子实体的菌盖平展,中间下凹,表面稍有绒毛,孢子尚未弹射时采收,采收后还包括清理料面,准备出第二茬杏鲍菇。
23.其中,富硒培养基的质量份组成如下:棉籽壳80份、富硒香菇废渣25份、富硒微生物肥料8份、松针阔叶林腐质层15份、玉米粉15份、石灰5份。
24.实施例4一种杏鲍菇的培育方法,所述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置富硒培养基并装袋,灭菌;灭菌操作采用高温蒸汽灭菌,灭菌温度为100-120℃,灭菌时间为6-8h;(2)接种: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接种;接种后在室内发菌培养,调节室内温度为22-25℃,室内相对湿度为75%以上;(3)排菌床,调节生长环境,防治病虫害;生长环境的调节包括控制温度为16-18℃,相对湿度为85%以上,菌床内及周边进行石灰溶液杀菌消毒处理,并喷洒灭杀酊;还包括喷施富硒植物营养素;(4)采收:当杏鲍菇子实体的菌盖平展,中间下凹,表面稍有绒毛,孢子尚未弹射时采收,采收后还包括清理料面,准备出第二茬杏鲍菇。
25.其中,富硒培养基的质量份组成如下:棉籽壳80份、富硒香菇废渣27份、富硒微生物肥料9份、松针阔叶林腐质层18份、玉米粉18份、石灰8份。
26.实施例5一种杏鲍菇的培育方法,所述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置富硒培养基并装袋,灭菌;灭菌操作采用高温蒸汽灭菌,灭菌温度为100-120℃,灭菌时间为6-8h;(2)接种: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接种;接种后在室内发菌培养,调节室内温度为22-25℃,室内相对湿度为75%以上;(3)排菌床,调节生长环境,防治病虫害;生长环境的调节包括控制温度为16-18℃,相对湿度为85%以上,菌床内及周边进行石灰溶液杀菌消毒处理,并喷洒灭杀酊;还包括喷施富硒植物营养素;
(4)采收:当杏鲍菇子实体的菌盖平展,中间下凹,表面稍有绒毛,孢子尚未弹射时采收,采收后还包括清理料面,准备出第二茬杏鲍菇。
27.其中,富硒培养基的质量份组成如下:棉籽壳100份、富硒香菇废渣30份、富硒微生物肥料10份、松针阔叶林腐质层20份、玉米粉20份、石灰10份。
28.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