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豌豆蚜车间大规模生产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724459发布日期:2020-01-18 03:14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涉及豌豆蚜车间大规模生产领域,具体是一种豌豆蚜车间大规模生产的方法。



背景技术:

蚜虫属于半翅目蚜科无网长管属,刺吸式口器,以孤雌生殖为主,繁殖量大,发育历期短,是多种植物上重要的害虫之一。身体为椭圆形,触角丝状,腹部有一对管状结构即腹管,腹管会排出蜜露,滴落到植物叶片上,引发霉菌病,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导致植物产量减少和品质下降。

天敌昆虫(如异色瓢虫、龟纹瓢虫、草蛉、多异瓢虫等)作为蚜科昆虫的重要生物防治之一,其如何繁育变得尤为重要。它的人工饲养离不开活体饲料的大量扩繁。豌豆蚜以其个体较大、繁殖能力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天敌昆虫的饲养,是一种主题饲料。

本发明为设施大棚提供龟纹瓢虫控制蚜虫,通过大量繁殖豌豆蚜为龟纹瓢虫幼虫生长及成虫产卵提供所需要的活体营养。目前人工养殖豌豆蚜的寄主植物是蚕豆,其生长发育速度快,嫩茎幼嫩多汁,被豌豆蚜所喜爱。保证蚕豆种子的发芽率及豆苗的健康生长,是养好豌豆蚜的重要因素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豌豆蚜车间大规模生产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豌豆蚜车间大规模生产的方法,其生产方法如下:

s1:种子处理;

s2:装填基质土播种;

s3:苗盆浇水;

s4:出苗接种;

s5:蚜虫补接;

s6:剪取饲料;

s7:后期处理。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1具体为将蚕豆种子在水中浸泡24小时后,捞出晾干12小时,以备播种。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2具体为选择在规格为33.5cm×27cm×12cm(长×宽×高)的种苗盆装填3-5cm的富农基质土,挑选籽粒饱满的蚕豆种子,以10×10(行×列)的比例种植,种完后覆土1cm。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3具体为用喷水壶对苗盆进行浇水,第一次浇水500ml,苗盆底部湿润,接苗前一天(豌豆苗刚刚露芽)浇水200ml,接苗后每两天浇一次水,每次浇水200ml。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4具体为豆苗长至2-4cm接种豌豆蚜,从豌豆蚜种蚜上轻轻剪下一株,迅速抖落在一个小的容器里,用勾线笔挑出30-40只豌豆蚜种蚜放在豆苗上,豌豆蚜的饲养温度为20℃-28℃。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5具体为豆苗接种后第二天进行蚜虫补接,如果个别植株上没有蚜虫或蚜虫较少,需要重新接种。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6具体为播种13天后,蚕豆苗长至14-20cm,豌豆蚜爬满蚕豆苗幼嫩部位,每株蚕豆苗上有豌豆蚜200头,剪取蚕豆苗幼嫩部位,对天敌昆虫进行饲喂。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7具体为根据所需,提前计划播种,剪完后的豆苗盆土集中干燥烘箱(180°,30min)处理,备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为一种豌豆蚜车间大规模生产的方式,属于绿色防控技术,涉及活体食物昆虫的人工饲养,可以确定使用时间,提高蚜虫利用率,也可机械化生产,节省成本和人力,便于人工管理,适用于天敌昆虫的人工饲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豌豆蚜车间大规模生产的方法,其生产方法如下:s1:种子处理;s2:装填基质土播种;s3:苗盆浇水;s4:出苗接种;s5:蚜虫补接;s6:剪取饲料;s7:后期处理;所述步骤s1具体为将蚕豆种子在水中浸泡24小时后,捞出晾干12小时,以备播种,所述步骤s2具体为选择在规格为33.5cm×27cm×12cm(长×宽×高)的种苗盆装填3-5cm的富农基质土,挑选籽粒饱满的蚕豆种子,以10×10(行×列)的比例种植,种完后覆土1cm,所述步骤s3具体为用喷水壶对苗盆进行浇水,第一次浇水500ml,苗盆底部湿润,接苗前一天(豌豆苗刚刚露芽)浇水200ml,接苗后每两天浇一次水,每次浇水200ml,所述步骤s4具体为豆苗长至2-4cm接种豌豆蚜,从豌豆蚜种蚜上轻轻剪下一株,迅速抖落在一个小的容器里,用勾线笔挑出30-40只豌豆蚜种蚜放在豆苗上,豌豆蚜的饲养温度为20℃-28℃,所述步骤s5具体为豆苗接种后第二天进行蚜虫补接,如果个别植株上没有蚜虫或蚜虫较少,需要重新接种,所述步骤s6具体为播种13天后,蚕豆苗长至14-20cm,豌豆蚜爬满蚕豆苗幼嫩部位,每株蚕豆苗上有豌豆蚜200头,剪取蚕豆苗幼嫩部位,对天敌昆虫进行饲喂,所述步骤s7具体为根据所需,提前计划播种,剪完后的豆苗盆土集中干燥烘箱(180°,30min)处理,备用。

实施例一

其生产方法如下:

s1:种子处理,将蚕豆种子在水中浸泡24小时后,捞出晾干12小时,以备播种;

s2:装填基质土播种,选择在规格为33.5cm×27cm×12cm(长×宽×高)的种苗盆装填3cm的富农基质土,挑选籽粒饱满的蚕豆种子,以10×10(行×列)的比例种植,种完后覆土1cm;

s3:苗盆浇水,用喷水壶对苗盆进行浇水,第一次浇水500ml,苗盆底部湿润,接苗前一天(豌豆苗刚刚露芽)浇水200ml,接苗后每两天浇一次水,每次浇水200ml;

s4:出苗接种,豆苗长至2接种豌豆蚜,从豌豆蚜种蚜上轻轻剪下一株,迅速抖落在一个小的容器里,用勾线笔挑出30只豌豆蚜种蚜放在豆苗上,豌豆蚜的饲养温度为20℃;

s5:蚜虫补接,豆苗接种后第二天进行蚜虫补接,如果个别植株上没有蚜虫或蚜虫较少,需要重新接种;

s6:剪取饲料,播种13天后,蚕豆苗长至14-20cm,豌豆蚜爬满蚕豆苗幼嫩部位,每株蚕豆苗上有豌豆蚜200头,剪取蚕豆苗幼嫩部位,对天敌昆虫进行饲喂;

s7:后期处理,根据所需,提前计划播种,剪完后的豆苗盆土集中干燥烘箱(180°,30min)处理,备用。

实施例二

其生产方法如下:

s1:种子处理,将蚕豆种子在水中浸泡24小时后,捞出晾干12小时,以备播种;

s2:装填基质土播种,选择在规格为33.5cm×27cm×12cm(长×宽×高)的种苗盆装填4cm的富农基质土,挑选籽粒饱满的蚕豆种子,以10×10(行×列)的比例种植,种完后覆土1cm;

s3:苗盆浇水,用喷水壶对苗盆进行浇水,第一次浇水500ml,苗盆底部湿润,接苗前一天(豌豆苗刚刚露芽)浇水200ml,接苗后每两天浇一次水,每次浇水200ml;

s4:出苗接种,豆苗长至3cm接种豌豆蚜,从豌豆蚜种蚜上轻轻剪下一株,迅速抖落在一个小的容器里,用勾线笔挑出35只豌豆蚜种蚜放在豆苗上,豌豆蚜的饲养温度为24℃;

s5:蚜虫补接,豆苗接种后第二天进行蚜虫补接,如果个别植株上没有蚜虫或蚜虫较少,需要重新接种;

s6:剪取饲料,播种13天后,蚕豆苗长至14-20cm,豌豆蚜爬满蚕豆苗幼嫩部位,每株蚕豆苗上有豌豆蚜200头,剪取蚕豆苗幼嫩部位,对天敌昆虫进行饲喂;

s7:后期处理,根据所需,提前计划播种,剪完后的豆苗盆土集中干燥烘箱(180°,30min)处理,备用。

实施例三

其生产方法如下:

s1:种子处理,将蚕豆种子在水中浸泡24小时后,捞出晾干12小时,以备播种;

s2:装填基质土播种,选择在规格为33.5cm×27cm×12cm(长×宽×高)的种苗盆装填5cm的富农基质土,挑选籽粒饱满的蚕豆种子,以10×10(行×列)的比例种植,种完后覆土1cm;

s3:苗盆浇水,用喷水壶对苗盆进行浇水,第一次浇水500ml,苗盆底部湿润,接苗前一天(豌豆苗刚刚露芽)浇水200ml,接苗后每两天浇一次水,每次浇水200ml;

s4:出苗接种,豆苗长至4cm接种豌豆蚜,从豌豆蚜种蚜上轻轻剪下一株,迅速抖落在一个小的容器里,用勾线笔挑出40只豌豆蚜种蚜放在豆苗上,豌豆蚜的饲养温度为28℃;

s5:蚜虫补接,豆苗接种后第二天进行蚜虫补接,如果个别植株上没有蚜虫或蚜虫较少,需要重新接种;

s6:剪取饲料,播种13天后,蚕豆苗长至14-20cm,豌豆蚜爬满蚕豆苗幼嫩部位,每株蚕豆苗上有豌豆蚜200头,剪取蚕豆苗幼嫩部位,对天敌昆虫进行饲喂;

s7:后期处理,根据所需,提前计划播种,剪完后的豆苗盆土集中干燥烘箱(180°,30min)处理,备用。

将豌豆蚜置于3个温度条件下饲养,分别为20℃、24℃、28℃,设置2个重复试验,观察记录不同温度条件下豌豆蚜的生长繁殖情况。该试验在人工恒温培养箱中进行,湿度为50%-80%,光周期l:d=16:8。通过五点取样法每天调查蚕豆苗上豌豆蚜的种群密度。蚕豆播种(10×10/盆)后记录出苗率,5天后蚕豆基本出苗,出苗第二天苗高2-4cm接种豌豆蚜。

表1.温度对豌豆蚜生殖的影响

出苗率研究:该种植方式出苗率结果表明,从播种至出苗时间为5天,出苗率为83.5%。

豌豆蚜繁殖量调查:从豌豆蚜接种后第二天开始调查,通过五点取样法调查蚕豆苗上豌豆蚜的数量,蚕豆苗长至14-20cm为止,连续调查6天。表1结果表明:在20℃-28℃温度条件下,随着温度升高,豌豆蚜数量持续上升趋势。但在28℃条件下,豌豆蚜有翅蚜居多,不利于饲养,同时由于温度过高蚕豆苗生长发育迟缓并倒伏,需要尽快使用;在24℃条件下,蚕豆苗上小蚜居多,有翅蚜少,豆苗生长发育较好,方便剪取饲喂。

表2.不同时间豌豆蚜的生长状况

生长速率研究:本专利种植模式下,蚕豆苗生长13天,苗高14-20cm可以剪取进行饲喂。

蚜虫利用率:本专利种植模式下,豌豆蚜利用率较高,在80%以上,蚕豆苗长至13天时,蚜虫利用率高达85.6%。由表2可知,豌豆蚜的生长随时间的增长呈“低-高-低”的模式,时间越长,蚕豆苗长势越弱,蚜虫数量越少。

本发明为一种豌豆蚜车间大规模生产的方式,属于绿色防控技术,涉及活体食物昆虫的人工饲养,可以确定使用时间,提高蚜虫利用率,也可机械化生产,节省成本和人力,便于人工管理,适用于天敌昆虫的人工饲养。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