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提高蔬菜产量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892637发布日期:2020-02-11 12:53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蔬菜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可提高蔬菜产量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蔬菜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源之一,蔬菜的营养物质主要包含矿物质、维生素、纤维等,这些物质的含量越高,蔬菜的营养价值也越高。此外,蔬菜中的水分和膳食纤维的含量也是重要的营养品质指标。通常,水分含量高、膳食纤维少的蔬菜鲜嫩度较好,其食用价值也较高。但从保健的角度来看,膳食纤维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营养素。蔬菜的营养素不可低估,1990年国际粮农组织统计人体必需的维生素c的90%、维生素a的60%均来自蔬菜,可见蔬菜对人类健康的贡献之巨大。此外,蔬菜中还有多种植物化学物质是被公认的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成分,如类胡萝卜素、二丙烯化合物、甲基硫化合物等,许多蔬菜还含有独特的微量元素,对人体具有特殊的保健功效,如西红柿中的番茄红素、洋葱中的前列腺素等。

据估计,现今世界上有20多亿或更多的人受到环境污染而引起多种疾病,如何解决因环境污染产生大量氧自由基的问题日益受到人们关注。解决的有效办法之一,是在食物中增加抗氧化剂协同清除过多有破坏性的活性氧、活性氮。研究发现,蔬菜中有许多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以及相关的植物化学物质、酶等都是有效抗氧化剂,所以蔬菜不仅是低糖、低盐、低脂的健康食物,同时还能有效的减轻环境污染对人体的损害,同时蔬菜还对各种疾病起预防作用,尤其是黄瓜,其独特的口味和功效受到人们的欢迎。

现有的蔬菜种植方法过于简单,对蔬菜的选种,种植地的调理以及后期的保养维护等均效果一般,蔬菜的产量有待提升。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蔬菜产量的种植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提高蔬菜产量的种植方法,包括选地预处理、选种、播种前准备、种植、间苗和保养。

选地预处理:种植前一个月选取两块大小合适的土地进行翻土,晾晒后使得土壤蓬松浇入适量的水将土壤浸湿即可,加入发酵细菌混合液后放入蚯蚓,接着将土壤表面大块土块打碎整平。

选种:选取黄瓜种子,根据种子外观进行选取如下:新种子表皮为乳白色或白色,有光泽,端部毛刺较尖,种皮较韧,剥开时片与片相连,种仁放在纸上一压成泥状,纸被油脂印染变色;陈种子表皮无光泽,有黄斑,端部毛刺较钝,种皮较脆,剥时不易相连,种仁放在纸上压时成片状,纸不易印染变色,选取较为饱满的种子:根据外观选取部分新种子后放入淡盐水溶液中进行选取较为饱满的种子,淡盐水的盐和水的比例为1:50适宜,将沉入到淡盐水溶液底部的种子取出阴凉处晾干备用。

播种前准备:将准备好的饱满的黄瓜种子放入30摄氏度的温水中浸泡3-4小时,在浸泡种子时在温水中加入木醋液,所述木醋液为每100ml温水中加入4ml即可。

种植:待种子发芽时进行种植,在第一块土地上按照每5厘米的间距进行种植,每个种植点放入2-3颗种子,种植后将预处理的两块土地表面加入营养液,所述营养液为营养粉和水的混合物,所述营养粉为豆腐渣、玉米粉、菜籽粕、豆粕、鱼粉和草粉的混合物,营养液加入完毕后在种子的上方铺上一层稻草,稻草的厚度为3厘米为宜,在稻草的上方撒入一定量的清水。

间苗:种植5天后观察种子长成幼苗后取下稻草,观察黄瓜苗的密度情况和高度情况,对于密度较高的种植点将较矮的种苗移植到第二块种植地后在第二块地加入营养液,将各种植点的长的较高的种苗进行平均分配移植到长势较矮的种植点进行浇水。

保养:每天进行早晚浇水施肥,可使用农家肥进行施肥,每次浇水量控制在将种苗根部浸湿即可,保养时若环境温度高于28摄氏度,需要用稻草铺盖进行遮阳,温度低于18摄氏度时需要用稻草保温,温度介于18℃到28℃之间需要晒太阳,保养一段时间待黄瓜成熟即可收割。

进一步的,所述发酵细菌混合液包括酵母菌、光合细菌、固氮菌和硅酸盐细菌,所述酵母菌为1*107个/ml,所述光合细菌为1*108个/ml,所述固氮菌和硅酸盐细菌均为1*109个/ml。

进一步的,所述蚯蚓选取5-7厘米长度且每平方米加入200条。

进一步的,所述豆腐渣、玉米粉、菜籽粕、豆粕、鱼粉和草粉等比例混合,且营养粉与水的比例为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在黄瓜种植前对土地进行翻耕,利用发酵细菌改善土壤土质,利用蚯蚓增加土壤蓬松度与有机程度,利用色泽观察和盐水筛选选取合格饱满的种子同时利用木醋液提高幼苗的发芽率,保证后期种植的成活率,种植时加入动物营养基质和植物营养基质,丰富了种植地的营养成分,为植物的快速健康生产提供有利的先决条件,对长势较差的幼苗进行间苗移植处理,同时对种植密度进行改善,保证了长势旺盛的幼苗快速成长,在保养时根据环境的温度进行保温和遮阳处理在种子的幼苗脆弱期进行遮阳保护,在种子成长期进行晒太阳增加光合作用大大提高了蔬菜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发明做出进一步的描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提高蔬菜产量的种植方法,包括选地预处理、选种、播种前准备、种植、间苗和保养。

选地预处理:种植前一个月选取两块大小合适的土地进行翻土,晾晒后使得土壤蓬松浇入适量的水将土壤浸湿即可,加入发酵细菌混合液后放入蚯蚓改善土壤种植环境,接着将土壤表面大块土块打碎整平。

选种:选取黄瓜种子,根据种子外观进行选取如下:新种子表皮为乳白色或白色,有光泽,端部毛刺较尖,种皮较韧,剥开时片与片相连,种仁放在纸上一压成泥状,纸被油脂印染变色;陈种子表皮无光泽,有黄斑,端部毛刺较钝,种皮较脆,剥时不易相连,种仁放在纸上压时成片状,纸不易印染变色,选取较为饱满的种子:根据外观选取部分新种子后放入淡盐水溶液中进行选取较为饱满的种子,淡盐水的盐和水的比例为1:50适宜,将沉入到淡盐水溶液底部的种子取出阴凉处晾干备用,好的种子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产量。

播种前准备:将准备好的饱满的黄瓜种子放入30摄氏度的温水中浸泡3-4小时,在浸泡种子时在温水中加入木醋液,所述木醋液为每100ml温水中加入4ml即可,木醋液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种植:待种子发芽时进行种植,在第一块土地上按照每5厘米的间距进行种植,每个种植点放入2-3颗种子,种植后将预处理的两块土地表面加入营养液,所述营养液为营养粉和水的混合物,所述营养粉为豆腐渣、玉米粉、菜籽粕、豆粕、鱼粉和草粉的混合物,营养液加入完毕后在种子的上方铺上一层稻草,稻草的厚度为3厘米为宜,在稻草的上方撒入一定量的清水,进行保温保湿,增加幼苗的成活率。

间苗:种植5天后观察种子长成幼苗后取下稻草,观察黄瓜苗的密度情况和高度情况,对于密度较高的种植点将较矮的种苗移植到第二块种植地后在第二块地加入营养液,将各种植点的长的较高的种苗进行平均分配移植到长势较矮的种植点进行浇水便于长势较好的幼苗得到更好的生长条件,减少竞争。

保养:每天进行早晚浇水施肥,可使用农家肥进行施肥,每次浇水量控制在将种苗根部浸湿即可,保养时若环境温度高于28摄氏度,需要用稻草铺盖进行遮阳,温度低于18摄氏度时需要用稻草保温,温度介于18℃到28℃之间需要晒太阳,保养一段时间待黄瓜成熟即可收割,在幼苗时期应。减少幼苗晒太阳的时间,在幼苗长到6厘米高时进行晒太阳进行光合作用,有利于提高产量。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方案,发酵细菌混合液包括酵母菌、光合细菌、固氮菌和硅酸盐细菌,所述酵母菌为1*107个/ml,所述光合细菌为1*108个/ml,所述固氮菌和硅酸盐细菌均为1*109个/ml,大量的发酵菌改善种植地的土壤环境,避免土壤板结。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方案,蚯蚓选取5-7厘米长度且每平方米加入200条,合适的蚯蚓放置密度提高蚯蚓的成活率同时蚯蚓的活动改善土壤环境,其排泄物增加土壤的有机物。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方案,豆腐渣、玉米粉、菜籽粕、豆粕、鱼粉和草粉等比例混合,且营养粉与水的比例为1:5为植物提供了植物营养基质和动物营养基质,丰富了植物成长的微量元素。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方案,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提高蔬菜产量的种植方法相对于传统化肥施肥种植方法产量得到提升,统计数据如下;

传统种植方法(单位千克/亩)本发明种植方法

58207360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