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翻转收纳防鸟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93491发布日期:2020-01-31 13:29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翻转收纳防鸟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防鸟设备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防鸟刺装置,特别是一种可翻转收纳防鸟刺装置。



背景技术:

防鸟刺装置安装在电力杆塔上,是为了防止鸟类在导线瓷瓶串的上方打斗、停留、筑巢,在不伤害鸟类的情况下,确保线路的畅通,减少停电事故的发生。目前,市面上的防鸟刺装置在电力杆塔上安装时,打开防鸟刺需要费很大的力气,而且手往往掰不开,需要用脚踩,这就经常导致会把鸟刺踩出一个槽,鸟在槽内做窝,而不能很好的起到防鸟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了一种可翻转收纳防鸟刺装置,直接翻转承载体的侧壁即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省时省力,不需要用脚踩,也就不会出现把鸟刺踩成一个槽、鸟在槽内做窝的情况,可以很好的起到防鸟作用。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翻转收纳防鸟刺装置,包括底座及设置在底座上的一组防鸟刺,关键在于:所述的防鸟刺装置还包括固定在底座上且由软性材质制成的、一端开口的承载体,承载体的底部与底座固定连接,承载体的开口端朝向或者是背离底座,承载体的开口宽度由底部向开口端依次增大,所有的防鸟刺都固定在承载体背离底座的一侧,在承载体上设置有薄弱环使承载体的侧壁具有翻转自由度,承载体的开口端朝向底座形成为防鸟刺的张开结构,承载体的开口端背离底座形成为防鸟刺的收纳结构。

所述的底座上固定有支撑轴,承载体的底部与支撑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的防鸟刺装置还包括套装在支撑轴外围且位于承载体与底座之间的辅助翻转筒,辅助翻转筒具有靠近或者是远离底座的移动自由度,承载体搭放在辅助翻转筒上,承载体的侧壁借助辅助翻转筒的移动具有翻转自由度。

所述的承载体的侧壁与辅助翻转筒铰接。

在承载体的底部开设有用来穿过支撑轴的通孔,支撑轴上螺纹连接有第一紧固螺母和第二紧固螺母,承载体的底部位于第一紧固螺母和第二紧固螺母之间。

在承载体的底部与第一紧固螺母之间、承载体的底部与第二紧固螺母之间都设置有弹性垫片,弹性垫片套装在支撑轴上。

在承载体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固定有定位圈,防鸟刺的端头为弯折压扁部,弯折压扁部与定位圈卡接固定。

在承载体上安装孔的外围设置有加强圈。

在辅助翻转筒内部固定有导向套,导向套套装在支撑轴上并与支撑轴形成滑动配合。

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定位套,支撑轴与定位套插接固定。

所述的软性材质为橡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软性材质制成的承载体既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实现侧壁的翻转,又能保持成一端开口的结构起到支撑防鸟刺的作用。将所有的防鸟刺都固定在承载体远离底座的一侧,在承载体上设置薄弱环,使承载体的侧壁具有从底部的一侧翻转到另一侧的翻转自由度,当承载体开口端朝向底座时,所有的防鸟刺被张开,当承载体的开口端背离底座时,所有的防鸟刺被收纳起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省时省力,不需要用脚踩,也就不会出现把鸟刺踩成一个槽、鸟在槽内做窝的情况,可以很好的起到防鸟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防鸟刺处于收纳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防鸟刺与承载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辅助翻转筒与支撑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防鸟刺处于收纳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b的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防鸟刺与承载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代表底座,2代表防鸟刺,2-1代表弯折压扁部,3代表承载体,3-1代表上凹槽,3-2代表下凹槽,4代表薄弱环,5代表支撑轴,6代表辅助翻转筒,7代表第一紧固螺母,8代表第二紧固螺母,9代表弹性垫片,10代表定位圈,11代表加强圈,12代表导向套,13代表定位套,14代表锁紧螺栓,15代表锁紧螺母,16代表铰接轴,17代表定位螺栓,18代表限位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可翻转收纳防鸟刺装置,包括底座1及设置在底座1上的一组防鸟刺2,防鸟刺2的形状为直丝或弹簧丝,防鸟刺2的端部可以打尖也可以不打尖,防鸟刺2的为热镀锌丝或不锈钢丝。防鸟刺装置还包括固定在底座1上且由软性材质制成的、一端开口的承载体3,承载体3是碗体结构、类碗体结构或者是圆弧板形结构,本实用新型中优选为碗体结构,承载体3的底部与底座1固定连接,承载体3的开口端朝向或者是背离底座1,承载体3的开口宽度由底部向开口端依次增大,当承载体3为碗体结构或类碗体结构时,承载体3的开口宽度指的就是承载体3处于张开状态时的内径。当承载体3为圆弧板形结构时,承载体3的开口宽度指的就是圆弧的弦长,为了使防鸟刺2具有足够大的覆盖范围,圆弧板形结构的圆心角大于等于180°。所有的防鸟刺2都固定在承载体3背离底座1的一侧,在承载体3上设置有薄弱环4使承载体3的侧壁具有翻转自由度,承载体3的开口端朝向底座1形成为防鸟刺2的张开结构,承载体3的开口端背离底座1形成为防鸟刺2的收纳结构。

软性材质为橡胶且优选为硅橡胶,耐热性、耐寒性、介电性、耐臭氧和耐大气老化性好,使用温度范围广。如图1和图2所示,此时承载体3的底部水平设置且承载体3的开口端朝向位于其下方的底座1,承载体3上设置有环形的上凹槽3-1和环形的下凹槽3-2,位于上凹槽3-1与下凹槽3-2之间的承载体3形成为薄弱环4。为了便于承载体3的侧壁向上翻转将防鸟刺2收纳起来,下凹槽3-2的宽度大于上凹槽3-1的宽度。

承载体3与辅助翻转筒6之间的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给出以下两种:

第一种,如图1和图3所示,底座1上固定有支撑轴5,承载体3的底部与支撑轴5的上端固定连接,防鸟刺装置还包括套装在支撑轴5外围且位于承载体3与底座1之间的辅助翻转筒6,辅助翻转筒6具有靠近或者是远离底座1的移动自由度,承载体3搭放在辅助翻转筒6上,承载体3的侧壁借助辅助翻转筒6的移动具有翻转自由度。防鸟刺2处于张开状态时,如图1所示,碗体结构的承载体3开口端朝向位于其下方的底座1,承载体3的侧壁直接搭放在辅助翻转筒6上,开口端朝向下方的碗体结构的内壁与辅助翻转筒6的上端面接触,辅助翻转筒6可以起到支撑承载体3的作用,使承载体3具有足够大的张开范围。

支撑轴5与底座1之间可以是直接焊接,也可以是在底座1上设置有定位套13,支撑轴5与定位套13插接固定,便于将支撑轴5与定位套13分离,拆装方便快捷,省时省力。为了使得支撑轴5与定位套13之间连接牢固可靠,在定位套13侧壁上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连接有顶紧螺栓,顶紧螺栓与支撑轴5紧密接触使支撑轴5与定位套13可靠连接。

如图5所示,在辅助翻转筒6内部固定有导向套12,导向套12套装在支撑轴5上并与支撑轴5形成滑动配合,导向套12可以起到导向限位作用,防止辅助翻转筒6在升降过程中晃动。为了使得防鸟刺2被收纳起来时,辅助翻转筒6可以保持在当前位置不动,防止防鸟刺2不小心再张开,也为了使得辅助翻转筒6在移动过程中可以在任意位置保持不动,在导向套12的侧壁上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内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17,辅助翻转筒6侧壁上与连接孔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操作孔,移动辅助翻转筒6时,利用扳手或者是其它辅助工具使定位螺栓17与支撑轴5分离,需要使辅助翻转筒6在当前位置保持不动时,利用扳手或者是其它辅助工具使定位螺栓17与支撑轴5紧密接触形成定位结构即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需要收纳防鸟刺2时,向上移动辅助翻转筒6,使承载体3的侧壁向上翻转,使承载体3由开口向下的碗体结构变成开口向上的碗体结构,最后所有的防鸟刺2都聚集到一起,如图3所示。需要将防鸟刺2张开时,再向下移动辅助翻转筒6即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当承载体3的大小固定时,通过改变辅助翻转筒6的高度,即可改变防鸟刺2被张开时承载体3的开口大小。

第二种,如图6、图7和图8所示,与第一种不同的是,承载体3的侧壁与辅助翻转筒6铰接。具体如图7和图8所示,承载体3侧壁的左右两端都借助水平设置的铰接轴16与辅助翻转筒6铰接,铰接轴16位于开口端朝向下方的碗体结构的内部,铰接轴16可以起到限位作用,防止辅助翻转筒6在升降过程中晃动。收纳张开防鸟刺2的操作方法与第一种大致相同,唯一不同的是,收纳防鸟刺2时位于铰接轴16上方的承载体3不能进入到辅助翻转筒6内,如图7所示。而第一种由于承载体3与辅助翻转筒6之间没有任何连接关系,所以承载体3可以全部进入到辅助翻转筒6内。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如图2所示,在承载体3的底部开设有用来穿过支撑轴5的通孔,支撑轴5上螺纹连接有第一紧固螺母7和第二紧固螺母8,承载体3的底部位于第一紧固螺母7和第二紧固螺母8之间。将承载体3的底部夹紧固定在第一紧固螺母7和第二紧固螺母8之间,第一紧固螺母7与支撑轴5之间、第二紧固螺母8与支撑轴5之间都是螺纹连接,连接牢固可靠,拆装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在承载体3的底部与第一紧固螺母7之间、承载体3的底部与第二紧固螺母8之间都设置有弹性垫片9,弹性垫片9套装在支撑轴5上。可以避免第一紧固螺母7和第二紧固螺母8直接与承载体3接触而在拆装过程中对承载体3产生磨损。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防鸟刺2与承载体3之间的连接方式多种多样,例如,如图4所示,在承载体3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固定有定位圈10,防鸟刺2的端头为弯折压扁部2-1,弯折压扁部2-1与定位圈10卡接固定。安装时,先将定位圈10插入到安装孔内,并使定位圈10的下端向外弯折延伸形成为与承载体3搭接的下定位沿,然后将防鸟刺2的下端弯折压扁形成为弯折压扁部2-1,然后将弯折压扁部2-1由上向下插入到定位圈10内,然后向下挤压定位圈10的上端,使位于安装孔内的定位圈10弯折将弯折压扁部2-1卡紧,而最后位于承载体3上方的定位圈10则形成为上定位沿,定位圈10的整体结构类似于鞋带孔的金属圈结构。

防鸟刺2与承载体3之间还可以利用铆钉铆接、利用螺栓连接、或者是将防鸟刺2直接镶嵌在承载体3中形成为一体结构。也可以采用自行车辐条的安装方式,也就是在承载体3上开设有安装孔,在防鸟刺2与承载体3连接的一端设置外螺纹形成为连接端,连接端插装在安装孔内且连接端上螺纹连接有两个带内螺纹的限位套18,承载体3被夹紧固定在两个限位套18之间,如图9所示。为了整体更加美观,限位套18的外形可以制作成各种形状,例如,可以是常规螺母的形状,也可以是圆柱形,或者是正多边形,等等。

为了避免安装防鸟刺2部位的承载体3被撕裂,在承载体3上安装孔的外围设置有加强圈11,类似于水缸上口的圆周形状,起到加强的作用。加强圈11可以是在安装防鸟刺2时单独加上去的,也可以是直接将承载体3位于安装孔外围的部分加厚而一体成型的。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以承载体3为碗体结构为例,如图1至图9所示,底座1的形状多种多样,底座1可以是u形结构、l形结构、可倾倒式结构、或者是可旋转式结构,底座1也可以是兼具可倾倒式结构和可旋转式结构的多功能结构。本实用新型以u形结构的底座1为例,u形结构的底座1包括上支撑板、下连接板及连接在上支撑板与下连接板之间的弧形板,定位套13固定在上支撑板上方,下支撑板上开设有螺孔,螺孔内连接有锁紧螺栓14,锁紧螺栓14上连接有锁紧螺母15,利用锁紧螺栓14和锁紧螺母15的配合将该防鸟刺装置固定到电力杆塔的横担上,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快捷,省时省力。承载体3、支撑轴5、辅助翻转筒6、导向套12与定位套13同轴设置。该防鸟刺装置中涉及到的所有金属件外表面均做热镀锌、冷镀锌、镀达克罗、或喷涂防腐层的处理,可以有效起到防腐作用,延长各个金属件的使用寿命。

安装时,支撑轴5竖直设置、所有的防鸟刺2都位于承载体3上方、辅助翻转筒6位于底座1上方、承载体3下方,锁紧螺栓14由下向上依次穿过底座1的下连接板、电力杆塔的横担后与锁紧螺母15螺纹连接,从而将底座1固定在电力杆塔的横担上。当碗体结构的承载体3开口端朝向底座1即朝向下方时,所有的防鸟刺2被张开,当碗体结构的承载体3开口端背离底座1即朝向上方时,所有的防鸟刺被收纳起来,只需要翻转承载体3的侧壁即可实现将防鸟刺2收纳起来或者是张开的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省时省力,不需要用脚踩,也就不会出现把防鸟刺踩成一个槽、鸟在槽内做窝的情况,可以很好的起到防鸟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